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壤养分淋失的影响因子 被引量:60
1
作者 孙波 王兴祥 张桃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利用排水采集器结合系列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土壤类型、利用方式、耕作和施肥对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的淋失的影响。旱地红壤养分的淋失主要集中在施肥后的雨季(4—6月),土壤孔隙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共同影响了土壤中养分淋溶过程... 利用排水采集器结合系列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土壤类型、利用方式、耕作和施肥对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的淋失的影响。旱地红壤养分的淋失主要集中在施肥后的雨季(4—6月),土壤孔隙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共同影响了土壤中养分淋溶过程。红壤中氮钾养分宜于淋失,磷素由于强烈的固定作用淋失量很小。作物吸收影响了养分的淋失,与荒地和草地相比,旱地花生减少了土壤表层N的淋失总量,旱地花生和茶树减少了表层土壤中K的淋失;但与水田相比,旱地红壤中养分的淋失量较高。免耕覆盖处理中由于作物秸秆中养分的分解,N、K的淋失比例高于常规耕作。在150kg·hm-2的范围内,氮的淋失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也增加,但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后氮素的淋失量降低,这与猪粪的风干处理过程以及N∶P∶K比例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养分淋失现象 影响因子 排水采集器 田间定位试验 施肥 免耕覆盖
下载PDF
农药在土壤中淋溶迁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瑾 闫书军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8-45,共8页
农药的淋溶性能是农药登记时必备数据之一,农药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影响因素很多。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的研究状况,全面地分析了农药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的理化性质、表... 农药的淋溶性能是农药登记时必备数据之一,农药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影响因素很多。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的研究状况,全面地分析了农药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的理化性质、表面活性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溶 迁移 因素 进展
下载PDF
细菌浸矿机理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凯光 胡鄂明 +2 位作者 康泉 洪春林 谢国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3-77,共5页
总结了细菌浸矿机理 ,探讨了细菌浸铀与铀矿石矿物学关系 ,对温度、pH、矿石性质、离子浓度、通气量、培养基、光线等影响细菌浸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细菌浸矿 铀矿石 矿物学 冶金工艺
下载PDF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浸滤特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4
作者 裴廷权 王里奥 +3 位作者 丁世敏 黄川 宋珍霞 王华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重庆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分析飞灰浸滤的初始pH值、液固比(L/S)及浸出时间对飞灰中重金属浸滤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分级提取法(BCR法)对浸滤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飞灰浸滤呈弱碱性(飞灰浸滤pH值未超过腐蚀性鉴别标准pH... 以重庆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分析飞灰浸滤的初始pH值、液固比(L/S)及浸出时间对飞灰中重金属浸滤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分级提取法(BCR法)对浸滤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飞灰浸滤呈弱碱性(飞灰浸滤pH值未超过腐蚀性鉴别标准pH≥12.5或≤2.0,不具有腐蚀性);但Pb的浸出质量浓度(5.19 mg/L)超过国家限定标准(5 mg/L),具有浸出毒性,属危险废物。飞灰中Cr、Ni和Mn主要以残渣态为主,而Cd和Cu主要以弱酸提取态为主。重金属的浸出量与初始pH值密切相关,易在酸性条件下浸出。重金属的浸出量基本上随液固比和浸出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浸出时间为24 h时达到最大浸出量(Cd除外)。本研究为焚烧飞灰的污染防治与合理处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垃圾焚烧 飞灰 重金属 浸滤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皂角苷和柠檬酸联合对污泥中Cu、Pb和Zn的去除及其稳定性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叶涛 黄丽 +4 位作者 张克强 张斌 常红 刘智杰 杜连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850-4859,共10页
