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天童常绿植物当年生与往年生叶片性状的变异与关联 被引量:32
1
作者 黄海侠 杨晓东 +2 位作者 孙宝伟 张志浩 阎恩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2-921,共10页
植物叶片性状随叶龄的变化是植物生活史策略的体现,反映了植物叶片的物质投资和分配方式。该研究通过在个体和物种2个水平,比较浙江天童1 hm2样地内常绿阔叶树种的平均叶面积(MLA)、比叶面积(SLA)和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在当年生和往年... 植物叶片性状随叶龄的变化是植物生活史策略的体现,反映了植物叶片的物质投资和分配方式。该研究通过在个体和物种2个水平,比较浙江天童1 hm2样地内常绿阔叶树种的平均叶面积(MLA)、比叶面积(SLA)和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在当年生和往年生叶片间的差异和关联,探究叶片物质分配策略在异龄叶间的变化,并分析叶龄对植物叶片性状,特别是叶片面积建成消耗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个体和物种水平上,MLA变异系数最大(个体:79.5%;物种:66.5%),SLA次之(个体:28.1%;物种:24.7%),LDMC较低(个体:17.0%,物种:14.1%);当年生叶片MLA、LDMC和SLA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往年生叶片;2)往年生叶MLA显著大于当年生叶(t=–38.53,p<0.001),往年生叶SLA显著小于当年生叶(t=45.30,p<0.001),往年生叶LDMC显著大于当年生叶(t=–9.71,p<0.001);3)在个体水平,当年生叶片MLA、SLA和LDMC值分别解释了往年生叶片MLA、SLA和LDMC变异的86%、48%和41%;在物种水平,当年生叶片MLA、SLA和LDMC值分别解释了往年生叶片MLA、SLA和LDMC变异的97%、83%和85%;4)SLA在异龄叶间的变化表明,与往年生叶片相比,投资相同干物质,当年生叶片可形成较大的叶面积,其叶片面积建成消耗较小。研究认为,植物叶性状在异龄叶间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关联性,叶面积形成过程中生物量建成与消耗的协调可能影响植物叶片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龄 叶建成消耗 干物质含量 平均叶面积 资源分配策略 比叶面积
原文传递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生境蕨类植物的叶片功能性状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娟 李荣华 +1 位作者 朱师丹 叶清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9-495,共7页
为了解不同生境中蕨类植物的叶片功能,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的6种优势蕨类植物的比叶面积、光合速率、元素含量、构建成本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叶片性状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附生蕨类(江南星蕨和崖姜... 为了解不同生境中蕨类植物的叶片功能,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的6种优势蕨类植物的比叶面积、光合速率、元素含量、构建成本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叶片性状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附生蕨类(江南星蕨和崖姜蕨)的叶片具有较低的比叶面积(SLA)和光合速率(Aarea),较高的构建成本(CCarea)和碳同位素比率(δ13C)。而两种林下土生蕨类(扇叶铁线蕨、桫椤)具有较高的Aarea和较低的δ13C。生长在岩石基质上的中华里白具有最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和较高的δ13C。生长在溪流边的薄叶卷柏具有最高的SLA,最低的CCarea和δ13C。这些揭示了蕨类植物叶片性状与生境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由于附生蕨类的叶片具有高的能量投资和低的光合速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弱,附生蕨类可能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比叶面积 光合速率 构建成本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叶物候、构建消耗和偿还时间对入侵植物碳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睿芳 冯玉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68-2577,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生物入侵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外来种入侵打破了物种生存的自然平衡,导致生态系统趋于均质化,并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然而,目前人们对外来种的入侵机理仍不十分清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生物入侵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外来种入侵打破了物种生存的自然平衡,导致生态系统趋于均质化,并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然而,目前人们对外来种的入侵机理仍不十分清楚。叶物候如叶片发生时间、凋落时间、及由二者决定的叶寿命和叶片发育进程是植物在季节和非季节性变化的环境中为了获得碳收益所采取的适应策略。叶构建消耗是植物碳收获过程中必要的成本投入,反映了植物在叶片水平上的能量分配策略。偿还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叶片碳的积累情况。从叶物候、构建消耗和偿还时间入手,分析了入侵植物的资源捕获能力和成本对其碳积累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物候 叶寿命 建成消耗 偿还时间 碳积累 入侵植物
下载PDF
入侵植物黄顶菊与5种共生植物叶片建成成本的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屠臣阳 皇甫超河 +2 位作者 姜娜 高尚宾 杨殿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85-2991,共7页
