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流动性冲击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会清 王剑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1,共15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外部流动性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制,然后建立全球流动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其演变特征予以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流动性扩张的外部冲击通过扩大出口和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两种渠... 本文首先阐述了外部流动性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制,然后建立全球流动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其演变特征予以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流动性扩张的外部冲击通过扩大出口和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两种渠道直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经由国际大宗商品渠道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不容忽视。中央银行的对冲操作部分隔离了全球流动性向国内货币投放的传导,确保对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流动性 中国经济 传导路径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银行间市场网络的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邓晶 曹诗男 +1 位作者 潘焕学 秦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85,共10页
通过建立银行间市场网络,其中网络中的节点为银行,银行之间的同业拆借关联为节点之间连边,研究了市场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间关联有两种作用:流动性转移和风险传染,这两种作用分别在不同环境占据主导地位。当银行... 通过建立银行间市场网络,其中网络中的节点为银行,银行之间的同业拆借关联为节点之间连边,研究了市场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间关联有两种作用:流动性转移和风险传染,这两种作用分别在不同环境占据主导地位。当银行系统流动性充足时,银行间关联的流动性转移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此时加强银行间关联可以实现系统内部流动性转移,有利于保证整个银行系统稳定;当银行系统流动性不足时,银行间关联的风险传染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此时应该减少银行间关联,从而切断风险传染的途径,牺牲小部分危机银行,保证系统中大部分银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间市场网络 流动性转移 风险传染
下载PDF
北向资金与境内股票市场流动性——基于高频数据的传导机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何灿 吴隽豪 杨咸月 《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0-208,共19页
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足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相互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利用北向资金提升境内股市流动性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迫在眉睫。本文采用2017—2021年沪深两市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传导机制。研... 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足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相互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利用北向资金提升境内股市流动性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迫在眉睫。本文采用2017—2021年沪深两市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北向资金进出整体提高了股票流动性,得益于信息机制与竞争机制:北向资金具有示范效应,通过信息机制吸引境内投资者跟风;通过竞争机制引入内资对手盘,促进价格发现。但同时,北向资金也可能损害流动性:配置型持股通过筹码机制降低活跃交易;激进交易行为通过交易机制造成价格冲击。北向资金在极端行情中逆势交易承接流动性,展现出成熟市场理性投资者行为;在持续大幅进出阶段对流动性又具有割韭菜倾向。进一步提升境内股市流动性质量有待拓宽北向资金进入渠道、提高北向资金进入比例,对沪深两市采取差别化政策;抑制直接传导机制的负效应乃至将其转化为正效应;建立风险预警体系,防范化解北向资金进出过程中的风险;教育内资学习其对流动性逆势操作的成熟经验,提升风险驾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向资金 股票市场 流动性 传导机制
原文传递
股票流动性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兼论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市场化、法治化发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戴鹏毅 杨胜刚 袁礼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2-73,共12页
本文采用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研究股票流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改善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选取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和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沪... 本文采用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研究股票流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改善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选取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和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沪深港通”)作为流动性改善的准自然实验,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缓解内生性问题,结果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股票流动性主要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信息传递效率,继而提高股票定价效率,改善企业投资效率,从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此外,股票流动性的改善能够引导资本要素向高生产率企业流动,促进资本有效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全要素生产率,但这一资本配置功能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最后,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下,股票流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更强。本文研究为资本市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流动性 全要素生产率 信息传递 资源配置 法治环境
下载PDF
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基于银行信贷行为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谭春枝 梁翠云 耿晓旭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96,共13页
本文基于我国现实背景和《巴塞尔协议Ⅲ》,利用2008年至2017年间194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银行净稳定资金率进行了度量,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探究了其影响机理和传导渠道。研究表明:扩张... 本文基于我国现实背景和《巴塞尔协议Ⅲ》,利用2008年至2017年间194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银行净稳定资金率进行了度量,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探究了其影响机理和传导渠道。研究表明:扩张型货币政策会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不同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但不具备异质性;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中,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不具有异质性;在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中,银行信贷行为是重要的传导渠道。因此,央行可基于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差异进行相机抉择;商业银行则要加强信贷规模和质量的管理,优化资产结构,通过弱化信贷渠道作用来降低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行为 流动性风险 传导渠道
