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律中的真实——以民事诉讼为例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浩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年第3期31-40,共10页
本文以民事诉讼为例分析了发现真实的各种理论 ,认为客观真实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真实 ,具有理想价值 ;法律真实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真实 ,符合民事诉讼的实际情形 ;值得当事人信赖的真实则凸现了当事人程序主体的地位 ,有利于提升诉讼制度的... 本文以民事诉讼为例分析了发现真实的各种理论 ,认为客观真实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真实 ,具有理想价值 ;法律真实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真实 ,符合民事诉讼的实际情形 ;值得当事人信赖的真实则凸现了当事人程序主体的地位 ,有利于提升诉讼制度的民主性。民事诉讼中发现真实的程度的高低与如何安排调查收集证据的制度密切相关 ,以当事人调查收集为主 ,法官给予必要的协助是一种最优的发现真实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当事人主义 诉讼制度 当事人程序 民事权利 法律真实说 认识能力
原文传递
从“认识论”到“认知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科学化走向 被引量:24
2
作者 谢澍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6-168,共23页
关于"刑事诉讼认识论"的理论争鸣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似是而非的证明标准、僵化误用的证明模式以及异化失灵的程序设计均表明,"刑事诉讼认识论"并未对立法与司法实践产生足够积极的影响... 关于"刑事诉讼认识论"的理论争鸣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似是而非的证明标准、僵化误用的证明模式以及异化失灵的程序设计均表明,"刑事诉讼认识论"并未对立法与司法实践产生足够积极的影响,理论实效不如预期。因此,亟需在我国刑事诉讼认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合理吸收域外成果,拓展知识边界,探索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可能。其中,将具有"硬科学"依据的认知科学引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并与"刑事诉讼认识论"有效对接,是知识创新的可能路径。"刑事诉讼认知论"与"刑事诉讼认识论"在知识背景、理论自洽性以及对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期许方面均存在区别,因此,欲探索理性认知向度的知识增量,就首先需要促成认知科学与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对话,进而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科学化贡献智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认识论 刑事诉讼认知论 认知科学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方法论
原文传递
论法律解释的融贯性——评德沃金的法律真理观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彬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92,共9页
以融贯性作为检验法律真理的标准,是一种超越真理观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立场的尝试。德沃金的法律解释思想以融贯论作为法律真理观,以罗尔斯的"反思性均衡"作为法律解释的方法,以信念之间、信念和经验之间的融贯性作为法... 以融贯性作为检验法律真理的标准,是一种超越真理观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立场的尝试。德沃金的法律解释思想以融贯论作为法律真理观,以罗尔斯的"反思性均衡"作为法律解释的方法,以信念之间、信念和经验之间的融贯性作为法律解释的标准,从而为"法律唯一正解"提供了哲学上的正当化根据。但是,原则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是不容否定的事实,并不存在理想意义上的融贯;法官的类推解释只能达致局部融贯而无法形成整体融贯;法律的无穷解释使德沃金的解释理论陷入无法自拔的"明希豪森困境",这些理论上的难题使德沃金的法律真理图景成为一种虚假的幻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真理 融贯 反思性均衡 法律解释
原文传递
证明标准研究中的模糊视阈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建伟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2-137,共16页
法律真实论与客观真实论的学术争议,使法学研究长期忽视的认识论受到关注。法律真实论从一开始就没有呈现出清晰的面貌,但它渲染的某些观点对司法者追求案件真相的内在动力产生了消解作用,这种消解作用主要是由它在能否发现客观真实和... 法律真实论与客观真实论的学术争议,使法学研究长期忽视的认识论受到关注。法律真实论从一开始就没有呈现出清晰的面貌,但它渲染的某些观点对司法者追求案件真相的内在动力产生了消解作用,这种消解作用主要是由它在能否发现客观真实和应否发现客观真实两大问题上提出的与客观真实论的不同见解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标准 法律真实 法学研究 刑事诉讼 客观真实
原文传递
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现实选择:混合标准 被引量:10
5
作者 阮方民 封利强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8-146,共9页
目前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这两种观点均未能全面把握刑事诉讼证明的两个阶段和双重属性 ,各有缺失。客观真实标准是最理想的证明标准 ,但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现单一的客观真实标准的... 目前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这两种观点均未能全面把握刑事诉讼证明的两个阶段和双重属性 ,各有缺失。客观真实标准是最理想的证明标准 ,但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现单一的客观真实标准的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明标准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混合标准
下载PDF