以武汉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S1和S2),通过皂角苷和柠檬酸联合振荡淋洗试验,研究不同体积比(20∶1~1∶20)、固液比(1∶20~1∶80)、淋洗时间(0~2 880 min)、淋洗次数(1~4)对污泥中重金属Cu、Pb和Zn去除的影响.分析淋洗前后各形... 以武汉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S1和S2),通过皂角苷和柠檬酸联合振荡淋洗试验,研究不同体积比(20∶1~1∶20)、固液比(1∶20~1∶80)、淋洗时间(0~2 880 min)、淋洗次数(1~4)对污泥中重金属Cu、Pb和Zn去除的影响.分析淋洗前后各形态重金属的去除特点,并通过计算稳定性指数(I_R值)和移动性指数(MF值)探究重金属稳定性和移动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体积比(皂角苷∶柠檬酸)为5∶1,固液比为1∶60,淋洗时间1 440 min时,污泥中Cu、Pb和Zn的最高去除率分别可达43.16%(S1)、32.45%(S2)和38.69%(S1).增加淋洗次数对Cu和Pb的去除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而对Zn的影响较小,尤其在2~3次淋洗后差异显著.4次淋洗后Cu、Pb和Zn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78.89%(S1)、77.08%(S2)和49.39%(S1).单次淋洗后,除酸溶态和可还原态外,污泥中其余形态的去除率均较低.增加淋洗次数,重金属的各形态去除率逐渐升高,尤其是Pb中的残渣态去除率增长明显.淋洗改变了重金属的稳定性和移动性,4次淋洗后Cu、Pb和Zn的IR值最大增长率分别为43.63%(S1)、39.44%(S2)和32.00%(S1),MF值减少30.19%~7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皂角苷 柠檬酸 联合淋洗 稳定指数 移动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大麦根伸长测定土壤Pb毒性阈值、淋洗因子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宁 郭雪雁 +2 位作者 陈世宝 刘彬 宋文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77-2182,共6页
选取了我国10个典型的不同性质农田土壤,外源添加8个不同Pb浓度,分别进行淋洗与非淋洗处理,根据ISO 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土壤外源Pb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EC10、EC50)及Pb毒性的淋洗因子,同时建立了基于不同土壤性质... 选取了我国10个典型的不同性质农田土壤,外源添加8个不同Pb浓度,分别进行淋洗与非淋洗处理,根据ISO 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土壤外源Pb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EC10、EC50)及Pb毒性的淋洗因子,同时建立了基于不同土壤性质的Pb毒性阈值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性质土壤中Pb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有显著差异(P〈0.01),EC50值在300~4130 mg·kg-1,EC10值在55~633 mg·kg-1.淋洗处理明显降低了土壤中外源Pb的毒性,基于EC50和EC10测定的不同土壤淋洗因子(LFECx)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96~1.96(LFEC50)和1.03~1.81(LFEC10).相比而言,在酸性(p H〈6.81)土壤中,淋洗处理对降低土壤外源Pb的毒性作用更为明显.基于主控因子(p H、有机碳含量OC、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淋洗与非淋洗土壤中Pb的大麦根伸长毒性(ECx,x=10,50)预测模型表明,除了江西红壤外,淋洗与非淋洗土壤中Pb的EC50实测值均落在模型预测值±2倍标准误差范围之内,说明基于上述土壤主要性质可以较好预测不同性质土壤中Pb的毒性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毒性阈值 淋洗因子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TQM的高校在线教学质量因素与短板改进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宫华萍 尤建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85,104,共8页
