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吸附型稀土原地浸析尾矿中稀土和铵的残留量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侯潇 许秋华 +4 位作者 孙圆圆 王悦 李静 周新木 李永绣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共9页
测定了龙南足洞原地浸析多年后的尾矿中不同空间位置上的稀土和铵残留量,以及尾矿中的粘土矿物对稀土和铵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对稀土的吸附符合朗格缪尔等温线方程,对低浓度稀土有强吸附能力;而对铵的吸附等温线呈直线关系... 测定了龙南足洞原地浸析多年后的尾矿中不同空间位置上的稀土和铵残留量,以及尾矿中的粘土矿物对稀土和铵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对稀土的吸附符合朗格缪尔等温线方程,对低浓度稀土有强吸附能力;而对铵的吸附等温线呈直线关系,不符合朗格缪尔等温线方程。尾矿粘土中铵的纯水浸出实验证明,尾矿中的铵可被水浸出而流失。用粘土矿物对稀土和铵的吸附特征差别和矿层内部的渗透特征差别解释了注液区域矿层内部从全风化层到半风化层方向铵和稀土残留量的上升趋势。因此,尾矿中铵和稀土含量的分布可以直接反映原地浸出效果的好坏以及铵的流失情况,用于讨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内部结构与渗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浸矿 离子吸附型稀土 尾矿 渗流特征 铵残留量
原文传递
石油有机组分在包气带水土中残留和迁移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明星 冶雪艳 +3 位作者 杨悦锁 杜新强 丁时伟 太媛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231-4239,共9页
引言 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而被不断开采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此过程中造成的石油有机物因意外事故或管理不当而散落于地表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1-3]。地表的污染物又可通过入渗的方式经过包气带土壤而最终进入到地下水中[4-6]。
关键词 石油烃 包气带 淋滤 残留形态 迁移差异
下载PDF
草酸钾法测定铀水冶浸出液中余酸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龚治湘 罗明标 +2 位作者 宋金如 蒋小良 周仁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3-86,共4页
研究了用草酸钾为掩蔽剂的K2C2O4 MgCl2 法测定浸出液中剩余酸度,比(NaPO3 )6 法及EDTA Ca法优越,本法对铀、铁、铝、钼等干扰离子掩蔽能力强,掩蔽效果好,测得的余酸量为真实的硫酸含量.在现场运行11d24h跟班取样, 拟定余酸工艺参数7. ... 研究了用草酸钾为掩蔽剂的K2C2O4 MgCl2 法测定浸出液中剩余酸度,比(NaPO3 )6 法及EDTA Ca法优越,本法对铀、铁、铝、钼等干扰离子掩蔽能力强,掩蔽效果好,测得的余酸量为真实的硫酸含量.在现场运行11d24h跟班取样, 拟定余酸工艺参数7. 0±2g/L,在生产上运行四个月铀的浸出率月平均值大于93%,硫酸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下降,从而解决了铀水冶工艺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液 草酸钾 测定 铀水冶 应用 EDTA 干扰离子 现场运行 硫酸含量 工艺参数 硫酸消耗 生产成本 水冶工艺 掩蔽剂 Ca法 平均值 浸出率 酸度
下载PDF
含钒浸出液离子交换余液循环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付自碧 张林 张涛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5,共5页
以湖北某地区的石煤钙化焙烧熟料为原料,进行了焙烧熟料酸浸—浸出液净化除杂—净化液离子交换—交换余液补充硫酸酸浸—浸出液净化除杂的循环试验。考察了浸出液中SiO2、P、Cl-、SO24-、Na+浓度和钒浸出率随余液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情... 以湖北某地区的石煤钙化焙烧熟料为原料,进行了焙烧熟料酸浸—浸出液净化除杂—净化液离子交换—交换余液补充硫酸酸浸—浸出液净化除杂的循环试验。考察了浸出液中SiO2、P、Cl-、SO24-、Na+浓度和钒浸出率随余液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余液的循环使用对钒浸出率不产生明显影响;浸出液中的SiO2没有富集;P、SO42-和Na+有一定的富集,其中P、SO24-可以通过石灰中和的方式沉淀除去;Na+富集到一定程度后,在溶液中达到动态平衡,不影响溶液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提钒 酸浸 离子交换 余液 循环
下载PDF
Fate of fertilizer nitrogen and residual nitrogen in paddy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5
作者 BI Shi-ting LUO Xiang-yu +4 位作者 ZHANG Chen LI Peng-fei YU Cai-lian LIU Zhi-lei PENG Xian-l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3535-3548,共14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te of nitrogen (N) fertilizer and the N application rate in paddy fields in Northeast China is unclear,as is the fate of residual N.To clarify these issues,paddy field and15N microplot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te of nitrogen (N) fertilizer and the N application rate in paddy fields in Northeast China is unclear,as is the fate of residual