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 被引量:44
1
作者 刘勋宁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共9页
全文分六个部分 ,即 :一、文白异读的本质 ;二、文读与白读的范围 ;三、文白异读的调查途径 ;四、文读和白读的描写方法 ;五、方言语音层次的比较和整合 ;六、新的方言关系的描写。为了阅读方便 ,本文尽量利用汉语拼音 ,如采用国际音标 ... 全文分六个部分 ,即 :一、文白异读的本质 ;二、文读与白读的范围 ;三、文白异读的调查途径 ;四、文读和白读的描写方法 ;五、方言语音层次的比较和整合 ;六、新的方言关系的描写。为了阅读方便 ,本文尽量利用汉语拼音 ,如采用国际音标 ,则用方括弧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白异读现象 文言文 语音层次 汉语 描写方法 本质 方言 汉语拼音 国际音标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正音”观念与正音标准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曾晓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80,104,共10页
汉语自先秦时期就存在超方言的“雅言”,历代文人的“正音”观念根深蒂固。由于古代读书音与口语音双重并行,而“正音”却所指模糊,由此导致汉语史学界“正音”标准问题一直存在争论。现代学者研究古代韵书的基础音,须明了当时读书音以... 汉语自先秦时期就存在超方言的“雅言”,历代文人的“正音”观念根深蒂固。由于古代读书音与口语音双重并行,而“正音”却所指模糊,由此导致汉语史学界“正音”标准问题一直存在争论。现代学者研究古代韵书的基础音,须明了当时读书音以及雅俗口语音的交错关系,避免以今律古,以利合理解释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史 正音 读书音 口语音 雅音
原文传递
谈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来春 《云梦学刊》 200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主要是打破语言规范,并对日常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更好地表现作家创作过程中的非理性成分的情感活动,从而增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一般来说,文学语言的陌生化问题可以从语言、语义、语法等三个方面来考察。
关键词 文学语言 陌生化 语音 语义 语法
下载PDF
海南闽语文昌话的文白异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新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9-164,共6页
通过对前人对文白异读的比较确定本文文白异读确定的原则,从古今对照的角度分析了海南闽语文昌话的文白异读在声母、韵母、声调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关键词 海南闽语 文白异读 声韵调
下载PDF
何谓北京话的“基本音”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灵燕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43,共15页
文章主要探讨丁邦新(2008)提出的判断北京话的基本音的研究方法。丁氏提出的研究方法不能全面地探讨北京话多层的文读音的历史和地域的来源,他所说的无文白异读的中古-k尾的入声字的文读音存有异读,也有的有白读音,只是在文白异读竞争... 文章主要探讨丁邦新(2008)提出的判断北京话的基本音的研究方法。丁氏提出的研究方法不能全面地探讨北京话多层的文读音的历史和地域的来源,他所说的无文白异读的中古-k尾的入声字的文读音存有异读,也有的有白读音,只是在文白异读竞争的过程中,白读音被文读音排挤掉了。本文参照十九世纪中期和末期西方人士编撰的罗马字官话著作拼写的北京话音系,发现北京话的文读音有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文读韵母的变体,中古宕江梗曾通五摄的入声字在北京话最早形成的文读韵母的语音层次和宋元的权威方言即汴洛方言在语音上有严整的对应关系,北京话的读书音的异源层次是来源于汴洛方言,属于外来的语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基本音 文读音 白读音 读音层 权威方言
原文传递
罗马字官话圣经译本的拼写系统:《新约全书》和《约翰福音书》拼写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灵燕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41,共7页
《新约全书》和《约翰福音书》反映的是不同的拼写形式,前者所采用的是内地会系统,而后者采用的则是威妥玛系统。两书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在拼写上有差异,说明它们源自于不同的拼写系统,如《新约全书》只有一套舌尖前声母ts、ts‘、s;而... 《新约全书》和《约翰福音书》反映的是不同的拼写形式,前者所采用的是内地会系统,而后者采用的则是威妥玛系统。两书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在拼写上有差异,说明它们源自于不同的拼写系统,如《新约全书》只有一套舌尖前声母ts、ts‘、s;而《约翰福音书》多出一套舌尖前声母tz、tz‘、ss。-h在内地会系统是入声标记;在威妥玛系统却是音值标记。内地会系统有5个调位;而威妥玛系统只有4个调位,入声派入其余四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会系统 威妥玛系统 罗马字 音值的标记 调位的标记 口语音 读书音
下载PDF
