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等电位接地网与变电站主接地网连接方式 被引量:21
1
作者 肖磊石 张波 +1 位作者 李谦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26-4232,共7页
变电站中二次设备集中区域如主控室、保护小室内均安装有等电位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对二次设备安全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关键点上往往论述的比较含混。因此从等电位接地网的作用入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在... 变电站中二次设备集中区域如主控室、保护小室内均安装有等电位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对二次设备安全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关键点上往往论述的比较含混。因此从等电位接地网的作用入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在工频和雷击故障下,分布式的等电位接地网与主接地网连接方式对二次电缆电压、电流的影响,并综合考虑了二次等电位接地网的主要功能,提出了等电位接地网与主接地网的连接方式和限流措施。研究表明:每个等电位接地网采用单点与主接地网连接的方式,相比每个等电位接地网多点与主接地网连接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二次电缆上承受的电压;增设排流线可以显著降低二次电缆承载的电压,降低电缆屏蔽层内流过的电流;采用全站等电位接地网与主接地网仅一点接地的做法虽然可以使二次接地网等电位,但会导致等电位接地网远端与主接地网之间产生较大电位差,造成设备绝缘击穿、接触电位差过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等电位接地 二次系统 雷击 工频短路 二次电缆
下载PDF
海底电缆-架空线线路雷击过电压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6
2
作者 兰贞波 赵常威 阮江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3-137,共5页
结合某实际海上风电场,计算了某岛屿的海底电缆-架空线线路的雷击过电压。基于对线路各部分结构的分析,在ATP-EMTP软件中搭建了仿真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线路在不同工况下的雷击过电压,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避雷器布置方式、杆塔冲... 结合某实际海上风电场,计算了某岛屿的海底电缆-架空线线路的雷击过电压。基于对线路各部分结构的分析,在ATP-EMTP软件中搭建了仿真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线路在不同工况下的雷击过电压,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避雷器布置方式、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海底电缆长度对雷击过电压的影响。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不同形式的避雷器布置方式时,线路首末两端的过电压均未超过海底电缆主绝缘水平;海底电缆的末端过电压随冲击接地电阻的增大而增大;海底电缆首末两端的雷击过电压值均受海底电缆长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过电压 海底电缆 架空线路 避雷器 接地电阻 风电场 ATP-EMTP 模型
下载PDF
风电机组多重雷击暂态过电压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金玉 季鑫源 +1 位作者 何贵先 行鸿彦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为分析多重雷击对风电机组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建立了包括风机叶片、塔筒、控制线缆以及变压器的风电机组的风电场等效模型。考虑控制线缆屏蔽层与塔筒以及线缆芯线之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对风电场模型进行计算... 为分析多重雷击对风电机组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建立了包括风机叶片、塔筒、控制线缆以及变压器的风电机组的风电场等效模型。考虑控制线缆屏蔽层与塔筒以及线缆芯线之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对风电场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不同大小的接地电阻、不同接地方式对风电机组首次以及后续雷击暂态过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重雷击在塔筒和屏蔽层产生的后续雷击过电压值随着测量位置的降低而降低,在塔基处小于首次雷击过电压值。接地方式对屏蔽层和线缆的雷击过电压影响较大,独立接地下两者的首次以及后续雷击过电压均小于公共接地的情况。