N.To clarify these issues,paddy field and15N microplo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2017 and 2018,with N applications at five levels:0,75,105,135 and 165 kg N ha–1(N0,N75,N105,N135 and N165,respectively).15N-labeled urea was applied to the microplots in 2017,and the same amount of unlabeled urea was applied in 2018.Ammonia (NH3) volatilization,leaching,surface runoff,rice yield,the N contents and15N abundances of both plants and soil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d a linear platform model for rice yield and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N fertilizer,and the optimal rate was 135 kg N ha–1.N uptake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ing N rate,and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of applied N (REN) values of the difference subtraction method were 45.23 and 56.98%on average in 2017and 2018,respectively.The RENwas the highest at the N rate of 135 kg ha–1in 2017 and it was in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N application rate in 2018,while the agronomic efficiency of applied N (AEN) and physiological efficiency of applied N (PE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excessive N was applied.N loss through NH3volatilization,leaching and surface runoff was low in the paddy fields in Northeast China.NH3volatilization accounted for 0.81 and 2.99%of the total N application in 2017 and 2018,respectively.On average,the leaching and surface runoff rates were 4.45% and less than 1.05%,respectively,but the apparent denitrification loss was approximately 42.63%.The residual N fertilizer in the soil layer (0–40 cm) was 18.37–31.81 kg N ha–1in 2017,and the residual rate was 19.28–24.50%.Residual15N from fertilizer in the soi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N fertilizer,which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0–10 cm soil layer,accounting for 58.45–83.54% of the total residual N,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epth.While the ratio of residual N in the 0–10 cm soil layer to th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e of N fertilizer NH_(3) volatilization leaching surface runoff residual nitrogen yield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柴油的挥发和残留特性
6
作者 马艳飞 郑西来 +2 位作者 冯雪冬 潘嘉芬 梁春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研究了柴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挥发、淋溶和残留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亚黏土中柴油挥发率最高,达22.1%;细砂次之,为19.8%;粗砂最低,为12.4%;初始阶段淋溶液中柴油质量浓度较高,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淋溶状态下,粗砂、细砂和亚黏土中柴油... 研究了柴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挥发、淋溶和残留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亚黏土中柴油挥发率最高,达22.1%;细砂次之,为19.8%;粗砂最低,为12.4%;初始阶段淋溶液中柴油质量浓度较高,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淋溶状态下,粗砂、细砂和亚黏土中柴油释放速率依次降低;挥发和淋溶后,粗砂、细砂和亚黏土中的柴油残留量为30.0~40.0 mg/g;亚黏土中的柴油极限残留量最高,在2.0 mg/g以上,粗砂中的柴油极限残留量最低,约0.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多孔介质 挥发 淋溶 残留
下载PDF
盐酸浸出氧化锑泥制备SbCl_3
7
作者 白平平 朱刘 +2 位作者 陈伟杰 张强 危严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9期112-113,115,共3页