叶片建成成本(construction cost,CC)是衡量植物叶片建成所需能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植物叶片的能量利用策略,较低的叶片建成成本可能会增加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本研究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与其共生的本地植物苍耳(Xanth... 叶片建成成本(construction cost,CC)是衡量植物叶片建成所需能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植物叶片的能量利用策略,较低的叶片建成成本可能会增加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本研究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与其共生的本地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狗尾草(Setaira viridi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绿豆(Vigna radiata)为对象,比较了其叶片建成成本的差异。结果表明,黄顶菊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CC mass)均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是5种共生植物均值的76.6%,而叶片单位面积建成成本(CC area)也显著低于除狗尾草以外其他共生植物,是5种共生植物均值的74.4%。黄顶菊叶片碳浓度和氮浓度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叶片灰分浓度显著高于其共生植物(与灰绿藜差异不显著);叶片去灰分热值显著低于其共生植物(显著高于灰绿藜)。植物叶片CC mass与叶片碳浓度和去灰分热值呈显著性正相关,叶片CC mass与灰分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与共生植物相比,较低的叶片建成成本可能是黄顶菊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顶菊 叶片建成成本 碳浓度 入侵植物 去灰分热值
原文传递
武夷山不同海拔杜鹃和黄山松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赖媛 张玲玲 +4 位作者 郭英荣 雷平 任文丹 刘占锋 旷远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88-1996,共9页
研究不同海拔生境下同种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有望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潜在适应策略,为预测气候变化下植物物种分布、群落动态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江西武夷山3个海拔(>1900,1500~1700,1000~1300 m)... 研究不同海拔生境下同种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有望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潜在适应策略,为预测气候变化下植物物种分布、群落动态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江西武夷山3个海拔(>1900,1500~1700,1000~1300 m)生长的2个共有树种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和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为对象,分析了与防御(脂质、木质素、水溶性酚、有机酸、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生长(比叶面积、蛋白质、矿物质、碳(C)、氮(N)、磷(P)含量和N/P)相关的功能性状、叶片构建成本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个树种叶片构建成本在不同海拔生境间差异不显著;2个树种叶片水溶性酚含量均随海拔升高显著降低,蛋白质、N和P含量则显著增加;随海拔升高,杜鹃叶片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含量显著增加,而黄山松针叶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则显著增加;杜鹃叶片构建成本与有机酸、矿物质含量和比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呈显著正相关;黄山松叶片构建成本仅与水溶性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杜鹃叶片蛋白质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黄山松针叶蛋白质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呈显著正相关。杜鹃和黄山松都能通过调节与生长和防御相关的叶片功能性状来响应生境的变化,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叶片构建成本 叶片功能性状 杜鹃 黄山松 适应
原文传递
唐古特白刺叶功能性状沿气候梯度的变异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魏海霞 霍艳玲 +1 位作者 周忠科 张治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343-8351,共9页
叶功能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对策及资源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研究叶功能性状沿气候梯度的变异特征能为理解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测定指标。以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广泛分布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研究对象,对... 叶功能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对策及资源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研究叶功能性状沿气候梯度的变异特征能为理解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测定指标。以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广泛分布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研究对象,对其比叶面积(SLA)、单位质量和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_(mass)、N_(area))、单位质量和单位面积叶建成成本(CC_(mass)、CC_(area))进行测定,分析这些叶功能性状及性状相关关系沿气候梯度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叶功能性状(CC_(area)除外)在气候梯度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温度是决定唐古特白刺SLA变化的主要因子,SLA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降水和温度对唐古特白刺N_(mass)、N_(area)和CC_(mass)均有显著影响,N_(mass)和N_(area)随着降水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而CC_(mass)呈增加趋势。沿气候梯度,唐古特白刺SLA-N_(mass)、CC_(mass)-N_(mass)和CC_(area)-N_(area)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发生平移,导致在相同SLA、CC_(mass)和CC_(area)下,降水和温度较低的地区具有更高的N_(mass)和N_(area)。这一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能通过调节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并形成性状间的最佳功能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比叶面积 叶氮含量 叶建成成本 气候因子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主要植物叶性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魏海霞 董庆芝 +1 位作者 周忠科 张治国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77,共6页
