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D_M、DTA-6和Cc对大豆生育中后期功能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冯乃杰 赵黎明 +3 位作者 郑殿峰 杜吉到 梁喜龙 项洪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SOD模拟物(SODM)、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氯化胆碱(Cc),研究其对大豆生育中后期功能叶片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后5~20d,SODM、DTA-6...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SOD模拟物(SODM)、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氯化胆碱(Cc),研究其对大豆生育中后期功能叶片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后5~20d,SODM、DTA-6、Cc处理提高了叶片的Chla、Chlb及Chl(a+b)含量,降低了Chla/Chlb比值,其中SODM调控效果最佳。SODM、DTA-6提高了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SODM、DTA-6、Cc处理在多数测定时期内均提高了叶片SOD和POD活性,其中DTA-6对SOD活性的调控作用最强,SODM次之;SODM对POD活性调控效果最佳,DTA-6次之。同时,DTA-6和SODM提高了叶片CAT活性,减缓了MDA含量的升高,而Cc对上述多项指标的调控作用均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叶面喷施DTA-6和SODM,调节了大豆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的生理代谢水平,延缓了大豆植株的衰老进程,提高了大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模拟物 2-N 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 氯化胆碱 大豆 功能叶片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内蒙古野生山杏优良单株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包文泉 乌云塔娜 朱绪春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7,共5页
为了研究内蒙古野生山杏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对内蒙古野生山杏优良单株叶片性状的分布特征、变异程度及其与产量和出仁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杏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柄、叶尖端等性状均呈正态分布,其... 为了研究内蒙古野生山杏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对内蒙古野生山杏优良单株叶片性状的分布特征、变异程度及其与产量和出仁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杏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柄、叶尖端等性状均呈正态分布,其中,叶尖端变异较大,叶尖端的变异系数达0.4,其次是叶柄、叶宽、叶长、叶长宽比,变异系数分别为0.17、0.16、0.15、0.09。通过聚类分析与多重比较将叶长分为9个类型,分别记为:很短、短、较短、中、较长、长、很长、极长、超长叶。叶宽分为9个类型,分别记为:极窄、很窄、窄、较窄、中、较宽、宽、很宽、极宽叶。叶长宽比分为7个类型,分别记为:很宽圆、宽圆、较宽圆、中、较长圆、长圆、很长圆叶。叶柄分为7个类型,分别记为:极短叶柄、很短叶柄、短叶柄、较短叶柄、中叶柄、较长叶柄、长叶柄。叶尖端分为9个类型,分别记为:很短、短、较短、中、较长、长、很长、极长、超长叶尖端。内蒙古野生山杏优良单株叶片性状与产量、出仁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山杏叶片性状与产量无显著相关,而叶尖端与出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该分析结果可为山杏品种的改良与优良单株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叶片性状 优良单株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三种茶渣挤压改性及水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梦姣 刘宁 +1 位作者 孙玉姣 陈雪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28,33,共6页
以绿茶、红茶、普洱茶茶渣为原料,采用挤压法对其进行了改性,测定了改性后茶渣的水溶性、持水力、膨胀力。结果表明,绿茶渣、红茶渣挤压改性的较佳条件为:螺杆转速630 r/min、含水量28%、物料粒度20目;普洱茶渣挤压改性的较佳条件为:螺... 以绿茶、红茶、普洱茶茶渣为原料,采用挤压法对其进行了改性,测定了改性后茶渣的水溶性、持水力、膨胀力。结果表明,绿茶渣、红茶渣挤压改性的较佳条件为:螺杆转速630 r/min、含水量28%、物料粒度20目;普洱茶渣挤压改性的较佳条件为:螺杆转速540 r/min,含水量40%,物料粒度20目。三种茶渣分别在较佳挤压条件下进行二次挤压后,绿茶、红茶、普洱茶渣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分别为5.33%、4.63%、5.12%,红茶渣水溶性、持水力、膨胀力分别提高了64.71%、16.67%、52.38%,绿茶渣水溶性、膨胀力分别提高了7.41%、17.86%,普洱茶渣水溶性提高了8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渣 膳食纤维 挤压改性 水溶性多糖 水合特性
下载PDF
植物延缓剂对羊柴抗旱生理特性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婉娇 廖里平 +4 位作者 高永 党晓宏 陈晓娜 张超 程波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66-170,共5页
