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阅读与阅读困难认知过程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微 荆伟 方俊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3-1005,1009,共4页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阅读与阅读困难认知过程的实证研究力图说明一个问题:即阅读过程和阅读障碍主要是受一般认知加工过程还是受语言认知过程和语言文字特性的影响?但无论是同型语言还是不同类型的语言认知的研究都没能完全回答上述问题...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阅读与阅读困难认知过程的实证研究力图说明一个问题:即阅读过程和阅读障碍主要是受一般认知加工过程还是受语言认知过程和语言文字特性的影响?但无论是同型语言还是不同类型的语言认知的研究都没能完全回答上述问题,而是形成两大典型的派别和四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即普通认知加工学派的元认知理论和一般认知加工理论以及语言认知学派的阅读认知加工技能假说和语言文字特异性依赖假说。如何通过更高理论层次的整合来提高阅读困难儿童能力是当前阅读和阅读困难研究共同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阅读困难 认知加工 语言认知 语言特异性 跨语言一致性
下载PDF
语言认知发展与网络教学 被引量:7
2
作者 薛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基于建构主义发展形成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在使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教学出现质的突破的同时,也存在着对语言认知发展特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故此,必须在明确英语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主动适应学生的语言认知发展为前提,加强对语言认知发... 基于建构主义发展形成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在使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教学出现质的突破的同时,也存在着对语言认知发展特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故此,必须在明确英语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主动适应学生的语言认知发展为前提,加强对语言认知发展社会性的认识,切实完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语言认知 多媒体教学 网络教学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失误中的认知根源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付天军 郑占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48,共3页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挖掘跨文化交际失误的认知根源。跨文化交际失误主要包含语言认知失误和文化认知失误,提高交际者的跨文化认知能力是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跨文化交际失误 语言认知 文化认知 跨文化认知能力
下载PDF
日语V-V复合动词认知——兼与中文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午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71,共6页
日语"V-V复合动词"是由两个独立动词组合起来的,而中文的"VV复合动词"是语素与语素的组合。日语的V-V复合动词分别生成于"語?部門"和"統語部門",但中文的VV复合动词却只生成于词汇层面。二者... 日语"V-V复合动词"是由两个独立动词组合起来的,而中文的"VV复合动词"是语素与语素的组合。日语的V-V复合动词分别生成于"語?部門"和"統語部門",但中文的VV复合动词却只生成于词汇层面。二者在词汇生成、内部结构、主次关系、赋格等层面有同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认知 V—V复合动词 词汇构成 生成条件 复合规律
下载PDF
语文朗读法认识观的百年嬗变 被引量:1
5
作者 代顺丽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朗读的认识观"指人们理解"朗读"的前提和主要理论框架,不同的"朗读的认识观"产生不一样的"朗读本质观"。回顾历史,"朗读的认识观"主要有"朗读的经验认识观"、"朗读... "朗读的认识观"指人们理解"朗读"的前提和主要理论框架,不同的"朗读的认识观"产生不一样的"朗读本质观"。回顾历史,"朗读的认识观"主要有"朗读的经验认识观"、"朗读的课程认识观"及"朗读的语言认识观"。以上三种认识观分别从经验、课程理论及语言学的框架界定"朗读",得出了不少有益的启示。"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应置于教学理论中进行理解和阐释,"朗读的认识观"需要范式维新,这种新的理解范式称为"朗读的教学认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读的认识观 经验认识观 课程认识观 语言认识观 教学认识观
下载PDF
句法歧义研究述评 被引量:3
6
作者 武晓燕 陈玲敏 《中国外语》 2007年第3期28-32,共5页
句法歧义是语言歧义的一个方面,对歧义句的理解已经成为语句理解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通过介绍语言认知的两类基本模型引出了句法歧义理解的基本模型,进而分析了影响句法歧义理解的几种主要因素,并对以前中英文句法歧义方面所做的研究... 句法歧义是语言歧义的一个方面,对歧义句的理解已经成为语句理解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通过介绍语言认知的两类基本模型引出了句法歧义理解的基本模型,进而分析了影响句法歧义理解的几种主要因素,并对以前中英文句法歧义方面所做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认知 句法歧义 理论模型 词频 语境 语言加工机制
原文传递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认知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本力 霍玉秀 宫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6-78,共3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语言认知的体现手段,并且对什么是语言认知有着自身的独到解读。从语义层面讲,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视经验表征的语义模式,主张找寻语言认知模式的实例体现手段。从句法层面看,系统功能语言学把措词、构句视为语言认知的... 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语言认知的体现手段,并且对什么是语言认知有着自身的独到解读。从语义层面讲,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视经验表征的语义模式,主张找寻语言认知模式的实例体现手段。从句法层面看,系统功能语言学把措词、构句视为语言认知的词汇语法手段,这种语言认知的阐释是语言实证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言认知 词汇语法
原文传递
