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基化介晶高聚物增韧环氧树脂性能研究——材料断裂面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保龙 唐广粮 +4 位作者 由英才 石可瑜 郭淑华 杜宗杰 黄吉甫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4-79,共6页
在系统研究含介晶基团的高聚物LCEUPPG增韧环氧树脂E51/双氰双胺(dicy)固化体系固化反应活性、反应机制、动态力学行为及冲击性能的基础上,以扫描电镜(SEM)为手段,对材料断裂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体... 在系统研究含介晶基团的高聚物LCEUPPG增韧环氧树脂E51/双氰双胺(dicy)固化体系固化反应活性、反应机制、动态力学行为及冲击性能的基础上,以扫描电镜(SEM)为手段,对材料断裂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体系的形态结构与动态力学行为、冲击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改性后材料断裂面的形态均呈微观两相网络结构,明显不同于未改性体系,正是由于两相网络结构的存在,导致了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形态结构 增韧 介晶结构单元 改性
下载PDF
聚乙烯醇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久芬 徐宏妍 常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79,共3页
合成了聚乙烯醇侧链液晶高分子并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聚乙烯醇中羟基的给质子能力和苯乙烯吡啶上氮原子的授质子能力形成的氢键,通过分子自组装合成聚乙烯醇侧链液晶高分子。这是一种热致性向列型液晶高分子。由于聚乙烯醇主链良好的柔顺... 合成了聚乙烯醇侧链液晶高分子并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聚乙烯醇中羟基的给质子能力和苯乙烯吡啶上氮原子的授质子能力形成的氢键,通过分子自组装合成聚乙烯醇侧链液晶高分子。这是一种热致性向列型液晶高分子。由于聚乙烯醇主链良好的柔顺性,该侧链液晶高分子具有较低的相转变温度和较宽的液晶温度范围。同时,通过氢键连接液晶基元和聚合物主链,相对减弱了液晶基元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它们之间保留了一定的自由性,提高了侧链液晶高分子的柔顺性,扩大了其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液晶基元 分子间氢键 自组装 侧链液晶高分子
下载PDF
液晶聚氨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魏稳涛 宋文生 +1 位作者 李迪 李平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14年第2期29-35,45,共8页
在简介液晶高分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液晶聚氨酯的发展、结构类型、合成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影响液晶聚氨酯液晶特性的因素。
关键词 液晶聚氨酯 介晶基元 合成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UV-curable Liquid CrystallineDiacrylates 被引量:1
4
作者 HongBoLIU MingCaiCHEN +1 位作者 ZhiTangHUANG KaiX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39-640,共2页
A series of UV-curable liquid crystalline diacrylate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4, 4'-(terephthaloyldioxy) dibenzoic acid as a mesogen unit.
关键词 liquid crystalline diacrylates synthesis mesogen unit.
下载PDF
热致性液晶聚酯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5
作者 刘振华 卓仁禧 +1 位作者 邓威 陈其明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2期51-56,共6页
本文报导六个新的热致性液晶聚酯的合成。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它们的液晶性质。结果表明,含硅氧烷或亚甲基柔性间隔基的聚酯呈向列相液晶,既含硅氧烷又含亚甲基的聚酯不呈现稳定的液晶态。
关键词 热致性聚合物 液晶 聚酯 液晶基元
下载PDF
两种介晶基元对热致性液晶共聚酯酰亚胺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姚果 尚娇娇 +1 位作者 兰建武 顾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6,共4页
以4,4’-二氨基苯酚癸二酸酯(DAED)与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BTAH)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制备共聚酯酰胺酸,通过三乙胺缔合共聚酯酰胺酸的羧酸官能团抑制共聚物中的酯键和酰胺键的降解,然后... 以4,4’-二氨基苯酚癸二酸酯(DAED)与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BTAH)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制备共聚酯酰胺酸,通过三乙胺缔合共聚酯酰胺酸的羧酸官能团抑制共聚物中的酯键和酰胺键的降解,然后热环化制备了四种半芳族共聚酯酰亚胺。四种共聚物的结晶度随着BTAH单元的含量从10%增加到40%,结晶度从18.8%减小到9.3%。由于BTAH与BPDA两种介晶基元间的协同效应,BTAH含量为10%,20%和40%的三种共聚物形成了典型的丝状液晶织构,含量为30%的共聚物形成了反向壁液晶织构。随着BTAH含量从10%增加到40%,向列型液晶相的熔点从370℃降低到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酯酰亚胺 热致型液晶 介晶基元 反向壁织构
下载PDF
序列结构对液晶共聚酯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林庆煌 周其庠 +1 位作者 王慧芬 刘德山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41-645,共5页
