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时代的裁判思维 被引量:35
1
作者 冯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55,共15页
大数据时代不仅给司法裁判带来了技术和制度-教义方面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会在裁判思维的层面带来潜在的危险。司法裁判在本质上是一种以追求正确性为目标的规范性论证说理活动,它秉持的是理由思维、正确性思维和规范性思维。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时代不仅给司法裁判带来了技术和制度-教义方面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会在裁判思维的层面带来潜在的危险。司法裁判在本质上是一种以追求正确性为目标的规范性论证说理活动,它秉持的是理由思维、正确性思维和规范性思维。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在于基于司法行为的历史数据、通过计算(算法)来预测未来的裁判,它可能带来三方面的危险:一是数字解决主义,即以数据计算取代论证说理;二是司法实证主义,即以统一裁判取代正确裁判;三是法律实用主义,即以结果预测取代规则实践。但只要人(法官)的道德主体地位与自主性仍然是司法裁判的价值根基,上述危险就不构成根本挑战。但它的确带来了一个反向挑战,那就是在“算法社会”到来之际,如何让人(法官)更像人、而非像机器那样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裁判思维 数字解决主义 司法实证主义 法律实用主义
下载PDF
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7
2
作者 喻中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3,共13页
波斯纳在法律经济学领域内的著述虽然内容丰富、数量较多,但却可以从逻辑起点、研究进路、价值目标三个维度上予以总体性的把握。波斯纳从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出发,从哲学上的实用主义衍生出法律实用主义,以之作为自己法律经济学的逻辑... 波斯纳在法律经济学领域内的著述虽然内容丰富、数量较多,但却可以从逻辑起点、研究进路、价值目标三个维度上予以总体性的把握。波斯纳从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出发,从哲学上的实用主义衍生出法律实用主义,以之作为自己法律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底色。他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对法律的各个领域、各个侧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从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法律经济学理论大厦。他的法律经济学理论虽然指涉甚广,但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那就是,在超越功利主义的基础上,追求财富最大化这个具有伦理指向的价值目标。这就是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纳 法律经济学 法律实用主义 经济学进路 财富最大化
下载PDF
作为法律实用主义的“权利话语”——以一起“难办”案件的“能动司法”为切入点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春镇 王云清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06,共11页
在一起"难办"案件中,法院贯彻执行了能动司法的政策,借助权利话语的修饰,做出了"圆满"的裁判。虽然这个裁判的合法律性令人质疑,却具有相当的公众可接受性。权利话语背后是法律实用主义,它以务实的态度满足社会需求... 在一起"难办"案件中,法院贯彻执行了能动司法的政策,借助权利话语的修饰,做出了"圆满"的裁判。虽然这个裁判的合法律性令人质疑,却具有相当的公众可接受性。权利话语背后是法律实用主义,它以务实的态度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具有一定的正当性。在处于转型期的当下中国,法律实用主义是能动司法的实现模式,值得"认真对待"并审慎合理地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话语 生存权 司法能动 法律实用主义
原文传递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理分析与实践型态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贞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13,共7页
法律制度正当性的阐释大体上可以分为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条路径。法律实用主义可以很好地解释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内在法理。本质在于,由中立司法官对羁押必要性加以审查,严格限制羁押适用,在实现普遍正义的同时,亦能关注个案公正... 法律制度正当性的阐释大体上可以分为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条路径。法律实用主义可以很好地解释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内在法理。本质在于,由中立司法官对羁押必要性加以审查,严格限制羁押适用,在实现普遍正义的同时,亦能关注个案公正。《刑事诉讼法》对逮捕后继续羁押必要性的审查作了规定,但内容较为概括和原则,应当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方式、审查主体、审查程序和方法、审查后的处理与救济等作出细化规定,以便司法实践中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强制措施 法律实用主义 司法审查 羁押必要性审查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虚化与实化——以法律实用主义为指导的证据排除规则的出路 被引量:5