利用HSC6.0软件分别绘制不同温度、氯离子浓度下的Sb-Cl-H_2O的E-pH图,结果表明:在Sb-Cl-H2O体系中,溶液温度、酸度和氯离子浓度是SbCl_3稳定存在的主要因素。用盐酸浸出氧化锑泥,实验结果表明:当盐酸加入量(盐酸体积/氧化锑泥质量L/S)... 利用HSC6.0软件分别绘制不同温度、氯离子浓度下的Sb-Cl-H_2O的E-pH图,结果表明:在Sb-Cl-H2O体系中,溶液温度、酸度和氯离子浓度是SbCl_3稳定存在的主要因素。用盐酸浸出氧化锑泥,实验结果表明:当盐酸加入量(盐酸体积/氧化锑泥质量L/S)为3,常温下浸出4 h,氧化锑泥的浸出率可达94%以上。浸出渣的XRD分析表明:浸出渣主要是NaCl,随着盐酸量增加,渣中锑含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Cl-H2O的E-pH图 液固比L/S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浸出渣
下载PDF
三峡库区柑橘园施肥量对土壤氮淋失及残留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甜 黄志霖 +2 位作者 曾立雄 肖文发 宋文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8-1474,共7页
本试验以三峡库区秭归县生态站所在流域内的柑橘园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0~20、0~40、0~60 cm深度的原状土柱淋溶试验对不同施肥量对柑橘园土壤中氮素淋失及残留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中设置4种施肥处理,为不施肥处理(CK)、低氮施肥... 本试验以三峡库区秭归县生态站所在流域内的柑橘园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0~20、0~40、0~60 cm深度的原状土柱淋溶试验对不同施肥量对柑橘园土壤中氮素淋失及残留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中设置4种施肥处理,为不施肥处理(CK)、低氮施肥处理(T1:250 kg·hm^(-2))、中氮施肥处理(T2:500 kg·hm^(-2))、高氮施肥处理(T3:750 kg·hm^(-2)).结果表明:①柑橘园土壤中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NO_3^--N),占总氮(TN)淋失量的36. 93%~60. 07%,铵态氮(NH_4^+-N)的比例为4. 40%~5. 79%.土壤中NO_3^--N残留量占TN残留量的比例为11. 31‰~45. 66‰,NH_4^+-N残留量的比例为1. 05‰~2. 07‰;②相同深度的柑橘园土壤中,氮素的淋失量和残留量与施肥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施肥量下土壤中TN的淋失量和残留量分别为11. 35~30. 11 kg·hm^(-2)和0. 30~1. 86 g·kg^(-1).其中,NO_3^--N和NH_4^+-N的淋失量占TN淋失量的比例在T2处理下达到峰值,NO_3^--N和NH_4^+-N的残留量占TN残留量比例峰值分别出现在T1和T2处理;③相同施肥量下,土壤中氮素不同形态的淋失量和残留量受土壤深度影响的差异较大.施肥后,NO_3^--N淋失量和残留量的峰值分别出现在20cm和40 cm深度,NH_4^+-N淋失量和残留量的峰值主要出现在20 cm深度.从试验中的结果推论,0~40 cm土柱中的中氮处理更有利于肥料氮向无机态氮转化以供植物吸收并降低施肥后氮素淋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柑橘园土壤 施肥量 淋失及残留量
原文传递
云南安宁白泥山磷矿成因类型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启良 何敏芳 郭健 《矿产与地质》 2017年第6期1113-1120,共8页
白泥山磷矿属于独立风化矿床。磷矿体呈似层状面形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层的混杂层中,与原生下寒武统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有着密切关系,但又相对独立,属于具有残坡积和淋滤次生双重特点的风化淋滤残积型矿床。在阐述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 白泥山磷矿属于独立风化矿床。磷矿体呈似层状面形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层的混杂层中,与原生下寒武统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有着密切关系,但又相对独立,属于具有残坡积和淋滤次生双重特点的风化淋滤残积型矿床。在阐述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成矿过程、成矿作用及机理,初步建立了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泥山磷矿 风化淋滤残积型矿床 成因类型 成矿模式 云南
下载PDF
陕西五洲矿业石煤提钒降耗减排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危青 李桂英 +2 位作者 戴子林 孔振兴 汪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73,共5页
针对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石煤全湿法硫酸提钒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浸出用硫酸、浸出液中和用石灰、生产用水消耗高,尾渣排放量大等问题,开展了浸出余酸随浸出液返回利用的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实验室试验考察了余酸返回后V2O5在浸... 针对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石煤全湿法硫酸提钒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浸出用硫酸、浸出液中和用石灰、生产用水消耗高,尾渣排放量大等问题,开展了浸出余酸随浸出液返回利用的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实验室试验考察了余酸返回后V2O5在浸出液中的积累情况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余酸返回和余酸不返回时浸出液中和所消耗的石灰量以及中和后滤渣的产生量。工业试验根据实验室结果,采取浸出液V2O5浓度在8~18 g/L时将浸出液补加适量新硫酸返回利用、浸出液V2O5浓度超过18 g/L时停止返回而全部使用新硫酸、待浸出液V2O5浓度重新降到8 g/L时再开始返回的办法,使得浸出—中和环节硫酸、石灰、生产用水的消耗量及中和后滤渣的产生量分别降低了22.1%、16.3%、71.4%、15.3%,从而显示出余酸回用技术具有显著的降耗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酸浸提钒 余酸返回 降耗减排
