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新凤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36-139,共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文科类专业,具有着明显的人文气质,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其更是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代表着我国的历史传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依靠语言来完成,而理解语言意境则能使人们...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文科类专业,具有着明显的人文气质,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其更是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代表着我国的历史传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依靠语言来完成,而理解语言意境则能使人们彼此之间产生更为深刻的共鸣,同时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更加深入情境的感受。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过程中,应当积极领会语言意境,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已经分析能力,进一步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语言意境 应用
下载PDF
语言学转向下的非线性设计思考——以温岭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
2
作者 黄卿云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4期174-178,共5页
文章从19世纪末哲学“语言学转向”出发,比较东西方哲学对语言的不同态度,指出语言不仅包含语意,更有诗意的体验和新意的追求。在此理解上重新审视“非线性”语言,并以温岭博物馆创作思考为例,阐述其设计中非线性的语意、诗意与新意。
关键词 语言学转向 语言 非线性 语意 诗意 新意
下载PDF
索绪尔语言学与语言相对论 被引量:3
3
作者 于东兴 张日培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4,共8页
本文探讨了语言相对论和索绪尔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的关系,并简要梳理了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并简要介绍了语言相对论的三种诠释模式:词汇模式、词源焦点模式和语法模式。本文指出,索绪尔一方面反对盛行于19世纪、基于洪堡特观点的语言相对... 本文探讨了语言相对论和索绪尔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的关系,并简要梳理了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并简要介绍了语言相对论的三种诠释模式:词汇模式、词源焦点模式和语法模式。本文指出,索绪尔一方面反对盛行于19世纪、基于洪堡特观点的语言相对论,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语言学里又暗含语言相对论的观点。索绪尔关于意义和概念的观点为认知语言学所继承和发展,进而成为新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基础。新语言相对论在诠释方法上回到传统模式,既有积极的进步,也有消极的倒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语言学 洪堡特 语言相对论 诠释模式 认知语言学 概念 意义
原文传递
语言文化学视角下斯拉夫神话中的“水”观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艳凝 章自力 《外语教育研究》 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语言文化学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观念研究因其能够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特质和文化特征愈来愈引起广泛关注。留存至今的斯拉夫神话传说是早期(公元10世纪以前)斯拉夫...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语言文化学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观念研究因其能够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特质和文化特征愈来愈引起广泛关注。留存至今的斯拉夫神话传说是早期(公元10世纪以前)斯拉夫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而"水"则是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观念。人们对"水"产生的联想,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斯拉夫人对"水"的态度是复杂而矛盾的,斯拉夫神话中的"水"观念体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特点,作为自然物的"水"的形象多是积极的,而作为"水"主宰的神魔鬼怪形象则是消极的,这是由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化学 观念研究 斯拉夫神话 “水”观念
下载PDF
论辩证解释学和批判解释学的语言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常晖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5,共4页
西方现代解释学以伽达默尔为代表,其后又有利科和哈贝马斯两种独特的解释学及其颇具价值的语言观。利科"辩证法的解释学"的重要思想是:在对历史文化的多元理解中,难免有矛盾和冲突,所以宽容是最应有的原则;他突出阐明语言和... 西方现代解释学以伽达默尔为代表,其后又有利科和哈贝马斯两种独特的解释学及其颇具价值的语言观。利科"辩证法的解释学"的重要思想是:在对历史文化的多元理解中,难免有矛盾和冲突,所以宽容是最应有的原则;他突出阐明语言和理解活动的多样性及辩证宽容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人们对语言辩证矛盾本质及其与社会历史文化辩证关系的深入认识。据此,哈贝马斯"批判的解释学"再进一步,重在揭露和批判语言交往理解中存在的虚假、不平等的因素及其造成的不理解、误解和伪交往。因此,理性批判的自我反思会达到"理想的言语情境",即消除不平等,重建真正的"合理性交往"。如此看似"乌托邦"的理想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利科的"宽容"、"辩证"的语言交际观,至今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解释学 批判解释学 语言观
原文传递
实用逻辑的新领域 被引量:7
6
作者 约翰.伍兹 刘叶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6,共10页
本文区分了两种逻辑观:语言的逻辑观和智能体逻辑观,前者把逻辑看作一种关于论证(argument)的理论,而论证是一种语言结构,逻辑研究论证的结构特性;后者把逻辑看作一种关于推理(reasoning)的理论,一种关于思考者做了什么以及在他身上发... 本文区分了两种逻辑观:语言的逻辑观和智能体逻辑观,前者把逻辑看作一种关于论证(argument)的理论,而论证是一种语言结构,逻辑研究论证的结构特性;后者把逻辑看作一种关于推理(reasoning)的理论,一种关于思考者做了什么以及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的理论。实用逻辑是一种关于实践的智能体做了什么以及反思了什么的理论,它将大大地突破演绎逻辑的范围,去研究许多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逻辑观 智能体逻辑观 实用逻辑 轻率概括 概称推理
原文传递
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彭文钊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8,共5页