本文通过熔融酯交换和Schottern-Baumann缩聚反应合成了两类组成相同而序列结构不同的基于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二元酚的三元共聚酯,用热台偏光显微镜、DSC和X-射线衍射,较详细地研究了序列结构对液晶相类型、转变温度和固态结构... 本文通过熔融酯交换和Schottern-Baumann缩聚反应合成了两类组成相同而序列结构不同的基于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二元酚的三元共聚酯,用热台偏光显微镜、DSC和X-射线衍射,较详细地研究了序列结构对液晶相类型、转变温度和固态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规共聚酯较规则共聚酯的熔化温度普遍降低;但序列结构的差异并不改变液晶相类型,规则共聚酯和无规共聚酯均为热致向列型液晶,两类共聚酯固态结构的差异可用结构单元的相似性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结构 共聚芳酯 液晶 固态结构
下载PDF
新型酯类液晶环氧预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伟昌 王晓工 +1 位作者 周其庠 刘德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151-1153,共3页
关键词 液晶环氧树脂 酯类液晶基元 齐聚物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基于季戊四醇的二代硅碳烷液晶树状物——端基含36个丁氧基偶氮苯基团 被引量:7
9
作者 唐新德 张其震 +1 位作者 范星河 周其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64-1666,1669,共4页
以基于季戊四醇的二代硅碳烷树状氯化物PCSi-2G-Cl为脚手架、4-丁氧基-4’-羟己氧基偶氮苯(M-C4)为介晶基元,合成了以季戊四醇为核、端基含36个丁氧基偶氮苯的新型硅碳烷液晶树状物PCSi-2G-C4。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 NMR)、元... 以基于季戊四醇的二代硅碳烷树状氯化物PCSi-2G-Cl为脚手架、4-丁氧基-4’-羟己氧基偶氮苯(M-C4)为介晶基元,合成了以季戊四醇为核、端基含36个丁氧基偶氮苯的新型硅碳烷液晶树状物PCSi-2G-C4。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 NMR)、元素分析(EA)、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了表征。PCSi-2G-C4与M-C4同为向列相,说明树状物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PCSi-2G-C4的熔点比M-C4降低13℃,清亮点比M-C4降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烷液晶树状物 季戊四醇 丁氧基偶氮苯 介晶基元
下载PDF
含X-型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世军 李磊 +3 位作者 张淑媛 牛明军 李自法 周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31,共4页
以对苯二甲酰氯和2,5-二羟基-1,4-苯撑双-(对烷氧基苯甲酸酯)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X-型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的液晶行为用DSC和偏光显微镜进行了表征。发现所有的聚合物均为向列... 以对苯二甲酰氯和2,5-二羟基-1,4-苯撑双-(对烷氧基苯甲酸酯)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X-型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聚合物的液晶行为用DSC和偏光显微镜进行了表征。发现所有的聚合物均为向列型热致液晶高分子。随单体结构改变,聚合物的熔点(Tm)和液晶态清亮点(Ti)均呈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型 液晶基元 液晶高分子 合成
下载PDF
新型硅碳烷液晶树状物的合成与表征——端基含12个己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新德 张其震 周其凤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33,共3页
以基于季戊四醇-四烯丙基醚的硅氢化产物PCSi-1G-Cl为脚手架、4-己氧基-4′-羟己氧基偶氮苯(M-C6)为介晶基元,合成了季戊四醇为核、端基含12个己氧基偶氮苯的新型硅碳烷液晶树状物PCSi-1G-C6。利用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以基于季戊四醇-四烯丙基醚的硅氢化产物PCSi-1G-Cl为脚手架、4-己氧基-4′-羟己氧基偶氮苯(M-C6)为介晶基元,合成了季戊四醇为核、端基含12个己氧基偶氮苯的新型硅碳烷液晶树状物PCSi-1G-C6。利用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进行了表征。PCSi-1G-C6与M-C6同为相列相,树状物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PCSi-1G-C6的熔点比M-C6低50℃,清亮点比M-C6低16℃,液晶态温区比M-C6宽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烷液晶树状物 季戊四醇 已氧基偶氮苯 介品甚元
下载PDF
三联苯甲壳型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末端基团对液晶相的影响
12
作者 战宝柱 万里鹰 +1 位作者 韩荣梅 易凡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50-57,共8页
设计了2种基于乙烯基三联苯的甲壳型液晶聚合物(MJLCPs)即PVTP-CN和PVTP-Cm,并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复合成了目标产物。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偏光显微镜(POM)和小角X射线衍射(SAXS)研究了末端基团对液晶相的影响。小角X... 设计了2种基于乙烯基三联苯的甲壳型液晶聚合物(MJLCPs)即PVTP-CN和PVTP-Cm,并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复合成了目标产物。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偏光显微镜(POM)和小角X射线衍射(SAXS)研究了末端基团对液晶相的影响。小角X射线散射和偏光显微镜的结果表明:聚合物PVTP-CN由于甲壳效应可以形成近晶相;然而对于聚合物(PVTP-Cm,m=4,6,10),在短烷基链的情况下,'甲壳'效应减弱,当m=4,6时没有发现液晶相,而具有长链长的聚合物PVTP-C10(m=10)由于微相分离可以形成液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型液晶聚合物 三联苯液晶基元 末端基团 微相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