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耿达短水准异常与汶川8.0级地震 被引量:15
1
作者 苏琴 朱航 杨永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03-105,共3页
结合龙门山断裂带其他跨断层资料,对耿达短水准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进行了重新分析,发现耿达短水准在汶川地震前后的异常为当地居民修建生活小区所致,不应视为地震前兆异常。
关键词 地壳形变 跨断层测量 构造活动 水准异常 汶川8.0级地震
下载PDF
山西大同台短水准的异常识别
2
作者 高振强 《山西地震》 1998年第2期18-21,共4页
给出4点组斜率信息法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大同台短水准测量结果,证明几次中强地震前大同台短水准均有明显的中、短期异常;同时发现跨断层测站高差曲线能较好地反映震前短、临异常的变化。
关键词 短水准测量 异常识别 测站高差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南海中尺度涡的时空变化规律Ⅰ.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林鹏飞 王凡 +1 位作者 陈永利 唐晓晖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22,共9页
利用TOPEX/Poseidon混合ERS1/2高度计资料对1993~2002年间南海中尺度涡进行辨认和动态追踪,并对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平均每年出现18个涡旋,出现数量的年际变化与El Nio/La Nia有一定关系.多数涡旋的生命周期... 利用TOPEX/Poseidon混合ERS1/2高度计资料对1993~2002年间南海中尺度涡进行辨认和动态追踪,并对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平均每年出现18个涡旋,出现数量的年际变化与El Nio/La Nia有一定关系.多数涡旋的生命周期在180 d以内,近半数为30~60 d;半径大致在100 km到250 km间,其经向变化与斜压罗斯贝变形半径的经向变化趋势一致;80%的涡旋向西移动,纬向移速大致为在-8 cm/s到3 cm/s间,随纬度变化呈“∑”型分布.涡旋发生的区域主要位于越南南部以东至台湾西南一线海域,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其中,吕宋海峡以西海域和越南南部以东海域涡旋的出现概率相对较大,约为23%和25%,是涡旋的高发区.涡旋的存在对水深大于200 m海域的海面高度变化的平均贡献约为36%,在涡旋高发区的贡献高达80%.从涡旋出现地点、传播路径和速度、出现概率及对海面高度变化的贡献综合来看,涡旋大体可以沿17°N分成南北两个相对独立系统,一般不会有涡旋跨系统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 海平面高度异常 出现概率 贡献
下载PDF
全球和南海海平面变化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被引量:28
4
作者 荣增瑞 刘玉光 +3 位作者 陈满春 宗海波 修鹏 文凡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全球和南海的海平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93—2004年期间,全球和南海海平面的平均上升率分别为(2.5±0.2)mm/a和(4.8±1.2)mm/a。研究发现,全球和南海海平面的低频变化都与El... 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全球和南海的海平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93—2004年期间,全球和南海海平面的平均上升率分别为(2.5±0.2)mm/a和(4.8±1.2)mm/a。研究发现,全球和南海海平面的低频变化都与El Nio密切相关,但二者对El Ni?o的响应位相相反。1997—1998年El Nio初期,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呈现正异常;El Nio后期,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并由正异常变为负异常。南海平均海平面在El Nio期间呈现负异常,在La Nia期间呈现正异常,其低频变化与南方涛动指数的低频分量位相变化几乎完全一致。ENSO可以通过南海季风和北太平洋环流(黑潮)的变化来影响南海海平面。El Nio发生前后的北风异常,以及同期黑潮流量的变化都对ENSO影响南海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异常 南海 全球变暖 E1 Nino 黑潮
下载PDF
卫星测高在陆地湖泊水位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高永刚 郭金运 岳建平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5,29,共4页
本文以呼伦湖为例,利用TOPEX/Poseidon测高卫星(1993~2002年)的GDR和WDR数据以及Jason-1(2002~2005年)的GDR数据对湖泊水位变化进行研究,得到湖泊水位异常的变化趋势。通过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卫星测高获得的湖水位异常时间序列分析... 本文以呼伦湖为例,利用TOPEX/Poseidon测高卫星(1993~2002年)的GDR和WDR数据以及Jason-1(2002~2005年)的GDR数据对湖泊水位变化进行研究,得到湖泊水位异常的变化趋势。通过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卫星测高获得的湖水位异常时间序列分析,得出了呼伦湖的水位年际变化周期,证明了利用卫星测高进行卫星测高监测湖泊水位变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小波分析 湖水位异常
原文传递
中国近海1992~1998海平面变化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海瑛 许厚泽 王广运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32-37,共6页