我国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7
6
作者 史立梅 刘林呐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0-67,共8页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二审发回重审制度在实践中引起了被告人被长期羁押、案件久拖不决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分析该制度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改进,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客观真实"的诉讼认识论具有理论局...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二审发回重审制度在实践中引起了被告人被长期羁押、案件久拖不决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分析该制度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改进,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客观真实"的诉讼认识论具有理论局限,应从"法律真实"的角度对诉讼中的事实问题进行全新的解读,以重构我国二审制度特别是发回重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发回重审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法律事实
原文传递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解志勇 崔晓婧 《证据科学》 2008年第4期405-417,共13页
目前学界尚未在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对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内涵的界定,应该从证明标准与法律真实、自由心证和证明责任的关系入手。本文通过比较两大法系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特点及赖以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在坚持法律真... 目前学界尚未在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对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内涵的界定,应该从证明标准与法律真实、自由心证和证明责任的关系入手。本文通过比较两大法系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特点及赖以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在坚持法律真实、自由心证和正当程序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在区分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的前提下,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证明标准 法律真实 自由心证 证明责任
原文传递
对法律事实建构论的初步阐释——以主体间性为分析进路的思考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波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96,共6页
诉讼法学界关于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是针对法律事实的认定标准所产生的分歧,但是,争论并没有跳出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形式与实质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要探究法律事实的形成,必须重新考察诉讼活动的性质,进而实现分析进... 诉讼法学界关于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是针对法律事实的认定标准所产生的分歧,但是,争论并没有跳出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形式与实质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要探究法律事实的形成,必须重新考察诉讼活动的性质,进而实现分析进路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换。法律事实建构论的提出就是这种分析进路转换之后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对法律事实建构论的限度保持必要的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事实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主体性 主体间性
原文传递
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新刑事诉讼法证明标准评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建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6,共8页
新刑事诉讼法证明标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与"排除合理怀疑"并存的规定是司法实践、理论研究与制度探索共同作用下的新规定。尽管学界对新刑事诉讼法证明标准的规定有不同的解读和认知,但两者并存的规定是立... 新刑事诉讼法证明标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与"排除合理怀疑"并存的规定是司法实践、理论研究与制度探索共同作用下的新规定。尽管学界对新刑事诉讼法证明标准的规定有不同的解读和认知,但两者并存的规定是立法者无奈却又不乏理性的选择,其实质是不再苛求传统的"客观真实"标准,但立法者又不完全信赖司法者对"法律真实"①标准的可控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证明标准是在两者之间。新的证明标准体现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的结合,在证明模式上体现了印证证明与典型自由心证的结合,在证明方向上是正向证明与反向证明的结合。新标准有利于公安司法人员对于证明标准的掌握,有利于法官心证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有利于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实现和刑讯逼供问题的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标准 确实充分 排除合理怀疑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下载PDF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颜芬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证明标准是证据法中重要而又难以把握的问题。