以一年生羊柴幼苗(Hedysarum leave)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干旱条件下植物延缓剂(以多效唑为例)对羊柴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提高羊柴抗旱性,使其对干旱瘠薄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多效唑能提高羊柴过氧化物酶活性(... 以一年生羊柴幼苗(Hedysarum leave)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干旱条件下植物延缓剂(以多效唑为例)对羊柴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提高羊柴抗旱性,使其对干旱瘠薄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多效唑能提高羊柴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活性),叶绿素含量(Chla+b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Ss含量),其中对POD活性效果较显著(P<0.05),但对SOD活性,Chla+b含量和Ss含量提高效果不显著(P>0.05);而对于丙二醛含量(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Pro含量)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羊柴幼苗各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示450 mg·L^(-1)多效唑对羊柴幼苗生理特性调控作用能使其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能力和膜质过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羊柴 抗旱性 生理特性
下载PDF
13种农药在乌龙茶中残留变化的研究
5
作者 苏德森 林虬 +1 位作者 余宇成 方灵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5期46-50,共5页
为了探索乌龙茶中农药的残留变化和影响特征,笔者采取田间农药喷施的方式,获取了3个浓度梯度7类共13种农药呈阳性的茶青,再经传统乌龙茶加工工艺制备成乌龙茶。通过测定茶青和成茶的农药残留量,研究喷施浓度、农药背景浓度和属性对乌龙... 为了探索乌龙茶中农药的残留变化和影响特征,笔者采取田间农药喷施的方式,获取了3个浓度梯度7类共13种农药呈阳性的茶青,再经传统乌龙茶加工工艺制备成乌龙茶。通过测定茶青和成茶的农药残留量,研究喷施浓度、农药背景浓度和属性对乌龙茶中农药残留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农药喷施浓度的提高,茶青中残留的农药量随着增加,但残留量增加比例有所下降。乌龙茶成茶的农药残留量比茶青低,仅为茶青的76%,3种浓度农药残留茶青的损失率略有不同,不同种类农药残留量损失程度差异较大。其中,恶二嗪类农药、烟碱类农药损失较大,达47.95%、39.11%;噻二嗪酮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损失较小,为6.55%、11.05%;茚虫威损失率最高,噻嗪酮的损失率最低。研究表明农药喷施浓度、农药背景浓度和农药属性均是其农药残留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茶青 多农药残留 变化特征
下载PDF
寒地桑叶多糖化学组成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6
作者 韩晓云 郑丹 +2 位作者 张雪瑶 杜宝昌 孙庆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9-66,共8页
为探究龙桑一号(Morus abla L.cv.Longsang 1)桑叶多糖(mulberry leaf polysaccharide,MLP)的结构及功能性质,采用水提法提取其MLP,并对该多糖的结构性质以及体外降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MLP得率为(16.16±0.... 为探究龙桑一号(Morus abla L.cv.Longsang 1)桑叶多糖(mulberry leaf polysaccharide,MLP)的结构及功能性质,采用水提法提取其MLP,并对该多糖的结构性质以及体外降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MLP得率为(16.16±0.30)mg/g,其中总糖质量分数为(57.16±4.00)%,糖醛酸质量分数为(30.97±2.06)%。凝胶渗透色谱测得MLP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1.74 kDa,其单糖组成主要包括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糖醛酸(包括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和甘露糖醛酸)、甘露糖,物质的量比为59.17∶22.31∶10.44∶2.65∶2.28∶1.07。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发现MLP是一种吡喃糖,具有分支和相互交织、螺旋聚集的特点。MLP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EC_(50))分别为1.81 mg/mL和2.91 mg/mL,其活性相当于阿卡波糖的49.17%和37.80%;MLP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EC_(50)分别为0.54、0.60 mg/mL和1.77 mg/mL,清除自由基的效果分别相当于抗坏血酸的4.77%、38.03%和19.94%;MLP可以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使其促炎因子NO、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分泌量增加,增强巨噬细胞增殖作用和提高吞噬能力,从而增强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寒地桑叶的应用和功能评价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桑叶多糖 结构特性 免疫活性
下载PDF
杨柴的生理特性及应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明刚 杨军 陈月德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38,45,共4页
通过对和林县人工撒播区和伊旗飞播区的杨柴种群的调查 ,了解了杨柴的抗风蚀、抗沙埋的生理特性 ,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种和优质的饲草 。
关键词 杨柴 生理特性 固沙植物 饲草 应用
全文增补中
改性国槐叶对亚甲基蓝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莉 李新 +1 位作者 司丽赟 商晓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8-203,210,共7页