下载PDF
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机制的截面实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潘沁 余珊萍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65,共8页
全球流动性过剩已成为经济学热点话题但缺乏学术性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机制更是少有涉及。本文选取全球6大经济体的经济变量实际产出、价格、名义利率、实际汇率、外汇储备,以及全球流动性,采用截面模型对全球... 全球流动性过剩已成为经济学热点话题但缺乏学术性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机制更是少有涉及。本文选取全球6大经济体的经济变量实际产出、价格、名义利率、实际汇率、外汇储备,以及全球流动性,采用截面模型对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国际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不同经济体的广义货币供应在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过程中存在着个体特征和时期特征,货币因素仍然是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国际传导 截面模型
原文传递
流动性冲击的传导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方平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1,共5页
流动性可以从市场流动性、融资流动性、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和流动性需求四个维度来分析。四个维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流动性传导的五种机制——借款者的资产负债效应、信贷紧缩效应、对金融机构的挤兑效应、信用传染效应和对不确定性的规避... 流动性可以从市场流动性、融资流动性、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和流动性需求四个维度来分析。四个维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流动性传导的五种机制——借款者的资产负债效应、信贷紧缩效应、对金融机构的挤兑效应、信用传染效应和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效应。五种传导机制使单个流动性冲击演变为系统性的流动性冲击,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冲击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并相互强化形成了流动性的循环。为了防止或减少流动性危机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既要提高单个金融机构应对流动性冲击的能力,也要改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必要时中央银行应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增强市场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流动性 传导机制 流动性循环
原文传递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基于日本的经验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晶晶 周定根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82,共11页
日本在2001~2006年首次进行量化宽松政策实践,该政策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是流动性陷阱、零利率约束以及弗里德曼法则。通过梳理该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传导机制与预期效果,结果显示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帮助稳定了金融体系,降低了长期利率。... 日本在2001~2006年首次进行量化宽松政策实践,该政策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是流动性陷阱、零利率约束以及弗里德曼法则。通过梳理该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传导机制与预期效果,结果显示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帮助稳定了金融体系,降低了长期利率。但由于货币乘数的下降以及银行的惜贷,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并没有使货币供给同比增加,私人部门需求依然疲弱,开放条件下政策溢出也削弱了效果;同时该政策还带来了财政困局以及储户巨额利息损失的负面作用。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效果仍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宽松 流动性陷阱 弗里德曼法则 传导机制 政策效果
下载PDF
股票流动性对媒体报道信息资本市场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鲁海帆 《科教导刊》 2018年第28期166-167,175,共3页
本文分析了媒体报道对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的影响以及股票流动性对上述作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首先,媒体报道数量会增加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其次,股票流动性越强,媒体报道对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就越明显。
关键词 股票流动性 媒体报道 信息传导
下载PDF
金融危机背景下流动性逆转的国际传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鸿 封丹华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9-58,86,共11页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此次金融危机的流动性特征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紧缩可以迅速相互逆转,不仅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间扩散,还通过国际贸易、资产价格等渠道进行国际传导和扩散,给各国的金融体...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此次金融危机的流动性特征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紧缩可以迅速相互逆转,不仅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间扩散,还通过国际贸易、资产价格等渠道进行国际传导和扩散,给各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本文深入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流动性从过剩到紧缩从美国向其他国家的传导渠道和机制,并从全球视角,对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流动性、银行系统流动性和金融市场流动性逆转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流动性 逆转 传导
原文传递
非银金融机构流动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课题组 姜再勇 +3 位作者 蒋润祥 魏长江 赵经涛 王永锋 《西部金融》 2018年第5期4-10,共7页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迅速发展,格局深刻变化,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尤其是非银金融机构的崛起更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带来了显著影响。本文界定了非银金融机构的概念,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非银金融机构的净债权作为非银...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迅速发展,格局深刻变化,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尤其是非银金融机构的崛起更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带来了显著影响。本文界定了非银金融机构的概念,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非银金融机构的净债权作为非银金融机构流动性的衡量指标,通过HP滤波法提取非银金融机构流动性波动成分,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分析了非银金融机构流动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非银金融机构流动性波动会显著影响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银金融机构 流动性波动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下载PD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Bank Credit and Bank Liquid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VAR Model