叶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对策及资源利用效率密切相关,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文中比较分析了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中(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8种植物叶性状的差异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8种植物叶性状差异显著,流动沙地沙... 叶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对策及资源利用效率密切相关,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文中比较分析了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中(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8种植物叶性状的差异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8种植物叶性状差异显著,流动沙地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具有较大的比叶面积(SLA)和较小的单位质量和单位面积叶建成成本(CC_(mass)、CC_(area)),固定沙地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具有较高的单位质量和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_(mass)、N_(area))以及叶δ^(13)C值。2)不同生活型植物叶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多年生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SLA显著小于一年生草本植物,而N_(area)、CC_(mass)和CC_(area)显著高于一年生草本植物。3)在不同生境中,SLA与N_(mass)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二者与叶δ^(13)C值相关性均不显著;SLA与CC_(mass)在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上呈显著正相关,但在流动沙地上呈显著负相关。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植物能通过调节叶性状及其相关关系实现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叶面积 叶氮含量 叶δ^(13)C值 叶建成成本 毛乌素沙地
原文传递
干热河谷稀树灌丛藤本植物叶片养分重吸收特性
8
作者 李雪楠 李振学 +2 位作者 李发文 温韩东 张树斌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0-266,共7页
为探明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地区特殊的植被类型稀树灌丛的养分重吸收规律,选取元江干热河谷的稀树灌丛10种优势藤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热值、灰分含量、形态性状、成熟叶和凋落叶的氮磷元素含量,计算叶片构建成本,探讨叶片构建成本、... 为探明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地区特殊的植被类型稀树灌丛的养分重吸收规律,选取元江干热河谷的稀树灌丛10种优势藤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热值、灰分含量、形态性状、成熟叶和凋落叶的氮磷元素含量,计算叶片构建成本,探讨叶片构建成本、叶片性状与氮磷重吸收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丛藤本植物叶片的氮磷重吸收效率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叶片氮和磷重吸收效率平均值分别为48.0%和46.2%;叶片磷重吸收效率与氮重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氮磷重吸收效率与叶片构建成本、比叶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叶片构建成本较低的植物采取较快速的养分周转策略,以提高养分再利用效率;叶片构建成本较高的植物采取较保守的养分利用策略,养分回收效率较低。元江干热河谷的稀树灌丛藤本植物存在生活史策略的分化,以适应长期干热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稀树灌丛 藤本植物 养分重吸收效率 叶片构建成本 比叶重
下载PDF
Do Higher Resource Capture Ability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Facilitate the Successful Invasion of Exotic Plant? A Case Study of <i>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i> 被引量:5
9