为考察改性国槐叶加入量及其粒径、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pH、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对筛选出的显著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优化。在改性国槐叶加入量1.2g、吸附时间140min、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250m... 为考察改性国槐叶加入量及其粒径、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pH、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对筛选出的显著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优化。在改性国槐叶加入量1.2g、吸附时间140min、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250mg/L条件下,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预测的最大吸附率为94.62%,最大吸附率实测值为94.43%,二者吻合。通过吸附等温与吸附动力学分析可知,改性国槐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多活性位点吸附,遵循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由F检验可知,在1%极显著水平上改性国槐叶的吸附效果优于其他材料,活性炭次之,大孔吸附树脂AB-8较差,硅藻土最差。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改性国槐叶具有高度疏松褶皱的结构且含C、O等元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其含-OH、C=C等基团,利于亚甲基蓝的吸附。改性国槐叶比表面积为133.053m^2/g,为脱除亚甲基蓝提供了相对较多的吸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国槐叶 亚甲基蓝 吸附特性 吸附机制
下载PDF
适沙植物——杨柴生理生态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雷 黄萨仁 +5 位作者 王卓 刘尚华 洪光宇 李卓凡 高孝威 王晓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39-42,共4页
杨柴作为重要的沙地适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陕西和宁夏境内半干旱、干旱地区。杨柴根系比较发达,长有地下茎,克隆生殖极强,是防风固沙和治理水土流失的理想植物,同时也是一种适口性好的优良饲料。本文从种苗生物学、生理生... 杨柴作为重要的沙地适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陕西和宁夏境内半干旱、干旱地区。杨柴根系比较发达,长有地下茎,克隆生殖极强,是防风固沙和治理水土流失的理想植物,同时也是一种适口性好的优良饲料。本文从种苗生物学、生理生化特征及用水策略、克隆生长、种群分布格局与竞争关系和群落演替过程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杨柴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柴 生理生化特征 克隆生长 种群分布格局 群落演替
下载PDF
烟叶风格特色的定位 被引量:113
10
作者 唐远驹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从中式卷烟对烟叶原料的要求出发,阐述了烟叶风格特色定位的概念,烟叶质量、特色和风格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烟叶风格特色应具备确定性、稳定性、可用性的特征,还提出了在历史记录中挖掘特色、在生产实际中发现特色、在工业使用... 从中式卷烟对烟叶原料的要求出发,阐述了烟叶风格特色定位的概念,烟叶质量、特色和风格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烟叶风格特色应具备确定性、稳定性、可用性的特征,还提出了在历史记录中挖掘特色、在生产实际中发现特色、在工业使用中确立特色的定位思路。讨论了定性的感官特征表述方式和定量的理化特征表述方式。对建立风格特色的标准提出了4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风格 特色 定位
下载PDF
胡杨多形叶气孔特征及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59
11
作者 郑彩霞 邱箭 +2 位作者 姜春宁 高荣孚 汪万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24,I0008,共7页
为揭示多形叶发育的生态适应机制,选择锯齿卵圆形、卵圆形和披针形3种典型成年胡杨叶片进行气孔及光合特性方面的研究。观察到,胡杨叶片近轴面与远轴面的气孔密度相近,气孔为非均匀开闭;3种形态叶的气孔密度不同,锯齿卵圆形的最大,披针... 为揭示多形叶发育的生态适应机制,选择锯齿卵圆形、卵圆形和披针形3种典型成年胡杨叶片进行气孔及光合特性方面的研究。观察到,胡杨叶片近轴面与远轴面的气孔密度相近,气孔为非均匀开闭;3种形态叶的气孔密度不同,锯齿卵圆形的最大,披针形的最小。气孔下陷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锯齿卵圆形叶气孔下陷较深,披针形的最浅。它们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单峰曲线。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存在较大差异,卵圆形叶和锯齿卵圆形叶的光合速率日平均值明显高于披针形叶。3种形态叶的光补偿点相近,但饱和点存在差异;叶片的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以及PSⅡ潜在活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锯齿卵圆形叶的最高。结果表明,胡杨叶片在发育过程中从形态、解剖和光合特性上均发生了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多形叶 气孔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镉胁迫对烟草叶激素水平、光合特性、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吴坤 吴中红 +3 位作者 邰付菊 韩莹 谢宝恩 袁祖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517-4524,共8页