语言个性理论框架下俄政论语体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彤芳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年第4期45-49,共5页
语言个性概念由尤·尼·卡拉乌洛夫(Ю.Н.Караулов)提出,具有层次理论基础,包含言语语义层、语言认知层以及语用层。语言认知层内"词汇总量"定义包含多项衡量标准,如即兴生成语言能力、展开论证能力以及话... 语言个性概念由尤·尼·卡拉乌洛夫(Ю.Н.Караулов)提出,具有层次理论基础,包含言语语义层、语言认知层以及语用层。语言认知层内"词汇总量"定义包含多项衡量标准,如即兴生成语言能力、展开论证能力以及话语连接能力。这三项标准作为判定既定领域语言使用是否符合语言个性特征,或是否具有语言个性的理论依据,都有明确的内容要求。同时,这三项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与政论语体具有相关性,因此探究政论语体是否具有语言个性对于语言学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意在结合俄政论语体,依托语言个性理论探究政论语体与语言个性之间的联系。即确定关于官方公开话语中语言个性的真正载体,划定展开论证的过程中否定词使用所指代的真正否定范围,以及确认话语连接能力的判定标准。此外,本文以2016年第13届"瓦尔代"会议答记者问文本为例,分析政论语言表达是否具有语言个性理论所要求的特征,或判断其是否具有语言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个性 语言认知 政论语体 即兴生成语言 论证 话语连接
下载PDF
单一范式还是多元范式——认知视角下译者主体研究的跨学科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谭素琴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3-67,100,共6页
单一范式下文化视角或认知视角的译者主体研究,要么过度关注译者的普遍性和主客体间多元关系,要么侧重于译者的个体体验和内部思维特别是语言心智,都无法充分诠释译者的翻译选择和决策。多元合一的译者主体及其构成性的认知过程表明译... 单一范式下文化视角或认知视角的译者主体研究,要么过度关注译者的普遍性和主客体间多元关系,要么侧重于译者的个体体验和内部思维特别是语言心智,都无法充分诠释译者的翻译选择和决策。多元合一的译者主体及其构成性的认知过程表明译者主体的认知是内部的语言认知与外部社会文化认知的统一体。体验哲学中客观实际优于主体认知的思想,布尔丢生存心态及翻译学的语言本体与外部文化之争为认知视角下译者主体研究的社会文化认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学科理据,支持译者认知研究的多元范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范式 译者主体研究 语言认知 社会文化认知 跨学科理据
下载PDF
认知视域下少数民族语言思维的特征研究——以滇西民族地区汉语方言的语音流变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强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9-97,共9页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在现代人走出非洲假说的影响下,关于东亚人群的文明起源及其传播路径问题已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焦点。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以云南西部少数民族杂居地汉语方言语音的流变为案例,分析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思维的...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在现代人走出非洲假说的影响下,关于东亚人群的文明起源及其传播路径问题已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焦点。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以云南西部少数民族杂居地汉语方言语音的流变为案例,分析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思维的特征。进一步探讨少数民族语言认知与语言思维内在联系,从而论证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历史文化接触的史实及其语言文化交流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认知 少数民族 思维特征
下载PDF
论语言符号认知中的类比机制
11
作者 张良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8-32,共5页
类比是一种创新性的符号演算过程,它存在于归纳、演绎和不明推论三种逻辑推理过程中,主要类比对象的特征和关系系统。类比过程具有系统映射性、方向性和推理创新性,它是语言符号交际和理解的机制,是语言发展的动力,是语言理论建构的方法... 类比是一种创新性的符号演算过程,它存在于归纳、演绎和不明推论三种逻辑推理过程中,主要类比对象的特征和关系系统。类比过程具有系统映射性、方向性和推理创新性,它是语言符号交际和理解的机制,是语言发展的动力,是语言理论建构的方法,也是人类认知行为的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 语言认知 创新推理 符号演算 语言符号学
下载PDF
试论小说《一九八四》中的认知冲突与语言反抗
12
作者 谢春月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8-49,共2页
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通过对英社党语言改革的描写,表现了语言的强大力量。小说展现了不同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冲突。主人公温斯顿在对语言的思索和运用中维持自我意识,他的反叛意识从思维逐渐走进语言,再从语言走进行动,他的抗争展现了... 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通过对英社党语言改革的描写,表现了语言的强大力量。小说展现了不同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冲突。主人公温斯顿在对语言的思索和运用中维持自我意识,他的反叛意识从思维逐渐走进语言,再从语言走进行动,他的抗争展现了语言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九八四》 奥威尔 语言认知 范畴化
下载PDF
声韵相和 境随意现——我国美声唱法实践与教学中的语言问题(之二)
13
作者 代凌 《音乐探索》 2019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文章以“我国美声唱法实践与教学中的语言问题”系列研究(之一)为基础,详细阐述了美声唱法中“语言性认知”的两个部分——外语习得与汉语实践,并指出存在于两种语言认知中的“言说”到“歌唱”的主体实践转换路径。最后,讨论了国际音... 文章以“我国美声唱法实践与教学中的语言问题”系列研究(之一)为基础,详细阐述了美声唱法中“语言性认知”的两个部分——外语习得与汉语实践,并指出存在于两种语言认知中的“言说”到“歌唱”的主体实践转换路径。最后,讨论了国际音标在美声唱法“语言性认知”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唱法 语言性认知 唱词分析
下载PDF
凉州方言中的社会称谓词语及其文化认知研究
14
作者 张云翼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7-83,共7页