12
作者 PAN qiufeng LIU xinghua 《Economics World》 2021年第1期29-41,共13页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based on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ols,launched a series o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such as 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based on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ols,launched a series o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such as 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and 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PSL)and targeted at liquidity via the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In order to test the credit transmission effect of structured monetary policy,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d monetary policy,bank liquidity and bank credit based on the VAR model.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uctured monetary policy reduces the liquid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short term and increases in loans to small or micro enterprises and agriculture-related loans,these policies have produced significant short-term effects on credit transmission in steady of long-term effects.Thus,a series of supporting measures are needed to fully exert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bank liquidity credit transmission VAR model
下载PDF
美国次贷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的金融分析 被引量:87
13
作者 易宪容 王国刚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57,共17页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近20年来一连串事件长期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在金融全球化的国内外背景下,影子银行是一个创造流动性的新的融资体系。它的实质就是为了规避正式监管规则而由发起人设计一套...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近20年来一连串事件长期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在金融全球化的国内外背景下,影子银行是一个创造流动性的新的融资体系。它的实质就是为了规避正式监管规则而由发起人设计一套如何把市场流动性转变银行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及市场安排。其目标就是通过流动性增加来提高金融资产的杠杆率,过度地使用公共性的金融体系,从而为金融机构谋取利润最大化。这种新融资模式既为流动性的转换与聚集创造条件,也为流动性突然中断及整个金融体系突然崩溃留下巨大的隐患。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揭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及内在机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金融危机 影子银行 流动性传导机制 证券化资产与工具
原文传递
流动性监管、银行稳健性与货币政策传导 被引量:19
14
作者 庄毓敏 张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3,共19页
作为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力补充,流动性监管旨在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是中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流动性监管如何发挥审慎监管职能、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成为国内外... 作为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力补充,流动性监管旨在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是中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流动性监管如何发挥审慎监管职能、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成为国内外政策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银行风险承担角度出发,挖掘了流动性监管对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一方面,流动性监管具有显著的稳定作用,即引入流动性监管要求,能够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且流动性监管与资本监管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银行稳健性的提升;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中国显著存在,但流动性监管能够显著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因而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而且,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抑制效果在区分银行特征、风险类型、经济环境后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实现流动性监管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监管 银行稳健性 银行风险承担 货币政策传导
原文传递
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基于风险承担渠道的中国实证 被引量:19
15
作者 代军勋 戴锋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128,共13页
随着国际银行业进入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的新阶段,两者的合成效应必将导致银行的微观经营特征发生调整和变异,并可能会导致基于银行传导的货币政策效应发生变化。本文基于2010-2015年期间我国5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一阶系统GMM... 随着国际银行业进入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的新阶段,两者的合成效应必将导致银行的微观经营特征发生调整和变异,并可能会导致基于银行传导的货币政策效应发生变化。本文基于2010-2015年期间我国5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一阶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变化,以此探究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冲击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的银行风险承担继续存在,但其合成效应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意愿有所减弱;(2)不同类型、强度的货币政策在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通过银行微观特征对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效果并非对称。因此,监管当局和货币政策当局应关注监管政策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扰动,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和协调中重构货币政策体系,以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协同性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约束 流动性约束 货币政策传导 风险承担
原文传递
后危机时代美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囤积与货币政策传导 被引量:14
16