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镉胁迫(0、5、25、50mg/L)的水培试验,分别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酶联免疫法、光合作用仪、叶绿素荧光分析仪研究了镉胁迫3d对叶内镉含量、生长素氧化酶(IAAO)活... 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镉胁迫(0、5、25、50mg/L)的水培试验,分别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酶联免疫法、光合作用仪、叶绿素荧光分析仪研究了镉胁迫3d对叶内镉含量、生长素氧化酶(IAAO)活性、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Z)的含量、光合特性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烟草叶内镉含量随着胁迫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IAAO活性在镉为5mg/L时下降,然后随着镉浓度增加而显著上升;IAA含量在镉为5mg/L时上升,但随着镉浓度增加而显著下降;ABA含量随着镉浓度上升而增加;GA3含量在5mg/L时上升,然后随着镉浓度增加而显著下降;Z含量随着镉浓度增加而显著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镉胁迫浓度增大而显著减少;光合参数中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及荧光参数中的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随镉胁迫浓度增大而下降。由此可见,镉胁迫打破了烟草激素的平衡,降低了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激素 光合特性 荧光特性
下载PDF
不同外源激素对花铃期棉花主茎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郑莎莎 孙传范 +3 位作者 孙红春 刘连涛 赵金峰 李存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383-4389,共7页
【目的】研究初花期(7月6日)、盛花期(7月17日)喷施不同浓度GA3(赤霉素)、BR(油菜素内酯)和6-BA(6苄基腺嘌呤)对棉花盛花期(7月17日)和盛铃期(7月31日)主茎功能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设GA3、BR和6-BA3种激素处理,每种激素设2... 【目的】研究初花期(7月6日)、盛花期(7月17日)喷施不同浓度GA3(赤霉素)、BR(油菜素内酯)和6-BA(6苄基腺嘌呤)对棉花盛花期(7月17日)和盛铃期(7月31日)主茎功能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设GA3、BR和6-BA3种激素处理,每种激素设2种浓度,即GA3(10和30mg·L-1)、BR(0.01和0.1mg·L-1)和6-BA(10和100mg·L-1),以喷清水为对照。测定主茎功能叶内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内源激素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100mg·L-1的6-BA能够显著提高盛花期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使MDA(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100mg·L-1的6-BA和30mg·L-1的GA3处理,使盛花期内源ZR(玉米素核苷)、GA3含量和ZR/ABA(脱落酸)、GA3/ABA、(ZR+GA3)/AB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0.01mg·L-1的BR和10mg·L-1的GA3处理,盛花期主茎功能叶生理活性也有所提高。100mg·L-1的6-BA和30mg·L-1的GA3处理也显著提高了棉花盛铃期主茎功能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GA3/ABA和GA3+ZR/ABA值,并使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100mg·L-1的6-BA、30mg·L-1的GA3能够显著提高棉花花铃期主茎功能叶的生理活性,为生产中采用生长促进类外源激素防止棉花过早衰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铃期 主茎叶 外源激素 生理特性
下载PDF
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闫小莉 王德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538-3547,共10页
通过人工遮荫方式研究了4种遮荫强度(全光照、20%、40%和60%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从而为苦丁茶合理栽培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0%遮荫条件下苦丁茶树叶片宽度、厚度、叶面积和栅栏组织厚度均显著高... 通过人工遮荫方式研究了4种遮荫强度(全光照、20%、40%和60%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从而为苦丁茶合理栽培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0%遮荫条件下苦丁茶树叶片宽度、厚度、叶面积和栅栏组织厚度均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P<0.05),栅栏组织层数为2层,其它3个处理均为1层。遮荫显著提高了苦丁茶树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且随遮荫程度的增强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a/b呈相反趋势。(2)40%遮荫处理显著提高了苦丁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0.05),而遮荫达到60%时则抑制了其光合速率。20%和40%遮荫处理促进苦丁茶树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提高,降低了蒸汽压亏缺,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全光照和60%遮荫处理下蒸汽压亏缺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因子极显著降低,从而抑制了苦丁茶树叶片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3)遮荫处理降低了苦丁茶树叶片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40%遮荫处理下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强,Fv/Fm和Fv/Fo降低,与全光照相比,3种遮荫处理Fv/Fm依次下降了2.71%、4.59%和8.03%,Fv/Fo值依次降低了6.89%、11.99%和19.81%(P<0.01);60%遮荫下各荧光参数值显著低于其它3个处理,过度遮荫使苦丁茶树叶片叶绿素分子捕获激发能的效率及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降低。综上,苦丁茶树在适宜的遮荫强度下,即40%遮荫(日光合有效辐射在273—1222μmol·m-2·s-1范围内)条件下其叶片生长和光合能力会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遮荫强度 叶片特征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桉树叶生物炭对Cd^(2+)的吸附特性及机制 被引量:35
