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与演化:先秦古吴语的语言系属嬗变
1
作者 蔡华祥 韩新玉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先秦时期吴越文化圈的形成促进了吴越两地的语言交流和融合发展,该时期的古吴语是古吴越语的次方言。现代吴语发端于晋代的汉语江东方言,跟古吴语的语言性质不同,古吴语经历了从百越民族语言到华夏语分支的演变过程。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 先秦时期吴越文化圈的形成促进了吴越两地的语言交流和融合发展,该时期的古吴语是古吴越语的次方言。现代吴语发端于晋代的汉语江东方言,跟古吴语的语言性质不同,古吴语经历了从百越民族语言到华夏语分支的演变过程。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先秦古吴语向华夏语方言的嬗变过程:(1)先秦古吴语具有侗台语的语言特征,吴国人和越国人都是百越部族;(2)先秦古吴语的分布地域比现代吴语分布更广,北界直抵淮河;(3)先秦古吴语受到当时政治、文化、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向华夏语的方向演进,直到汉晋以后才完成汉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吴语 语言系属 融合 演化
下载PDF
中国4个民族群体HLA-G基因14bp插入/缺失多态的分布特征及其HLA-A位点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华 陶玉芬 +6 位作者 史磊 姚宇峰 向昊 林克勤 黄小琴 褚嘉祐 史荔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7,共7页
近年来,位于HLA-G基因第8外显子3′UTR的一个14 bp插入/缺失多态位点与复发性流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肝癌等疾病相关而引起广泛关注。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表明,不同群体的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频率具有群体语系分布特点。文章对土族... 近年来,位于HLA-G基因第8外显子3′UTR的一个14 bp插入/缺失多态位点与复发性流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肝癌等疾病相关而引起广泛关注。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表明,不同群体的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频率具有群体语系分布特点。文章对土族、裕固族、傈僳族和怒族进行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的基因分型,结合HLA-A基因分型数据,分析土族、裕固族、傈僳族和怒族4个民族群体中14 bp插入/缺失与HLA-A等位基因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尽管HLA-G基因14 bp插入频率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具有各自群体的特点,但遵循着按语系及语族分布的规律,除汉藏语系汉语族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差异外,语族间差异明显;(2)不同群体中,14 bp插入与不同的HLA-A等位基因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G基因 14bp插入 缺失多态 少数民族群体 语系 HLA-A基因
下载PDF
医学英语术语词汇在我国语言环境中的变化和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炜 王茜 左晓丹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年第11期1393-1395,共3页
医学英语术语词汇有其固有的构成形式和特点。由于受到语种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医学英语词汇在我国语言环境运用中有时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化,以适应汉语的语言特点,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同时,语境也是引起医学英语术语词汇在汉... 医学英语术语词汇有其固有的构成形式和特点。由于受到语种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医学英语词汇在我国语言环境运用中有时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化,以适应汉语的语言特点,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同时,语境也是引起医学英语术语词汇在汉语中产生某些变化和适应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英语词汇 语种 语境
原文传递
中国壮侗语族群的糯稻、糯食与糯祭文化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桂秋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7,共8页
中国壮侗语族的祖先古越人是农耕稻作文化的开创者,也是糯稻最早的种植者。自古至今,壮侗语族群在糯稻种植、糯米饮食、糯祭礼仪等方面,已经形成全面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链,是中国稻米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有... 中国壮侗语族的祖先古越人是农耕稻作文化的开创者,也是糯稻最早的种植者。自古至今,壮侗语族群在糯稻种植、糯米饮食、糯祭礼仪等方面,已经形成全面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链,是中国稻米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有待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壮侗语族群 糯稻糯食糯祭 文化