针对高校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该研究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对在线教学质量因素及短板改进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该研究运用"人机料法环测"(5M1E)因素分析法,构建了高校在线教学全面质量影响因素框架,明确了质量保... 针对高校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该研究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对在线教学质量因素及短板改进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该研究运用"人机料法环测"(5M1E)因素分析法,构建了高校在线教学全面质量影响因素框架,明确了质量保证的维度;然后,运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对高校在线教学质量短板问题进行风险分析,并结合短板问题的风险优先级和改进难易度,确定了"高风险"和"易改进"两类关键质量短板,指明了质量控制的重点。最后,结合各质量因素风险和改进特征,提出在线教学质量短板改进方案和措施,为高校在线教学质量保证和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质量因素 质量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TQM)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典型土壤汞淋溶风险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郑顺安 周玮 +3 位作者 薛颖昊 尹建锋 黄宏坤 郑向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89-3496,共8页
采集全国22种典型土壤,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探讨雨水(p H 5.6)作用下污染土壤Hg(外源添加2mg/kg)的淋溶和释放特征,并对影响土壤Hg淋溶特性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种土壤Hg的释放过程大致分为3类,第1类包括黑土?黑钙土?草毡土?水稻土... 采集全国22种典型土壤,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探讨雨水(p H 5.6)作用下污染土壤Hg(外源添加2mg/kg)的淋溶和释放特征,并对影响土壤Hg淋溶特性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种土壤Hg的释放过程大致分为3类,第1类包括黑土?黑钙土?草毡土?水稻土?暗棕壤?福州黄壤?黄泥土?栗钙土,这8种土壤在整个淋溶过程中淋出液Hg浓度极低,未超过地下水III级标准(1μg/L).第2类包括广西红壤?贵州黄壤?棕壤?灰钙土?黄绵土等5种土壤,淋溶前期(2~3L)Hg含量较低,到淋溶中期含量显著上升,随后出现下降,到淋溶末期(5~6L)淋溶液Hg含量降低到III级标准以下.第3类土壤包括砖红壤?黄棕壤?紫色土?褐土?赤红壤?潮土?盐碱土?江西红壤?棕漠土等9种土壤,淋溶过程呈现2个阶段,当淋溶体积在4L之内,淋出液中Hg浓度较高,且变化比较剧烈,对环境及地下水威胁较大,超出4L后,Hg释放速率明显变缓,浓度降低到III级标准以下.模拟降雨条件下22种土壤Hg的释放率为0.33%~5.95%,最高的是贵州黄壤,最低是吉林黑土,平均为1.55%.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OM)?p H及土壤汞含量(THg)对降雨作用下土壤Hg累计释放量(q)有重要作用,三者累计的决定系数为0.5865,回归方程为lnq=1.8+0.62ln THg-0.109p H-0.918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溶 模拟降雨 影响因子 土柱
下载PDF
涕灭威农药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朱忠林 单正军 +1 位作者 华晓梅 蔡道基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4年第1期25-28,共4页
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受许多因子的影响与制约。本文根据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建立了农药土壤残留动态与淋溶归宿的计算机模型,并用此模型计算了模拟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涕灭威农药在土层中的淋溶情况。结果表明:农药的使用量、土层... 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受许多因子的影响与制约。本文根据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建立了农药土壤残留动态与淋溶归宿的计算机模型,并用此模型计算了模拟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涕灭威农药在土层中的淋溶情况。结果表明:农药的使用量、土层中农药的降解半衰期、施药地区土壤的质地、降水或灌溉水量及其距施药后的时间对涕灭威在土层中的淋溶有较大的影响,而土壤有机碳含量则影响不大;地下水埋深对农药地下水污染的影响颇大。地下水埋深不足1m的地区,极易受农药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地下水 影响因子 污染 涕灭威
下载PDF
黑曲霉产有机酸浸出铀矿石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永东 李广悦 +3 位作者 丁德馨 胡南 邓钦文 周支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84-1591,共8页