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有多种变体形式,厘清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和异同是语言与文化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哲学基础入手,通过对5种基本单位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将文化概念作为语言文化学表意单位的一级变体形式,其他基本单位作... 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有多种变体形式,厘清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和异同是语言与文化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哲学基础入手,通过对5种基本单位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将文化概念作为语言文化学表意单位的一级变体形式,其他基本单位作为二级变体形式,与文化概念构成上下位关系,在知识性特征和抽象程度上相互区别。它们都可视为某种同时具备语言单位与文化单位特征的两面体,具有双重性,都是语言事实和文化现实之间的认识中介,都具有符号层级性特征,分别反映了符号与认知、符号与历史、符号与事物、符号与交际等多种关系。厘清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基本单位问题对语言文化学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与方法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化学 语言文化学表意单位 概念 区分 整合
原文传递
关于韩国语语言史观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得春 金基石 《东疆学刊》 2002年第1期4-8,共5页
文章在评述韩国和朝鲜学者不同的韩国语语言史观的基础上,就韩国语语言史观研究中的学术态度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认为:必须在科学的基础上阐述韩国语语系说和韩国语形成史,以保证它的科学性;应当尊重历史,克服实用主义... 文章在评述韩国和朝鲜学者不同的韩国语语言史观的基础上,就韩国语语言史观研究中的学术态度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认为:必须在科学的基础上阐述韩国语语系说和韩国语形成史,以保证它的科学性;应当尊重历史,克服实用主义学风;不能从自己的意识形态出发,解释语言史问题;语言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民大众的语言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语史 语系说 语言史观 南北分歧 学术态度
下载PDF
女性自我认同的一种虚幻化叙事——论徐小斌的《羽蛇》 被引量:1
9
作者 祝亚峰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2-35,44,共5页
从审美层面上看 ,《羽蛇》为中国女性写作提供了审美的价值范本 ,而从自我认同的文化叙事上分析 ,《羽蛇》
关键词 女性历史 女性自我 自我认同 语言乌托邦
下载PDF
文字的历险:海南的叙述语言
10
作者 祝亚峰 《韶关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29-32,共4页
海南打破传统小说创作的规范,在叙述语言层面进行了一次文字的历险,主要表现为:叙述的非线型,多重文本互涉;写实与超验虚构;诗性想像。这一文本实验的最大收获是凸现了语言,包括某种语言意象、语言诗性特质等。
关键词 海南 语言文本 语言意象 诗性想像
下载PDF
中国EFL语境下伦理语言观念的转变——英语教材内容纯净化之伦理思考
11
作者 邵长忠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6-100,共5页
英语学习在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英语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只能是外语(EFL),而不是二语(ESL),二语习得的某些理论是不适合这种外语学习的。文章以英语粗话作为例证,认为英语粗话是人们创造和运用语言的一种社会行为,它在日常交际中扮演着情感... 英语学习在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英语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只能是外语(EFL),而不是二语(ESL),二语习得的某些理论是不适合这种外语学习的。文章以英语粗话作为例证,认为英语粗话是人们创造和运用语言的一种社会行为,它在日常交际中扮演着情感宣泄的重要作用,理应在我们的英语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可是我们目前的英语教材中都是被过滤的语言,其内容的纯净化使得它们远离世俗生活,书卷气十足,这也是造成我国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不高的部分原因。这就要求我们适当改变伦理语言观念,改革教材编写规范,合理把握教学尺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材 英语粗话 EFL语境 伦理语言观
下载PDF
中国古代死亡婉语映射的社会人文观念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军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8-160,F0003,共4页
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用"死"、"亡"、"卒"等词语揭示这一生物规律,表现出一种主观认知和平等意识,同时,还运用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委婉语来表现汉文化所持有的标示等... 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用"死"、"亡"、"卒"等词语揭示这一生物规律,表现出一种主观认知和平等意识,同时,还运用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委婉语来表现汉文化所持有的标示等级的地位观,指明归所的宗教观,臧否意义的价值观,赋予具象的隐喻观,凸显民俗的仪礼观和珍爱生命的怜惜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死亡委婉语 语言映射 人文观念
下载PDF
探索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育观
13
作者 何银 王伊丽 《教学研究》 1998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应以教育学指导外语教学体制,进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观。
关键词 外语教学法 语言学 中国国情 教育观
下载PDF
基于神经语言学理论的思考与实践——以大学日语为例
14
作者 李惠清 王淑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0-83,共4页
神经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发展和使用的神经基础,是研究大脑在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上所起功用的学科。语言习得的过程和失语症患者的康复过程有相似之处。神经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新语言观念和提高语言习得能力。文章以大学日语... 神经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发展和使用的神经基础,是研究大脑在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上所起功用的学科。语言习得的过程和失语症患者的康复过程有相似之处。神经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新语言观念和提高语言习得能力。文章以大学日语为例,从神经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该理论对语言习得的指导意义,寻求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语言学 失语症 语言观念 语言习得 大学日语
下载PDF
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看二元对立
15
作者 高利利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5期113-114,共2页
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二元对立理论最早体现在佛经翻译中的文与质、美与信之间的对立。这些二元中的元素一般直接对应我们讨论较多的直译与意译,本文从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语言学中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来阐释翻译理... 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二元对立理论最早体现在佛经翻译中的文与质、美与信之间的对立。这些二元中的元素一般直接对应我们讨论较多的直译与意译,本文从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语言学中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来阐释翻译理论中的二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语言学 二元对立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