公共接地下屏蔽层、塔筒、芯线的首次以及后续雷击过电压与接地电阻值成正比;独立接地下接地电阻对屏蔽层以及芯线的雷击过电压影响不大,而塔筒雷击过电压则随接地电阻增大而上升,塔基处10Ω的首次雷击过电压值约为1Ω时的3.9倍,后续雷击过电压值约为1Ω时的3.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 多重雷击 控制线缆 暂态过电压 接地方式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电缆-架空线输电系统雷击过电压暂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明 陆莹 +4 位作者 梁嘉浩 郭亚勋 刘刚 江晓锋 刘峻岐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50,共7页
为了研究大型海上风电场海底电缆-架空线输电系统雷击过电压的问题,在充分研究输电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使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暂态计算模型。考虑工频电压对雷击过电压的影响,重点研究分析了电缆长度、杆塔接地电阻、雷击距离、雷... 为了研究大型海上风电场海底电缆-架空线输电系统雷击过电压的问题,在充分研究输电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使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暂态计算模型。考虑工频电压对雷击过电压的影响,重点研究分析了电缆长度、杆塔接地电阻、雷击距离、雷电流幅值等因素对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及其原因。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杆塔接地电阻和雷电流幅值的增大、雷击距离和电缆长度的减小会导致雷击过电压的增大。考虑避雷器的优化配置,能有效抑制海底电缆首末两端的过电压幅值,相关结论为海上风电场电气系统的防雷绝缘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过电压 海底电缆 架空线 PSCAD/EMTDC 接地电阻 雷击距离 避雷器
原文传递
香港地区电气化铁路直流电力牵引系统电力电缆的雷电过电压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歧斌 边晓燕 傅正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95,共5页
针对香港地区的电气化铁路直流电力牵引系统,采用电力系统仿真计算软件EMTP研究直流电力牵引系统中电力电缆上的雷电过电压。在分析直流电力牵引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接触网、支柱与其他竖直导体、绝缘子、避雷器和接地电极的电路... 针对香港地区的电气化铁路直流电力牵引系统,采用电力系统仿真计算软件EMTP研究直流电力牵引系统中电力电缆上的雷电过电压。在分析直流电力牵引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接触网、支柱与其他竖直导体、绝缘子、避雷器和接地电极的电路仿真模型,搭建了1个完整的直流电力牵引系统EMTP仿真模型。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土壤的非线性离子化特性和绝缘子的闪络特性。以香港地区某电气化铁路的牵引系统为例,计算不同雷击位置下电缆槽中电力电缆上的雷电过电压,分析发生绝缘闪络的风险和支柱接地电阻对电力电缆上雷电过电压的影响,建议降低支柱接地电阻以有效减小电力电缆上的雷电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过电压 电力电缆 直流电力牵引系统 电气化铁路
下载PDF
系留气球雷电直接效应防护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倪青松 荣海春 王少峰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6-8,共3页
系留气球携带大量电气、电子设备,升空执行探测、通信等任务,其体积比较大,空中工作时停泊高度高,容易遭受雷电直接伤害。通过对避雷索保护范围、防雷杆高度以及避雷索截面积等重要参数的分析计算,为系留气球雷电直接效应防护设计提供... 系留气球携带大量电气、电子设备,升空执行探测、通信等任务,其体积比较大,空中工作时停泊高度高,容易遭受雷电直接伤害。通过对避雷索保护范围、防雷杆高度以及避雷索截面积等重要参数的分析计算,为系留气球雷电直接效应防护设计提供关键性依据。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长时间留空工作,对系统进行了完善的直击雷防护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留气球 避雷索 雷电直接效应
下载PDF
35kV电缆雷电过电压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崔乐 詹花茂 武炬臻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7期31-35,共5页
