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两浙文学世家的时空分布与文学建设 被引量:9
1
作者 曾礼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清代两浙文学世家的区域分布极为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杭嘉湖宁绍五府,其中浙西地区远多于浙东;其时代演变总体上呈现历时递减态势,从清前期到中期世家数量骤然剧减,清后期依然衰减。清代两浙文学世家的文学传承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清代两浙文学世家的区域分布极为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杭嘉湖宁绍五府,其中浙西地区远多于浙东;其时代演变总体上呈现历时递减态势,从清前期到中期世家数量骤然剧减,清后期依然衰减。清代两浙文学世家的文学传承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即家族、地域与流派唱和有着高度的融合性。文学世家一方面致力于本家族的文学建设,另一方面又是乡邦文学的引领者和建设者。同时,文学流派和文人结社也往往由家族文人群体组成和参与,建立在家族文化圈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两浙 文学世家 时空分布 文学建设
下载PDF
明代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发展要素分析——以师友与科举为中心
2
作者 孙纪文 蒋绘燕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6,132,共11页
师友和科举等外部要素是推动明朝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发展的有生力量。明代云南文学家族重视择师择友之道,不仅注重家族内部直系亲属的直接教育,还会选择学识渊博或在社会和官场中有影响力的人为师为友。师友可以增强家族势力,使文学家... 师友和科举等外部要素是推动明朝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发展的有生力量。明代云南文学家族重视择师择友之道,不仅注重家族内部直系亲属的直接教育,还会选择学识渊博或在社会和官场中有影响力的人为师为友。师友可以增强家族势力,使文学家族在知名度上得到提升,扩大了家族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科举制度是文学家族形成和延续家族人才链的主要方式。科举制度指引文学家族对时文的取法,影响文学家族的兴衰,文学家族通过一定文化积淀抵制科举带来的消极影响。师友与科举对明代云南各民族文学家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时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家族人员选择名师以提升自身文学素质;地域空间内重要人物对于文学家族形成和发展具有双向作用;动态视域下的社会发展和变革对文学家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立足当下学术语境,师友与科举可谓研究明代云南文学家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问题视域的两个关节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友 科举 文学家族 明代云南文学
下载PDF
清代文学世家及其家学考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兰秋阳 邢海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8-42,共5页
清代比较典型的49个文学世家,大都出现于清前、中期,主要集中分布于环太湖的苏南、浙北及皖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十分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文学世家的家学传统非常丰富,有的文学世家以诗文著称,还有一些文学世家善画工书、兼遂经史。... 清代比较典型的49个文学世家,大都出现于清前、中期,主要集中分布于环太湖的苏南、浙北及皖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十分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文学世家的家学传统非常丰富,有的文学世家以诗文著称,还有一些文学世家善画工书、兼遂经史。清代文学世家与文学流派的关系密切,学派具有鲜明的"家族化"学术特征。清代文学世家的兴盛,与清前、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直接关系。统治者的喜好对于文学的发展及文学世家的形成也产生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文学世家 家族 家学 学派
下载PDF
明代江南文学世家的地理分布与文学贡献 被引量:2
4
作者 许菁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8,共8页
明代江南文学世家主要分布在太湖核心区域附近,此种分布与该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关。特别是科举人才辈出、藏书家众多和文学社团蜂拥而起使该地区文化氛围异常浓烈。明代江南文学世家对明代文学人才的培养、江南地域文... 明代江南文学世家主要分布在太湖核心区域附近,此种分布与该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关。特别是科举人才辈出、藏书家众多和文学社团蜂拥而起使该地区文化氛围异常浓烈。明代江南文学世家对明代文学人才的培养、江南地域文学的发展、明代文学理论的建设以及明代文集的整理刊刻做出了极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江南 文学世家 地理分布 文学贡献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淮颍流域文学家族研究的设想 被引量:1
5