认为我国民事案件应该采用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而不是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而法律真实证明标准又可分为优势证据证明标准和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根据人们认识事物常态和现阶段的法律状况等因... 证明标准是证据法中重要而又难以把握的问题。认为我国民事案件应该采用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而不是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而法律真实证明标准又可分为优势证据证明标准和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根据人们认识事物常态和现阶段的法律状况等因素,认为我国民事案件应该采用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采用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过程中有些事项需要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标准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优势证据证明标准 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下载PDF
荒诞不经与法律真实——论鬼神观念与古代司法中的事实认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文军 《北方法学》 2010年第5期153-160,共8页
法律真实渗透着参与主体的主观因素,具有历史性。在中国古代,司法官员会因鬼神观念而影响自己对事实的认定并据此作出判决;同时为了主流价值观的发扬,他们又会利用民众的鬼神观念,让民众接受他们构造出的"事实",从而接受法官... 法律真实渗透着参与主体的主观因素,具有历史性。在中国古代,司法官员会因鬼神观念而影响自己对事实的认定并据此作出判决;同时为了主流价值观的发扬,他们又会利用民众的鬼神观念,让民众接受他们构造出的"事实",从而接受法官的判决。古代中国这种"法律真实"是社会规则作用下的结果,既有符合司法权运作普遍规律的成分,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真实 事实认定 鬼神观念 社会情境
下载PDF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法益与主体新论——信赖说之提倡与国家工作人员之证立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超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9-404,418,共7页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保护的法益是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的信赖,认为本罪保护的法益是职务廉洁性的观点有以偏概全之嫌,与我国诉讼制度中的"法律真实"说相悖。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认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保护的法益是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的信赖,认为本罪保护的法益是职务廉洁性的观点有以偏概全之嫌,与我国诉讼制度中的"法律真实"说相悖。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认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并非本罪主体的观点陷入了"自然主义谬误"。因本罪属于职务犯罪,刚入职的员工仅对入职后取得的超过合法收入的巨额财产负有说明义务;在不作为说的语境下,本罪的实行行为是"不能说明来源",离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因主体不符,不可能成立本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法律真实 职务廉洁性 自然主义谬误
下载PDF
对“客观真实观”的几点批判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奋飞 《政法论丛》 2006年第3期76-82,共7页
“客观真实说”尽管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仅仅将刑事审判看做一种认识活动,抹杀了诉讼中的认识活动与哲学家、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视野下的认识活动之间的界限,并且将这种以“重构已然事件”为目标的认识活动绝对化,不仅不符合认识... “客观真实说”尽管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仅仅将刑事审判看做一种认识活动,抹杀了诉讼中的认识活动与哲学家、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视野下的认识活动之间的界限,并且将这种以“重构已然事件”为目标的认识活动绝对化,不仅不符合认识的发展规律,也排除了人的主观性以及其他诉讼价值存在的可能性。因而,“客观真实说”的缺陷是极其明显的。相比而言,“法律真实说”能够较为恰当地表述刑事审判所认定事实的准确性程度,符合刑事审判的性质,能合理地解决实体公正价值与程序公正价值之间的冲突。尤其是,“法律真实说”具有可操作性,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刑事审判 认识活动
下载PDF
论法律真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锐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2,共7页
一般人们认为,法律不是真理,法律与真理是分离的。但从历史的维度看,法律与真理分离的时间非常短暂。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事实与价值分离"观念的倒塌,"法律真理"这一观念不证自明起来。但何谓法律真理?是"符... 一般人们认为,法律不是真理,法律与真理是分离的。但从历史的维度看,法律与真理分离的时间非常短暂。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事实与价值分离"观念的倒塌,"法律真理"这一观念不证自明起来。但何谓法律真理?是"符合论"意义上的,还是诠释学意义上的?由于"符合论"法律真理理论遇到了诸多难题,导致了法律真理的异化,因此,法律真理应是诠释学意义上的真理。法律真理是人的存在状态,是人展现自我、规划自我的一种方式,是人为实现自身本质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安排。理解法律真理的路径在于法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真理 真理符合论 诠释学真理
原文传递