介绍了由于雷害造成电缆击穿事故的实例。根据故障记录波形和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P-ATP对事故成因和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进线具有电缆段的变电站,当电缆末端空载时,雷电过电压波会沿着架空线路传到电缆末端产生全反射,造成... 介绍了由于雷害造成电缆击穿事故的实例。根据故障记录波形和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P-ATP对事故成因和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进线具有电缆段的变电站,当电缆末端空载时,雷电过电压波会沿着架空线路传到电缆末端产生全反射,造成电缆电压过高,超过绝缘水平继而击穿接地发生事故。此类变电站应注意避免电缆末端开路的运行方式,并且考虑在进线端处加装避雷器等保护装置。该结论为变电站防雷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过电压 电缆 EMTP-ATP
下载PDF
内设防雷引下线风力机雷击暂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林其友 张建华 +1 位作者 王治林 孙幸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215-220,共6页
风力机塔筒内部增设引下线提供了一条新的防雷思路,但需要详细分析引下线泄流过程对塔筒内部电气线缆电磁干扰影响。通过EMTP软件搭建风力机叶片、塔筒和接地系统模型,分析引下线与塔筒分流情况,考虑引下线与内部电气线缆电磁耦合作用,... 风力机塔筒内部增设引下线提供了一条新的防雷思路,但需要详细分析引下线泄流过程对塔筒内部电气线缆电磁干扰影响。通过EMTP软件搭建风力机叶片、塔筒和接地系统模型,分析引下线与塔筒分流情况,考虑引下线与内部电气线缆电磁耦合作用,计算不同高度处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电位差及平均电场强度。讨论引下线与电缆线安全距离及其受雷电流波头时间和土壤电阻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设内部引下线后,绝大部分雷电流经由引下线泄散入地;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电位差可达MV级别,二者间平均电场强度极易击穿周围空气,发生侧向闪络;但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电位差随着塔筒高度的降低发生极性反转,平均电场强度也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缩短引下线与塔筒间等电位连接间距能够降低引下线和电缆线间电位差与平均电场强度。引下线与电缆线间的安全距离随着雷电流波头时间的缩短和雷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土壤电阻率的降低而减小。增设内部引下线需要合理设置其与塔筒等电位连接间距和与内部电缆线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雷击 分流 塔筒 引下线 电缆
下载PDF
基于传输线时域理论的同轴线中雷电波传播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祥超 陈则煌 +1 位作者 周中山 曹洪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针对雷电波在同轴线中传播特性的问题,通过对同轴线的暂态响应的理论分析,利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同轴线对1.2/50μs雷电波的暂态响应.结果表明:线终端负载上的信号由所传输信号的频率成分以及波导终端阻抗性质决定;1.2/50μ... 针对雷电波在同轴线中传播特性的问题,通过对同轴线的暂态响应的理论分析,利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同轴线对1.2/50μs雷电波的暂态响应.结果表明:线终端负载上的信号由所传输信号的频率成分以及波导终端阻抗性质决定;1.2/50μs雷电波信号频谱存在高于同轴线截止频率的成分,终端阻抗匹配情况下雷电波波头出现大量高次模成分;终端负载开路时,线终端信号的高次模是雷电波的入射波与反射波以及所激发的高次模之和;受雷电波频谱特征影响,雷电波激发出的高次模成分主要集中在波头部分;雷电波在线中传播的最终波形是各高次模分量之和,降低雷电波波头陡度可以减少高次模成分.在雷电过电压防护中应充分考虑到雷电波在线路中传播的畸变问题,这对于指导同轴线引入的过电压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波 同轴线 暂态响应 高次模 过电压防护
下载PDF
单钢管避雷针减振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涛 摇铖 +1 位作者 王衔 余倩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25,共6页