5
作者 宋远升 《证据科学》 2017年第1期5-21,共17页
非法证据规则本身是作为刑事诉讼中限制国家权力而设计的实体性/程序性规则,其目的是为了调整侦控权力与被告人权利之间过于失衡的对比关系,从而达到被告人权利保障之目的。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上述目的实现效果如何,司法中心主义或者... 非法证据规则本身是作为刑事诉讼中限制国家权力而设计的实体性/程序性规则,其目的是为了调整侦控权力与被告人权利之间过于失衡的对比关系,从而达到被告人权利保障之目的。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上述目的实现效果如何,司法中心主义或者审判中心主义的制度设计至关重要。在美国,证据排除规则基本运作良好,这有赖于上述权力/权利构架的有序及稳定。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却呈现出与制度设计者预期不符的消极现象。这其中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缺失的因素,包括对非法证据"违法手段"界定模糊,以及上述缺失都与其背后的支撑性理论—审判中心主义及控辩平衡原理有着直接的勾连。因此,应当结合/溯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运作失灵表象背后的制度设计及支撑性理论,以法律实用主义为指导原则确立我国行之有效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虚化 实化 法律实用主义 出路
原文传递
金融规章对合同效力的裁判影响力研究
6
作者 牛安琪 王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5,237,238,共15页
因违反规章而产生合同效力的争议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司法机关对金融规章影响合同效力的问题存在着否定、排除和使金融规章借助公序良俗通道影响合同效力的三种裁判倾向,反映出左右摇摆的裁判立场。法院应坚持法律实用主义立场,与金融... 因违反规章而产生合同效力的争议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司法机关对金融规章影响合同效力的问题存在着否定、排除和使金融规章借助公序良俗通道影响合同效力的三种裁判倾向,反映出左右摇摆的裁判立场。法院应坚持法律实用主义立场,与金融监管机构协同合作、相互成就、形成合力。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在立法层面和执法层面更加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法院应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向金融监管机构出具司法建议。法院处理不同类型的金融规章影响合同效力案件的路径是:一是须以《民法典》第153条第2款为依据展开,金融规章可作为判断合同是否违背公序良俗的重要依据;二是提炼金融规章的公序良俗类型,具有裁判指导意义的金融规章可分为金融机构内部监管、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监管和金融机构资产转让监管类型,由此构建金融规章影响合同效力的公序良俗类型体系,简化金融规章影响合同效力的推理过程,合法合理处理此类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效力 金融规章 类型化 法律实用主义 公序良俗
原文传递
论WTO对区域贸易安排的法律规制——从“软法”的角度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四宝 谢进 《北方法学》 CSSCI 2012年第3期85-91,共7页
随着区域贸易安排浪潮的兴起,协调WTO与区域贸易安排之间的关系成为国际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WTO有关区域贸易安排的规定用语模糊,各成员国对规定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专家组、上诉机构对此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软法"的角度来... 随着区域贸易安排浪潮的兴起,协调WTO与区域贸易安排之间的关系成为国际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WTO有关区域贸易安排的规定用语模糊,各成员国对规定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专家组、上诉机构对此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软法"的角度来看,这些规定"硬度"较小,属于软法的范畴。这种"软法"的特性在诸多方面契合了实用主义法学的特征,故而,WTO在处理其与区域贸易安排的关系方面宜采取实用主义法学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 软法 实用主义法学
下载PDF
吴经熊法学思想中的西方与东方 被引量:2
8
作者 聂鑫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11,共7页
