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范行政保留的宪法依据 被引量:23
1
作者 门中敬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104,共14页
在行政与立法的关系面向上,无论"规范"指涉的是不直接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措施,还是与狭义的法律具有同等地位的一般法律规范(即广义的法律),规范行政保留都指向宪法所确定的、由行政予以保留的规范制定权的自主空间。我... 在行政与立法的关系面向上,无论"规范"指涉的是不直接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措施,还是与狭义的法律具有同等地位的一般法律规范(即广义的法律),规范行政保留都指向宪法所确定的、由行政予以保留的规范制定权的自主空间。我国《宪法》第八十九条可为规范行政保留提供宪法规范依据。第八十九条第(一)项中的"宪法和法律"属于并列关系而非选择关系,其中的"法律"可能是组织规范,也可能是根据规范。进而言之,凡属于法律保留范围的事项之"根据",为"根据规范"的法律;凡不属于法律保留范围的事项之"根据",为"组织规范"的宪法或组织法。因此,在未确立一般法律保留原则的情况下,国务院基于《宪法》第八十九条第(二)-(十七)项职权而享有的行政管理职权范围内的规范制定权,在法律保留的事项范围外,具有独立的宪法地位,属于宪法位阶的规范行政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权立法 行政保留 法律保留 宪法依据
原文传递
论破产优先权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雪田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3-127,共5页
破产优先权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和立法价值,各国破产立法均予以规定。在我国破产法上,要解决好破产优先权与担保物权的立法协调,把当前最需要保护的工资债权限制性地上升到有担保物权之前受偿。要依法保护优先权并进行合理的限制,建议将... 破产优先权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和立法价值,各国破产立法均予以规定。在我国破产法上,要解决好破产优先权与担保物权的立法协调,把当前最需要保护的工资债权限制性地上升到有担保物权之前受偿。要依法保护优先权并进行合理的限制,建议将人身伤害债权上升到优先权的地位,同时应取消税收优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优先权 立法基础 立法难题 立法设计
原文传递
中国公共卫生统合式立法的法理与策略 被引量:10
3
作者 任颖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统合式立法是有效解决公共卫生立法碎片化及法律冲突问题,弥补公共卫生立法短板与不足的基本路径。中国公共卫生立法遵循国内外公共卫生法理内含的客观规律,以人民生命安全与公共健康保障为价值追求,以公共卫生法律法规衔接协调为战略... 统合式立法是有效解决公共卫生立法碎片化及法律冲突问题,弥补公共卫生立法短板与不足的基本路径。中国公共卫生立法遵循国内外公共卫生法理内含的客观规律,以人民生命安全与公共健康保障为价值追求,以公共卫生法律法规衔接协调为战略重心。在统合式立法的整体主义法理逻辑下,优化中国公共卫生治理的法治结构,应以公共卫生基本法统领新发传染病与再发传染病防治二重原则的确立,以健康影响评价制度与应急管理程序设置统合公共卫生应急法治建设,以准用性规则推动公共卫生立法与民法典的有效衔接,形成推动公共卫生立法体系化发展的立体结构,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健康和美好未来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统合式立法 法治 法理基础 策略
原文传递
论我国区域立法中的省(市)际协议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5-80,共6页
省(市)际协议是我国区域立法重要的事前协调机制之一。尽管省(市)际协议缺乏直接的宪法和法律依据,但其签订及效力则存在相应的法理依据。省(市)际协议的签订要经过发出合作意向、达成协议、拟定协议草稿等程序。省(市)际协议在区域立... 省(市)际协议是我国区域立法重要的事前协调机制之一。尽管省(市)际协议缺乏直接的宪法和法律依据,但其签订及效力则存在相应的法理依据。省(市)际协议的签订要经过发出合作意向、达成协议、拟定协议草稿等程序。省(市)际协议在区域立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功能。受我国立法体制等影响,省(市)际协议存在先天的制度缺陷,如内容的有限性、市际协议作用空间的狭小等,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立法 省(市)际协议 协调功能 法理依据 制度缺陷
下载PDF
企业合规立法的宪法根据 被引量:4
5
作者 叶海波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共12页
完善企业合规立法是化解改革试点面临的诸多困境的基本路径。作为国家立法活动,企业合规立法必须“根据宪法”,符合宪法的要求。中国现行宪法“序言”最后一段和第5条属于旨在形成宪法权威的目标和原则条款,这一条款具有双重含义,既明... 完善企业合规立法是化解改革试点面临的诸多困境的基本路径。作为国家立法活动,企业合规立法必须“根据宪法”,符合宪法的要求。中国现行宪法“序言”最后一段和第5条属于旨在形成宪法权威的目标和原则条款,这一条款具有双重含义,既明确规定企业“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积极守法义务,也课予国家采取适当措施激励企业承担其职责的积极作为义务。相较于我国立法采取的其他激励企业守法经营的措施,企业合规建设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套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治理体系,有助于企业承担其维护宪法权威的职责,是实现宪法目标的适当措施。企业应当通过合规建设履行其积极守法义务,立法机关应当积极立法激励企业开展合规建设,实现宪法设定的政策目标。具体而言,立法机关应当以立法方式设定强制合规、合规从宽和合规奖励的多种激励方式,构建体系化的企业合规激励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规 立法 宪法根据