为了解培养基种类、培养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黑曲霉产生的混合有机酸浸出铀矿石的影响,从铀矿山水样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株真菌——黑曲霉,应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otato sucrose agar,PSA)和葡萄糖-玉米浆培养基(dextrose corn syrup,P... 为了解培养基种类、培养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黑曲霉产生的混合有机酸浸出铀矿石的影响,从铀矿山水样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株真菌——黑曲霉,应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otato sucrose agar,PSA)和葡萄糖-玉米浆培养基(dextrose corn syrup,PCS)进行黑曲霉培养,获得了不同培养温度下产生的pH值不同的黑曲霉产混合有机酸,并将之作为浸出剂用于浸铀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黑曲霉产生的有机酸的主要组分为草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培养基种类的不同会影响黑曲霉所产有机酸的浸铀效果,采用PSA培养基培养的黑曲霉产生的有机酸浸铀效果更好(p<0.05)。培养温度和混合有机酸的pH值也会对黑曲霉代谢产物的铀浸出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二者具有交互效应,pH值对铀浸出率的影响相对较大。应用PSA培养基时,最佳培养温度为25℃,最佳代谢产物pH值为2.3;应用PCS培养基时,最佳培养温度为30℃,最佳混合有机酸pH值为2.0。培养基种类、温度和pH值主要通过改变黑曲霉产生的有机酸的成分和含量对铀浸出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黑曲霉 有机酸 浸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旱田土壤氮素淋失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莹 孙良杰 +4 位作者 杜立宇 蒋明翰 牛世伟 郭昆 孟追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6-1254,共9页
氮肥是至今向农田土壤投入最多的肥料,过多的氮素投入引起的氮素淋失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针对氮素淋失已经形成了许多农业阻控技术措施,但由于农田环境的复杂多变,这些措施的普适性应用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研究不涉及专门的氮... 氮肥是至今向农田土壤投入最多的肥料,过多的氮素投入引起的氮素淋失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针对氮素淋失已经形成了许多农业阻控技术措施,但由于农田环境的复杂多变,这些措施的普适性应用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研究不涉及专门的氮素淋失阻控技术措施影响,阐述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的旱田土壤氮淋失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施肥、耕作、灌溉和作物种植等人为因素和冻融作用、降水等自然因素。所得结论可为促进旱地氮素淋失阻控技术的应用推广、解决氮淋失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田间管理 氮素淋失 影响因素 面源污染
原文传递
环境友好淋洗材料研选及对棕壤Cd污染修复作用
12
作者 李英华 吴纪国 +1 位作者 刘司南 钱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7-1056,共10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性,常用于土壤重金属淋洗.为进一步提升其对土壤Cd的去除率,将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别与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A)、聚酰胺酸(PAA)及柠檬酸(CA)联用,采用水平实验法探究单独及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淋洗特征,用响... 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性,常用于土壤重金属淋洗.为进一步提升其对土壤Cd的去除率,将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别与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A)、聚酰胺酸(PAA)及柠檬酸(CA)联用,采用水平实验法探究单独及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淋洗特征,用响应面法进行参数优化;对比复合淋洗Cd与单一淋洗、不同复合材料、淋洗顺序对土壤Cd去除作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单独淋洗Cd去除率<16.69%.EDTMPA与皂素混合淋洗对Cd去除率提升显著,比皂素单独淋洗提升49.28%.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对淋洗效果影响显著顺序为:淋洗时间>复配比>温度>pH,两两因素存在交互作用.EDTMPA与皂素混合淋洗最佳参数条件为:复配比1.3∶1,pH 7,温度22 oC,淋洗时间240 min,此时Cd去除率为6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淋洗 响应面 复合淋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锌精矿氧压浸出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造伟 陈昭云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5期22-28,52,共8页