非此非彼的“客观真实说”与“法律真实说”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振武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9,共7页
诉讼证明的本性及适合于诉讼证明的方法规定了诉讼证明可能达到的程度,此为诉讼证明标准设定的认识论前提。“客观真实说”关于证明标准的观点和关于证明评价标准的观点在诉讼法理上都是不成立的,不具有现实的程序意义。“法律真实”则... 诉讼证明的本性及适合于诉讼证明的方法规定了诉讼证明可能达到的程度,此为诉讼证明标准设定的认识论前提。“客观真实说”关于证明标准的观点和关于证明评价标准的观点在诉讼法理上都是不成立的,不具有现实的程序意义。“法律真实”则是个似是而非的概念,“法律真实说”关于真实标准的主张也是多余的。只要承认并对自由心证原则予以纯正把握,则两说及其论争可以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证明标准 证明评价标准 自由心证
下载PDF
法律人的思维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应森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86,共4页
法律人的思维特征,涉及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主要有:法律人总是关注事物的法律方面;法律人思考和解决过去的事情;法律人思维的基本元素是法律概念;法律人最常进行的判断是“合法还是非法”、“有责任还是无责任”、“是这种责任还是那种... 法律人的思维特征,涉及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主要有:法律人总是关注事物的法律方面;法律人思考和解决过去的事情;法律人思维的基本元素是法律概念;法律人最常进行的判断是“合法还是非法”、“有责任还是无责任”、“是这种责任还是那种责任”;法律人推理的形式是演绎推理;法律人习惯于“无罪推理”或“无违法推理”;法律人推崇法律真实;法律人崇尚程序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 思维特征 法律概念 演绎推理 无罪推定 法律真实 程序公正
下载PDF
刑事证明标准模式之学术争鸣及其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忠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82,共5页
刑事证明标准模式可分为"客观真实"、"法律真实"和"主观真实"三种模式,每种模式各有其理论依据并各有利弊。将三者有机整合而成的"实在且正当的主观真实说",是我国刑事证明标准模式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明标准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主观真实
下载PDF
认真对待案件事实——一种结构形态的事实观
18
作者 张志铭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5,共11页
以事实为根据与司法裁判的正当性密切相关。事实分为“事实存在”与“事实呈现”。与事实存在不同,事实呈现是三值的,除了“是”或“不是”、“真”或“假”,还有一个“又是又不是”“又真又假”,或者“不知真假”的维度。对于如何构建... 以事实为根据与司法裁判的正当性密切相关。事实分为“事实存在”与“事实呈现”。与事实存在不同,事实呈现是三值的,除了“是”或“不是”、“真”或“假”,还有一个“又是又不是”“又真又假”,或者“不知真假”的维度。对于如何构建判决中的事实认定正当性,不妨接受一种结构形态的事实概念,其由四个要素构成:第一是事实载体,也就是事物和物象;第二是事实陈述,也即关于事物和物象的断言;第三是真实属性,也即事实陈述的真值性;第四是真实标准,也即这个陈述为真所依据的关于真的标准。对事实问题的回答,必然诉诸这四个要素构成的结构形态的事实概念。结构形态的事实概念内含有限性、人际性、语言性、历史性四个特征。任何客观事实和客观真实都是在人类生活实践中发生的,法律事实和法律真实其实与客观事实、客观真实没有区别,都是实践形态、生活形态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事实 结构形态事实概念 法律真实 事实陈述
下载PDF
论测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可采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志玉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6期109-114,共6页
事实认定对于司法裁判具有关键作用,民事诉讼中事实的认定是靠证据来支撑的。测谎技术本身是科学的,关键在于怎么科学地去用它。测谎证据具有证据能力,可以归于鉴定结论之列。测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而且也... 事实认定对于司法裁判具有关键作用,民事诉讼中事实的认定是靠证据来支撑的。测谎技术本身是科学的,关键在于怎么科学地去用它。测谎证据具有证据能力,可以归于鉴定结论之列。测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而且也不存在理论障碍,测谎证据的应用能为解决陷入事实认定僵局的疑难案件打开一扇希望之门。对待测谎证据,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民事诉讼中严格规范测谎证据的适用条件、范围和程序,并适时推动测谎证据立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谎结论 证据 法律真实 客观真实 可采性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重塑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丽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3-95,107,共4页
 简要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并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的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进行了评析,认为国内的两种学说都不能单独构建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制度,惟一的选择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构...  简要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并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的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进行了评析,认为国内的两种学说都不能单独构建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制度,惟一的选择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相结合的、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明标准制度 中国 法律公正 简易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