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岩体结构特征和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的岩质开挖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穆成林 裴向军 +2 位作者 裴钻 张引 习朝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0-158,共9页
综合黔西地区层状岩质开挖边坡研究成果发现:岩体结构特征是分析评价层状边坡变形失稳模式、机制和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因此,结合该地区层状边坡地质条件的差异性,针对性地划分岩体结构类型对边坡的分析评价尤为重要。考虑地层岩性组合... 综合黔西地区层状岩质开挖边坡研究成果发现:岩体结构特征是分析评价层状边坡变形失稳模式、机制和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因此,结合该地区层状边坡地质条件的差异性,针对性地划分岩体结构类型对边坡的分析评价尤为重要。考虑地层岩性组合、地质构造、软弱夹层(结构面)因素,系统地将边坡岩体结构类型分为4个大类(近水平-缓倾边坡岩体,倾斜层状边坡岩体,陡倾、直立、倒转层状岩体,地质构造作用强烈或含有溶蚀洞穴、沟壑的边坡岩体)和10个亚类,并针对相应类型的边坡进行工程地质综合评价,分别阐述了失稳模式和机制。以边坡岩体结构类型为基础,甄选影响开挖边坡稳定性的6个定性指标和6个定量指标;对指标组合赋权,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对边坡进行稳定性预测评价,建立了'岩体结构-指标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新评价体系。实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方法是一种可靠性高、科学合理的稳定性预测新方法,可在相关工程领域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边坡 结构类型 稳定性预测 组合赋权 未确知测度
下载PDF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成层土坡的适用性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成华 高文梅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93-196,272,共5页
通过实例讨论了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成层土坡稳定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对于均质土坡,强度折减得到的安全系数在工程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折减后的应力场发生了变化,不能用于分析原土坡的稳定性;对于多层土坡,通过简单折减土的强度指标c,tan... 通过实例讨论了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成层土坡稳定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对于均质土坡,强度折减得到的安全系数在工程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折减后的应力场发生了变化,不能用于分析原土坡的稳定性;对于多层土坡,通过简单折减土的强度指标c,tanφ,不能得到正确的应力场,也不能得到土坡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折减技术 成层土坡 安全系数 有限元 适用性
下载PDF
基于滑动面搜索的分层土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亮 邓东平 赵炼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95-4002,共8页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以随机角生成的随机曲线为基础,通过对随机过程进行分析和简化,用可以模拟随机曲线的近似曲线代替随机曲线进行最危险滑动面搜索。将这种滑动面搜索的新方法应用于分层土坡中,其中分层土坡分为水平分层、倾斜分层和...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以随机角生成的随机曲线为基础,通过对随机过程进行分析和简化,用可以模拟随机曲线的近似曲线代替随机曲线进行最危险滑动面搜索。将这种滑动面搜索的新方法应用于分层土坡中,其中分层土坡分为水平分层、倾斜分层和斜折线分层这几种型式。选择多个算例与现有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单独考虑软弱夹层对滑动面选择有影响的分层土坡,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实例分析讨论新方法对该类分层土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时滑动面型式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计算出的最小安全系数略小,得到的最危险滑动面也颇接近,可以证明新方法的有效性;该新方法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分层土坡 滑动面搜索 简化Janbu法 软弱夹层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含弱透水夹层边坡非饱和渗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卢文由页 李博勇 +2 位作者 李星 于浩 曾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1-187,共7页
夹层结构或互层结构是常见的坡体结构形式,软弱夹层或岩层通常具有较弱的透水性,对边坡地下水分布及渗透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水体质量守恒方程及V-G模型,采用PVI方法对含夹层边坡进行非饱和渗流模拟。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可... 夹层结构或互层结构是常见的坡体结构形式,软弱夹层或岩层通常具有较弱的透水性,对边坡地下水分布及渗透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水体质量守恒方程及V-G模型,采用PVI方法对含夹层边坡进行非饱和渗流模拟。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现场尺度的模拟结果表明,含低渗透性夹层的边坡易在夹层处表现出地下水分层的现象,且夹层的渗流特性和发育程度直接影响该区域地下水的分布情况:随着夹层非饱和参数α的增大(或n的减小),夹层与邻近岩土体渗透系数比的减小,夹层厚度与高度的增加,地下水分层现象更加显著。研究揭示了含夹层边坡地下水特殊分布模式,也对类似结构岩土体的非饱和水力参数确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夹层边坡 非饱和渗流 有限元模拟 V-G模型 地下水分层
下载PDF