下载PDF
骆越文化研究一世纪(上) 被引量:11
5
作者 覃彩銮 付广华 覃丽丹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97,共8页
骆越是商周至秦汉时期中国南方百越民族中生活在岭南西部地区的重要一支,因其分布地跨今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与中国壮侗语民族及东南亚侗台语诸民族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而且文化丰富,特色鲜明,因而很早就引起中外史学界特别是中国... 骆越是商周至秦汉时期中国南方百越民族中生活在岭南西部地区的重要一支,因其分布地跨今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与中国壮侗语民族及东南亚侗台语诸民族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而且文化丰富,特色鲜明,因而很早就引起中外史学界特别是中国和越南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便开始对骆越历史文化进行研究,至今已近百年,取得了多方面成果。通过对百年来骆越文化研究的回顾、反思与辨正,进一步充实、拓展和深化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越文化 壮侗语民族 铜鼓文化
下载PDF
仫佬族依饭节来源新探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国富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8,共9页
通过对仫佬族"依饭"一词借自汉语土拐话方言,依饭节敬奉的主要神灵来自汉族地区,依饭道场来源于汉族道教,依饭道场经书主要使用汉语土拐话方言念唱,依饭节法师与土拐人师傅的师承关系,当地汉族土拐人一支具有基本相同但更加... 通过对仫佬族"依饭"一词借自汉语土拐话方言,依饭节敬奉的主要神灵来自汉族地区,依饭道场来源于汉族道教,依饭道场经书主要使用汉语土拐话方言念唱,依饭节法师与土拐人师傅的师承关系,当地汉族土拐人一支具有基本相同但更加神圣的传统节日依饭节,不同历史时期进入广西柳(州)、庆(远)、融(水)、罗(城)一带的汉族历史及其发达的经济文化基础对仫佬族产生的深远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证,提出仫佬族依饭节来源于当地汉族(土拐人支系)祭祀"依饭公爷"宗族性还愿仪式活动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侗语民族 仫佬族 依饭节
原文传递
骆越文化研究一世纪(下) 被引量:6
7
作者 覃彩銮 付广华 覃丽丹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8,共8页
骆越是商周至秦汉时期我国南方百越民族中生活在岭南西部地区的重要一支,因其分布地跨今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与中国壮侗语民族及东南亚侗台语诸民族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而且文化灿烂,特色鲜明,因而很早就引起中外史学界特别是中国... 骆越是商周至秦汉时期我国南方百越民族中生活在岭南西部地区的重要一支,因其分布地跨今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与中国壮侗语民族及东南亚侗台语诸民族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而且文化灿烂,特色鲜明,因而很早就引起中外史学界特别是中国和越南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便开始对骆越历史文化进行研究,至今已近百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本文通过对百年来骆越文化研究的回顾、反思与辨正,以进一步充实、拓展和深化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越文化 壮侗语民族 铜鼓文化
下载PDF
瘴疠保护了西瓯、骆越人及其后裔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宏贵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百越有很多支系,其中不少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唯独西瓯、骆越人及其后裔——壮侗语民族不仅能存在,而且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从历史事实出发,寻找出主要原因是瘴疠(恶性疟疾)保护了他们。
关键词 瘴疠 西瓯 骆越 壮侗语民族
下载PDF
语序起源与演进略论
9
作者 刘泽海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2-48,共7页
从人类语言假定的系统发生树的角度解释,世界语言语序类型的分布支撑人类始祖语言的最初语序是SOV这一假说。在大量已知的情形中,语序变化的方向几乎是一致的,从SOV向SVO变化。文章分析词序的演进过程及词序变化路线;并对古印欧语系、... 从人类语言假定的系统发生树的角度解释,世界语言语序类型的分布支撑人类始祖语言的最初语序是SOV这一假说。在大量已知的情形中,语序变化的方向几乎是一致的,从SOV向SVO变化。文章分析词序的演进过程及词序变化路线;并对古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诺斯特拉语系、非亚语系、印第安语系、澳斯特罗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等世界主要语系语序特征进行分析。根据语序变化特征可以推断,语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序 SOV假说 演进 世界主要语系 垂直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