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士人实现生命自救的形态方式
1
作者 焦作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55-57,共3页
在混乱痛苦的时代,魏晋士人不得不以痴狂的面目对抗现实,他们或静观人生,或玩笑人生,或表演自我,而在骨髓中却是一群真正的思考者,是一群严肃对待信仰的人,又是历史上第一批争取思想自由与个性独立的“反叛者”。他们推崇艺术的形而上学... 在混乱痛苦的时代,魏晋士人不得不以痴狂的面目对抗现实,他们或静观人生,或玩笑人生,或表演自我,而在骨髓中却是一群真正的思考者,是一群严肃对待信仰的人,又是历史上第一批争取思想自由与个性独立的“反叛者”。他们推崇艺术的形而上学,赋予人生以一种审美价值,由此而超脱自身,玩味自身,以喜剧的态度面对悲剧的人生,在超越现实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从而达到生命自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悲剧人生 喜剧审美 思考者 反叛者
下载PDF
论吴梅村的《鸳湖曲》
2
作者 张宇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1-67,共7页
文章对《鸳湖曲》的作期作了补充论证,在细读的基础上,分析《鸳湖曲》的主旨有双重意蕴,即寓身世之悲,表达个人生命与时世迁移的两重悲剧。同时指出全诗的主线为竹亭湖墅,对《鸳湖曲》一诗有关吴昌时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鸳湖曲》 吴昌时 竹亭 身世之悲
下载PDF
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掖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6,共5页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以人本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既与叔本华、尼采等人...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以人本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既与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悲剧理论有一种内质的契合,同时又深受传统文化泽被和民族审美风格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生存悲剧 悲剧意识 传统文化 苍凉美
下载PDF
女性生命悲剧的形象展示——《史记·吕太后本纪》新解读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佰玲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1-64,共4页
司马迁作《吕太后本纪》的旨归 :不是着意刻画一个凶狠、狭隘的女主形象 ,而是揭示像吕后这样的女性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 ,以求达到鉴今的目的 ;同时指出司马迁对吕后精神世界的审视有其自身与历史的局限性 ,探索了隐藏在至高无上的皇权... 司马迁作《吕太后本纪》的旨归 :不是着意刻画一个凶狠、狭隘的女主形象 ,而是揭示像吕后这样的女性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 ,以求达到鉴今的目的 ;同时指出司马迁对吕后精神世界的审视有其自身与历史的局限性 ,探索了隐藏在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心狠手辣的表象背后的吕后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生命悲剧 吕后
下载PDF
余华:生命悲剧的冷峻凝视——论余华小说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学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余华作为小说家的最突出特色是对生命悲剧的深切领悟。他是一个激进的怀疑主义者,能够将现代主义文学范式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之中,穿透世界的繁华、庄重,揭示生存的阴郁、黑暗和苦难是他的擅长。《十八岁出门远行》呈现了余华小说的典... 余华作为小说家的最突出特色是对生命悲剧的深切领悟。他是一个激进的怀疑主义者,能够将现代主义文学范式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之中,穿透世界的繁华、庄重,揭示生存的阴郁、黑暗和苦难是他的擅长。《十八岁出门远行》呈现了余华小说的典型结构:世界的暴力本质及人的生命悲剧。起初,这种结构以血腥、暴力为轴心,从《活着》到《兄弟》却将这种结构表现得更丰富、复杂。余华的意义就在于把这种现代主义文学结构融入中国新文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生命悲剧 怀疑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范式
下载PDF
平民的千年孤独:《一句顶一万句》的人生悲剧与精神悲剧 被引量:4
6
作者 胡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9-63,共5页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主人公"姥爷"杨百顺和"外孙"牛爱国一个出延津,一个回延津,都在不停地寻找。祖孙两代的寻找,不只是形成了一个轮回,更预示了中国平民的千年孤独。小说揭示了平民的人生悲剧与精神悲剧,用...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主人公"姥爷"杨百顺和"外孙"牛爱国一个出延津,一个回延津,都在不停地寻找。祖孙两代的寻找,不只是形成了一个轮回,更预示了中国平民的千年孤独。小说揭示了平民的人生悲剧与精神悲剧,用平民语言阐释了平民的哲学。但小说也有个别情节不太真实,语言有些"绕",沉迷于自我的叙述方式等有待商榷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句顶一万句》 人生悲剧 精神悲剧
下载PDF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刚秀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30-,32,共2页
高加林的性格十分复杂,是路遥塑造的经典的文学典型,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画廊中不朽的文学形象。高加林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想拥有美好的前程与完美的爱情,并且为此表现出非凡的进取精神,但是高加林最终没有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原则,致... 高加林的性格十分复杂,是路遥塑造的经典的文学典型,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画廊中不朽的文学形象。高加林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想拥有美好的前程与完美的爱情,并且为此表现出非凡的进取精神,但是高加林最终没有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原则,致使他的这些追求均以失败而告终,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认真分析小说,可以发现造成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又有他个人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人生》 高加林 人生悲剧
