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险驾驶犯罪行为的刑法界定 被引量:42
1
作者 肖中华 王海桥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38,共6页
危险驾驶犯罪行为在刑法上应作广义理解,是否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进行规范评价需要区别对待,特殊情形的完全昏醉和作为原因自由行为的危险驾驶不属于交通肇事罪的范畴。在对危险驾驶犯罪行为进行刑法界定时,应当在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建立... 危险驾驶犯罪行为在刑法上应作广义理解,是否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进行规范评价需要区别对待,特殊情形的完全昏醉和作为原因自由行为的危险驾驶不属于交通肇事罪的范畴。在对危险驾驶犯罪行为进行刑法界定时,应当在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建立特定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尤其要特别考虑其主观状态和具体所侵犯的法益,而司法认定中,要在正确刑事司法理念指导下特别注意若干问题。考虑到社会发展现实,认为将来有必要将危险驾驶作为公共危险犯予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驾驶 刑法界定 交通肇事罪 司法认定 立法完善
原文传递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从被害人民事权益保障视角的思考 被引量:21
2
作者 廖中洪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现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全面承袭了1979年《刑诉法》的相应规定,在刑事司法审判中已经明显不适应对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需要。充分保障被害人的权利,在程序上应当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被害人提起附带民... 现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全面承袭了1979年《刑诉法》的相应规定,在刑事司法审判中已经明显不适应对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需要。充分保障被害人的权利,在程序上应当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被害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反诉;撤回公诉以后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等等问题进行完善。在完善相应程序制度的方式上,应当通过立法修改的方式进行,而不是采用现行司法解释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权利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民事权益 撤回 刑事司法 公诉 程序制度 方式 规定 保障
下载PDF
论我国刑法中的背信类犯罪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量:26
3
作者 顾肖荣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5-104,共10页
为了准确而有力地惩治金融证券期货发行市场上的犯罪,我们必须借鉴国外违背信任罪的长处,避免其短处,完善我国刑法中的现有规定。我国刑法中现有背信类犯罪四个,在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但也有一些欠缺,... 为了准确而有力地惩治金融证券期货发行市场上的犯罪,我们必须借鉴国外违背信任罪的长处,避免其短处,完善我国刑法中的现有规定。我国刑法中现有背信类犯罪四个,在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但也有一些欠缺,如面对当前证券市场上出现的"老鼠仓"等现象均无能为力。因此必须完善立法,尽快地改变这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背信类犯罪 立法完善
下载PDF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网络暴力的规制模式 被引量:23
4
作者 喻海松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1,共9页
面对网络暴力的滋生蔓延态势,有关治理对策接续推出,治理手段不断优化。刑法规制是网络暴力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侮辱罪、诽谤罪等相关罪名的适用在具体追诉程序之中陷入困境,使得权益保障的功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基于此,最高人... 面对网络暴力的滋生蔓延态势,有关治理对策接续推出,治理手段不断优化。刑法规制是网络暴力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侮辱罪、诽谤罪等相关罪名的适用在具体追诉程序之中陷入困境,使得权益保障的功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正在制定的惩治网络暴力专门规范性文件,坚持刑事一体化的理念,将畅通刑事追诉程序作为网络暴力刑事治理的破题之举。基于刑事一体化视角溯源观察可以发现,宜将网络暴力的治理重心由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防范和事中救济,着力建构长效机制。对此,要通过推进《反网络暴力法》的制定和配套刑法规定的修改完善,实现对网络暴力的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一体化 规制模式 自诉转公诉 立法完善
原文传递
税收刑事立法比较与我国税收刑事立法的完善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邲光 周洪波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4-24,共11页
在对各国税收刑事立法进行比较和对我国现行税收刑事立法缺陷评析的基础上 ,我国的税收刑事立法应进行如下完善 :取消偷税罪的列举式和数额加比例式的立法方式 ,采取列举加概括式和单独数额式的立法方式 ;增设抗税罪的单位犯罪 ;增设税... 在对各国税收刑事立法进行比较和对我国现行税收刑事立法缺陷评析的基础上 ,我国的税收刑事立法应进行如下完善 :取消偷税罪的列举式和数额加比例式的立法方式 ,采取列举加概括式和单独数额式的立法方式 ;增设抗税罪的单位犯罪 ;增设税务代理人偷税犯罪 ;对于发票犯罪 ,按照行为方式的不同来构建法条 ,以压缩罪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刑事立法 税收犯罪 立法完善
原文传递