下载PDF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尾矿中残留浸矿剂及主要共存离子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小菊 余军霞 +6 位作者 汪荣 欧阳泽 刘洋 胡庆梓 陈施宇 周芳 池汝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以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采用硫酸铵原地浸出后的闭矿场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尾矿样品的含水率、pH值、Zeta电位随采样深度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和主要共存离子在矿体中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稀土尾矿样品均呈酸性,其... 以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采用硫酸铵原地浸出后的闭矿场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尾矿样品的含水率、pH值、Zeta电位随采样深度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和主要共存离子在矿体中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稀土尾矿样品均呈酸性,其含水率和Zeta电位均随采样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残留铵盐主要以铵态氮中的水溶态铵(11%~33%)和离子交换态铵(59%~87%)赋存在矿体中,并且其在中层矿体中的含量最高、表层矿体中的含量最低。XRD分析结果表明,尾矿中黏土矿物含量与残留铵含量呈正相关。因表层矿体中有机质含量高,共存阳离子Al^(3+)和RE^(3+)在表层含量最高;随着矿体深度增加,阳离子Al^(3+)和RE^(3+)含量明显降低,共存阴离子SO_(4)^(2-)、Cl^(-)含量则呈相反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矿剂 氨氮去除 硫酸铵 原地浸出 稀土 稀土尾矿 残留铵盐 离子分布规律 环境污染
下载PDF
某酸法地浸矿山终采区铀资源强化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影 成弘 +3 位作者 张万亮 赵利信 邓锦勋 张翀 《中国矿业》 2022年第7期147-155,共9页
新疆某铀矿床运行20多年后,终采区面临浸出铀浓度低、资源回收率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铀资源回收率,以该矿床目标终采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剩余铀资源强化浸出试验研究。首先在该采区选择靶区位置补打6个试验孔,通过钻孔测... 新疆某铀矿床运行20多年后,终采区面临浸出铀浓度低、资源回收率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铀资源回收率,以该矿床目标终采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剩余铀资源强化浸出试验研究。首先在该采区选择靶区位置补打6个试验孔,通过钻孔测井、矿石组分及矿物分析得知,剩余铀资源多赋存于底板泥岩及紧靠底板附近的泥质粉砂岩中;同时,矿石中可见还原性矿物及不同成因的堵塞物。因此,提高采区剩余铀资源回收率需采取强化浸出技术措施。研究从强化配位反应及提高氧化强度入手,开展了化学强化浸出试验,筛选出可实现强化浸出试验条件;在目标采区开展强化浸出扩大试验,6个试验单元共浸出铀10.8 t。结果表明,虽该采区经过多年开采,残余铀资源品位较低,但是经过化学强化浸出,仍可以实现残余铀资源的浸出。试验提出的强化浸出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终采区 回收率 残余铀资源 强化浸出
下载PDF
Recovery of Essential Plant Nutrients from Biofuel Residual 被引量:1
13
作者 S. Agyin- Birikorang G. A. O’ Connor +1 位作者 P. C. Pullammanappallil G. R. Moha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Bioenergy Systems》 2013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Essential plant nutrients contained in residues and wastes generated during biofuel processing can be recovered for further production of bioenergy biomas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ag... Essential plant nutrients contained in residues and wastes generated during biofuel processing can be recovered for further production of bioenergy biomas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agronomic efficiency of “processed” biofuel residual (PBR). Liquid biofuel residual was “processed” by precipitating phosphate and ammonium in the residual with magnesium into a struvite-like material. Then, in a series of greenhouse experiments, we evaluated the fertility potential of PBR, using sweet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as a test bioenergy crop. We compared the agronomic