原文传递
自贸区法治保障的地方立法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赵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0-77,共8页
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下的重大举措,旨在引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通过扩大开放水平,促进改革深入持续向前。任何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样需要法律的保障,而自贸区法治保障的关键就在立法。前两批... 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下的重大举措,旨在引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通过扩大开放水平,促进改革深入持续向前。任何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样需要法律的保障,而自贸区法治保障的关键就在立法。前两批试点的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已经进行了立法方面的有益探索。有关自贸区的地方立法在立法模式、依据、内容等方面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但对新设立自贸区所在地的地方相关立法机关在将来的自贸区立法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应做到:一是切实保证立法的合法性;二是协调好立法涉及的关系;三是平衡好立法的求新与求稳。从而使自贸区地方立法成为自贸区法治保障的关键性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地方立法 立法依据 立法目的 地方性
下载PDF
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正名论 被引量:5
7
作者 林轲亮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8-163,共6页
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于民事诉讼领域的立法例表现为"限制法官于上诉不服声明范围内变更",不宜直接规定"禁止法官对上诉人进行不利益变更";"不得大于上诉请求全部被驳回"以及"单方上诉"不是该原... 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于民事诉讼领域的立法例表现为"限制法官于上诉不服声明范围内变更",不宜直接规定"禁止法官对上诉人进行不利益变更";"不得大于上诉请求全部被驳回"以及"单方上诉"不是该原则概念的准确要素;该原则是一项指导和规制法官裁判行为的"预警"性原则;附带上诉制度的适用与该原则的适用并行不悖;我国相关立法并没确立该原则,我国确立该原则欠缺的不是理念基础而是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不利益变更 立法 性质 附带上诉 现实基础
原文传递
合作型方法的立法运用与规范设置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玉洁 李佳文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0-69,共10页
合作型方法是指基于解决阻碍区域间发展的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地方立法主体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立法共识的立法方法。该立法方法的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契约因素,且定位于实现跨区划的法治一体化、落实区域立法... 合作型方法是指基于解决阻碍区域间发展的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地方立法主体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立法共识的立法方法。该立法方法的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契约因素,且定位于实现跨区划的法治一体化、落实区域立法中的共建共享共治理念以及提升特定领域的治理效能的功能价值。合作型方法运用的立法依据包括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区域协商条款、区域性合作协议。在我国立法实践中,合作型方法的立法类型可以分为中央主导型、磋商自主型以及联合立法型。为了规范合作型方法的立法运用,应当贯彻共同与包容原则,不得超越立法权限,并明确合作型方法的表述词,保持立法结构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方法 合作立法 区域立法 立法依据 设置规则
下载PDF
论教育立法的依据和原则 被引量:4
9
作者 谭细龙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8-711,共4页
教育立法是教育决策的具体活动,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教育立法的目的是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这一立法目的实现,取决于教育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实现教育立法科学化民主化这一目标,教育立法必须遵循科... 教育立法是教育决策的具体活动,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教育立法的目的是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这一立法目的实现,取决于教育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实现教育立法科学化民主化这一目标,教育立法必须遵循科学的依据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立法 立法依据 立法原则
下载PDF
