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中位模型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站优化规划 被引量:27
1
作者 易文飞 俞永增 +2 位作者 张艺伟 李中成 黄永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112,共6页
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以往对于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站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备容量的优化配置方面,较少对能源站位置及管网路径的优化规划进行分析。研究了考虑电、热供应的区域... 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以往对于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站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备容量的优化配置方面,较少对能源站位置及管网路径的优化规划进行分析。研究了考虑电、热供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站选址及能源传输管网路径优化布局问题。首先,根据p-中位模型建立了能源站选址及管网路径布局的优化规划模型。其次,考虑能源站、管网设备初始投资及施工费用,建立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投资费用模型。最后,基于枚举法提出了一种改进求解方法对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并以某园区为实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p-中位模型 能源站选址 管网布局
下载PDF
区域能源规划中站网布置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兆强 刘青荣 +1 位作者 阮应君 王海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30,共6页
为解决区域能源规划中能源站选址和管网规划的耦合问题,从整体规划角度出发,基于城市规划的功能地块分布特点和用户负荷特性,构建了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Regional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RDES)的'站—网'一体化布局模型。提... 为解决区域能源规划中能源站选址和管网规划的耦合问题,从整体规划角度出发,基于城市规划的功能地块分布特点和用户负荷特性,构建了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Regional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RDES)的'站—网'一体化布局模型。提出了基于最小生成树思想的布网选址算法,在遍历解集空间中所有可行解基础上得到确定的最优解,确定了区域内最优的能源站数量、站址和容量以及能源站至负荷点输送管网的最优路径。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所构建站网布局模型与布网选址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区域能源规划的站网规划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规划 站网布置 管网优化 能源站选址
原文传递
不同规模灌溉管网优化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仵峰 王宇璨 +1 位作者 宰松梅 刘群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06,共6页
管网布置和管径组合是灌溉管网优化的2个主要方面,直接关系到灌溉工程的投资和运行。分析了管段流量、管道内径和管网投资随管网规模的变化情况,并以"丰"字形和"π"形布置为例,分析了管网布置形式、管径计算方法和... 管网布置和管径组合是灌溉管网优化的2个主要方面,直接关系到灌溉工程的投资和运行。分析了管段流量、管道内径和管网投资随管网规模的变化情况,并以"丰"字形和"π"形布置为例,分析了管网布置形式、管径计算方法和灌水时长对管网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管段流量与管网规模呈二次函数关系,管道内径与管网规模呈幂函数关系,单位面积上的基建费和年费用与管网规模呈幂函数关系,年运行费与管网规模呈二次函数关系,各项费用都随灌水时长的增加而降低;②"π"形布置适用于管网规模8 hm^2以上的情形,8 hm^2以下时2种布置形式均可。③计算管径时,为了节省基建费不宜采用经济流速法,为了节省运行费不宜采用求导法,以年费用最低为目标时,管网规模在2 hm^2以下时采用经济流速法,2~800 hm^2时采用经验公式法,800~3 200 hm^2时采用求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管网 规模 布置 管径计算 灌水时长 投资
下载PDF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许剑方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5-977,共3页
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设计审核中遇到的四个问题展开探讨,即最不利点的最小压力能否作为系统选泵和确定喷头间距的依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如何布置比较科学;加密喷头闭式喷水系统作用时间和系统设置方式的选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 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设计审核中遇到的四个问题展开探讨,即最不利点的最小压力能否作为系统选泵和确定喷头间距的依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如何布置比较科学;加密喷头闭式喷水系统作用时间和系统设置方式的选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末端试水装置设置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喷头间距 管网布置 作用时间 末端试水装置
下载PDF
微喷带灌溉田间管网工程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窦超银 孟维忠 +2 位作者 陈伟 王良 张立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合理布置管网是微喷带灌溉工程效益发挥的基础,结合工程实践,对微喷带单控轮灌模式(SH)、辅管轮灌模式(AP)和支管轮灌模式(BP)的布置形式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H模式单位面积投入低,结构简单,适用于小面积微喷带灌溉;AP模式... 合理布置管网是微喷带灌溉工程效益发挥的基础,结合工程实践,对微喷带单控轮灌模式(SH)、辅管轮灌模式(AP)和支管轮灌模式(BP)的布置形式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H模式单位面积投入低,结构简单,适用于小面积微喷带灌溉;AP模式既具有经济性,又兼顾了机械化作业,同时还不受种植结构调整影响,适用于面积较大的地块;BP模式系统设备使用寿命长,后期投入少,适用于大面积、规模化节水灌溉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管网布置 节水灌溉 微喷带
下载PDF
集中供热系统“管-站”布局及管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志国 陈键 +2 位作者 宋永臣 杨文哲 项新耀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2-304,共3页
对大型集中供热系统而言,设计过程包括"管-站"布局设计和管网系统设计。根据最优化理论,提出了集中供热系统的两级优化设计模型,即第一级的"管站"布局优化和第二级的管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由于"管-站&q... 对大型集中供热系统而言,设计过程包括"管-站"布局设计和管网系统设计。根据最优化理论,提出了集中供热系统的两级优化设计模型,即第一级的"管站"布局优化和第二级的管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由于"管-站"布局优化模型属NP-hard问题(不确定问题),为寻求有效解法,对"管站"布局优化模型提出两步分级法求解,即优化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分区优化,第二步为选址优化。运用本文所述方法对辽河油田振兴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 “管-站”布局 管网 优化设计 分级求解
原文传递
施工现场平面图布置要点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土文艳 《山西建筑》 2016年第23期99-100,共2页
结合实践经验,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内容与布置原则,分析了平面布置图在临设搭建、施工道路布置、水电管网线路走向等方面的设计要点,总结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绘制的注意事项,以保证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 施工现场 平面布置图 施工道路 水电管网
下载PDF
涧峪岔转油站总图设计
8
作者 陈强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8期64-65,共2页
涧峪岔转油站总图设计结合该站址荒山地形及高差,采用台阶式布局,原油装卸及油水分离采用自流式流程,管网布置采用了低墩架空管廊带、盖板涵穿越行车道路的形式。该转油站已成功投产运行两年多,实现了原油装卸及油水分离流程的零耗电;... 涧峪岔转油站总图设计结合该站址荒山地形及高差,采用台阶式布局,原油装卸及油水分离采用自流式流程,管网布置采用了低墩架空管廊带、盖板涵穿越行车道路的形式。该转油站已成功投产运行两年多,实现了原油装卸及油水分离流程的零耗电;与平原站场相比,转油泵房及其他设备、设施得到了有效简化,总工程费用减少约10%,运行成本节约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油站 自流式流程 总图设计 总平面布置 管网综合布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