单钢管避雷针的长细比过大,刚度较小,在风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风致振动和涡激振动,导致避雷针的根部或法兰连接部位的焊缝或螺栓产生疲劳破坏。为了减少避雷针在风荷载下的振动,采取相关减振措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结构进行建模分... 单钢管避雷针的长细比过大,刚度较小,在风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风致振动和涡激振动,导致避雷针的根部或法兰连接部位的焊缝或螺栓产生疲劳破坏。为了减少避雷针在风荷载下的振动,采取相关减振措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结构进行建模分析,比较三种减振方案的不同效果。结果表明,基于特制调频质量阻尼器(TMD)的减振装置效果好并易于实施,在合理设计下能够显著减小振动;而内置预应力拉索方案没有明显的减振效果;采用灌浆加强的双法兰连接构造虽然未能减小振动,但是局部的加强有助于降低关键部位的应力水平,进而提高疲劳性能。此外,对格构式避雷针进行建模分析,与单钢管避雷针比较发现,格构式避雷针在风荷载下的力学性能优于单钢管式避雷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针 减振 调频质量阻尼器(TMD) 预应力拉索 双法兰
原文传递
采用屏蔽线的直埋电(光)缆防雷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高麟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4年第3期39-41,共3页
 对电(光)缆通信线路受雷击而产生多发性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使通信故障不断减少,确保通信畅通。
关键词 屏蔽 雷电 地电流 电场 直埋电(光)缆
下载PDF
复材设备舱段雷电间接效应仿真与试验评估
12
作者 王甜甜 刘凯 +2 位作者 何相勇 杜鸣心 狄玮岚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3,107,共7页
为了分析雷电对舱体的间接效应,采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和传输线矩阵方法,对典型舱体进行大电流脉冲注入仿真计算,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幅值的雷电流在复合材料舱体的传输过程中,舱体的表面电流分布、舱体内外不同部位的... 为了分析雷电对舱体的间接效应,采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和传输线矩阵方法,对典型舱体进行大电流脉冲注入仿真计算,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幅值的雷电流在复合材料舱体的传输过程中,舱体的表面电流分布、舱体内外不同部位的瞬态磁场分布以及内部单线电缆的耦合情况。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舱体上产生的电流主要集中分布于舱体的金属框架,舱体表面电流密度比较小,表面电流密度分布与电流幅值大小无关;舱体各部位的磁场强度随雷电流幅值增大呈线性增长,复合材料舱体对低频磁场的屏蔽能力较弱;舱体中心的线缆感应电流小于其它处的线缆,舱体中心电磁环境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舱段 雷电间接效应 雷电仿真 线缆耦合
下载PDF
电站山坡电缆沟雷害分析与防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永会 郑智勇 +1 位作者 高海鸥 张淼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39,144,共6页
针对电站山坡电缆沟遭受雷击的情况,着重分析了雷电直击山坡电缆沟中高压电缆时,高压电缆缆芯及二次电缆屏蔽层的电磁耦合情况。运用ATP-EMTP电磁仿真软件,建立高压电缆分布式参数模型,分析高压电缆缆芯的感应电压,同时分析二次电缆接... 针对电站山坡电缆沟遭受雷击的情况,着重分析了雷电直击山坡电缆沟中高压电缆时,高压电缆缆芯及二次电缆屏蔽层的电磁耦合情况。运用ATP-EMTP电磁仿真软件,建立高压电缆分布式参数模型,分析高压电缆缆芯的感应电压,同时分析二次电缆接地方式对电磁耦合的影响;针对屏蔽层附加电流的影响,提出合理的避雷针与电缆沟的铺设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沟 雷击电缆 电磁耦合 ATP—EMTP
原文传递
大化电厂通信大楼防雷装置的改造
14
作者 郑江 林苗 +2 位作者 戴涛 韦勇前 梁安志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6-57,共2页
在通信大楼顶部设置 2基 9m高的头部分裂均压针式新型避雷塔 ,配合 2m× 2m屏蔽网 ,取代原有的 2 5m高旧避雷针 ,可有效减少通信大楼的落雷次数 ,减弱雷电磁场强度。将所有进出通信大楼的通信线、电源线改用屏蔽电缆 (电缆的屏蔽层... 在通信大楼顶部设置 2基 9m高的头部分裂均压针式新型避雷塔 ,配合 2m× 2m屏蔽网 ,取代原有的 2 5m高旧避雷针 ,可有效减少通信大楼的落雷次数 ,减弱雷电磁场强度。将所有进出通信大楼的通信线、电源线改用屏蔽电缆 (电缆的屏蔽层接地 ) ,并在通信机房设置一参数稳压电源 ,供电电源经参数稳压电源向通信设备及厂区电视监控设备供电 ,可有效防止感应雷过电压通过通信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化电厂 通信大楼 防雷装置 技术改造 屏蔽电缆
原文传递
电子系统的防雷击感应保护
15
作者 汪建宇 邱丽芳 《电子仪器仪表用户》 2000年第1期35-36,共2页
