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气井泡排剂SP的起泡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竟成 杨敏 袁福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将一种烷基化两性咪唑啉衍生物与钙镁离子络合剂、高分子稳泡剂复配,制得了气井泡排剂SP,与常用泡排剂CT5-2及OP-10、SDS对比研究了SP的应用性能。用Ross-Miles(R-M)法和Waring Blender(WB)法测定,20℃时SP在蒸馏水中的起泡能力和泡沫... 将一种烷基化两性咪唑啉衍生物与钙镁离子络合剂、高分子稳泡剂复配,制得了气井泡排剂SP,与常用泡排剂CT5-2及OP-10、SDS对比研究了SP的应用性能。用Ross-Miles(R-M)法和Waring Blender(WB)法测定,20℃时SP在蒸馏水中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均好于CT5-2,特别是WB法t1/2值为CT5-2的2.6倍;在含10 g/LCaCl2和40 g/L NaCl的矿化水中,SP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降低程度最小,表明SP耐盐钙性好;在40℃、70℃、90℃的矿化水中按R-M法测定的SP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均最好,表明SP的耐温性好;与不含H2S时的测定值相比,SP和CT5-2在饱和H2S(3.8 g/L)的矿化水中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R-M测定值)基本不变,但SP好于CT5-2。用气流法测定2.5 g/L泡排剂溶液形成的泡沫的携液量,在蒸馏水中SP低于CT5-2,在矿化水中SP与CT5-2相当,而有10%煤油存在时则SP远好于CT5-2。在70℃含H2S矿化水中,加入1 g/L SP和CT5-2使N80钢片的腐蚀速率分别下降93%和86%。SP作为泡排剂,在普通气井和含H2S气井中均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咪唑啉衍生物 泡排剂 自生泡沫 携液能力 泡沫排水 井底积液 气井
下载PDF
高温高压条件下泡排剂PP-F13发泡性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程飞 付德奎 +2 位作者 高强 刘潇潇 纪妍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1,113,共6页
使用改进气流法,对泡排剂PP-F13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发泡能力、稳定性及携液能力开展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高压有利于泡沫性能,随着压力的增大,泡沫稳定性显著提高,20 MPa的泡沫半衰期较常压增幅为199.14%,并且压力高于10 MPa后,泡沫稳... 使用改进气流法,对泡排剂PP-F13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发泡能力、稳定性及携液能力开展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高压有利于泡沫性能,随着压力的增大,泡沫稳定性显著提高,20 MPa的泡沫半衰期较常压增幅为199.14%,并且压力高于10 MPa后,泡沫稳定性提高幅度不大;而随着温度的增加,泡沫稳定性大幅度降低。压力与温度对泡沫的发泡性影响都不大。稳泡剂能够改善泡排剂的高温稳定性,其中无机稳泡剂SiO_2稳泡能力优于有机稳泡剂HPAM及CMC,适用于高温气藏条件。当压力10 MPa、温度120℃时,含SiO_2复合泡沫体系的泡沫半衰期是相同条件下无稳泡剂泡沫体系的3.59倍,达到1 295 s。高温高压动态携液实验表明,气流速度较低时,SiO_2稳泡剂对泡排剂携液能力作用小,但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SiO_2复合泡沫体系携液能力较无稳泡剂泡沫体系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排剂 泡沫稳定性 发泡能力 携液能力
下载PDF
基于ROSS-Miles法的不同砂含量下泡排剂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3
作者 许鸷宇 赵玉 +5 位作者 陈君 廖丽 奎明清 郑传根 魏凯 钟海全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
泡排技术是一种成本低、效果较好的排液采气方式,广泛应用于气田的出水治理。部分气井在排液采气过程中存在地层出砂,影响泡沫排水采气效果的问题。为此,基于ROSS-Miles法开展泡沫排水采气泡排剂评价及优选实验,为气田泡沫排水采气泡排... 泡排技术是一种成本低、效果较好的排液采气方式,广泛应用于气田的出水治理。部分气井在排液采气过程中存在地层出砂,影响泡沫排水采气效果的问题。为此,基于ROSS-Miles法开展泡沫排水采气泡排剂评价及优选实验,为气田泡沫排水采气泡排剂的选择提供依据。实验针对气井不同砂含量,进行了泡排剂在不同砂含量地层水中起泡能力以及稳泡能力的评价实验,从而分析砂含量对泡排剂性能的影响程度,同时采用改进后的气流法装置对不同泡排剂的携液能力进行实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介质中,泡排剂的携液速率会随着携液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考虑砂含量的影响程度,综合判断出XHY-4泡排剂的起泡性能、稳泡能力、携液率、携液速率均较好,适合含砂气田排水采气,同时为含砂气田泡排剂优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排水采气 砂含量 携液能力 起泡性能 稳泡能力
下载PDF
高温高压硅氧烷型泡排剂DK-3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郭秀鹏 赵众从 +3 位作者 王历历 石华强 葛艳蓉 孙文安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2-557,共6页
针对Y气田目标区高温(140℃)、高压(30 MPa)、携液能力低等制约泡排实施的问题,利用硅氧烷型表面活性剂、脂肪族甜菜碱、月桂基葡萄糖苷三者的协同作用,研制了一种适合Y气田深层高温高压条件下的三元复配硅氧烷型泡排剂DK-3,并对其在高... 针对Y气田目标区高温(140℃)、高压(30 MPa)、携液能力低等制约泡排实施的问题,利用硅氧烷型表面活性剂、脂肪族甜菜碱、月桂基葡萄糖苷三者的协同作用,研制了一种适合Y气田深层高温高压条件下的三元复配硅氧烷型泡排剂DK-3,并对其在高温高压下的发泡能力、稳泡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泡沫稳定性显著提高,在140℃、30 MPa条件下的泡沫半衰期较常温常压增幅为138.10%,且在压力高于30 MPa后,泡沫稳定性增幅较小;随着温度的增加,泡沫半衰期总体降低12.10%,泡沫稳定性降低;压力、温度对泡沫的发泡能力影响较小。携液实验结果表明,在140℃条件下老化24 h后,5 mL泡排剂溶液的携液时间为415 s,与常规泡排剂相比,携液时间较短,泡沫稳定性好,理论上适用于Y气田深层低产液气井排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排剂 高温高压 携液能力 泡沫稳定性