吴经熊作为近代中国“现象级”的法律精英,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吴经熊本人受过西方系统的法学教育,对中国文化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自我期许为“超越东西方”。学界普遍认为,吴经熊早期为人为学有“全盘西化”的倾向... 吴经熊作为近代中国“现象级”的法律精英,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吴经熊本人受过西方系统的法学教育,对中国文化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自我期许为“超越东西方”。学界普遍认为,吴经熊早期为人为学有“全盘西化”的倾向;他中年之后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而非法学研究,也被解读为是在中国法律现代化过程中遭遇严重挫折后的转向。可是我们检视吴经熊早期的法学作品,发现其法学思想中仍包含很多东方的元素,甚至有“中体西用”之嫌;在对待西方各法学流派的态度上,吴经熊选择性地接收了以霍姆斯为代表的法律实用主义与庞德的社会学法学,这些思想都与中国传统法哲学思维有会通之处。他中年之后致力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的研究,或许正是为了从基础做起、真正“超越东西方”,最终实现中国法的“文艺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经熊 超越东西方 法律实用主义 西化 传统 民族性
下载PDF
多元社会中人权规范的解释路径--以法国法院对外国休妻判决的承认为样本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明哲 《人权研究》 2021年第4期89-106,共18页
近年来,法院如何在涉及宗教规范的家庭关系诉讼中适用和解释人权规范成了欧洲司法的一个重要议题,法国法院对外国休妻判决的承认就是其中一例。争论的焦点是这一来自宗教规范、仅认为男性有权单方使婚姻关系归于消灭的制度是否与性别平... 近年来,法院如何在涉及宗教规范的家庭关系诉讼中适用和解释人权规范成了欧洲司法的一个重要议题,法国法院对外国休妻判决的承认就是其中一例。争论的焦点是这一来自宗教规范、仅认为男性有权单方使婚姻关系归于消灭的制度是否与性别平等的欧洲人权法基本原则相符,从而涉及对国际公共秩序标准的认定。法国法院的判断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到2004年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个案中考虑女性的利益能否在实质上得到保证;2004年以后则转而接受法律象征主义,倾向于抽象认定休妻判决与欧洲人权法不符的判断标准。两种判准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宗教作为社会机构和重要身份认同的功能。不同之处在于实用主义采取了能动的世俗宗教观,主张依据宗教规范而为之行为只能在世俗法律秩序中获得意义,并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世俗政治对宗教活动的吸收;而象征主义则采取静态的宗教观,认为一种宗教立场与现代世俗政治的相容性绝对无法改变。法律实用主义的人权规范解释进路更有利于多元身份认同社会的融合与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偶平等权 法律实用主义 法律象征主义 世俗化 国际公共秩序
下载PDF
我国互联网法院发展的实用主义倾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佳慧 《学术探索》 2019年第4期67-75,共9页
随着互联网法院的兴起,其专业的审判模式备受学界探讨。互联网法院在法官选任、案件类型和诉讼流程等方面的独特性,既创造了专业司法领域理论制度的突破,也带来了较高的诉讼壁垒和对审判社会效果的过度追求,这些决定了互联网法院天然具... 随着互联网法院的兴起,其专业的审判模式备受学界探讨。互联网法院在法官选任、案件类型和诉讼流程等方面的独特性,既创造了专业司法领域理论制度的突破,也带来了较高的诉讼壁垒和对审判社会效果的过度追求,这些决定了互联网法院天然具有实用主义的倾向。法律实用主义并非新生事物,在我国司法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但学界对法律实用主义褒贬不一,反对者往往认为实用主义会带来法外知识的滥用、社会福利的过分保护,从而导致偏颇的裁判。面对这种质疑,互联网法院司法审判中,应将法律实用主义转化为法律工具主义,在处理疑难案件时,发挥实用主义创新性的优势,寻求更优判决;同时平衡好专业审判与普通审判之间的关系,以法条主义为底线,坚守"法治"本质,结合我国法律文化背景,作出最佳司法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法院 实用主义 法律文化 司法策略
下载PDF
美国证人豁免制度的目的、结构及其内在哲理省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证人豁免制度的直接目的是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充分收集犯罪证据以及缉获犯罪嫌疑人。其深层目的是为公诉做准备,并为客观、公正地审判奠定基础,保证诉讼的质量和效果。而其根本目的则在于保障证人和被追诉人的法律主体地位,规制国家权... 证人豁免制度的直接目的是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充分收集犯罪证据以及缉获犯罪嫌疑人。其深层目的是为公诉做准备,并为客观、公正地审判奠定基础,保证诉讼的质量和效果。而其根本目的则在于保障证人和被追诉人的法律主体地位,规制国家权力并维护公民权利。对抗制为证人豁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结构性环境,而豁免证人以使其作证或者提供案件相关信息又促进诉讼双方进行激烈地对抗。证人豁免制度作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特免权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产物,其目的与结构深刻地体现出法律实用主义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豁免制度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 权力规制 权利保障 法律实用主义