作者 方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4,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淮颍流域出现了大批以文学名世的家族,这些文学家族的出现及演变与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通过全面了解该地区主要文学家族的创作情况,可以进一步考察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兴衰变迁;同时,通过文学家族的个...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淮颍流域出现了大批以文学名世的家族,这些文学家族的出现及演变与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通过全面了解该地区主要文学家族的创作情况,可以进一步考察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兴衰变迁;同时,通过文学家族的个案研究,能够概括出文学家族的总体特色及其价值和意义,最后探讨他们对六朝文学及后代文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淮颍流域 文学家族 地域文学
下载PDF
论文学世家的生命周期 被引量:1
6
作者 梅新林 崔小敬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56,192,共8页
衡量文学世家生命力的核心标识是代际延续长度和文学贡献高度,从小型、中型、大型到巨型文学世家,从普通、重要到杰出文学世家,生命力递增而数量递减。文学世家的生命力演绎为孕育、形成、发展、鼎盛、衰落的流程,其生命力越强盛,其完... 衡量文学世家生命力的核心标识是代际延续长度和文学贡献高度,从小型、中型、大型到巨型文学世家,从普通、重要到杰出文学世家,生命力递增而数量递减。文学世家的生命力演绎为孕育、形成、发展、鼎盛、衰落的流程,其生命力越强盛,其完形程度越高。文学世家周期之长短,命运之兴衰,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链"的有效形成。以上三者的合力,最终可归结为生态圈的支持体系,包括各世家内部关系构成的"内圈"、世家与世家婚姻关系构成的"中圈"、世家其他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外圈"以及彼此的互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世家 生命周期 人才链 生态圈
下载PDF
明清文化家族生成机制析论——以嘉兴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菁 李时人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19-131,共13页
明清时期,嘉兴府以其突出的科举成就及文化家族数量在江南文化圈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文化家族的家学传承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家族化色彩。以文化地理学及家族学为主要视点,对嘉兴境内的文化家族进行梳理,从地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 明清时期,嘉兴府以其突出的科举成就及文化家族数量在江南文化圈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文化家族的家学传承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家族化色彩。以文化地理学及家族学为主要视点,对嘉兴境内的文化家族进行梳理,从地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文化积淀、宗法观念与精神传承、对家族女性的培养与望族联姻、母教课子六个方面分析形成众多文化家族的原因,以展示明清时期嘉兴地域文学的特点及流传机制,并揭示家族对文化聚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兴 文化家族 明清时期 文化地理学
下载PDF
清代石屏朱雘家族文学成就略论
8
作者 李超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10,共5页
明清云南文学家族众多,但研究一直比较薄弱。朱氏家族孕育在文风鼎盛的石屏地区,朱奕簪、朱雘、朱在勤祖孙三人在云南诗坛都较活跃,尤其朱雘走出云南,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朱奕簪的诗歌创作多反映为官交友、风景之作,有淡永的一面。... 明清云南文学家族众多,但研究一直比较薄弱。朱氏家族孕育在文风鼎盛的石屏地区,朱奕簪、朱雘、朱在勤祖孙三人在云南诗坛都较活跃,尤其朱雘走出云南,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朱奕簪的诗歌创作多反映为官交友、风景之作,有淡永的一面。朱雘和朱在勤以涉及时事民生的诗歌最有价值,朱在勤的一些作品还真实反映了清末云南兵燹,都有杜甫悲慨的一面。他们的诗作赢得了当时及后世诸多的评价,朱雘甚至赢得了滇南诗歌大家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奕簪 朱雘 朱在勤 文人交游 文学家族
下载PDF
古代文学世家的文献生成——以通州范氏家族为例
9
作者 陈晓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134,共8页
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州(今江苏南通)范氏即是其中一例。该家族跨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间绵延13代,先后诞生文学家20余人,撰著、辑录超过200部著述。与科举蝉联、世代簪缨的"科宦-文学世家"... 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州(今江苏南通)范氏即是其中一例。该家族跨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间绵延13代,先后诞生文学家20余人,撰著、辑录超过200部著述。与科举蝉联、世代簪缨的"科宦-文学世家"相比,其以布衣为主体的世家形态显示了古代家族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文章通过家族史与文学史的双重梳理,重点研究与一般关注相结合,呈现家世谱系和家族文脉,归纳出文学家族文献生成中坚持文学传世、具备中坚人物、重视文献积累的普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州范氏 文学世家 文献生成
下载PDF
汉魏时期淮河流域文学家族的地域分布与特点
10
作者 李艳洁 《蚌埠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10-114,119,共6页
以文学家族为视角,梳理了汉魏时期淮河流域文学家族的传承,探讨了汉魏时期淮河流域文学家族的分布,并从数量急剧增长、以沛郡(国)为中心地带、类型丰富、差异显著等几个层面分析了汉魏时期淮河流域文学家族的基本特点,对全面了解淮河流... 以文学家族为视角,梳理了汉魏时期淮河流域文学家族的传承,探讨了汉魏时期淮河流域文学家族的分布,并从数量急剧增长、以沛郡(国)为中心地带、类型丰富、差异显著等几个层面分析了汉魏时期淮河流域文学家族的基本特点,对全面了解淮河流域文化、深入推进淮河流域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时期 淮河流域 文学家族 地域分布 家族特点