15
作者 郜礼阳 邓金环 +4 位作者 唐国强 黄祥能 蔡昆争 蔡一霞 黄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1-1009,共9页
通过元素分析、BET-N_2、Zeta电位、Boehm滴定,SEM-EDS、FTIR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热解温度(300、500和700℃)下制备的桉树叶生物炭进行表征,研究了3种生物炭(BC300、BC500和BC700)对Cd^(2+)的吸附特性与机制.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生物炭产... 通过元素分析、BET-N_2、Zeta电位、Boehm滴定,SEM-EDS、FTIR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热解温度(300、500和700℃)下制备的桉树叶生物炭进行表征,研究了3种生物炭(BC300、BC500和BC700)对Cd^(2+)的吸附特性与机制.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生物炭产率下降,灰分、p H值和Zeta负电荷量上升,比表面积增大.当Cd^(2+)浓度为20mg/L时,平衡时间依次为80min(BC700)<360min(BC500)<540min(BC300),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8),以化学吸附为主.BC300和BC500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BC700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量依次为BC700(94.32mg/g)>BC500(67.07mg/g)>BC300(60.38 mg/g).在Boehm滴定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FTIR和SEM-EDS,表明生物炭吸附机制主要为静电吸附和官能团络合作用.BC700吸附性能最佳,原因可能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负电荷量和较为丰富的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叶 生物炭 热解温度 吸附特性
下载PDF
超高产小麦产量及旗叶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高海涛 王育红 +2 位作者 孟战赢 吴少辉 张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0-1084,共5页
为给超高产小麦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以超高产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对照,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麦田研究了两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洛麦21号和周麦18的产量及生育后期旗叶生理特点。结果表明,与温麦6号相比,洛麦21号和周... 为给超高产小麦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以超高产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对照,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麦田研究了两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洛麦21号和周麦18的产量及生育后期旗叶生理特点。结果表明,与温麦6号相比,洛麦21号和周麦18分别增产13.02%和9.92%,差异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洛麦21号和周麦18每公顷穗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温麦6号,两品种的经济系数也均高于温麦6号。洛麦21号和周麦18在生育后期都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较大的光合叶面积指数和较高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并且其光合功能期长,叶绿素含量高;旗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仅高而且下降缓慢。这些结果说明,改善生育后期旗叶光合性能、延缓叶片衰老进程、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及提高经济系数可进一步提高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小麦 旗叶 叶面积指数 光合特性 碳氮代谢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烤烟品种上部烟叶烘烤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王行 周亮 +4 位作者 柯油松 王晓剑 陈泽鹏 宫长荣 邱妙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9-622,共4页
采用电热式密集烤箱研究了K326,粤烟97,粤烟98,KRK26上部烟叶的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特点,从而对品种烘烤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K326失水均衡性为1.13、叶绿素降解量为87.35%,表明易烤性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 采用电热式密集烤箱研究了K326,粤烟97,粤烟98,KRK26上部烟叶的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特点,从而对品种烘烤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K326失水均衡性为1.13、叶绿素降解量为87.35%,表明易烤性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最大表明耐烤性相对最差;粤烟97失水均衡性为0.27,叶绿素降解量为86.92%,表明易烤性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且变化平缓表明耐烤性好;粤烟98失水均衡性为0.66,叶绿素降解量为93.71%,表明易烤性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与K326相似;KRK26失水均衡性为0.27,叶绿素降解量为83.575%,表明易烤性较差,多酚氧化酶活性峰值出现在定色期,表明耐烤性中等。因此,粤烟97上部烟叶烘烤特性较好,其他3个品种的上部烟叶烘烤特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上部烟叶 烘烤特性