利用 Topex/ Poseidon和 ERS-1卫星测高资料采用“共线”法计算出 1992 -10~ 1998-0 6中国近海海域海平面及其变化。在扣除 T/ P卫星测高仪的零点漂移影响后 ,发现与全球海平面上升率 (+ 2 .1± 1.3) mm/ a相比 ,不同海域的海平面... 利用 Topex/ Poseidon和 ERS-1卫星测高资料采用“共线”法计算出 1992 -10~ 1998-0 6中国近海海域海平面及其变化。在扣除 T/ P卫星测高仪的零点漂移影响后 ,发现与全球海平面上升率 (+ 2 .1± 1.3) mm/ a相比 ,不同海域的海平面变化趋势大不相同 ,黄、东、南海的海平面年变化率分别为 :(+ 3.44± 0 .6 1) mm/ a,(+ 3.12± 0 .47) mm/ a,(-1.41± 0 .48) mm/ a。从海平面变化异常中可以看出 1993,1994,1997~ 1998年 3次 El Nino异常对中国近海海域海平面的影响是南海海域最大 ,东海次之 ,黄海最小。除了对海平面进行传统的频谱分析外 ,还进行了多分辨率的小波分析 ,还发现在上述 3个海域中除了年周期变化较为稳定外 ,半年及季节 (10 0 d)周期项存在着时间漂移。此外 ,在上述 3个海域还存在着明显的两个月 (6 2 d)周期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中国近海 海平面变化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共和7.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的动态演化特征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耀炜 张元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9-64,共6页
使用40个地下流体观测点的资料,对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MS7.0地震的前兆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带内观测点的水氡趋势异常及水化、水位群体异常及频次异常与断层平均形变速率呈同步变化.地下... 使用40个地下流体观测点的资料,对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MS7.0地震的前兆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带内观测点的水氡趋势异常及水化、水位群体异常及频次异常与断层平均形变速率呈同步变化.地下流体群体异常频次的累加值曲线在地震前表现为指数加速变化图形.(2)震源外围240km范围内的水氡中短期趋势上升异常,表现为由震源逐渐向外围扩散的特点.在短临阶段各测点水氡的异常变化基本同步.(3)流体短临前兆出现明显的起伏加剧和层次现象,突出的表现是流量、断层气日变化在临震阶段出现3次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下流体 动态演化 震级 断层气
下载PDF
黑潮延伸区的海平面异常和中尺度涡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理 刘玉光 荣增瑞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23,共10页
利用1993~2004年卫星高度计TP/Jason-1和ERS/ENVISAT提供的海平面异常(SLA)融合数据,分析了黑潮延伸区12年来的平均海平面异常的变化特征及中尺度涡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黑潮延伸区海平面异常(SLA)呈递增趋势,年平均上升率为8.89mm... 利用1993~2004年卫星高度计TP/Jason-1和ERS/ENVISAT提供的海平面异常(SLA)融合数据,分析了黑潮延伸区12年来的平均海平面异常的变化特征及中尺度涡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黑潮延伸区海平面异常(SLA)呈递增趋势,年平均上升率为8.89mm/a,显著性周期是1年、0.5年和6年;黑潮延伸区的海平面异常和海表面温度异常的低频分量与Nino3指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黑潮延伸区的海平面变化和海表面温度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都受到黑潮变化的密切影响。在日本东部的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涡自东向西移动,寿命约为1年,移动速度大约是10经度/年。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的面积呈现几乎同步增减的规律,均呈年周期变化,上半年少,下半年多。在1997~1998年,黑潮延伸区内中尺度涡的面积显著减小,并且正好对应于Nino3指数极大值出现的年份。因此,黑潮延伸区内中尺度涡的数量和强度也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涡 海平面异常 黑潮延伸区 SLA
下载PDF
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及其形成演化模式 被引量:12
9
作者 耿杰 张昭栋 +1 位作者 魏焕 王忠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5-260,共6页
对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的生成方法、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模式的研究表明,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正负区和异常特征区的时空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负值区的演化具有“收缩—扩展—急速扩展—发震”的特征... 对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的生成方法、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模式的研究表明,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正负区和异常特征区的时空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负值区的演化具有“收缩—扩展—急速扩展—发震”的特征;异常特征区的演化显示“迁移—扩展—稳定—发震—消失”的特征;滑动变差值显示“增大—减小—发震—急速减小”的变化过程。探讨了地下水位动态图象演化与构造变形、断层运动和上地幔物质上涌的关系,提出了唐山地震地下水位动态图象“场—区—源”的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异常 唐山地震 动态图象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应力调整改变介质渗透性对水位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利飞 尹京苑 韩凤银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岩石抽水 -注水试验的基础上 ,通过应力和渗透系数的关系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应力与渗流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应力场的调整介质的渗透性将发生改变 ,从而对渗流过程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 。