下载PDF
采气井底积液方法的判断与计算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志杰 《山西建筑》 2012年第20期122-123,共2页
以新疆油田分公司盆5井区为例,通过临界流量法判断气井井筒积液的产生,并根据连通器原理及静止气柱法模拟计算井底压力和井底液柱高度,为积液气井合理开展排液采气工艺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凝析 临界携液量 静止气柱 液柱高度
下载PDF
考虑出砂影响的地下储气库极限调峰能力评价——以准噶尔盆地H储气库为例
6
作者 廖伟 胡书勇 +3 位作者 罗海涛 蒋恬 张士杰 张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H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中国石油2010年启动建设的6座国家商业储气库之一,设计库容107×10^(8)m^(3)、年工作气量45.1×10^(8)m^(3),是目前国内储气规模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储气库。受储气库周期运... H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中国石油2010年启动建设的6座国家商业储气库之一,设计库容107×10^(8)m^(3)、年工作气量45.1×10^(8)m^(3),是目前国内储气规模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储气库。受储气库周期运行时率短、调峰采气强度高、压力往复交变快等复杂运行模式的影响,H储气库表现出现有井网高峰调峰能力不足、注采井产量合理配置及优化调控难度大、供气高峰期部分注采井极易储层出砂等问题,特别是储层出砂问题直接影响储气库高峰极限调峰能力的充分发挥,且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为此,针对储气库储层出砂风险,研究建立了注采井极限调峰能力评价方法,保障了储气库高效调峰及安全运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对临界携液流量模型、临界冲蚀流量模型、临界出砂流量模型的研究,优选了适合准噶尔盆地H储气库的限制性流量模型;②利用节点分析方法结合限制性流量模型,可确定注采井合理调峰区间与应急增供区间;③利用限制性流量模型,可定量评价注采井在不同地层压力与井口压力条件下的极限调峰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储气库季节调峰与应急供气产量配置的双重需求。结论认为,考虑出砂影响的储气库极限调峰能力评价对于指导H储气库调峰保供具有指导意义,提出的确定气井极限调峰能力方法对于其他类似储气库的调峰能力评价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节点分析法 临界携液流量 临界冲蚀流量 临界出砂流量 限制性流量模型 极限调峰能力
下载PDF
多级孔板提高井筒气体携液能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其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3,共6页
气井生产时,井底积液会影响气井产量,甚至导致气井停产。加入泡沫剂、更换小直径油管或氮气举升等措施排出井底积液是保证气井生产的重要手段,但造成液体回流的井筒结构并没有变化。改变适合于单相流体的均一井筒结构,降低气液两相流中... 气井生产时,井底积液会影响气井产量,甚至导致气井停产。加入泡沫剂、更换小直径油管或氮气举升等措施排出井底积液是保证气井生产的重要手段,但造成液体回流的井筒结构并没有变化。改变适合于单相流体的均一井筒结构,降低气液两相流中液体在井筒的回流,提高气体携液能力,形成适用于气液两相流的井筒结构,可以改善气井生产。实验设计了安装于管筒内的类似于倒置漏斗形的多级孔板装置,以井底气体为动能,借助"爬楼梯"原理,利用孔板减少或阻止液体回流,使液体通过多级孔板逐级上升;实验利用气体压缩机提供气源,测试了不同气体流速下,加入孔板对于气体和泡沫携液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管筒内加入液体回流限制装置,大幅度地提高了管筒的气体携液能力和排液效果,减少了管筒液体回流量,降低了气体排液和泡沫排液的气体流速临界值。多级孔板可用于气井增产,能够提高气体携液能力,提高泡沫携液效果,降低泡沫剂的使用量和井底残液,但在实际生产中气体流量和装置的匹配性,还有待于在现场试验中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采气 孔板式气液雾化装置 携液量 排液速度 泡沫排水
下载PDF
气体钻进过程地层液体侵入量计算及携液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贾红军 孟英峰 +3 位作者 李皋 杨谋 魏纳 汪传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47,共5页
气体钻井具有大幅提高钻速和单井产量、有效防止恶性井漏的技术优势,是深井提速、大规模低品位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方法,然而一旦地层出液后,井筒内的岩屑与地层侵入液相互作用,可能造成井内泥包和井眼堵塞的井下复杂事故,... 气体钻井具有大幅提高钻速和单井产量、有效防止恶性井漏的技术优势,是深井提速、大规模低品位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方法,然而一旦地层出液后,井筒内的岩屑与地层侵入液相互作用,可能造成井内泥包和井眼堵塞的井下复杂事故,常常导致钻井失败。文章基于随钻试井和井筒多相流理论,建立了气体钻井过程中非均质圆形封闭地层瞬态产液理论模型,并提出了考虑液滴大小和液滴变形特征的气体携液能力计算方法。通过室内实验台架模拟了气体钻井地层出水后的动态携液过程,表明理论携液量与实际携液量相符。结合现场气体钻井实例计算得出地层的产液量与地层物性、钻井参数等相关;增加注气量和降低气液两相界面张力能够有效地减小液滴尺寸,提高气体钻井的携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侵入量计算 携液能力 液滴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