潮州方言与泉州方言文读层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芳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11-117,共7页
闽南方言的文白异读具有相当特色。以粤东闽语潮州话和福建泉州话作为粤闽两地闽南方言代表,从两地文读层之间的差异入手,以语言接触为基础,探讨粤东闽语文读层特点及引起其衰微的原因;并从语音和音韵的历史比较中推断粤东闽语中古文读... 闽南方言的文白异读具有相当特色。以粤东闽语潮州话和福建泉州话作为粤闽两地闽南方言代表,从两地文读层之间的差异入手,以语言接触为基础,探讨粤东闽语文读层特点及引起其衰微的原因;并从语音和音韵的历史比较中推断粤东闽语中古文读层形成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话 泉州话 文读层
下载PDF
湖南汨罗长乐方言中的文白异读
8
作者 陈山青 《云梦学刊》 2006年第4期132-136,共5页
汨罗长乐方言文白异读的类型多:有声韵调中一项不同形成的异读,有声韵调中两项或三项不同形成的异读,还存在一字三音、四音异读现象。长乐方言文白异读具有自身特点,并呈现向强势普通话靠拢的演变趋势。
关键词 长乐方言 文读 白读 类型 特点
下载PDF
十七世纪以来北京话韵母e、o、uo的演变
9
作者 赵彤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9-277,382,共20页
北京话e、o、uo三韵母的基本范畴初步形成于十七世纪,其后主要发生了如下变化:1)口语吸收中古宕江摄入声的读书音,按本地发音规则用[uo]来匹配舌齿唇声母后的[o];2)口语吸收中古曾梗摄一二等入声的读书音,用本地音的[o]来匹配唇牙喉声... 北京话e、o、uo三韵母的基本范畴初步形成于十七世纪,其后主要发生了如下变化:1)口语吸收中古宕江摄入声的读书音,按本地发音规则用[uo]来匹配舌齿唇声母后的[o];2)口语吸收中古曾梗摄一二等入声的读书音,用本地音的[o]来匹配唇牙喉声母后的[■],用本地音的[ε]或[o]来匹配舌齿音声母后的[■],用本地音的[uo]来匹配[u■];3)韵母[ε]和[uε]分别变成了[o]和[uo];4)牙喉音后的[uo]一部分变成了[o];5)韵母[o]变成了[γ]。现代北京话语音是在元代以来北京口语音的基础上,吸收明清时期读书音的部分字音形成的。在近代北京话的演变过程中,读书音对口语音的影响主要在字音层面,口语音对读书音的影响主要在音系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韵母e 韵母o 韵母uo 读书音 口语音
原文传递
《等韵图经》音系之文读音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荧光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1-73,共3页
《等韵图经》记录的不是单纯的北京口语音,还有文读音。"铎、药、觉、德、陌、麦、屋"诸韵在韵图中的分布状况体现文白异读,表明近代汉语标准音已经以文读音的形式进入北京音系。北京音系的文读音伴随着标准音的变化而变化,... 《等韵图经》记录的不是单纯的北京口语音,还有文读音。"铎、药、觉、德、陌、麦、屋"诸韵在韵图中的分布状况体现文白异读,表明近代汉语标准音已经以文读音的形式进入北京音系。北京音系的文读音伴随着标准音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演化速度往往比标准音快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韵图经》 文读音 白读音
下载PDF
汉字的文白异读
11
作者 苏培成 《汉字汉语研究》 2021年第2期41-43,125,126,共5页
汉字文白异读的研究近来似乎成果不多。本文举出若干句子借以探讨文白异读的性质与功能,希望能引起学界的注意,推动有关的研究。
关键词 文读 白读
下载PDF
《通鉴释文》音系的入声韵尾
12
作者 邓强 但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54-60,共7页
《通鉴释文》是《资治通鉴》问世之后最早为其作注的音义专书,作者为宋代四川眉山人史炤。全面考察《通鉴释文》入声字的音切,分析《通鉴释文》里中古-p、-t、-k尾入声韵类之间的分合关系,发现《通鉴释文》音系里虽然一部分字的入声韵... 《通鉴释文》是《资治通鉴》问世之后最早为其作注的音义专书,作者为宋代四川眉山人史炤。全面考察《通鉴释文》入声字的音切,分析《通鉴释文》里中古-p、-t、-k尾入声韵类之间的分合关系,发现《通鉴释文》音系里虽然一部分字的入声韵尾变为喉塞音-,但不同韵尾的入声韵类之间总体上仍然有别,入声韵尾-p、-t、-k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汉语语音 《通鉴释文》 反切 直音 入声韵尾 读书音
下载PDF
东巴经法器字异读现象及语境异读字研究
13
作者 张正霞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川滇藏交界地区居住着一个信奉东巴教的民族——纳西族。纳西族人举凡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生产劳作、起屋出行、逢年过节等都要请东巴举行仪式。东巴的祭祀仪式中法器必不可少。本文从东巴经书入手收集纳西东巴教法器在原典中的字形及... 川滇藏交界地区居住着一个信奉东巴教的民族——纳西族。纳西族人举凡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生产劳作、起屋出行、逢年过节等都要请东巴举行仪式。东巴的祭祀仪式中法器必不可少。本文从东巴经书入手收集纳西东巴教法器在原典中的字形及读音,从形音义的角度入手分析法器字的异读现象。东巴文作为目前仍在使用的一种早期文字系统,在文字史上还未发展成熟,从法器类词语用字在材料整理与收集中提炼出语境异读字概念,解读了东巴经释读中不对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法器 异读现象 异读字
下载PDF
“大”音演变的新思考
14