下载PDF
霍姆斯法律理论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金春 《潍坊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9-92,共4页
霍姆斯最早揭示了法律实用主义的进路,经验论和法律预测论是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霍姆斯也十分重视逻辑对法律的重要性。其法律理论看起来有些矛盾,但是在法律实用主义的进路下,即坚持语境和工具性的法律思考,逻辑、经验论和法律预测... 霍姆斯最早揭示了法律实用主义的进路,经验论和法律预测论是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霍姆斯也十分重视逻辑对法律的重要性。其法律理论看起来有些矛盾,但是在法律实用主义的进路下,即坚持语境和工具性的法律思考,逻辑、经验论和法律预测论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用主义 经验论 法律预测论 逻辑
下载PDF
法律实用主义方法视角下的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13
作者 熊霞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24-28,共5页
科学发展是检察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作为一种司法哲学,法律实用主义推崇行动的价值、强调实际工作成效,主张能动的司法行为,关注社会的最终目的性需求,其合理内核为探究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方法视角。借鉴... 科学发展是检察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作为一种司法哲学,法律实用主义推崇行动的价值、强调实际工作成效,主张能动的司法行为,关注社会的最终目的性需求,其合理内核为探究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方法视角。借鉴法律实用主义的方法去审视检察工作的现状与未来,认识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内涵与衡量标准,排除阻碍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障碍因素,践行于具体的检察行动,才能取得检察工作的实际成效、实现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检察制度 法律实用主义
下载PDF
“逻辑”与“经验”: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反省——评《霍姆斯与法律实用主义》
14
作者 项婷婷 《湘江法律评论》 2017年第1期420-426,共7页
《霍姆斯与法律实用主义》一文阐述了霍姆斯'作为逻辑的法律''作为预测的法律'和'作为经验的法律'的法律实用主义思想,其核心思想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是经验',并论证了经验对逻辑的优先性。从... 《霍姆斯与法律实用主义》一文阐述了霍姆斯'作为逻辑的法律''作为预测的法律'和'作为经验的法律'的法律实用主义思想,其核心思想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是经验',并论证了经验对逻辑的优先性。从这一思想寻找当今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这两种法学研究方法争论的答案,从而厘清两者的关系,促进社会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 经验 法律实用主义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原文传递
怀疑论与实用主义法学
15
作者 田毅 韩敬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91-95,共5页
实用主义法学作为美国重要的法学流派之一,对美国法学发展和法治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实用主义法学以理性的视角对法学传统加以审视和扬弃,把美国法律传统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完美地结合起来,使法律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又能... 实用主义法学作为美国重要的法学流派之一,对美国法学发展和法治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实用主义法学以理性的视角对法学传统加以审视和扬弃,把美国法律传统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完美地结合起来,使法律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又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实用主义法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便在于其特质中存在一种理性怀疑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论 实用主义法学 实用主义哲学
下载PDF
价值与困境:反思清代以来民事司法文化中的实用道德主义——读《清代以来民事法律的表达与实践》
16
作者 毛瑞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1年第1期116-119,共3页