作者 Xuyan Geng Shang Jiang +1 位作者 Bo Li Xiaoyun Pa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9期1839-1845,共7页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introduced populations may have higher resource capture ability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an native ones of invasive plants. We compared ecophysiological traits including maximum photo...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introduced populations may have higher resource capture ability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an native ones of invasive plants. We compared ecophysiological traits including maximum photosynthetic rate (Pmax), apparent quantum yield (Q), specific leaf area (SLA), photosynthetic energy use efficiency (PEUE), photosynthet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PNUE),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mass-based and area-based leaf construction cost (CCmass and CCarea), and mass-based and area-based 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Nmass and Narea) between native (Argentina) and introduced (USA) populations of two varieties (North Apa and South Apo) of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under common garden conditions in China. For Apo and Apa, Pmax, Q, Nmass and WU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native and introduced populations;introduced population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SLA and lower CCmass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Narea and CCarea than native ones. For Apa, the introduced populations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PEUE and lower PNUE while for Apo, PEUE and PNU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native and introduced popul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troduced populations of A. philoxeroides do not show higher resource capture abil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an their native ones in the common garden experiment, suggesting that these traits may not necessarily contribute to successful invasion of invasive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ASIVE Plant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construction cost leaf Nitrogen
下载PDF
羊蹄甲属藤本和树木叶片热值与建成成本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燕 张科燕 +1 位作者 张树斌 张教林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8-436,共9页
以羊蹄甲属(Bauhinia)10种木质藤本和10种树木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养分、灰分、热值与建成成本等9个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了这些性状在两种生长型之间的差异以及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20种羊蹄甲属植物的干质量热值均值为18.64... 以羊蹄甲属(Bauhinia)10种木质藤本和10种树木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养分、灰分、热值与建成成本等9个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了这些性状在两种生长型之间的差异以及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20种羊蹄甲属植物的干质量热值均值为18.64 kJ/g,去灰分热值均值为20.20 kJ/g。叶片热值和建成成本与碳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灰分含量显著负相关。羊蹄甲属木质藤本的叶片热值与建成成本极显著低于树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木质藤本位于热值和构建成本低的一端,而树木则相反。研究结果说明,作为典型热带阳生植物,羊蹄甲属植物在存储和转化太阳能方面存在一定优势。羊蹄甲属木质藤本和树木可能采取不同的资源利用与分配策略,藤本羊蹄甲显著较低的叶片热值和建成成本,以及较低的比叶重反映其资源快速周转的策略;而树木羊蹄甲相比于藤本羊蹄甲则表现为较保守的资源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叶片建成成本 藤本 羊蹄甲属
下载PDF
河西走廊荒漠区不同功能类群植物叶片建成成本的比较
11
作者 赵镇贤 陈银萍 +2 位作者 王立龙 王彤彤 李玉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1-1560,共10页
叶片建成成本(LCC)是构建单位质量或面积叶片投入能量成本的衡量指标,其差异与变化能够反映植物的能量利用策略和环境适应特征。该研究假设:不同功能类群的荒漠植物具有不同的叶片能量利用策略,从而有利于其适应干旱环境。为验证这一假... 叶片建成成本(LCC)是构建单位质量或面积叶片投入能量成本的衡量指标,其差异与变化能够反映植物的能量利用策略和环境适应特征。该研究假设:不同功能类群的荒漠植物具有不同的叶片能量利用策略,从而有利于其适应干旱环境。为验证这一假设,该研究以河西走廊荒漠区主要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比较了LCC在不同生态系统和不同植物功能类群之间的差异,分析了LCC和其他叶片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LCC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荒漠生态系统中植物单位质量的LCC显著低于森林、苔原和草地生态系统;在荒漠生态系统中,肉质植物单位质量LCC显著低于非肉质植物,而单位面积LCC在两种植物类群间无显著差异;叶片碳、氮含量,热值以及灰分含量与LCC之间的相关关系说明灰分含量是影响肉质植物和非肉质植物之间LCC差异的内在决定因素;环境因子对单位质量LCC空间变异的贡献非常有限(肉质植物:11.22%,非肉质植物:25.30%,所有植物:24.99%),并且6个环境因子中只有土壤电导率、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表现出显著的独立贡献;肉质植物单位质量LCC随年平均气温的降低而减小,非肉质植物单位质量LCC随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降低而减小。