关键词 地下水 渗流 数值模拟 体应力 水位异常 岩石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唐山7.8级地震前后地下流体动态异常演化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邵永新 李君英 +1 位作者 田山 李一兵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以 30口水动态及油井动态观测井 1 973年至 1 978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 ,对唐山7.8级地震前后水动态和油井动态异常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认为该次地震前后水动态演化过程可分为 4个阶段 .异常首先在震中区附近出现 ,然后异常区向外... 以 30口水动态及油井动态观测井 1 973年至 1 978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 ,对唐山7.8级地震前后水动态和油井动态异常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认为该次地震前后水动态演化过程可分为 4个阶段 .异常首先在震中区附近出现 ,然后异常区向外围区扩展 ,并呈现多点集中的特点 .在中短期阶段异常明显向震中区收缩、迁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震 地下水位异常 油井动态 空间演化图像 震中区
下载PDF
济南白泉泉域地下水位动态对降水响应的年内时滞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祁晓凡 李文鹏 +2 位作者 杨丽芝 尚浩 伊飞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19-627,共9页
利用1990~2011年间济南白泉泉域内4个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及泉域内及北侧3个松散岩孔隙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与同期降水数据,采用相关分析、交叉小波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可概略的描... 利用1990~2011年间济南白泉泉域内4个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及泉域内及北侧3个松散岩孔隙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与同期降水数据,采用相关分析、交叉小波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可概略的描述水位动态对降水响应的滞后特征。2交叉小波分析表明,全时段岩溶水观测点水位动态对降水时滞为101.41~141.56d,孔隙水为114.14~185.37d,泉域径流区及排泄区的各点对降水的滞后明显,且岩溶水径流路径越长,水位动态越滞后。3高降水时段岩溶水动态时滞为80.80~118.31d,孔隙水为128.59~167.52d,说明年降水量及降水组合形式对水位时滞有影响,总体降水量越大则地下水位响应越快。地下水位对降水响应的定量描述,可耦合入地下水位预测模型,从而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动态 降水 小波分析 多尺度分析 周期性
下载PDF
电力充油设备油位异常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元 何正文 黄超 《湖北电力》 2009年第2期22-24,共3页
充油设备油位异常是变电站运行中常见问题,通过对电力充油设备油位异常进行分析,找出油位异常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变电站 充油设备 油位异常
下载PDF
Impacts of XBT,TAO,Altimetry and ARGO Observations o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被引量:6
14
作者 闫长香 朱江 周广庆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83-398,共16页
This study aims at assessing the relative impacts of four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observing system on assimil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fields. Observations were collected over a period b... This study aims at assessing the relative impacts of four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observing system on assimil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fields. Observations were collected over a period between January 2001 through June 2003 including temperature data from the 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s (XBT), thermistor data from the Tropical Ocean Global Atmosphere Tropical Atmosphere-Ocean (TOGA-TAO) mooring array, sea level anomalies from the Topex/Poseidon and Jason-1 altimetry (T/P-J), and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profiles from the 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 (ARGO) floats. An efficient 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analysis-based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assimilate the above data into the tropical-Pacific circulation model.