下载PDF
江南文化与江南诗学笔谈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士林 徐雁平 +1 位作者 朱逸宁 耿波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3-25,共13页
刘士林认为,北方话语哺育了中国民族的道德实践能力,而从江南话语中则开辟出这个以实用著称于世的古老民族的审美精神一脉。江南话语是中国诗性话语体系的一个专门执行审美功能的元叙事。要使江南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在当代世界中澄明出来... 刘士林认为,北方话语哺育了中国民族的道德实践能力,而从江南话语中则开辟出这个以实用著称于世的古老民族的审美精神一脉。江南话语是中国诗性话语体系的一个专门执行审美功能的元叙事。要使江南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在当代世界中澄明出来,一种关于江南话语的语言本体论意识是惟一的桥梁。徐雁平认为,以学术和文学为特色的江南世家图景的绘制工作,才刚刚开始,它的展开与深入,必须建立在对清人诗文集和家谱族谱等文献的梳理排比基础之上。只有在注意到每个诗学世家的不同性(如海宁查氏、德清俞氏)的同时,又能以多视角观照问题,才能绘制出细节丰富的江南世家图景。朱逸宁认为,在江南文化的发展史上,晚唐五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江南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文化现象和人物,江南的精神气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并从此开始取代北方成为中国诗性文化的象征。耿波认为,在明清时代的江南城市文化语境中,士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成了互利互惠的组织化。士人之间互通声气,互相援系,为了能在城市文化生产的逻辑中生存而结成了一个"共同体"。江南士人在城市文化语境中所产生的那种在张扬个体和"士志于道"的事业之间寻求调和的深微刻苦精神心态是城市文化中最富诗意的因素。江南士人的情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话语 江南诗学世家 晚唐五代江南诗性文化 士人诗性情感
下载PDF
我国古代文学家族的渊源及形成轨迹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晓斌 甄芸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我国古代文学家族的形成大致经历了西周至春秋、秦汉、魏晋,刘宋四个重要阶段。文学家族形成的时限当为刘宋初期,其判定应当从历时的延续、共时的创作、时限的前后三个方面来确证。
关键词 刘宋 家族 宋初 文学家 春秋 秦汉 西周 古代文学 魏晋 创作
下载PDF
家风家学与宋代莆田文学家族
13
作者 林毓莎 《三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宋代莆田文学家族数量众多、成员繁盛,且世家数量尤多。世家大族经过世代积累沉淀,产生了一些具有莆地特色的共同家风,具体包括敬宗睦族之风、专意科举之风和重视文教之风。这些家风有力推动了家学的产生和发展。宋代莆田文学家族的家... 宋代莆田文学家族数量众多、成员繁盛,且世家数量尤多。世家大族经过世代积累沉淀,产生了一些具有莆地特色的共同家风,具体包括敬宗睦族之风、专意科举之风和重视文教之风。这些家风有力推动了家学的产生和发展。宋代莆田文学家族的家学主要是经学和文学。其经学研究主要表现为理学研究,宋代莆田的文学家族多为理学世家。其文学创作受到理学的影响,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和讲究民族气节的思想倾向,风格上也更刚劲豪迈。理学的思辨性,还促进了各大文学家族文学批评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 家学 莆田文学家族 宋代
下载PDF
清代文学世家的家族信念与发展内动力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雁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23,192,共10页
清代文学世家的形成与传衍,家族信念与发展内动力作用颇为重要。家族子弟对家学传统常存敬畏、自豪与责任感,时时感受到祖宗的力量与目光,"诗是吾家事"是他们心态的真实写照、心志的肯定性表露。在惯常的叙述中,"吾家事&... 清代文学世家的形成与传衍,家族信念与发展内动力作用颇为重要。家族子弟对家学传统常存敬畏、自豪与责任感,时时感受到祖宗的力量与目光,"诗是吾家事"是他们心态的真实写照、心志的肯定性表露。在惯常的叙述中,"吾家事"的承担者,似乎主要是男性,本文着重强调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文学女性的家族信念护持对家学发展内动力的培育,多有贡献。她们的婚姻,以及她们的文学才华的被压抑与释放,都与家学的传播、融合与生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学世家 家族信念 内动力 文学女性
下载PDF
清代都邑社会与蒙古文学家族的转型
15
作者 米彦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8,共13页
清代八旗文学家族多兴起于北方草原及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在大清定鼎中原的过程中,满蒙汉军八旗作为政治共同体,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一起进入京师,后因八旗驻防制度的颁行散布于都邑社会中,八旗家族生活重心也因之而由游牧地带迁往京师... 清代八旗文学家族多兴起于北方草原及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在大清定鼎中原的过程中,满蒙汉军八旗作为政治共同体,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一起进入京师,后因八旗驻防制度的颁行散布于都邑社会中,八旗家族生活重心也因之而由游牧地带迁往京师及重要驻防城市。生活地理空间的变化导致八旗家族在社交范围、价值观念、仕宦途径等方面都和早期成员有所不同。即以蒙古文学家族而言,作为个体的蒙古家族士人兴起、繁盛,家族成员心理基质发生变化,家族文化或由武转文或文武并重,鲜见单纯重武者。这些变化直接反映在了他们关于家园变迁的文学书写中。随着时代发展,清代蒙古家族的民族个性趋于模糊,他们在文化认同书写中建构并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得到深度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邑社会 清代 蒙古文学家族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古代文学世家研究的学术巡视与前瞻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礼军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8-52,共5页