本文介绍了电子设备,精密仪器可能遭受雷击感应的几种形式.提出了把屏蔽线两端接地或把屏蔽线一端接地,金属包层两端接地的方法对系统防雷很有效果,但根本解决系统防雷的办法是使用信号防雷器。
关键词 雷击感应 双绞线 屏蔽线 信号防雷器 电子系统
下载PDF
自然闪电条件下敷地线缆耦合试验
16
作者 付亚鹏 张琪 +2 位作者 高成 孙征 杜立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46,共8页
研制了一套能够同时测量线缆皮线和芯线感应电流的试验系统,研究自然闪电条件下敷地线缆的耦合问题。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处的线缆皮线感应电流波形基本一致,但幅值存在一定差异,说明感应电流空间分布不均匀;所测线缆芯线和皮线感应电流... 研制了一套能够同时测量线缆皮线和芯线感应电流的试验系统,研究自然闪电条件下敷地线缆的耦合问题。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处的线缆皮线感应电流波形基本一致,但幅值存在一定差异,说明感应电流空间分布不均匀;所测线缆芯线和皮线感应电流的时域波形和频谱比较相似,能量集中在1 k Hz^1 MHz之间;正负地闪芯线感应电压波形均为单一脉冲型,波形持续时间10~49μs;正地闪线缆感应电压的幅值范围及幅值平均值都大于负地闪相应结果,说明正地闪产生的线缆耦合作用大于负地闪;不同雷电过程的线缆感应电压幅值与磁感应强度有较小的相关性,而同一雷电过程则基本成线性关系;正地闪线缆感应电压波形持续时间、半峰值宽度、10%~90%上升时间的范围及均值都比负地闪的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缆耦合 自然闪电 敷地线缆 耦合试验 感应电压
下载PDF
雷击金属管管内线缆耦合特性分析
17
作者 李祥超 文巧莉 +2 位作者 李诗怡 欧阳文 储蕾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18,共9页
针对雷击金属管,金属管内部线缆耦合雷电电磁脉冲的问题,通过对电场理论及同轴耦合理论的分析,利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8/20μs波形雷电流注入3种不同半径的金属管,进行冲击耦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属管内部同轴线缆耦合的电... 针对雷击金属管,金属管内部线缆耦合雷电电磁脉冲的问题,通过对电场理论及同轴耦合理论的分析,利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8/20μs波形雷电流注入3种不同半径的金属管,进行冲击耦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属管内部同轴线缆耦合的电压峰值与能量随冲击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当管内线缆终端开路,耦合电压随金属管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终端屏蔽层接地与终端接50Ω的匹配电阻时,耦合电压随金属管半径的增大而减小。通过频谱分析可得:金属管内部同轴线缆终端开路以及终端接50Ω匹配电阻时,都是150 kHz~300 kHz时频谱振幅最强;屏蔽层接地时,1 MHz频段振幅最强,高频分量丰富,这可能是因为芯线中产生了高次谐波。利用实验数据拟合曲线,反推出当雷电流达到35 kA,金属管长度为30 m时,终端耦合电压约为158 V。这对后端设备做雷电防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管 雷电流 同轴线缆 耦合电压
原文传递
雷电电缆束试验限制电压的计算模型及试验验证
18
作者 赵伟杰 靳嘉嘉 +1 位作者 王森 段泽民 《电工技术》 2018年第7期25-27,32,共4页
在对飞机设备进行有效的雷电试验前,对电缆束感应电压的合理预判不仅可有效校验试验结果,也可减小被试设备的损坏概率及程度。为此从电缆束试验基本原理和雷电瞬态与电缆束间的相互作用出发,根据耦合路径建立电缆束响应计算模型,并通过... 在对飞机设备进行有效的雷电试验前,对电缆束感应电压的合理预判不仅可有效校验试验结果,也可减小被试设备的损坏概率及程度。为此从电缆束试验基本原理和雷电瞬态与电缆束间的相互作用出发,根据耦合路径建立电缆束响应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试验 电缆束 感应电压 计算模型
下载PDF
仪表专业的防雷要点
19
作者 孟庆亮 李雪松 都品戈 《中国仪器仪表》 2020年第9期66-69,共4页
化工生产装置地理位置一般较为偏僻,易受雷击,尤其是各种检测仪表,分布在化工生产装置各部位,易受到雷击从而产生信号波动、仪表断电甚至是着火爆炸,因此,做好各类仪表的防雷措施,是化工生产装置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防雷 浪涌保护器 信号电缆
下载PDF
雷达接收机防雷电核磁脉冲干扰设计
20
作者 徐瀚智 王斌 徐绵起 《舰船电子对抗》 2010年第4期73-76,90,共5页
针对使用同轴线作为高频传输馈线的雷达,分析其高频系统及接收机防雷电和防核磁脉冲干扰性能,研究其雷击隐患,提出通过加装同轴-波导-同轴过渡转换器实现防雷击和核磁脉冲干扰的措施,并运用数学工具Mathcad研究了其设计方法。
关键词 雷达接收机 防雷 同轴线 波导 同轴-波导变换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