该研究的结果表明,降低单位质量而非单位面积的LCC更加有利于植物适应干旱、高盐的荒漠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建成成本 荒漠植物 植物功能类群 叶性状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辽东栎冠层叶建成消耗与比叶面积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覃鑫浩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5-150,178,共7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目前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和叶建成消耗(Leaf Construction Cost,LCC)则是功能性状中研究植物资源收获与支出的首选指标。树冠冠层结构与功能在方向上的不同可导致冠层功能... 植物功能性状是目前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和叶建成消耗(Leaf Construction Cost,LCC)则是功能性状中研究植物资源收获与支出的首选指标。树冠冠层结构与功能在方向上的不同可导致冠层功能性状空间分布的差异。以东灵山辽东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冠层不同方向部位叶片的功能性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上,冠层上部的CC均高于冠层底部的,而SLA则相反;除上部与东向外,各方向叶片的比叶面积均有显著差异;热值则是影响二者的主要因素。冠层CC和SLA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对于在冠层水平上揭示植物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 冠层 叶建成消耗 比叶面积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湖北后河保护区珙桐的叶功能性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占玉燕 刘艳红 +1 位作者 宋天宇 周传航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3,共6页
该研究分析了珙桐群落主要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比较了珙桐与林分其它优势树种以及珙桐Ⅰ级(胸径dbh<2.5 cm)、Ⅱ级(dbh2.5~22.5 cm)和Ⅲ级(dbh>22.5 cm)3个龄级间叶功能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珙桐的比叶面积(SLA)与单位质量... 该研究分析了珙桐群落主要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比较了珙桐与林分其它优势树种以及珙桐Ⅰ级(胸径dbh<2.5 cm)、Ⅱ级(dbh2.5~22.5 cm)和Ⅲ级(dbh>22.5 cm)3个龄级间叶功能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珙桐的比叶面积(SLA)与单位质量的叶建成成本(CCm)、单位面积的叶建成成本(CCa)呈显著负相关(p<0.01)。通过与林分其它优势树种相比较,珙桐具有较高的SLA、单位的质量的叶氮含量(Nmass);而CCm、CCa、单位面积的叶氮含量(Narea)却相对较低,这表明珙桐能较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珙桐不同龄级的最大光合速率(A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均表现为珙桐Ⅲ级>Ⅱ级>Ⅰ级,而SLA则表现为Ⅰ级>Ⅱ级>Ⅲ级(p<0.05)。尽管珙桐Ⅰ级在林下表现出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但在后期建成为Ⅱ级的过程中,叶片形态与光合生理特性均表现出对遮荫环境的不适应,光资源不足可能是珙桐种群更新受限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叶功能性状 叶建成成本 比叶面积 光合作用 濒危原因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油蒿叶建成成本及相关叶性状沿降水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治国 魏海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9-987,共9页
干旱区植物在如何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降低叶建成成本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权衡。我们假设:与湿润区植物相比,干旱区植物能通过调节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如通过提高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ea)),实现在相同的叶建成成本下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 干旱区植物在如何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降低叶建成成本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权衡。我们假设:与湿润区植物相比,干旱区植物能通过调节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如通过提高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ea)),实现在相同的叶建成成本下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该研究以毛乌素沙地的广布物种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油蒿叶建成成本沿降水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比叶面积(SLA)、单位质量叶氮含量(Nmass)、Narea和叶碳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蒿单位质量叶建成成本(CCm)在不同降水条件下差异不显著,而单位面积叶建成成本(CCa)在不同降水条件下虽有显著差异,但并未随降水减少而明显增加。油蒿CCm与SLA无显著相关性,与叶δ13C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油蒿叶建成成本与Nare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格局在低降水量(264 mm)区与高降水量(310–370 mm)区之间存在策略位移现象--即在相同叶建成成本下,低降水量区植物比高降水量区植物具有更高的Narea。以上结果表明,尽管高水分利用效率与高叶建成成本相关,但与高降水量区植物相比,低降水量区植物具有较高的Narea并没有导致其叶建成成本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油蒿 降水梯度 叶建成成本 策略位移现象
原文传递
