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改革:中国社会转型的理想选择——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辨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昌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91,共7页
虽然主动改革是痛苦、艰难的,但任何被动改革及其后可能出现的变革都更容易带来灾难性后果,尤其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因此,主动改革是中国实现社会平稳转型的理想选择,但需以更为审慎和清醒的态度把握主动改革。在主动改革进程中,要避... 虽然主动改革是痛苦、艰难的,但任何被动改革及其后可能出现的变革都更容易带来灾难性后果,尤其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因此,主动改革是中国实现社会平稳转型的理想选择,但需以更为审慎和清醒的态度把握主动改革。在主动改革进程中,要避免权力中心二元甚至多元化,创造相对稳定和默契的国际环境,形成改革合力,减少或避免改革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特殊国情 以史为鉴 主动改革 平稳转型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内涵探析
2
作者 于桂荣 秦书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其内在逻辑在于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史智慧的合理汲取,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接续传承。其核心要义包括将党的奋斗史作为自信的源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其内在逻辑在于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史智慧的合理汲取,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接续传承。其核心要义包括将党的奋斗史作为自信的源泉,在党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中争取主动;把握历史潮流和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增强历史自觉,强化历史担当,做人类历史发展的推进者和实践者。其现实意义在于为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提供理论依据,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为新时代新征程把握前进方向、做好现实工作提供思想指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自信 历史主动 历史潮流 历史规律 历史自觉 以史为鉴
下载PDF
“以史为鉴”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历史理性
3
作者 王记录 李红霞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13,共9页
“以史为鉴”是传统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传统史学历史理性最重要的表现之一。从周人的“殷鉴”开始,人们便把前代的经验和教训当作处理现世各类事务的依据,“以史为鉴”成为政治家、史学家历史理性觉醒的最重要表现。在“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是传统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传统史学历史理性最重要的表现之一。从周人的“殷鉴”开始,人们便把前代的经验和教训当作处理现世各类事务的依据,“以史为鉴”成为政治家、史学家历史理性觉醒的最重要表现。在“以史为鉴”观念支配下,古代史家的理性思维表现在三个方面:强调完善德行必须读史;立足于现实而思考“以史为鉴”的意义;自觉运用历史知识讨论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以史为鉴”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本主义理性精神,历代王朝内部政治文化结构的相似性、人类认识的局限性、重人事的观念、直书精神和信史原则以及历史境况的复杂性,都成为古代史家思考“以史为鉴”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史为鉴 传统史学 历史理性
下载PDF
传承与转译,日本景观教育的追求--“传统造园的传承”与“接轨世界的设计能力” 被引量:3
4
作者 大野晓彦 马嘉 《风景园林》 2018年第9期81-85,共5页
日本的庭院文化经过长时间发展,已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语言。这些空间语言由庭园、公园、广场等城市外部空间传承,而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理解这掺杂着思想和时代背景的特殊语言体系。日本的景观教育,通过以下课程设置,将空间的语言体系传授... 日本的庭院文化经过长时间发展,已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语言。这些空间语言由庭园、公园、广场等城市外部空间传承,而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理解这掺杂着思想和时代背景的特殊语言体系。日本的景观教育,通过以下课程设置,将空间的语言体系传授给学生们:1)通过测量掌握设计语言的基础,学生通过尺子测量传统空间和现代空间,获得相应的空间感。近年来也通过3D测量技术,掌握更加精细的尺度感。2)材料使日本特有的设计语言更加丰富多变,通过实际接触石材和植物,体验管理和施工,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3)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与国际和社会接轨的设计。面对当下多领域融合的社会课题,组织建筑、规划、土木等学科的学生们进行展览和交流,并开展相应的实践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传承 转译 景观教育 传统造园技术