家务补偿请求权的法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丽娟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中国法律中规定的家务补偿请求权对于维护家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肯定家务劳动的价值有积极意义,但这一规定在家务补偿请求权的适用范围、行使时间和家务补偿的计算方法上仍有缺陷。本文旨在对家务补偿请求权进行法经济学分析,并提出完... 中国法律中规定的家务补偿请求权对于维护家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肯定家务劳动的价值有积极意义,但这一规定在家务补偿请求权的适用范围、行使时间和家务补偿的计算方法上仍有缺陷。本文旨在对家务补偿请求权进行法经济学分析,并提出完善相关立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务补偿请求权 法经济学 立法完善
下载PDF
WTO环境规则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创新思考 被引量:13
7
作者 沈木珠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4-116,共13页
 在当前我国投资与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严重破坏。按照WTO可持续发展目标,正确处理贸易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现行若干环境法律制度尚且存在种种问题,需要在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环境立法与司...  在当前我国投资与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严重破坏。按照WTO可持续发展目标,正确处理贸易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现行若干环境法律制度尚且存在种种问题,需要在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环境立法与司法判例的基础上予以完善:改革与建立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改排污费制度为排污征税制度;完善与创新环境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环境规则 环境法律制度 中国 立法 环境法律 透明度原则 环境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法律责任制度
下载PDF
论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构建与完善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晓娟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6,共10页
跨越关境或边境的特点使得跨境电商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具有特殊性。我国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范或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或过于强调公权力的介入、行政色彩浓厚,亦或过于强调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而忽略经济增长的需求、增加企业负担,... 跨越关境或边境的特点使得跨境电商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具有特殊性。我国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范或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或过于强调公权力的介入、行政色彩浓厚,亦或过于强调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而忽略经济增长的需求、增加企业负担,尚不能为跨境电商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充分的制度供给。跨境电商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亟待完善,在立法上应坚持个人信息保护与商业利益保护平衡、行政权力规制与经营主体自治平衡、国内立法完善与国际规则借鉴平衡的基本原则;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下,须从合理清晰地界定个人信息的范围、完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明确跨境电商经营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相关制度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法 个人信息保护 立法完善
原文传递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若干疑难问题探讨——兼论相关立法之完善 被引量:13
9
作者 肖本山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2-45,共4页
《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增设的犯罪,其罪名应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从犯罪构成上看,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对象是有关单位管理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其客观行为是侵犯,具体行为方式表现为出售、非法提供、窃取... 《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增设的犯罪,其罪名应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从犯罪构成上看,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对象是有关单位管理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其客观行为是侵犯,具体行为方式表现为出售、非法提供、窃取或者其他方式。在具体认定时,应注意正确处理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竞合关系。此外,本罪在立法技术、罚金刑设置等方面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司法认定 立法完善
下载PDF
WTO规则下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对策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金涛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3年第3期158-160,共3页