effectiveness of PBR to inorganic commercial fertilizers, biosolids, and poultry manure as nutrient sources. The sources were either applie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supplemental essential plant nutrients (S, K, Mg, and micronutrients). In each of the greenhouse experiments, the crop was grown for 12 wk on soil of minimal native fertility. After each harvest, sufficient water was applied to the soil in each pot over a 6-wk period to yield ~2 L (~one pore volume) of leachate to assess potential total N and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 (SRP) losses. Dry matter yields from the PBR treatment applied alone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yields from inorganic fertilizers, biosolids, and poultry manure treatments applied alone, and similar to yields obtained when the supplemental essential plant nutrients were added to the inorganic fertilizer, biosolids, and manure treatments. Leachate N and SRP concentrations from the PB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treatments with inorganic fertilizers, poultry manure, and biosolids. We conclude that PBR can substitute for inorganic fertilizers and other organic sources of plant nutrients to produce bioenergy biomass cheaply, without causing offsite N and P losses in vulnerable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ENERGY Biomass Dry Matter Yield leaching N and P Losses Processed BIOFUEL residual (PBR) SWEET SORGHUM
下载PDF
选冶联合回收冶金废渣中的有价元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凤平 周兴龙 +1 位作者 罗良峰 尤腾胜 《矿业快报》 2007年第6期28-30,共3页
冶金废渣主要指各种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文中介绍了用选矿和冶金相结合的方法从四种废渣中回收有价元素的试验研究,并对攀钢含钛高炉渣、瓦斯泥进行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瓦斯泥 锌浸出渣
下载PDF
地浸终采残留液对某砂岩型铀矿的浸出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宗宇 仇月双 +2 位作者 蒋宇红 吕俊文 戈玉华 《铀矿冶》 CAS 2020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推动终场采场残留液在地浸采铀中的利用,通过室内静态试验,研究了酸法地浸终采残留液对砂岩铀矿含矿岩芯的浸出条件和浸出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1)该砂岩岩芯适合酸法浸出;2)残留液对该矿在自然粒径下的最佳浸出条件:固液质量体积比为... 为推动终场采场残留液在地浸采铀中的利用,通过室内静态试验,研究了酸法地浸终采残留液对砂岩铀矿含矿岩芯的浸出条件和浸出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1)该砂岩岩芯适合酸法浸出;2)残留液对该矿在自然粒径下的最佳浸出条件: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8 g/mL,浸出时间为48 h,双氧水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铀浸出率为77.36%。残留液的铀浸出动力学研究(反应活化能Ea=27.519 kJ/mol)结果表明,残留液对该铀矿的浸出过程主要受混合控制。该研究可为终场残留液在地浸采铀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酸法地浸采铀 残留液 浸出动力学
下载PDF
云南安宁白泥山磷矿矿床特征及开发利用浅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启良 念红 张天鹏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6,共9页
白泥山磷矿位于晚震旦世禄劝--晋宁潮坪聚磷带中段、安宁-华宁-曲靖成磷区西缘,是近几年新发现、勘查的中型风化淋滤残积型磷矿床,与下寒武统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关系密切但又相对独立,具有残坡积和淋滤次生双重特点。磷矿体呈面形似... 白泥山磷矿位于晚震旦世禄劝--晋宁潮坪聚磷带中段、安宁-华宁-曲靖成磷区西缘,是近几年新发现、勘查的中型风化淋滤残积型磷矿床,与下寒武统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关系密切但又相对独立,具有残坡积和淋滤次生双重特点。磷矿体呈面形似层状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层的混杂层中。矿体南北长约4 000m,东西宽200m^2 500m,垂厚1.10 m^72.79 m,平均12.99 m,厚度变化极不稳定;w(P_2O_5)为15.23%~38.941%,平均23.21%,伴生有用组分F含量较高,平均w(F)2.13%;矿体品位与第四系全层、混杂层、矿层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89,-0.061,0.345,之间相关性不明显;R_2O_3及SiO_2含量较高,CaO,MgO,CO_2含量较低,体现了风化型矿石的特点。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角砾状和砂土状矿石;Ⅰ品级矿石工业类型以混合型为主,Ⅱ品级及以下主要为硅质及硅酸盐岩型。磷矿体产状较平缓,埋深0~47.80m,矿石总体较疏松或半疏松,适宜露天机械化规模开采。除少量Ⅰ品级矿石能达到加工级,绝大部分矿石需经选矿除杂和提升品位,擦洗-脱泥-浮选工艺流程是目前较适合的成熟工艺,其尾泥处理和回收利用是技术要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淋滤残积型磷矿 矿床特征 开发利用 白泥山磷矿 安宁
