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P稳定的纳米Au溶胶对葡萄糖液相选择氧化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石玲玲 刘克增 +2 位作者 邹旭华 金明善 索掌怀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1-665,共5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纳米Au溶胶,这种Au溶胶在葡萄糖空气氧化制葡萄糖酸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考察了PVP加入量和氯金酸前驱液的浓度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含有较...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纳米Au溶胶,这种Au溶胶在葡萄糖空气氧化制葡萄糖酸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考察了PVP加入量和氯金酸前驱液的浓度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含有较小Au粒子的Au溶胶体系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PVP/Au质量比为40,氯金酸浓度为100μg/ml时,得到稳定的Au溶胶体系具有金粒子尺寸小、分布均匀的特点,对葡萄糖氧化反应活性高,葡萄糖的转化率达到5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溶胶催化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稳定剂 葡萄糖 分子氧 液相选择氧化
下载PDF
甲苯液相选择氧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昕 张贵泉 +2 位作者 林涛 祁敏 龚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90-1897,共8页
以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负载型催化剂、杂多酸及其负载型催化剂、过渡金属络合物及其负载型催化剂、沸石分子筛基催化剂、超临界CO2介质催化反应体系为线索,评述了各类甲苯液相选择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特性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甲苯液... 以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负载型催化剂、杂多酸及其负载型催化剂、过渡金属络合物及其负载型催化剂、沸石分子筛基催化剂、超临界CO2介质催化反应体系为线索,评述了各类甲苯液相选择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特性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甲苯液相选择氧化反应催化剂的发展方向,提出以反应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为指导来研制高效、"绿色"的催化剂仍是甲苯液相选择氧化反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苯甲醛 苯甲酸 液相选择氧化 催化剂
下载PDF
Co-Bi_2(MoO_4)_3应用于环己烷催化氧化制环己酮和环己醇
3
作者 贾太轩 张继昌 +2 位作者 石蔚云 宋海香 刘自力 《工业催化》 CAS 2011年第8期24-27,共4页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Co-Bi_2(MoO_4)_3催化剂,以环己烷的液相选择性氧化为探针反应评价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金属原子数的最佳配比为n(Mo)∶n(Bi)∶n(Co)=1.5∶1.0∶0.2,在一定转化率前提下,有效减缓Bi_2(MoO_4)_3氧化性的同时,环己酮和...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Co-Bi_2(MoO_4)_3催化剂,以环己烷的液相选择性氧化为探针反应评价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金属原子数的最佳配比为n(Mo)∶n(Bi)∶n(Co)=1.5∶1.0∶0.2,在一定转化率前提下,有效减缓Bi_2(MoO_4)_3氧化性的同时,环己酮和环己醇选择性分别达到74.1%和22.2%。铋钼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为Bi_2(MoO_4)_3,少量Co^(2+)对其改性,催化剂产生了新的活性中心,环己酮的选择性明显增加,Bi、Mo和Co之间存在协同作用。XRD和FT-IR从不同侧面揭示了Co-Bi_2(MoO_4)_3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环己烷 液相选择性氧化 沉淀法 Co-Bi2(MoO4)3 环己酮 环己醇
下载PDF
埃洛石纳米管的改性方式对其负载的金催化剂在环己烷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艳玲 祝琳华 司甜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8-528,I0002,共12页
为了提高纳米金在埃洛石纳米管(halloysite nanotubes,HNTs)上的负载率并改善负载型金催化剂的稳定性,采用经过有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EAPTMS)化学改性的埃洛石纳米管(AHNTs)作为载体,利用AEAPTMS上的-NH_(2)... 为了提高纳米金在埃洛石纳米管(halloysite nanotubes,HNTs)上的负载率并改善负载型金催化剂的稳定性,采用经过有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EAPTMS)化学改性的埃洛石纳米管(AHNTs)作为载体,利用AEAPTMS上的-NH_(2)能够配位俘获金离子的特点,实现了金的前驱体HAu Cl_(4)·4H_(2)O在化学改性埃洛石上的高效负载,经硼氢化钠液相还原获得了化学改性埃洛石AHNTs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样品1.5%(质量分数)Au/AHNTs(金的实际负载量为1.43%(质量分数)).采用FT-IR和^(29)Si CP/MAS NMR表征了埃洛石的化学改性效果,并采用TEM及XPS分别表征了该催化剂样品上纳米金的粒径分布和催化剂表面金的价态.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2.5 nm金颗粒高度分散在经过化学改性的埃洛石纳米管上,且金元素主要以金属态Au^(0)的形式存在.表征了该催化剂样品在环己烷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反应温度170℃,压力2 MPa下反应2 h,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9.06%,对目标产物环己酮和环己醇(KA油)的选择性达到83.06%,且循环使用4次后,对环己烷的转化率还能达到5.82%,对KA油的选择性维持在81.39%,仍能满足该反应体系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基本要求.与之相比,物理改性的埃洛石载体PHNTs负载的金催化剂样品2.0%(质量分数)Au/AHNTs(金的实际负载量为1.40%(质量分数))在相同的模型反应条件下,虽然新鲜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略微优于化学改性埃洛石AHNTs负载的金催化剂样品1.5%(质量分数)Au/AHNTs,但其稳定性较化学改性埃洛石所负载的金催化剂差,经过3次循环使用,对KA油的选择性已经下降至71.31%.上述结果表明,埃洛石载体的改性方式对其负载的金催化剂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经化学改性的埃洛石载体与活性组分金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有助于提高其所负载的金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载体 改性 金纳米粒子 环己烷液相选择性氧化
下载PDF
改性不同形貌天然黏土负载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谢艳玲 祝琳华 司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111,117,共6页
以有机硅烷接枝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NTs)和层状高岭土(Kaolin)为纳米金的载体、氯金酸为前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负载型金催化剂。以环己烷液相选择性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还原剂的种类和载体的形貌对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有机硅烷接枝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NTs)和层状高岭土(Kaolin)为纳米金的载体、氯金酸为前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负载型金催化剂。以环己烷液相选择性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还原剂的种类和载体的形貌对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金的理论负载质量分数为1.5%时,以管状埃洛石为载体、NaBH4为还原剂制备得到的金催化剂样品1.5%Au/AE-HNTs上纳米金呈高度分散状态,平均粒径为2.6 nm;在模型反应中催化氧化性能较好,其中KA油的选择性达到83.06%,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9.6%,且XPS表征结果显示Au0为主要催化活性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金催化剂 改性埃洛石 高岭土 环己烷 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