本文以黄宗智先生在《清代以来民事法律的表达与实践:历史、理论与现实》(三卷本)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实用道德主义”为研究起点,试图探讨清代以来民事法律实践中存在的独特思维方式“实用道德主义”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存在,其以何种... 本文以黄宗智先生在《清代以来民事法律的表达与实践:历史、理论与现实》(三卷本)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实用道德主义”为研究起点,试图探讨清代以来民事法律实践中存在的独特思维方式“实用道德主义”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存在,其以何种方式表现于法律表达与法律实践之中?这种“实用道德主义”是否能成为构建中国现代法律理想图景的重要历史资源,这种融合道德与实用的法律思维可以实现与西方形式理性和权利思想的融合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文化 实用道德主义 形式理性 法律实用主义
下载PDF
简析德沃金对法律实用主义的批判进路——以《法律帝国》展开
17
作者 董晓杰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德沃金在《法律帝国》中对法律实用主义的批判进路是一个二元式结构,分为描述性批判和规范性批判。很多法律实用主义者对德沃金的批判进行了反驳,但这些反驳多停留在德沃金的描述性批判上,而忽略了其规范性批判的不足。事实上,德沃金恰... 德沃金在《法律帝国》中对法律实用主义的批判进路是一个二元式结构,分为描述性批判和规范性批判。很多法律实用主义者对德沃金的批判进行了反驳,但这些反驳多停留在德沃金的描述性批判上,而忽略了其规范性批判的不足。事实上,德沃金恰恰是在规范性批判F上走入了歧途,他没有明确地论证为何法官应当将与过去保持一致性看成是有价值的,在论证的过程中反而需要实用主义来证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帝国 法律实用主义 描述性批判 规范性批判
下载PDF
试论法律实用主义审判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立强 张海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法律实用主义审判"是一种注重实践和经验的审判路径,它追求法律的科学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证主义审判对概念形式过度依赖的缺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面对不断涌现的疑难案件实证主义审判模式自身的诟病暴... "法律实用主义审判"是一种注重实践和经验的审判路径,它追求法律的科学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证主义审判对概念形式过度依赖的缺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面对不断涌现的疑难案件实证主义审判模式自身的诟病暴露无遗,这也造成了我国的法治建设迷雾重重。因此,借鉴域外的审判经验,适时地把"法律实用主义审判"模式引入到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纳 实用主义审判 实证主义审判
下载PDF
法学之性化语用的意义探究
19
作者 陈金钊 《北方论丛》 2022年第1期5-24,共20页
法学研究中的性化语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法理学文章中性化修辞堪称特色。然而法学界对法律语用的专题研究很少,性化语用没有与定义思维融贯,含糊使用的现象比较突出。但性化语词的模糊性恰可作为意识形态话语工具。对法律的性化修饰及运... 法学研究中的性化语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法理学文章中性化修辞堪称特色。然而法学界对法律语用的专题研究很少,性化语用没有与定义思维融贯,含糊使用的现象比较突出。但性化语词的模糊性恰可作为意识形态话语工具。对法律的性化修饰及运用,既要看到其积极意义,也要注意其弊端。性化语用一方面会增大对法律本体认识的模糊,另一方面也会提升传播的效率。就提升思维和规范行为来看,对法律的性化语用需要强化定义思维,以便在定性的基础上恰当使用。法治话语体系的塑造,需要确定捍卫法治的性化语词,确定其基本含义和体系要素,探寻要素间的逻辑一致性,找到具体的实施方法。这对改造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弊端、塑造捍卫法治的法理思维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性 法治化 法律语用 法律语言 法律修辞 法律方法
下载PDF
论法律语用预设推理的建构性及“预设陷阱” 被引量:4
20
作者 齐建英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51,共9页
法律语用预设推理是法律语用推理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主体间为建构语用预设,对潜预设进行的对话活动。它不仅强调语境对预设的影响,更突出"听者"对预设的积极建构。在法律语用预设推理中,需要时时处处关注各个主体的建构作用。... 法律语用预设推理是法律语用推理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主体间为建构语用预设,对潜预设进行的对话活动。它不仅强调语境对预设的影响,更突出"听者"对预设的积极建构。在法律语用预设推理中,需要时时处处关注各个主体的建构作用。在积极层面,法律语用预设推理因为可以构筑公共知识背景,提高诉讼效率而作为一种语言技巧和策略来使用。在消极层面,法律语用预设推理容易被说者用来支配听者,从而成为无视听者建构作用的"预设陷阱",因而要善于识别和破解,清理"通向正义之路"上的预设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用预设推理 潜预设 语用预设 预设陷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