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的法律解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简述了目前农业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和实际工作状况。指出了农业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法律依据不足,环保与农业部门职能交叉、责权不清等问题。提出了对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的立法思路,以及农业环境监测作为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述了目前农业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和实际工作状况。指出了农业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法律依据不足,环保与农业部门职能交叉、责权不清等问题。提出了对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的立法思路,以及农业环境监测作为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尽早为农业环境监测立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监测 立法 法律依据
下载PDF
算法正义构建的法律基础、困境及立法路径
11
作者 蒋冬丽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第13期141-144,共4页
近年来,算法决策的异化导致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等算法失范现象频发,我国现行算法治理面临法律价值缺位、责任主体不明、监管效果不佳等困境。为治理算法乱象,加速我国产业“数智化”升级进程,应从法律层面对算法决策的异化进行规制,算... 近年来,算法决策的异化导致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等算法失范现象频发,我国现行算法治理面临法律价值缺位、责任主体不明、监管效果不佳等困境。为治理算法乱象,加速我国产业“数智化”升级进程,应从法律层面对算法决策的异化进行规制,算法立法有助于构建逻辑性、完整性、系统性的数字法律制度体系,利于实现算法正义。算法正义根植于平等权、自由权、程序正义等法律基础,实现算法正义有利于推动实质公平正义。我国算法正义的立法构建需要确立算法公平正义原则,建立健全算法立法体系,最大限度促进算法的公开化、透明化;明确算法异化归责形式,对平台数据权力进行法律规制,构建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设立动态算法监管机构,实现算法技术、社会规范、法律规范等层面的多元化的全过程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正义 算法立法 法律基础 算法治理
下载PDF
企业合规刑法立法的反思与转进
12
作者 杨二慧 胡继恒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作为新型企业犯罪治理模式,刑事合规创造性地提出了合作共治的新理念。应当说,刑事合规的勃兴与责任主体统一性的苛求和犯意考察上的宽松紧密相关。我国单位犯罪在归责逻辑、罪过要求以及量刑机制等方面与国外存在明显的差异,故刑事合... 作为新型企业犯罪治理模式,刑事合规创造性地提出了合作共治的新理念。应当说,刑事合规的勃兴与责任主体统一性的苛求和犯意考察上的宽松紧密相关。我国单位犯罪在归责逻辑、罪过要求以及量刑机制等方面与国外存在明显的差异,故刑事合规的引入需要清除这些理论分歧。从刑事立法的角度而言:其一,修改单位犯罪,将特定成员刑事责任推定为单位责任;其二,将是否制定合规计划作为量刑的考察因素;其三,增设单位缓刑和职业禁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规 刑事立法 合规计划 单位责任 量刑依据
下载PDF
论民族立法存在的基础与空间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文军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3-86,共4页
民族立法同民族国家一样古老而现实,立法学研究应予充分关注。民族立法是特色立法。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奠定了民族立法的基础。立法空间模糊曾长期困扰民族立法的健康发展,立法法的颁布为走出这一历史困境提供了便利。民族立法被赋予新... 民族立法同民族国家一样古老而现实,立法学研究应予充分关注。民族立法是特色立法。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奠定了民族立法的基础。立法空间模糊曾长期困扰民族立法的健康发展,立法法的颁布为走出这一历史困境提供了便利。民族立法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新的价值追求。严格界别民族立法与地方立法,是廓清民族立法独立空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立法 中国 生存基础 生存空间 历史考察 法律效力
下载PDF
试论我国体育的立法依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抢辉 郭建荣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体育立法依据问题是我国体育立法工作的根本问题,直接决定着我国体育法律的稳定性和可期性的增强。体育立法主要包括内在根据、法律依据以及现实依据等3个方面,其中,保障体育权益与弘扬体育精神是体育立法的内在依据,宪法、立法法、体... 体育立法依据问题是我国体育立法工作的根本问题,直接决定着我国体育法律的稳定性和可期性的增强。体育立法主要包括内在根据、法律依据以及现实依据等3个方面,其中,保障体育权益与弘扬体育精神是体育立法的内在依据,宪法、立法法、体育法等上位法是我国体育立法的直接法律依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是我国体育立法的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立法 内在依据 法律依据 现实依据
下载PDF
浅析立法的法社会学分析
15
作者 关羽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32-35,共4页