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 of the observing system, four observation system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 that assimilated all four components of the observing system was taken as the reference. The other three experiments were implemented by withholding one of the four compon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ata influences its relative contribution. XBT observations produce the most distinguished effects on temperature analyses in the off-equatorial region du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measurements and high quality. Similarly, the impact of TAO is dominant in the equatorial region due to the focu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Topex/Poseidon-Jason-1 can be highly complementary where the XBT and TAO observations are sparse. The contribution of XBT or TAO on the assimilated salinity is made by the model dynamics because no salinity observations from them are assimilated. Therefore, T/P-J, as a main source for providing salinity data, has been shown to have greater impacts than either XBT or TAO on the salinity analysis. Although ARGO includes the subsurface observations, the relatively smaller number of observation makes it have the smallest contribution to the assimilation s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assimilation 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analysis sea level anomaly 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 (ARGO)
下载PDF
基于Molchan图表法的流体监测井水位地震预测效能检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明贵 谷洪彪 +2 位作者 巩浩波 张文旭 迟宝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11,共12页
为了探究水位异常和地震之间潜在的对应关系以及监测井水位的地震预测效能,通过差分法和水位固体潮加卸载比法对德阳井、剑川井、佐署井和门源井水位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Molchan图表法对4口监测井水位的不同预测期和不同块体发生的地震... 为了探究水位异常和地震之间潜在的对应关系以及监测井水位的地震预测效能,通过差分法和水位固体潮加卸载比法对德阳井、剑川井、佐署井和门源井水位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Molchan图表法对4口监测井水位的不同预测期和不同块体发生的地震进行预测效能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处理后的Molchan图表法检测效能结果相似;4口监测井水位在180 d内均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均对不同范围中强地震有一定预测效能,并且预测效能受板块内构造分布情况影响,对构造发育的区域预测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位 水位异常识别 Molchan图表法 预测效能
下载PDF
水位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利波 张立 +2 位作者 付虹 高文斐 罗睿洁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6-443,526,共8页
以正式出版的《中国震例》(1966-2006年)资料为基础,选取肘≥5.0地震的水位异常数据,分别从水位异常形态、异常数量、异常幅度、震中距分布、异常时间、震级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所有震例中,水位上升形态最多,占43.82%;震级... 以正式出版的《中国震例》(1966-2006年)资料为基础,选取肘≥5.0地震的水位异常数据,分别从水位异常形态、异常数量、异常幅度、震中距分布、异常时间、震级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所有震例中,水位上升形态最多,占43.82%;震级越大,水位平均异常数量越多;在渐变幅度≥3.0cm、突变幅度≥0.5cm、破年变幅度≤70%或≥120%的情况下,可初步判定为水位前兆异常;震级越大,水位异常范围越广;地震前水位异常集中爆发的时间越长,距离震中越远。地震孕育进入短临阶段的水位异常特征如下:云南和川滇地区在震前50-75天时,水位异常数量突然减小,之后增加;西北地区从震前75天开始,水位异常数量减少;其它地区从震前50天开始,水位异常数量急剧增加;从全国整体来看,在震前100天后,水位异常数量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孕育 前兆异常 水位异常 异常指标 异常幅度