氧压浸出工艺以其矿物原料适应性广,冶炼生产过程中对硫酸的依赖较弱,浸出产物硫方便储存、运输、销售等特点,现正逐渐取代硫化矿焙烧-浸出-净化-电积的传统工艺。本文以某厂两段逆流氧压浸出工艺的生产实际数据作为依据,分析锌精矿浸... 氧压浸出工艺以其矿物原料适应性广,冶炼生产过程中对硫酸的依赖较弱,浸出产物硫方便储存、运输、销售等特点,现正逐渐取代硫化矿焙烧-浸出-净化-电积的传统工艺。本文以某厂两段逆流氧压浸出工艺的生产实际数据作为依据,分析锌精矿浸出原理及浸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氧压浸出反应初始阶段,初酸浓度对反应进行起主导作用,随着浸出反应的进行,温度成为起主导反应进行的重要条件,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确定了最终的生产工艺参数,并在此生产条件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生产跟踪,发现氧压浸出率可稳定控制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精矿 氧压浸出 浸出率 工艺参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氧化锌烟尘浸出采用针铁矿法除铁生产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天宇 宋红刚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2期5-9,共5页
某湿法炼锌厂采用一段中性浸出和两段酸性浸出处理氧化锌烟尘,中性浸出上清液进入酸化矿浸出系统,一次酸性浸出上清液回收铟,二次酸性浸出渣回收铅。随着氧化锌烟尘投入量加大,采用水解法沉铁已不能满足除铁要求,铁在系统内不断富集,一... 某湿法炼锌厂采用一段中性浸出和两段酸性浸出处理氧化锌烟尘,中性浸出上清液进入酸化矿浸出系统,一次酸性浸出上清液回收铟,二次酸性浸出渣回收铅。随着氧化锌烟尘投入量加大,采用水解法沉铁已不能满足除铁要求,铁在系统内不断富集,一次酸性浸出上清液铟含量低,二次酸性浸出渣渣量大,铟、铅品位低,酸化矿浸出系统杂质波动。采用针铁矿法对氧化锌烟尘浸出液进行除铁,使氧化锌烟尘浸出上清液进入酸化矿浸出系统前,将铁开路,降低了系统内铁量,保证酸化矿浸出系统的稳定,提高有价金属的回收率。本文还根据实际情况,对影响针铁矿法除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浸出 针铁矿法 除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煤矸石主要污染组分溶出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保 张莹 李晓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17-2222,共6页
通过调兵山市大兴煤矿煤矸石的静态淋溶实验,分析了影响煤矸石污染组分溶出量的因素,主要有淋溶液浸泡的时间、固液比、酸度、粒径大小、是否搅动等。实验结果表明,在溶出条件充分时,即固液比较小、粒径小于5mm、间歇搅拌的酸性环境中,... 通过调兵山市大兴煤矿煤矸石的静态淋溶实验,分析了影响煤矸石污染组分溶出量的因素,主要有淋溶液浸泡的时间、固液比、酸度、粒径大小、是否搅动等。实验结果表明,在溶出条件充分时,即固液比较小、粒径小于5mm、间歇搅拌的酸性环境中,煤矸石的污染组分被淋溶的更充分,并可得到最大溶出量。煤矸石淋溶液中的Cl-、总硬度、Cu、Zn含量均满足水质标准,短期内都不会对地下水构成威胁,但应加强监测监控,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静态淋溶 污染因子 溶出量
下载PDF
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的淋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丽娟 刘迎春 陶波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0-743,共4页
[目的]研究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的淋溶规律及不同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淋溶柱模拟环境条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分析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的淋溶特性。[结果]土壤含水量10%、降雨量100 mm、降雨速度23~25滴/min条件下,表土... [目的]研究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的淋溶规律及不同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淋溶柱模拟环境条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分析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的淋溶特性。[结果]土壤含水量10%、降雨量100 mm、降雨速度23~25滴/min条件下,表土中添加高剂量氟磺胺草醚150 mg/kg,淋溶深度可达30~35 cm;淋溶土壤有机质含量7.4%时,淋溶深度可达20~25 cm;高土壤含水量20%时,土壤淋溶深度超过35 cm;同一时间内降雨量高达140 mm时,土壤淋溶深度超过35 cm;淋溶柱表层分别添加氟磺胺草醚水剂(SL)、乳油(EC)和微乳剂(ME),结果显示水溶性较大的水剂表现出较强的淋溶特性。[结论]氟磺胺草醚淋溶深度与土壤的吸附性和渗透性有关,增加土壤吸附性,减少土壤渗透性,农药向土壤下层运行的速度降低,土壤淋溶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磺胺草醚 淋溶 土壤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高浓度熟料溶出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滨 李小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8,共5页