作者 沈瑞清 《语言学论丛》 2024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汉语通语及方言中“大”音的演变。第一节梳理了唐代以前“大”的读音的相关记录,指出:秦汉以前还没有见到“大”跟歌部读音有关的任何押韵或文献证据;《淮南子》表示“舵”的“”是根据汉代准南方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汉语通语及方言中“大”音的演变。第一节梳理了唐代以前“大”的读音的相关记录,指出:秦汉以前还没有见到“大”跟歌部读音有关的任何押韵或文献证据;《淮南子》表示“舵”的“”是根据汉代准南方言发明的一个方言俗字;音注材料里读歌韵的“大”见于郭璞与刘昌宗的音注;域外对音中《长阿含经》读*a韵的“大”则反映了十六国时期的西北方言。第二节分析了汉语方言中“大”的三种读音类型,分别是“不读泰韵”“读泰韵不读歌韵”与“读泰韵歌韵皆有可能”。基于一、二两节的讨论,第三节提出文献与方言中“大”音的关系:闽语、客家话、粤语的“大”的读音很可能跟汉代淮南方言有关;湘语、赣语“大”的读音则跟唐宋以前的通语有关;官话方言的“大”则跟元代以后的通语有关。我们还提出歌韵的“大”音来自“伪读书音”的假设。第四节则是理论方面的思考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的读音 通语 汉语方言 歌泰同韵 伪读书音
原文传递
文白异读与语音规范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晖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4,共8页
文白异读是普通话常见的一种异读现象,也是语音规范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实践,分析和讨论"血、露、剥、薄、蔓"等常见的文白异读现象,对文白异读的性质、《审音表》的处理方法及语音规范的原则进行探讨... 文白异读是普通话常见的一种异读现象,也是语音规范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实践,分析和讨论"血、露、剥、薄、蔓"等常见的文白异读现象,对文白异读的性质、《审音表》的处理方法及语音规范的原则进行探讨,并对教学和测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读词 文白异读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语音规范
下载PDF
邵阳方言的文白异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叶林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9-102,共4页
邵阳方言的文白异读非常丰富,且有自身特点。从声母、韵母两个方面描写邵阳方言的文白系统,并探讨了文白异读所透露出语音演变规律及特点。
关键词 邵阳方言 文白异读 语音规律
下载PDF
文白异读与语音规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晖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6-163,共8页
文白异读是普通话常见的一种异读现象,也是语音规范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实践,分析和讨论"血、露、剥、薄、蔓"等常见的文白异读现象,对文白异读的性质、《审音表》的处理方法及语音规范的原则进行探讨... 文白异读是普通话常见的一种异读现象,也是语音规范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实践,分析和讨论"血、露、剥、薄、蔓"等常见的文白异读现象,对文白异读的性质、《审音表》的处理方法及语音规范的原则进行探讨,并对教学和测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读词 文白异读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语音规范
下载PDF
基于常州吟诵的方言异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丽藻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14,共8页
根据对《常州吟诵三百例》的分析发现,常州吟诵中的方言异读有"文读"和"类文读"两大类。其中"类文读"可以析出常州方言语音中的"恒量"与"变量"。方言文白异读的产生既是语音变化的结... 根据对《常州吟诵三百例》的分析发现,常州吟诵中的方言异读有"文读"和"类文读"两大类。其中"类文读"可以析出常州方言语音中的"恒量"与"变量"。方言文白异读的产生既是语音变化的结果,也是语词发展的产物,是汉字音、义乃至字形共同作用的结果。"类文读"对研究方言语音层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吟诵 异读 类文读 语音层次
下载PDF
旬阳方言的文白异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婷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7-20,共4页
文白异读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反映了文与白两种不同的语音系统。本文从声母的文白异读、韵母的文白异读以及声韵的文白异读方面举例讨论了旬阳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
关键词 旬阳方言 声母 韵母 声韵 文白异读
下载PDF
无锡方言文白异读的演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晓燕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79,共3页
文章通过描写无锡方言文白异读的共时差异,试图找出影响文白竞争方向和演变速度的原因,并且分析了不同层次的文白叠置现象。
关键词 文白异读 演变 无锡方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