下载PDF
短水准震前异常的演化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跃刚 孙佩卿 +2 位作者 陈立强 支树明 米雪梅 《华北地震科学》 2002年第3期14-21,共8页
以 1 998年 1月 1 0日张北 M6.2级地震为例 ,分析了地震前宽城短水准、兴隆短水准和易县短水准异常的特征。短水准资料具有年变周期 ,分析异常必须剔除年变。本文应用周期滤波方法对短水准资料进行了处理 ,发现短水准异常地震前有明显... 以 1 998年 1月 1 0日张北 M6.2级地震为例 ,分析了地震前宽城短水准、兴隆短水准和易县短水准异常的特征。短水准资料具有年变周期 ,分析异常必须剔除年变。本文应用周期滤波方法对短水准资料进行了处理 ,发现短水准异常地震前有明显的阶段性 ,异常发展可分为初期、中期、临震三个阶段 ,且具有明显的由中期向短临转化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准异常 张北地震 周期滤波法 年变周期 零漂速率
下载PDF
The most typical shape of oceanic mesoscale eddies from global satellite sea level observations 被引量:6
18
作者 Zifei WANG Qiuyang LI +3 位作者 Liang SUN Song LI Yuanjian YANG Shanshan LIU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02-208,共7页
In this research, we normalized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ocean eddies by using satellite observation of the Sea Level Anomaly (SLA) data to determine the most typical shape of ocean eddies. This normalization is bas... In this research, we normalized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ocean eddies by using satellite observation of the Sea Level Anomaly (SLA) data to determine the most typical shape of ocean eddies. This normalization is based on modified analytic functions with nonlinear optimal fitting. The most typical eddy is the Taylor vortex (~50%), which exhibits a Gaussian-shaped exp(-r2) SLA and a vorticity distribution of (1-rZ)exp(-r2) as a function of the normalized radii r. The larger the amplitude of the eddy, the more likely the eddy is to be Gaussian-shaped. Furthermore, approximately 40% of ocean eddies are combinations of two Gaussian eddies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but the composition of these types of eddies is more like a quadratic eddy than a Gaussian one.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oceanic eddies are pure quadratic eddies ( 〈 10%) with the same vorticity distribution as a Rankine vortex. We concluded that the Taylor vortex is a good approximation of the typical shape of ocean ed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level anomaly ocean eddies Taylorvortex typical shape
原文传递
梳状高度计编队探测海洋涡旋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绚 马纯永 +2 位作者 梁达 赵朝方 陈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单颗星下点高度计卫星可进行一维海面高度测量,但时空分辨率较低,对涡旋的探测能力不足。梳状高度计卫星编队可提升海面高度时空分辨率,增强对涡旋的识别探测能力。为定量分析高度计编队下的涡旋探测能力,本文在黑潮延伸体海域开展观测... 单颗星下点高度计卫星可进行一维海面高度测量,但时空分辨率较低,对涡旋的探测能力不足。梳状高度计卫星编队可提升海面高度时空分辨率,增强对涡旋的识别探测能力。为定量分析高度计编队下的涡旋探测能力,本文在黑潮延伸体海域开展观测仿真实验,对海平面高度进行沿轨采样,经优化插值算法处理后得到逐天海面高度异常数据场并进行涡旋识别与统计分析。此外,本文还同步开展了单颗星下点高度计和成像高度计卫星涡旋探测仿真实验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梳状高度计卫星编队在涡旋数量、极性、半径及振幅等方面识别效果较好,与成像高度计探测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下点高度计 梳状高度计编队 海平面高度异常 涡旋探测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四川攀枝花仁和台钻孔应变及水位的临震异常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航 《四川地震》 2002年第4期19-21,共3页
在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口西 8. 1级特大震发生前数日内 ,攀枝花仁和地震台钻孔应变测值与应变仪钻孔内的水位测值出现大幅临震异常。叙述了对异常的发现、判断与地震预测的过程。
关键词 昆仑山 钻孔应变 水位 地震预测 震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