下载PDF
凝望人间——《青衣》悲剧内涵探析朱美禄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美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6-39,共4页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有着丰富的悲剧内涵,即人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和艺术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在于人性中的"低劣部分"得以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人生的悲剧在于自然法则无法摆脱和超越;艺术的悲剧在于社会的异化。而希望...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有着丰富的悲剧内涵,即人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和艺术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在于人性中的"低劣部分"得以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人生的悲剧在于自然法则无法摆脱和超越;艺术的悲剧在于社会的异化。而希望的出路则有待于人性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悲剧 人生悲剧 艺术悲剧
下载PDF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飘》女主人公郝思嘉的悲情人生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如荃 《陇东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5-47,共3页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平创作的唯一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它是以南北战争为题材,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女主人郝思嘉曲折而又充满悲情的人生历程,她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性格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关键词 郝思嘉 情感悲剧 生活悲剧
下载PDF
一部传统文人的人生悲剧——也谈马致远的《汉宫秋》 被引量:3
10
作者 景建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马致远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传统文人,在文人地位低下,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元代。传统文人的人生价值自然难以实现。马致远的生平经历、散曲创作及其杂剧创作表明,他的代表作《汉宫秋》杂剧主要不是在表现民族情绪,而是一部元代文人... 马致远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传统文人,在文人地位低下,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元代。传统文人的人生价值自然难以实现。马致远的生平经历、散曲创作及其杂剧创作表明,他的代表作《汉宫秋》杂剧主要不是在表现民族情绪,而是一部元代文人的时代悲剧,是马致远这个传统文人的人生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致远 《汉宫秋》 杂剧 人生悲剧
下载PDF
与动物同处于生物链条上的人——哈代“维塞克斯小说”中的生物决定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玉莲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32,共5页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不但体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而且小说的新思想已跨入20世纪,成为现代文学的先导;同时作为一个时代交叉线上的作家,受时代影响形成的自然主义创作方法充分体现了他的悲剧意...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不但体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而且小说的新思想已跨入20世纪,成为现代文学的先导;同时作为一个时代交叉线上的作家,受时代影响形成的自然主义创作方法充分体现了他的悲剧意识。《还乡》、《无名的裘德》、《远离尘嚣》、《德伯家的苔丝》、《卡斯特桥市长》五部"维塞克斯小说"中流露了哈代生物决定论的自然主义创作思想,也揭示了人的生命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 生物决定论 大自然 动物本能 潜意识 生命悲剧
下载PDF
《史记》之悲情美
12
作者 申云玲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8-30,共3页
《史记》是一部蒸腾着悲情美的著作,最大的特点是将文学与史学熔铸在一起,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来感受历史,文章就其产生悲情美的原因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史记》 悲情美 文学 史学 司马迁 中国
下载PDF
论“新写实小说”的悲剧性
13
作者 陈祖英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6-97,共2页
“新写实”小说以它的直面人生的勇气和真诚,普遍表现出对人的生存命运的关心,通过描写人的生存境 况、情感欲望和生命搏动,揭示出人挣扎于世的悲剧。
关键词 "新写实"小说 生存悲剧 生活悲剧 生命悲剧
下载PDF
从于谦的人际关系论其人生悲剧的成因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国莲 叶仁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前人往往将于谦之死归咎于"南宫复辟"。笔者以为,于谦的悲剧结局固然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有直接的关系,根源却是于谦独特的人格特征和性情气质。于谦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他将国家和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纠错惩恶,兴利除弊,刚正严... 前人往往将于谦之死归咎于"南宫复辟"。笔者以为,于谦的悲剧结局固然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有直接的关系,根源却是于谦独特的人格特征和性情气质。于谦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他将国家和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纠错惩恶,兴利除弊,刚正严明。他从来不计个人私利,为官争理不争利,更不会阿谀奉承权贵或搞阴谋诡计;不拉帮结派,没有自己的小团体;他疾恶如仇,处世方式直来直去,不加任何掩饰。他的这种品性和处世方式使他四方树敌,陷于孤立无援之境地,也终于酿成了人生悲剧。本文从于谦的人际关系着手,论述于谦的人格特征和性情气质及其和悲剧结局之间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谦 人际关系 人生悲剧