立法是一项重要的专门性活动,立法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社会提供烙下深刻国家权力印记的正式社会规范也就是法律规范。立法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性,我国是一元、两级、多层次立法体制,这种立法体制的出现是有其自身的社会成因的。立法... 立法是一项重要的专门性活动,立法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社会提供烙下深刻国家权力印记的正式社会规范也就是法律规范。立法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性,我国是一元、两级、多层次立法体制,这种立法体制的出现是有其自身的社会成因的。立法之所以应当为了社会需要,而不是仅仅基于观念考虑,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无法总同人们的观念和愿望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立法体制 立法根据 立法动力 社会习惯
下载PDF
哈尔滨市环境教育条例的立法基础考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大江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11期40-42,共3页
环境教育立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产物,是实现生态文明重要步骤。推进环境教育立法是规范和保障环境教育的需要,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长远需要,也是哈尔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的需要。文章剖析了哈尔滨市环... 环境教育立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产物,是实现生态文明重要步骤。推进环境教育立法是规范和保障环境教育的需要,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长远需要,也是哈尔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的需要。文章剖析了哈尔滨市环境教育立法的直接原因和实现条件,概括了哈尔滨市环境教育条例的框架内容,旨在为推动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加快环境教育立法工作的研究,推动环境教育立法的尽快实施提供积极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立法基础 考量
下载PDF
对我国戒毒立法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莫关耀 李锐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3-30,共8页
于2008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第31条至52条对戒毒工作专门作出了规定,对原有戒毒体系进行了修改,明确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四种戒毒模式,对推进依法戒毒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禁毒法》... 于2008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第31条至52条对戒毒工作专门作出了规定,对原有戒毒体系进行了修改,明确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四种戒毒模式,对推进依法戒毒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禁毒法》的法律框架下,对戒毒工作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完善戒毒法律的立法和司法建设,以期对我国依法戒毒更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毒立法 立法依据 立法设计 立法内容
下载PDF
论民族自治地方刑法变通、补充规定的制定根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献军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我国《刑法》第90条对民族自治地方刑法变通、补充规定的制定规定了具体的原则、根据和程序;在制定刑法变通、补充规定时,除要遵循必要的法治原则外,尚应着重考虑影响社会危害性变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社会条... 我国《刑法》第90条对民族自治地方刑法变通、补充规定的制定规定了具体的原则、根据和程序;在制定刑法变通、补充规定时,除要遵循必要的法治原则外,尚应着重考虑影响社会危害性变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这是制定刑法变通、补充规定的内在根据;社会危害性理论、刑罚的目的论和刑罚的效益论为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刑法变通、补充规定提供了理论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 刑法变通 补充 立法根据
下载PDF
图书馆立法的理论基础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雪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年第10期98-100,共3页
图书馆的"公共性""社会性"及其普遍的管理经验,决定了对图书馆事业发展进行立法保障的必要性。从社会基础理论和法学基础理论两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法的立法理论基础。
关键词 图书馆立法 图书馆法 社会基础 法律基础
下载PDF
对骗购外汇罪的若干探讨
20
作者 程宗璋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60-62,99,共4页
根据最近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就新立罪名即骗购外汇罪的立法根据。
关键词 骗购外汇 立法根据 构成特征 定罪处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