不同的社会称谓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不同认知态度和认识方式,这种认知不仅是对各类现象的分类和反映,其本身还是语言自身的规律性体现,而且更显著地承载了方言区内独特风俗文化、体现了人们的心理认知状态。文章将从认知语言学... 不同的社会称谓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不同认知态度和认识方式,这种认知不仅是对各类现象的分类和反映,其本身还是语言自身的规律性体现,而且更显著地承载了方言区内独特风俗文化、体现了人们的心理认知状态。文章将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凉州方言为研究对象,初步对凉州方言内部社会称谓词语的构成方式、语义表现特征以及文化认知功能等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方言 社会称谓词语 语言认知 文化认知功能
下载PDF
近十年国内译者主体认知过程研究
15
作者 谭素琴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从"翻译过程"和"译者主体"两条路线,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内译者主体的相关研究,发现一般有两种模式:文化模式和认知模式。文化模式确立了译者认知的主体地位和普遍性,却忽略了其受动性和差异性;认知模式则主要基于心... 从"翻译过程"和"译者主体"两条路线,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内译者主体的相关研究,发现一般有两种模式:文化模式和认知模式。文化模式确立了译者认知的主体地位和普遍性,却忽略了其受动性和差异性;认知模式则主要基于心理语言学,属于探究译者语言能力的信息处理模式,忽略了译者作为"人"的社会性和非语言能力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提出将社会心理学纳入理论体系,建构一种基于主体总体性的译者翻译认知过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 翻译过程 语言认知 社会心理
下载PDF
从文化与翻译的互补性看文化翻译的个体与社会因素
16
作者 刘惠云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2-36,共5页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文化和交流相辅相成,翻译活动的内容之一是处理不同语言文化的异质性及其思维差异,文化和翻译在本质上互补。因此,翻译既要研究个体语言文化理解和认知模式,也要研究民族文化模式和社会认知对翻译的影响和...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文化和交流相辅相成,翻译活动的内容之一是处理不同语言文化的异质性及其思维差异,文化和翻译在本质上互补。因此,翻译既要研究个体语言文化理解和认知模式,也要研究民族文化模式和社会认知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因素。译者意识到语言文化中的个体和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才能在翻译中较好地解决语言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语言认知 文化翻译
下载PDF
影响母语迁移的语言及认知因素分析
17
作者 胡建伟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母语迁移从关注母语与目标语的语言结构差异到研究学习者的心理认知与语言学习的外部因素,可迁移性已成为研究重点。文章从可迁移性角度对母语迁移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学习者的语言和语言认知心理是影响母语迁移的主要因素,而语义... 母语迁移从关注母语与目标语的语言结构差异到研究学习者的心理认知与语言学习的外部因素,可迁移性已成为研究重点。文章从可迁移性角度对母语迁移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学习者的语言和语言认知心理是影响母语迁移的主要因素,而语义概念起到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迁移 因素分析 语言认知
下载PDF
合作学习理念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策略设计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杨道云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1期70-71,73,共3页
本文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合作学习这一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合作学习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和语言技能方面的作用。针对不同课型的课堂活动,笔者分别提出了基于实施合作学习理念的不同的教学策略。利用学生之间多种互动合作学习... 本文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合作学习这一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合作学习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和语言技能方面的作用。针对不同课型的课堂活动,笔者分别提出了基于实施合作学习理念的不同的教学策略。利用学生之间多种互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际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讨论 语言认知 语言技能
下载PDF
意象图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亚 《陇东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20-22,共3页
意象图式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及作用包括四个方面:(1)意象图式在语言认知中的应用;(2)意象图式在介词释义中的应用及对解释介词各项意义由来起到的理据作用;(3)意象图式在解释一词多义现象中的应用;(4)意象图式在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 意象图式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及作用包括四个方面:(1)意象图式在语言认知中的应用;(2)意象图式在介词释义中的应用及对解释介词各项意义由来起到的理据作用;(3)意象图式在解释一词多义现象中的应用;(4)意象图式在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上述探讨,语言学习者会对该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及作用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图式 语言认知 应用
下载PDF
转换生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
作者 陈小莲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1期72-73,共2页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是当代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语言学派,它对外语教学有明显的借鉴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其主要内容、发展阶段及它在大学英语精读、写作、词汇等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转换生成理论 大学英语 教学 运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