WTO反倾销规则为各成员的反倾销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 ,我国有义务保证本国的立法与其一致。本文揭示我国在反倾销立法上的改进和仍存在的不足 ,并对入世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提出建议。认为完善反倾销立法 ,不能只是对原条例的... WTO反倾销规则为各成员的反倾销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 ,我国有义务保证本国的立法与其一致。本文揭示我国在反倾销立法上的改进和仍存在的不足 ,并对入世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提出建议。认为完善反倾销立法 ,不能只是对原条例的简单修补 ,而应在更新立法理念的前提下 ,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既符合WTO反倾销规则又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反倾销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0规则 反倾销立法 中国 反倾销规则 对外贸易法 损害 反倾销诉讼体制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协调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璐 张冬霞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46,共5页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问世极大推动了国际反腐败事业的发展,中国对该公约的签署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坚定决心。但与公约的要求相对照,我国现行《刑法》还存在着诸多立法上的缺陷与空白,亟需进一步协调与完善。
关键词 联合国 腐败 公约 立法完善
下载PDF
网络暴力犯罪:一个刑法的规范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道萃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3年第5期76-85,共10页
发端于网络技术滥用的网络暴力现象,严重侵犯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刑法应予以严惩。网络暴力有别于传统刑法中的暴力,具有技术性、独立性、危害性、类型性等特征。网络暴力犯罪是一类相对特定的新型网络犯罪,基于相对的罪刑法定... 发端于网络技术滥用的网络暴力现象,严重侵犯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刑法应予以严惩。网络暴力有别于传统刑法中的暴力,具有技术性、独立性、危害性、类型性等特征。网络暴力犯罪是一类相对特定的新型网络犯罪,基于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刑事违法性的相对独立性与依附性、技术的中立性及相对化,可与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相互区分。网络暴力犯罪本质上主要是违反“网络秩序型”犯罪,以侵犯网络空间社会秩序为主要客体、以侵犯公民人格权益等为次要客体,但在应然上是“独立型”网络犯罪。《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倚重并运用了扩张解释路径,以此解决规范供给与立法原意不足等。在具体适用上,应注意“技术用语”的内涵模糊、网络暴力行为的成立条件不明、“情节严重”的认定规则缺乏操作性等问题。针对网络暴力犯罪,应统筹处理好扩张解释与立法修正的取舍、积极刑法立法规制与其他规制路径的兼顾等问题;并适时启动立法修正,既包括修正已有罪名,也包括增设新的罪名。此外,积极推进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网络暴力法》也是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犯罪 规范分析 扩张解释 立法完善
下载PDF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完善——以实证研究为视角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广三 李艳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3,共9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有效适用有利于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减少社会对抗,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但当前我国法律职业人与被告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认识存在诸多差异,这一差异折射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缺陷...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有效适用有利于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减少社会对抗,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但当前我国法律职业人与被告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认识存在诸多差异,这一差异折射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缺陷,主要表现为"认罪""认罚""从宽"内涵界定不明、从宽效力和幅度缺乏规定以及程序设置缺失。应在厘清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价值取向基础上,明晰"认罪""认罚""从宽"的内涵、明确从宽的效力与幅度、完善程序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立法完善 实证研究
下载PDF
继承制度的立法完善——以《民法典继承编草案》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2
14
作者 房绍坤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7,共14页
《民法典继承编草案》的规定存在一些不足,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删除调整对象、继承权男女平等、夫妻再婚遗产处理的规定等重复性和无实质意义的规定。修正放弃继承、继承权丧失、代位继承、遗嘱形式、遗产债务清偿、无人继承又无受遗... 《民法典继承编草案》的规定存在一些不足,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删除调整对象、继承权男女平等、夫妻再婚遗产处理的规定等重复性和无实质意义的规定。修正放弃继承、继承权丧失、代位继承、遗嘱形式、遗产债务清偿、无人继承又无受遗赠的遗产之处理等存在缺陷的规定。增设继承回复请求权、遗产共有的形态、遗产分割的效力等必备继承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继承编草案 立法完善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遗产处理
下载PDF
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法完善之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治东 《行政与法》 2004年第4期62-64,共3页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实践中常见多发的一种过失犯罪,然而我国现行刑法对该罪的构成要件的设计及法定刑的配置方面都存在缺陷,本文就此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重新设置了构成要件和法定刑。