下载PDF
茶叶中有机酸及其浸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盼盼 钟小玉 +3 位作者 许勇泉 陈根生 尹军峰 刘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研究了不同叶位、不同品种和不同茶类茶叶中有机酸的含量,以及不同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和pH条件下有机酸的浸出特性。结果表明:有机酸中奎尼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要高于酒石酸和L-抗坏血酸的含量,有机酸总量随着鲜叶嫩度的下... 研究了不同叶位、不同品种和不同茶类茶叶中有机酸的含量,以及不同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和pH条件下有机酸的浸出特性。结果表明:有机酸中奎尼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要高于酒石酸和L-抗坏血酸的含量,有机酸总量随着鲜叶嫩度的下降而减少,其中草酸的含量下降明显,第4叶的含量仅为一芽一叶的49.5℅;不同茶叶品种对有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福鼎种的含量最低,黄金桂的含量最高;不同茶类间茶叶有机酸含量变化显著,依次为:红茶>乌龙茶>绿茶>普洱茶;另外有机酸的浸出随着冲泡温度的提高和冲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随着pH值的提高却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有机酸 浸出特性
下载PDF
黔西北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凋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6
19
作者 何斌 李青 +3 位作者 冯图 薛晓辉 李望军 刘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49-2157,共9页
在贵州省黔西县境内选取14、26、33a生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植物-凋落物-土壤"连续体中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探讨它们随林龄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期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在贵州省黔西县境内选取14、26、33a生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植物-凋落物-土壤"连续体中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探讨它们随林龄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期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C和N含量表现为针叶>凋落物>土壤,P含量表现为针叶>土壤>凋落物,ω(C):ω(N)比表现为针叶>凋落物>土壤,ω(C):ω(P)和ω(N):ω(P)比表现为凋落物>针叶>土壤,且3个库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林龄对针叶、凋落物、土壤中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显著影响,但是它们随林龄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随着林龄的增加,针叶和土壤中的C、N、P含量呈增加趋势;凋落物中的N、P含量呈增加趋势,但是C含量则逐渐降低。随着林龄的增加,针叶和凋落物中的ω(C):ω(N)和ω(C):ω(P)比逐渐降低;土壤中的ω(C):ω(N)比则逐渐增加,ω(C):ω(P)比先降低后增加。(3)不同林龄针叶的ω(N):ω(P)比均小于14,表明研究区内马尾松的生长受N限制较严重,特别是26a生时最严重,且不同林龄间差异显著。(4)相关分析表明,马尾松生长过程中,针叶、凋落物、土壤中的P含量及ω(C):ω(P)比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P比C和N在叶片、凋落物、土壤3个库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ω(C):ω(P)比对3个库之间的养分转化关系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针叶 凋落物 土壤 林龄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梓树属植物叶片的气孔特征 被引量:26
20
作者 赵秋玲 王军辉 +3 位作者 马建伟 冯小琴 韩云化 马丽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4,共4页
对梓树属滇楸、楸树、灰楸3个种叶片气孔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间气孔密度、大小有显著差异,种内不同无性系间无显著差异,灰楸、楸树、滇楸的气孔密度分别为637.17、692.51、925.29个/mm2;不同无性系气孔纵径为17.56~28... 对梓树属滇楸、楸树、灰楸3个种叶片气孔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间气孔密度、大小有显著差异,种内不同无性系间无显著差异,灰楸、楸树、滇楸的气孔密度分别为637.17、692.51、925.29个/mm2;不同无性系气孔纵径为17.56~28.06μm,气孔横径为11.89~20.43μm,气孔开放面积为1.63~4.51μm2,气孔密度与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9 3),与气孔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R=-0.646 5)。树冠部位不同,叶片气孔密度也不同,树冠中部和下部叶片气孔密度大,上部叶片气孔密度小(相差21.39%~27.87%);同一叶片叶中部气孔密度最大,叶尖气孔密度最小,叶中部、叶右基部、叶左基部和叶尖气孔密度分别为802.17、672.71、644.45、625.22个/mm2;所有观察树种的叶片气孔纵径与横径之比在1.213~1.625之间,其类型均属椭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树属 叶片 气孔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