Leaf Construction Cost and Related Eco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Rice Crop and Its Important Weeds
15
作者 Vartika SINGH Hema SINGH 《Rice science》 SCIE 2012年第3期233-240,共8页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 for the success of weeds,we investigated the energetic cost of leaf construction,and certain ecophysiological traits of rice and its dominant weeds.On physiological basis among all weeds,Caesu...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 for the success of weeds,we investigated the energetic cost of leaf construction,and certain ecophysiological traits of rice and its dominant weeds.On physiological basis among all weeds,Caesulia axillaris Roxburgh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erious,followed by Echinochloa cruss-galli L.Beauv and Echinochloa colonum L.Link,while Fimbristylis miliaceae L.Vahl and Cyperus iria L.were moderate weeds of the rice fields.C.axillaris had the lowest leaf construction cost (LCC) both on a mass basis (1.15 g/g) and on a unit area basis (22.93 g/m2).Comparatively higher specific leaf area,photosynthetic rate,photosynthet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leaf area ratio and leaf area index provided C.axillaris with further competitive advantage.Low LCC suggests that weeds utilize carbon resource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 crop and potentially spend the saved energy on other competitive strategies viz.seed production,biomass production and high relative growth rate,which results in low crop yield and increase in weed seed ba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esulia axillaris Echinochloa cruss-galli leaf construction cost photosynthetic rate RICE
下载PDF
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几个主要叶功能特性
16
作者 李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5,67,共4页
就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几种较重要的叶功能特性进行介绍,包括构建成本、叶N含量以及它们在光合各组分的分配模式、叶的比叶面、叶寿命等,说明它们在外来植物入侵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外来入侵种具有相对较低的CC,SLA则较高... 就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几种较重要的叶功能特性进行介绍,包括构建成本、叶N含量以及它们在光合各组分的分配模式、叶的比叶面、叶寿命等,说明它们在外来植物入侵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外来入侵种具有相对较低的CC,SLA则较高。入侵植物具有较强的形态和生理可塑性以及适应性的叶氮分配模型。叶寿命随叶子构建成本的增加而变长。除常绿植物外,一般LLS长的植物比LLS短的成本回收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功能特性 构建成本 叶寿命 成本回收期
下载PDF
不同光环境下小粒咖啡的生理生态特征
17
作者 王睿芳 马剑 +5 位作者 黄艳丽 潘耕耘 陶忠 李蒙 陈国松 赵万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9-1634,共6页
【目的】探究小粒咖啡对不同光照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为小粒咖啡的高产和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比100%、36%和4%光环境下小粒咖啡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荧光参数、单位干重氮含量(N)、构建消耗(CC)、单位重... 【目的】探究小粒咖啡对不同光照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为小粒咖啡的高产和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比100%、36%和4%光环境下小粒咖啡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荧光参数、单位干重氮含量(N)、构建消耗(CC)、单位重量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及形态解剖结构特征,分析小粒咖啡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性。【结果】随着光照增强,小粒咖啡叶片的P_(max)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增加,正午光化学效率(F_v/F_m)显著降低(P<0.05);100%光环境下小粒咖啡叶片的N和CC投入较多,P_(max)较高,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和能量利用效率(PEUE)较高;随着光照增强,Chl/Car、叶片厚度(LT)、组织结构紧密度(MTR)、气孔面积指数(SPI)和小脉密度(VD)增加,但比叶面积(SLA)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MLR)减小。【结论】小粒咖啡是需遮荫栽培的经济作物,对强光较敏感,可通过调整叶片生理生态特征以适应光照环境变化,减少强光对其光合器官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 生理生态学特征 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 叶片解剖结构 构建消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