下载PDF
曹禺《原野》重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安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作为曹禺"生命三部曲"之最的经典性剧作《原野》,其复仇只是表层的,而在深层中,则是通过戏剧人物外部及其内部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传统文化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在本质上,使人物外在或内在的冲突提升为人性的冲突,生命的悲剧提升... 作为曹禺"生命三部曲"之最的经典性剧作《原野》,其复仇只是表层的,而在深层中,则是通过戏剧人物外部及其内部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传统文化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在本质上,使人物外在或内在的冲突提升为人性的冲突,生命的悲剧提升为文化的悲剧。在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与碰撞中,完成了形而上生命和文化命题的感性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原野》 文化命题 生命悲剧 人性冲突 家庭伦理道德 戏剧
下载PDF
发展中被忽略的人间悲剧——劳伦斯的短篇小说《菊花香》欣赏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秀芝 《作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6-47,共2页
二十世纪的文学巨匠D.H.劳伦斯以他的长篇小说震撼世界文坛。然而他的尤其以《菊花香》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同样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劳伦斯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工业发展时期矿工的悲惨生活,使我们感到生活的艰辛与平民的无奈,也使我们更深刻认... 二十世纪的文学巨匠D.H.劳伦斯以他的长篇小说震撼世界文坛。然而他的尤其以《菊花香》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同样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劳伦斯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工业发展时期矿工的悲惨生活,使我们感到生活的艰辛与平民的无奈,也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工业发展中所产生的人间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香》 人间悲剧 主题的体现 花的象征
原文传递
欲望世界与悲悯情怀:男权视域中的《金瓶梅》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楚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56-59,共4页
人类的宗教情怀与宗教情感毕竟是与生俱之不可泯灭的,在一个缺失本真宗教或宗教精神被边缘化的文化生态空间,神圣信仰暨终极关怀的永恒失语加之宗教情感的依稀尚存,最终演变出兰陵笑笑生对光怪陆离现世生象色空幻灭之悲凉感喟,对良... 人类的宗教情怀与宗教情感毕竟是与生俱之不可泯灭的,在一个缺失本真宗教或宗教精神被边缘化的文化生态空间,神圣信仰暨终极关怀的永恒失语加之宗教情感的依稀尚存,最终演变出兰陵笑笑生对光怪陆离现世生象色空幻灭之悲凉感喟,对良知正义之拷问沉思,乃至对彼岸世界之仰望浩叹:《金瓶梅》——这部朴拙恢弘,气韵浑厚,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中国十六世纪风俗长卷,在明季欲望世界糜烂堕落的文本描绘中,同时为我们展现和抒写了作者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对这一客观现象作出切中肯綮的剖析,不仅使我们透彻洞悉了兰陵笑笑生灵魂救赎之心灵悸动,更使我们对于《金瓶梅》之深层驱动与创作)中动,审美趣味和文本风格,价值取向及美学追求,直至人生悲剧顿悟旨趣,获得了精辟入里的全新观照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男权视域 欲望 悲天悯人 彼岸世界仰望 人生悲剧顿悟
下载PDF
论萧红创作中的佛学精神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20-123,共4页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创作与传统的佛学精神有很多契合之处。在她的作品中,不时闪现出作者对生命的哲思与彻悟,主要体现在对苦难的生命体验、对生命悲剧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参悟。没有深厚学识背景的萧红在其创作中...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创作与传统的佛学精神有很多契合之处。在她的作品中,不时闪现出作者对生命的哲思与彻悟,主要体现在对苦难的生命体验、对生命悲剧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参悟。没有深厚学识背景的萧红在其创作中以单纯化、朴拙化的方式逼近了一个复杂深刻的哲学及宗教领域,使其作品显示出一种宽阔的哲学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佛学精神 苦难 生命悲剧 生死参悟
下载PDF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菡 《镇江高专学报》 2007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回归——回归传统,小说用记忆逻辑来叙事,将形式纳入意义之中。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时间错置,文本中的时间被注入了叙述者的心理情绪,体现了叙事的魅力。
关键词 人生悲剧 生活世界 生命世界 叙事时间 苦难
下载PDF
方东美“生生美学”的早期话语建构——以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著述为对象
20
作者 张泽鸿 《中国美学研究》 2021年第1期94-112,共19页
方东美的哲学美学思想经历了前后期的变化,其早期借鉴西方生命哲学,对中西哲学和艺术进行审美化重构,初步建构了一种以"情理集团"为中心的"生生美学"话语体系。他通过对欧洲"生命悲剧"两种类型的审美考察... 方东美的哲学美学思想经历了前后期的变化,其早期借鉴西方生命哲学,对中西哲学和艺术进行审美化重构,初步建构了一种以"情理集团"为中心的"生生美学"话语体系。他通过对欧洲"生命悲剧"两种类型的审美考察,表达了对中国"天人合一"式审美理想的推崇之意。他以"生命诗戏"的比较哲学方法,寻求中西互鉴、取长补短,意在建立一种超越中西、熔铸众美的世界新哲学和新美学。方氏早期美学思想也受到了抗日救亡时代语境的影响,以古为今用的心态重新诠释原始儒家的生命精神,并积极建构了"生生为本""积健为雄"的崇高美学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情理集团 生生美学 生命悲剧 生命诗戏 崇高美学话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