下载PDF
难于强求一律的两种视角——有感于伊沛霞著《宋徽宗》及相关评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邦炜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伊沛霞著《宋徽宗》是一部用西方观念讲中国故事给西方读者听的书。与我国有关论著相比,相同之处不少,如强调辨析史料、注重问题意识。不同之处更多,如我国学者大多继承"以史为鉴"的传统,她反对"反思史学";我国学... 伊沛霞著《宋徽宗》是一部用西方观念讲中国故事给西方读者听的书。与我国有关论著相比,相同之处不少,如强调辨析史料、注重问题意识。不同之处更多,如我国学者大多继承"以史为鉴"的传统,她反对"反思史学";我国学者往往着重从民众的角度看历史,她从徽宗的视野看时代,对徽宗表达了更多的同情;作为皇帝的徽宗在我国历来形象负面,她力图予以修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些不同根植于中西方学者视角的差异。两者很难强求一律,只能求同存异,实无"接轨"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负面形象 视角差异 以史为鉴
下载PDF
高校自主招生的正面与侧面——以历史的眼光看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勇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年第6期42-44,共3页
民国时期自主招生为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缺陷,民国时期的自主招生也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由学校"自由招生",也有一些"成法",应正确认识自主招生的正面与侧面。对于现行自主招生存在的自主招生权... 民国时期自主招生为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缺陷,民国时期的自主招生也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由学校"自由招生",也有一些"成法",应正确认识自主招生的正面与侧面。对于现行自主招生存在的自主招生权有限、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性等问题,可适当吸收民国时期做法,适当降低自主招生的高考门槛,强调自主招生须以教育家办学、社会经济发展为条件,并设立自主招生委员会,统筹不同行政区之间、政校之间的招生事宜,同时兼顾统一高考与自主招生,使其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招生 民国 以史鉴今
下载PDF
朱元璋严法惩贪的历史考察
7
作者 陈静熔 《高等建筑教育》 200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惩治贪污既是一个历史的课题 ,又是一个现实的任务。古代中国历朝统治者在制度的层面上均对此问题显示出了极大的关注 ,依法惩贪屡有出现。纵观历史 ,明朝的严法惩贪最具特色。文章拟通过对明朝朱元璋时期严法惩贪的内容作深入的历史考... 惩治贪污既是一个历史的课题 ,又是一个现实的任务。古代中国历朝统治者在制度的层面上均对此问题显示出了极大的关注 ,依法惩贪屡有出现。纵观历史 ,明朝的严法惩贪最具特色。文章拟通过对明朝朱元璋时期严法惩贪的内容作深入的历史考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严法惩贪 《大明律》 《明大诰》 历史考察
下载PDF
从历代正史民族关系微观视角看内地人士经略西域之得失
8
作者 马晓娟 《新丝路学刊》 2019年第3期116-131,共16页
经略边疆、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史书多有记载。历代正史中有关内地人士经略西域的相关事迹,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以史为鉴是中国史学的最终归宿。得可资,失亦可资。透过各代正史能够看出不少... 经略边疆、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史书多有记载。历代正史中有关内地人士经略西域的相关事迹,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以史为鉴是中国史学的最终归宿。得可资,失亦可资。透过各代正史能够看出不少内地人士在微观层面经略西域的经验与教训,尤其是由外而内所体现的经略理念与策略之得失。这些在今天边疆问题治理、民族关系协调等方面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史 经略西域 以史为鉴
下载PDF
忆往昔 我们的“血与魂”
9
作者 刘建飞 曾葵芬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5 4-,共2页
今日繁荣富强的中国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现今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已有70年,本文提醒我们要勿忘脚下曾经的泥泞,勿忘民族曾经的耻辱,号召我们要珍爱和平谋发展,以史为鉴创未来。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原文传递
试论江泽民“以史为鉴”的战略思想——《江泽民文选》研究
10
作者 李志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5-49,共5页
江泽民具有十分敏锐的以史为鉴的战略意识,非常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他从深广的历史角度系统地反思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世界文明多样性等问题,并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史为鉴"... 江泽民具有十分敏锐的以史为鉴的战略意识,非常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他从深广的历史角度系统地反思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世界文明多样性等问题,并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史为鉴"是江泽民一个显著的战略思想,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以史为鉴 战略思想