古代文学世家研究是伴随着家族文化研究的繁荣而兴起的,它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90年代的初步发展到本世纪已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趋向。其研究范式有以文学为本和以文化为本两种,以世家个案研究为主,同时涉及到断代、区域和专... 古代文学世家研究是伴随着家族文化研究的繁荣而兴起的,它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90年代的初步发展到本世纪已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趋向。其研究范式有以文学为本和以文化为本两种,以世家个案研究为主,同时涉及到断代、区域和专题等方面研究。古代文学世家研究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呈繁荣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缺少时空贯通、理论深入和观念开放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文学世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世家研究 学术历程 学术范式 学术检讨
下载PDF
论汉代的文学家庭
17
作者 孙亭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汉代出现了文学家庭,汉代文学家庭的成就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成就。汉代文学家庭各有特色,有的是父子相传,有的是夫妻互动,有的是兄弟合作;有的诗歌突出,有的辞赋显著,有的散文辉煌;有的延续百年,有的仅有两人;有的一代胜过一代,有的一代... 汉代出现了文学家庭,汉代文学家庭的成就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成就。汉代文学家庭各有特色,有的是父子相传,有的是夫妻互动,有的是兄弟合作;有的诗歌突出,有的辞赋显著,有的散文辉煌;有的延续百年,有的仅有两人;有的一代胜过一代,有的一代不如一代。帝王和官僚具备从事文学的优越条件,文学家庭都出自帝王和官僚家庭。帝王的鼓励,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掀起一阵阵文学热潮,造成一个个文学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文学家庭 特色 发展 成因
下载PDF
“家中藏书不必多,而选择必精”——当代“书香之家”的构建与图书馆阅读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余光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5,27,共5页
阐述"耕读传家"与"诗书继世"的人文传统对于构建当代"书香之家"的意义,推介《百种中国家庭藏书书目》和《中国基层图书馆基本藏书推荐书目》,介绍《阅读,与经典同行》等书的阅读学内涵。
关键词 书香之家 藏书 图书馆阅读
下载PDF
清代中期蒙古族家族文学与文学家族 被引量:10
19
作者 米彦青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共4页
清代蒙古族家族文学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冷落。清中期的蒙古族家庭文学因其民族融合进程中的文化地位及文学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清中期出现了法式善、和瑛、博卿额等文学家族,这些家族因为有着很好的文化传承和文学修养,家族多能文之士... 清代蒙古族家族文学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冷落。清中期的蒙古族家庭文学因其民族融合进程中的文化地位及文学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清中期出现了法式善、和瑛、博卿额等文学家族,这些家族因为有着很好的文化传承和文学修养,家族多能文之士,文学创作也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期 蒙古族 文学家族
下载PDF
“经典边界”的移动——论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和经典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俊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101,共11页
大众传播媒介带来的文学经典边界的拓展和移动,是讨论网络文学主流化和经典化的基本语境。由此出发,本文揭示了网络文学经典作品的产业化形成机制。事实上,探讨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并非要取代传统的文学经典,而是要以“经典”的价值坐标... 大众传播媒介带来的文学经典边界的拓展和移动,是讨论网络文学主流化和经典化的基本语境。由此出发,本文揭示了网络文学经典作品的产业化形成机制。事实上,探讨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并非要取代传统的文学经典,而是要以“经典”的价值坐标来引导和提升网络文学,以更为多元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讨论网络文学主流化与经典化的可能性。而这也需要遵循三个价值共识:一是认识到大众文化经典作品的形成有着自身的产业路径,二是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应该在注重传播性的基础上与主流价值观进行融合,三是网络文学的经典化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历史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边界 网络文学 主流化 经典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