关键词 重大责任事故罪 构成要件 法定刑 立法 过失犯罪 中国 刑法
下载PDF
民法典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规则适用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国平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2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遗产管理人是现代各国继承法不可或缺的主体内容,我国民法典对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指定、职责、未尽职责的民事责任和获得报酬权等内容作出了规定,但现有规定还存在遗产管理人任职资格不明确、程序缺失、欠缺遗产管理人的辞任和解任规定... 遗产管理人是现代各国继承法不可或缺的主体内容,我国民法典对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指定、职责、未尽职责的民事责任和获得报酬权等内容作出了规定,但现有规定还存在遗产管理人任职资格不明确、程序缺失、欠缺遗产管理人的辞任和解任规定等不足,需要通过制定实施细则、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等途径健全遗产管理人任职资格法定条件、完善遗产管理人的权利外观、扩展遗产管理人的职责、建立遗产管理人监督机制、明确遗产清单制作主体、完善遗产债务清偿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我国遗产管理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遗产管理人 适用规则 立法完善
下载PDF
我国网络虚拟财产继承的法律问题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学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5-31,共7页
我国网络虚拟财产继承在继承主体、继承客体、价值评估、继承程序等方面存在明显立法缺失,网络虚拟财产继承与保障隐私权之间亦存在矛盾,应当借鉴域外成功立法经验并顺应网络法治化趋势,不断完善我国继承法律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与法治文... 我国网络虚拟财产继承在继承主体、继承客体、价值评估、继承程序等方面存在明显立法缺失,网络虚拟财产继承与保障隐私权之间亦存在矛盾,应当借鉴域外成功立法经验并顺应网络法治化趋势,不断完善我国继承法律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与法治文明。我国立法应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客体地位,采取分类化继承模式,明确适用于网络虚拟财产的遗嘱继承倡导性规定,明确网络服务运营商的法定义务,相应的继承程序规则也应得到全面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 继承 立法完善 继承法
下载PDF
论我国缓刑适用制度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文燕 左坚卫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9-35,共7页
对我国缓刑适用制度,可以从缓刑适用形式条件、实质条件以及适用程序三个方面加以完善。具体而言,应当建立罚金刑缓刑制度,适当修正对累犯一律不得适用缓刑的规定;对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规定应当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规定某些应当适用... 对我国缓刑适用制度,可以从缓刑适用形式条件、实质条件以及适用程序三个方面加以完善。具体而言,应当建立罚金刑缓刑制度,适当修正对累犯一律不得适用缓刑的规定;对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规定应当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规定某些应当适用缓刑和不得适用的情节,但同时应保留法官适当的自由裁量权,应当建立我国的法人缓刑制度;应当设置缓刑适用听证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制度 缓刑适用制度 立法完善
下载PDF
商标法中公共领域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冯晓青 李薇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100,共10页
商标法是知识产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领域保留原则在这一法律制度中的引入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包括明确商标权的保护边界、实现商标立法宗旨、促进自由竞争和表达自由、构建利益平衡机制等。商标法中的公共领域可以具体分为不同类型... 商标法是知识产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领域保留原则在这一法律制度中的引入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包括明确商标权的保护边界、实现商标立法宗旨、促进自由竞争和表达自由、构建利益平衡机制等。商标法中的公共领域可以具体分为不同类型,其与商标法所保护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服务于商标法律制度的正常运行。我国商标法尚未明确引入公共领域的概念,但在商标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已得到承认。我国商标立法和实践需要重视引入公共领域保留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法 公共领域 专有领域 公共利益 立法完善
原文传递
中国海洋污染刑事责任追究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晓倩 乔玉英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2-66,共5页
在借鉴国外海洋环境污染的刑事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不足和缺陷,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从海洋污染刑事犯罪的新罪名设定、适用原则、犯罪主体的认定、主观罪过的限制、刑罚种类的设定等方面阐述完善中国... 在借鉴国外海洋环境污染的刑事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不足和缺陷,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从海洋污染刑事犯罪的新罪名设定、适用原则、犯罪主体的认定、主观罪过的限制、刑罚种类的设定等方面阐述完善中国海洋污染责任人刑事责任追究的法律构想,以期实现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法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染 刑事责任 立法完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