下载PDF
“殷鉴”思想论略——以《尚书·周书》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建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共8页
"殷鉴"思想是我国史鉴传统形成的重要标志。殷周之际的社会剧变,促使周初统治者在深切的忧患意识的激发下,深入思索天命转移与历史人事之间的究竟关联,进而通过宣讲历史对殷商遗民及诸侯重臣进行训导教化,以及通过反思历史、... "殷鉴"思想是我国史鉴传统形成的重要标志。殷周之际的社会剧变,促使周初统治者在深切的忧患意识的激发下,深入思索天命转移与历史人事之间的究竟关联,进而通过宣讲历史对殷商遗民及诸侯重臣进行训导教化,以及通过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实现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并将历史的借鉴落实于统治者的政治道德修养,由此形成了以"殷鉴"为标志的较为系统、成熟的史鉴思想。"殷鉴"思想反映了周初历史意识的强化和历史理性精神的觉醒,开启了中国史鉴传统之先河。西周以后,"殷鉴"逐步成为历代统治者及广大民众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殷鉴《尚书》 史鉴传统
下载PDF
胡佩衡“古法写生”论再议
12
作者 王怀志 邵军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5,共10页
“古法写生”是胡佩衡在唐宋写生“古法”基础上提出的适应中国画现代发展的写生理论主张,其提出与民国时期西画的冲击、旅行写生热潮以及艺术家个人的编辑经历都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中国画在写生问题上向自然学习的重要选择。其理论内涵... “古法写生”是胡佩衡在唐宋写生“古法”基础上提出的适应中国画现代发展的写生理论主张,其提出与民国时期西画的冲击、旅行写生热潮以及艺术家个人的编辑经历都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中国画在写生问题上向自然学习的重要选择。其理论内涵包含了一切以自然为师的绘画活动,包括了对景、参证、游览等各种“写生”形式和各种描绘自然的技法。“古法写生”既符合唐宋画论中“师造化”的传统,经过了民国以来众多山水画家的成功实践,证明它是中国画现代发展和转型的有效路径之一。在20世纪中国画现代转型中,“古法写生”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佩衡 中国画学 古法写生 游观 借古开今
原文传递
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标杆性尝试——《“学雷锋活动”历史变迁的话语研究》评介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海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03-109,共7页
本文通过对《"学雷锋活动"历史变迁话语研究》一书主要内容的介绍和评述,强调(批评)话语分析需要注重话语与话语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该书在观察和研究话语之间这种历史维度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与社会发展变迁... 本文通过对《"学雷锋活动"历史变迁话语研究》一书主要内容的介绍和评述,强调(批评)话语分析需要注重话语与话语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该书在观察和研究话语之间这种历史维度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与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方面作出了尝试性解读,开启了国内话语史研究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芃 《"学雷锋活动"历史变迁的话语研究》 书评 话语史 批评话语分析
下载PDF
论汪元量学杜及其诗作的诗史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钰媛 丁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8-93,共6页
德祐之变后,汪元量开始学习杜诗,其诗风由早年的华靡绮丽转向幽忧沉痛。汪氏对杜诗的学习主要集中为点化杜句入诗、以杜甫典故入诗和模拟杜诗的语句等三个方面。但囿于个人才力,汪元量学杜仍存有反映生活的范围狭小、诗作用意重复雷同... 德祐之变后,汪元量开始学习杜诗,其诗风由早年的华靡绮丽转向幽忧沉痛。汪氏对杜诗的学习主要集中为点化杜句入诗、以杜甫典故入诗和模拟杜诗的语句等三个方面。但囿于个人才力,汪元量学杜仍存有反映生活的范围狭小、诗作用意重复雷同以及诗句缺乏锤炼等未至之憾。但汪元量其人具备史家眼光,其诗具有史实价值,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元量 学杜 诗史
下载PDF
新疆民汉语互学现象的由来和发展
15
作者 陈世明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81,共8页
本文从民族迁徙、通婚、经商、入侍、屯田诸方面入手,通过大量民汉接触的史料,对新疆民汉语互学现象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对民汉语互学现象的发展过程以及民汉语互学现象对新疆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客观地反映出... 本文从民族迁徙、通婚、经商、入侍、屯田诸方面入手,通过大量民汉接触的史料,对新疆民汉语互学现象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对民汉语互学现象的发展过程以及民汉语互学现象对新疆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客观地反映出两千多年来汉族与当地民族密切交往的历史以及共同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互学 历史