作者 万志宏 曾刚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28,共8页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囤积,是指银行体系持有的流动性资产数额远远超过日常经营所需水平,具体表现为银行准备金数额大规模增加,银行资产组合中高流动性资产占比增加。作为金融中介,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囤积阻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成为...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囤积,是指银行体系持有的流动性资产数额远远超过日常经营所需水平,具体表现为银行准备金数额大规模增加,银行资产组合中高流动性资产占比增加。作为金融中介,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囤积阻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成为当前各国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流动性囤积的解释包括对手方风险、投机性囤积和预防性囤积。就美国现实而言,中央银行过高的流动性供给和私人部门中长期信贷需求不足,以及银行监管要求是产生流动性囤积的主要原因,并且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汇率渠道传导,导致货币政策效果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囤积 货币政策传导 信贷紧缩
原文传递
基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小丽 杨晓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3,27,共5页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SVAR研究,多数选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衡量政策冲击的指标变量,但理论研究表明,用流动性指标衡量货币政策冲击更适宜。事实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也一直强调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控制。因此,金融机构流动性应作为货...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SVAR研究,多数选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衡量政策冲击的指标变量,但理论研究表明,用流动性指标衡量货币政策冲击更适宜。事实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也一直强调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控制。因此,金融机构流动性应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部分。以此为起点,笔者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SVAR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流动性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SVAR 流动性过剩
下载PDF
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流动性囤积与货币政策传导的“梗阻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项后军 高鹏飞 曾琪 《国际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监管部门多次强调,银行要提高对不良贷款考核的容忍度,表明疏通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已成为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问题的重要方面。对此,本文考察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两阶段传导环节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研究流动性囤积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 监管部门多次强调,银行要提高对不良贷款考核的容忍度,表明疏通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已成为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问题的重要方面。对此,本文考察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两阶段传导环节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研究流动性囤积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梗阻效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宽松的货币政策显著提高了银行风险偏好水平,且风险偏好的提升会使银行有更强的信贷反应。第二,银行流动性囤积显著抑制了宽松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偏好的促进作用,显著弱化了高风险偏好银行的信贷行为。第三,“梗阻效应”在区域性银行以及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刻画出银行普遍进行流动性囤积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形成的“梗阻效应”,为了破解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困局,应更加重视银行流动性囤积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风险承担渠道 流动性囤积 货币政策传导 梗阻效应
原文传递
流动性覆盖率监管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 被引量:10
19
作者 庄毓敏 张祎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共21页
本文从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出发,探讨了流动性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问题。我们将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纳入传统的Monti-Klein模型中,推导出流动性覆盖率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手工收集的我国6... 本文从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出发,探讨了流动性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问题。我们将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纳入传统的Monti-Klein模型中,推导出流动性覆盖率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手工收集的我国65家商业银行2015—2019年半年度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会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取决于流动性监管约束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行为的选择。商业银行主动调整融资结构、增强负债质量的行为在提高银行短期流动性水平的同时,也能显著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而流动性资产的囤积则可能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因此,应客观看待流动性覆盖率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引导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行为,这将有助于实现流动性监管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双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流动性覆盖率 货币政策传导 信贷渠道
原文传递
流动性管理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史本叶 王晓娟 冯叶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7-172,共26页
本文在含有金融摩擦的NK-DSGE模型基础上,通过细致刻画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均衡方程,引入央行流动性管理机制,探索了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传导路径及其在经济处于不同区间时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发现:流动性管理工具对经济主体的影响机制和效... 本文在含有金融摩擦的NK-DSGE模型基础上,通过细致刻画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均衡方程,引入央行流动性管理机制,探索了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传导路径及其在经济处于不同区间时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发现:流动性管理工具对经济主体的影响机制和效力在经济处于不同区间时存在显著差异;运用中期借贷便利改变基础货币数量的货币政策操作在经济高增长区间比低增长区间有效,而调整流动性管理工具利率在经济低增长区间比高增长区间更有效;在经济低增长区间,由于企业信贷需求下降导致流动性管理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受阻,在运用流动性管理工具改变基础货币数量的同时还应配合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价格”,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管理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传导 货币政策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