1
|
试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次文化政策的调整 |
夏杏珍
|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2
|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文化因素 |
吕方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3
|
数字化时代的文学艺术——对“艺术终结”论的思考 |
刘谭明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4
|
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身份重建 |
卢衍鹏
王冬梅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5
|
隐喻的背后——《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麦卡锡主义政治话语解读 |
段国华
刘风山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人文文化素质教育的审视——对文学艺术在财经院校人文文化素质教育的再认识 |
杨海涛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3 |
1
|
|
7
|
“一手伸向古代、一手伸向外国”──《周扬论》中的一章 |
支克坚
|
《河北学刊》
|
2001 |
1
|
|
8
|
气象影响文艺:从结构决定论到文化生产论 |
王东
|
《阅江学刊》
|
2015 |
1
|
|
9
|
红色文化的艺术阵地:抗战时期文工团组织模式研究 |
王亮
卫雅侨
|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0
|
文艺学转型思路与文化研究转向的反思 |
汪亮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1
|
文化消费时代影视剧与文学创作的负面影响 |
张治国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2
|
瞿秋白的文艺现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
陈辽
|
《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1999 |
0 |
|
13
|
论两希文化相互融合的原因及其影响 |
弭希荣
张冬梅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4
|
浅论文学艺术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刘芳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03 |
0 |
|
15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转折与重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解读 |
孟远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6
|
文艺民俗审美视野下的人物形象 |
李晓华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0 |
|
17
|
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蕴涵初探 |
侯瑶瑶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0 |
0 |
|
18
|
我国文艺的文化生成机理及制度安排 |
邓小琴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8 |
0 |
|
19
|
由日本文化的模仿性引发对模仿的思考 |
周异薇
李阳
熊辉
|
《南昌高专学报》
|
2008 |
0 |
|
20
|
欲借他山石攻璞 更搜欧法新九州 |
刘兴晖
|
《克山师专学报》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