对高浓度熟料溶出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熟料溶出时,对溶出过程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液固比、溶出温度、溶出时间、调整液Al2O3浓度及SiO2浓度;高浓度熟料溶出时,碳酸钠浓度和游离苛性碱浓度对溶出液SiO2浓度和Al... 对高浓度熟料溶出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熟料溶出时,对溶出过程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液固比、溶出温度、溶出时间、调整液Al2O3浓度及SiO2浓度;高浓度熟料溶出时,碳酸钠浓度和游离苛性碱浓度对溶出液SiO2浓度和Al2O3溶出率的影响不大,相对调整液Al2O3浓度而言,是次要作用,这与低浓度溶出过程大多数研究结论有所不同;高浓度熟料溶出时,硫钠浓度对溶出过程影响极小;高浓度熟料溶出时,控制好溶出过程主要影响参数,可将溶出过程二次反应控制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料溶出 高浓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浸矿过程中固-液接触形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艾纯明 吴爱祥 +1 位作者 王贻明 李希雯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8-352,共5页
根据溶浸采矿类型及固液相对运动方式,结合表面物理化学机制,考察了浸出过程中浸出液与矿石的接触形式;同时从表面自由能和力学角度出发,探讨了浸润功、沾湿功、铺展系数和毛细上升高度公式。结果表明:影响浸出液与矿石接触的最主要因... 根据溶浸采矿类型及固液相对运动方式,结合表面物理化学机制,考察了浸出过程中浸出液与矿石的接触形式;同时从表面自由能和力学角度出发,探讨了浸润功、沾湿功、铺展系数和毛细上升高度公式。结果表明:影响浸出液与矿石接触的最主要因素为浸出液表面张力、接触角、矿石表面性质和外界温度以及浸出液在矿石表面的运动。针对溶浸采矿工艺,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浸采矿 固-液接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影响大布铀矿床原地爆破浸出效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望南 董春明 《铀矿冶》 CAS 2014年第1期4-7,共4页
大布铀矿床桃山矿田铀矿石原地爆破筑堆浸出工业试验与工业试生产的采场浸出率及浸出周期相差较大,经过分析比对,认为爆破方法及布液方式是影响浸出率及浸出周期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分层深孔挤压爆破筑堆方式来减少筑堆矿石的大块率,... 大布铀矿床桃山矿田铀矿石原地爆破筑堆浸出工业试验与工业试生产的采场浸出率及浸出周期相差较大,经过分析比对,认为爆破方法及布液方式是影响浸出率及浸出周期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分层深孔挤压爆破筑堆方式来减少筑堆矿石的大块率,采用有效的布液方式来增加溶浸剂与矿石接触的全面性,以及引进细菌浸出等手段来提高浸出率、缩短生产周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爆破浸出采铀 分层深孔挤压爆破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钼镍尾矿中金属浸出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霞 杨爱江 +1 位作者 王丽 薛洪其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76,共7页
利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t.f菌)对钼镍尾矿进行生物浸出试验,探究初始Fe^(2+)浓度、pH值、钼镍尾矿矿浆浓度对钼镍尾矿中Ni、Zn、Mo、Cu浸出率的影响。对比研究At.f菌的生物浸出和Fe^(3+)及稀硫酸化学浸出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At.f... 利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t.f菌)对钼镍尾矿进行生物浸出试验,探究初始Fe^(2+)浓度、pH值、钼镍尾矿矿浆浓度对钼镍尾矿中Ni、Zn、Mo、Cu浸出率的影响。对比研究At.f菌的生物浸出和Fe^(3+)及稀硫酸化学浸出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At.f菌浸出体系初始Fe^(2+)的质量浓度在9~12 g/L时,At.f细菌浸矿最佳;pH值在1.0~2.6时,pH值对At.f细菌浸出浸矿体系的整体影响不大;矿浆浓度越低,对金属矿的浸出效果越好。At.f菌的生物浸出对尾矿中Ni、Zn浸出效果明显好于Fe^(3+)及稀硫酸的纯化学浸出,浸出16天后,Ni和Zn最大浸出率分别为66.93%和82.71%,而Fe^(3+)的化学浸出体系对Mo的浸出效果优于At.f菌和稀硫酸浸出体系。At.f菌、Fe^(3+)及稀硫酸浸出第16天时,Cu浸出率分别为85.46%、61.52%和92.35%。At.f菌在浸出体系中不断产生的Fe^(3+)和H~+对尾矿可进行持续氧化作用,后期主要是以At.f菌的直接氧化为主。XRD结果显示,在At.f浸矿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铵黄铁矾,钝化尾矿金属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钼镍尾矿 生物浸出 化学浸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