原文传递
红土镍矿加压浸出工艺残积型红土镍矿中和试验研究
17
作者 丁剑 李勇 +1 位作者 李诺 刘苏宁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3,共4页
残积型红土镍矿是一种重要的红土镍矿,镁元素含量较高(10%~27%),在红土镍矿加压浸出项目中,通常用来中和加压浸出的矿浆,矿浆中硫酸浓度通常为30~50 g/L。但残积矿用量对镍、钴浸出率有较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残积型红土镍矿,本文进行... 残积型红土镍矿是一种重要的红土镍矿,镁元素含量较高(10%~27%),在红土镍矿加压浸出项目中,通常用来中和加压浸出的矿浆,矿浆中硫酸浓度通常为30~50 g/L。但残积矿用量对镍、钴浸出率有较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残积型红土镍矿,本文进行了常规浸出试验和还原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残积矿用量的增加(液固比降低),终点酸度逐渐降低,镍、钴浸出率逐渐降低;当磨矿细度增加时,钴浸出率明显升高;该反应进行迅速,工业上可以考虑缩短浸出时间;当常规浸出和还原浸出残积矿用量相同时,还原浸出镍浸出率比常规浸出高5%~25%;当残积矿用量较低时,还原浸出镍浸出率提升明显;当残积矿用量不超过90 g/L时,还原浸出钴浸出率比常规浸出高,当用量继续增加时,还原浸出钴浸出率则会低于常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加压浸出 残积型红土镍矿 镍浸出率 钴浸出率 常压浸出 还原浸出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CSY捕收剂体系下铅矾可浮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瑞 李茂林 张涛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48,共5页
以锌湿法冶炼酸浸出渣为对象,借助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金属离子对CSY体系下铅矾可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少量Fe^(3+)的存在即可强烈抑制铅矾的上浮,Fe^(2+)、Zn^(2+)和Pb^(2+)也对铅矾的可浮性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其影响顺序为Fe^(2+... 以锌湿法冶炼酸浸出渣为对象,借助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金属离子对CSY体系下铅矾可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少量Fe^(3+)的存在即可强烈抑制铅矾的上浮,Fe^(2+)、Zn^(2+)和Pb^(2+)也对铅矾的可浮性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其影响顺序为Fe^(2+)>Zn^(2+)>Pb^(2+)。对于广东某锌冶炼厂产出的锌浸渣,其中的Fe^(3+)、Zn^(2+)、Fe^(2+)是主要的干扰离子,会对其中铅矾的浮选回收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铅矾 金属离子 CSY 浮选
下载PDF
土聚水泥残留碱浓度的理论计算、测试及其危害性
19
作者 肖绍展 尹兴 +2 位作者 涂杰 李勇 马奇 《水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0,共6页
对于邻近双硅铝土聚物组成附近的土聚水泥体系,基于反应形成物为双硅铝土聚物的结论,针对土聚反应终点,对不同组成的理论残留碱浓度进行计算,并拟定适宜的方法测定土聚水泥的实际残留碱含量。结果表明,虽然本项目土聚水泥的实际残留碱... 对于邻近双硅铝土聚物组成附近的土聚水泥体系,基于反应形成物为双硅铝土聚物的结论,针对土聚反应终点,对不同组成的理论残留碱浓度进行计算,并拟定适宜的方法测定土聚水泥的实际残留碱含量。结果表明,虽然本项目土聚水泥的实际残留碱含量与根据文献报道的土聚水泥组成而计算的理论残留碱含量属同一个等级,但其吸潮泛碱现象却远远超过常规水泥,从而导致其制品上出现严重斑团状色差而根本上破坏装饰效果。这样的泛碱水平相应于土聚水泥对环境土壤的碱性危害。因此,对可能危害绿化植被的工程,诸如公园、街道、道路等场所,土聚类型材料的实际残留碱浓度及碱溶出危害性,均宜测定并妥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聚水泥 碱激发 泛碱 残留碱 碱溶出 土聚反应终点 土聚反应完成率 理论残留碱计算 残留碱测定 环境释放
下载PDF
硫化锌精矿二段加压浸出除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建存 廖元双 甘胤 《世界有色金属》 2015年第6期55-57,共3页
阐述了原硫化锌精矿二段加压浸出技术工艺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开展了硫化锌精矿二段加压浸出除铁技术研究。在二段加压浸出过程中,采用硫化锌精矿作中和剂,对一段浸出液残酸中和、除铁,可得到PH≥4.5、Fe≤20mg/l的浸出液供净化工序除杂... 阐述了原硫化锌精矿二段加压浸出技术工艺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开展了硫化锌精矿二段加压浸出除铁技术研究。在二段加压浸出过程中,采用硫化锌精矿作中和剂,对一段浸出液残酸中和、除铁,可得到PH≥4.5、Fe≤20mg/l的浸出液供净化工序除杂。该技术解决原二段加压浸出液釜外中和残酸除铁,工艺流程冗长,资源综合利用低等问题。从源头实现了锌冶炼的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精矿 二段加压浸出 残酸中和 除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