原文传递
略论洋务派的对外开放思想
16
作者 杨兰英 肖宁 《娄底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出于对列强侵略的深深忧惧 ,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兴起 ,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催生了近代中国... 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出于对列强侵略的深深忧惧 ,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兴起 ,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催生了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思想。洋务派作为中国最早主张近代化的群体 ,成了对外开放最有力的鼓吹者。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 ,他们围绕认识西方和学习西方这一主题的主张成效不著 ,但洋务派与时俱进的爱国情怀却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派 对外开放思想 资本主义 工商业 中国 近代史
下载PDF
史以载道 学以致用:天津史研究与天津学筹创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吉东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3年第3期61-63,共3页
史以载道,学以致用。天津史研究已经从科研队伍、学科资料、学术成果等方面为"天津学"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作为历史悠久、发展脉络清晰和知名城市的天津也具备了建立"天津学"的条件,适时地开展"天津... 史以载道,学以致用。天津史研究已经从科研队伍、学科资料、学术成果等方面为"天津学"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作为历史悠久、发展脉络清晰和知名城市的天津也具备了建立"天津学"的条件,适时地开展"天津学"的研究,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提炼,也是对未来的指引和蕴势,两者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起到鉴史资治、明史辅政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史 天津学 鉴史资治
下载PDF
清末“礼法之争”对现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凌世敏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2期37-40,共4页
清末"礼法之争"是中国与世界法制接轨的发端。礼教派提出的变法应立足本国国情,因俗治宜,保持各自的特色,有其合理性和一定的科学性,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立法精神的。而法理派的主张则缺少中国特色。以史为鉴,我们要在拿来和... 清末"礼法之争"是中国与世界法制接轨的发端。礼教派提出的变法应立足本国国情,因俗治宜,保持各自的特色,有其合理性和一定的科学性,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立法精神的。而法理派的主张则缺少中国特色。以史为鉴,我们要在拿来和守望中学会有所选择,有所摒弃,这也是今天法治建设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法之争 中西法律文化冲突 以史为鉴
下载PDF
古希腊斯巴达体育文化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移素林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28期226-229,232,共5页
体育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体育物质文明与建设文明的总和,古希腊斯巴达与众不同的体育文化成就了它的辉煌,曾在众多的城邦国家中在保持3个世纪的霸主地位和近一个半世纪里体育竞赛的优胜。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 体育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体育物质文明与建设文明的总和,古希腊斯巴达与众不同的体育文化成就了它的辉煌,曾在众多的城邦国家中在保持3个世纪的霸主地位和近一个半世纪里体育竞赛的优胜。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斯巴达体育物质文化中的制度文化、项目文化、场馆文化等,以及体育精神文化中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意志力与进取精神等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以期能以史为鉴,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斯巴达 体育文化 以史为鉴
下载PDF
以史为鉴,寻求发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20
作者 王令金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1-44,60,共5页
回顾中日之间的历史交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恩将仇报的反动行径,高扬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正义之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昭示中国人民不忘过去历史,放眼未来世界,寻求发展机遇,自立自强,团结御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 以史为鉴 寻求发展 民族复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