大型单斜层状基岩滑坡变形特征与失稳机制研究——以重庆石柱县龙井滑坡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赛楠 魏英娟 +4 位作者 王平 张枝华 吴晓宾 王文沛 杨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9-750,共12页
以重庆石柱县龙井滑坡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测绘、卫星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工程地质钻探、深部位移监测、现场与室内试验等手段,详细分析该滑坡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以及三维稳定性。该滑坡体积约142.83×10^(4)m^(3),为大型单斜层... 以重庆石柱县龙井滑坡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测绘、卫星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工程地质钻探、深部位移监测、现场与室内试验等手段,详细分析该滑坡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以及三维稳定性。该滑坡体积约142.83×10^(4)m^(3),为大型单斜层状岩质滑坡,具有复合性破坏特征。滑坡前后缘高差约50 m,前缘剪出口近陡立临空,为滑坡高位剪出提供了势能条件。斜坡内发育的2组优势构造裂隙与软弱夹层将中厚层基岩切割成碎裂块体,使岩体具有较好的离散性,为滑坡解体远程滑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底部软弱夹层经过长期演化蠕变,剪切强度逐渐降低形成滑带,为滑坡滑动提供了力学条件。运用力学矢量求解法,对龙井滑坡进行三维静力学解析。当滑带的抗剪强度处于饱和残余值时,滑坡安全系数为0.93,滑体将沿软弱夹层顺岩层的真倾向方向发生蠕滑变形,受到西侧稳定山体的阻挡后向SE方向发生小角度偏转滑动。本文采用多种手段较全面地分析龙井滑坡的变形特征以及失稳机制,可为此类受阻转向的楔形体滑坡早期识别与失稳模式判断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单斜层状斜坡 软弱夹层 残余强度 三维稳定性 石柱县
原文传递
工程地质科技发展与进步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昌 巨广宏 杨伟强 《西北水电》 2020年第2期6-11,共6页
进入21世纪,工程地质勘察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迅猛,西北院为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以科技为引领,提高勘察技术进步。近年勘察技术进步主要在3D激光扫描技术、工程勘察技术数字化、定向钻孔测试设备研发及综合勘察技术、地质遥感解译、... 进入21世纪,工程地质勘察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迅猛,西北院为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以科技为引领,提高勘察技术进步。近年勘察技术进步主要在3D激光扫描技术、工程勘察技术数字化、定向钻孔测试设备研发及综合勘察技术、地质遥感解译、岩土数值模拟等方面。科技研发主要集中在复杂边坡、深厚覆盖层、岩体结构、特殊性岩土等方面,在以下方面取得研究进展:层状岩质边坡复杂变形破坏机理、失稳模式及治理措施;水库滑坡及塌岸稳定分析、安全防控措施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倾倒岩体变形破坏与分类;工程岩体缓倾角结构面;基于量化指标的高拱坝建基岩体可利用标准和建基面选择;超高面板坝巨厚砂砾石料层“深井法”勘察与可利用性评价技术;深厚覆盖层坝基工程特性;城市地下铁道工程富水砂卵石地层勘察与评价;西北地区大型风力发电场盐渍土工程地质特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察技术 定向钻孔 复杂层状边坡 水电站工程滑坡及特殊边坡 倾倒岩体 高拱坝建基岩体 深厚覆盖层 缓倾角结构面 盐渍土
下载PDF
顺层边坡岩体的爆破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继春 郭学彬 +1 位作者 郑爽英 曹孝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1041-1044,共4页
以顺层岩质路堑开挖爆破为背景,针对深孔爆破与小台阶爆破两种爆破方法进行了5次现场爆破试验,在测定不同方向上岩体质点振动速度的基础上,分析层状岩体的地震波传播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深孔爆破产生的地震强度是小台... 以顺层岩质路堑开挖爆破为背景,针对深孔爆破与小台阶爆破两种爆破方法进行了5次现场爆破试验,在测定不同方向上岩体质点振动速度的基础上,分析层状岩体的地震波传播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深孔爆破产生的地震强度是小台阶爆破的5倍以上;同一次爆破中,深孔爆破沿走向的振动速度是垂直走向的1.1—1.4倍,而对于小台阶爆破的相应值为1.2—1.9倍;在顺层岩质路堑施工中,可采用预留保护层的深孔爆破分部开挖方案,并通过微差起爆技术限制单段最大装药量,以达到降震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边坡 岩体 爆破震动 减震措施
下载PDF
软硬岩互层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郑志勇 余海兵 徐海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106,共5页
采用FLAC3 D强度折减法研究软硬岩互层边坡在不同岩层厚度组合h、不同岩层倾角下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稳定性系数k。结果表明h对边坡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小,θ对边坡的破坏模式影响明显:1水平层状边坡破坏模式为滑移—压致拉裂;随着θ的增大,... 采用FLAC3 D强度折减法研究软硬岩互层边坡在不同岩层厚度组合h、不同岩层倾角下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稳定性系数k。结果表明h对边坡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小,θ对边坡的破坏模式影响明显:1水平层状边坡破坏模式为滑移—压致拉裂;随着θ的增大,顺倾向边坡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顺层滑移、滑移—溃曲、弯折—溃曲;直立边坡为弯折—崩塌破坏模式;反倾向边坡为滑移—溃曲和弯折—倾倒破坏模式。2缓倾向顺层边坡中,h的变化对边坡k影响很小,k由靠近坡脚处的软岩决定;其余层状边坡中,当软岩厚度不变时,k随着硬岩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硬岩厚度不变时,k随着软岩厚度的增大而减小。3随着θ的增大,顺倾向边坡中,k曲线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形状;反倾向边坡中,k曲线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形状;软硬岩互层边坡总体稳定性趋势为,近直立层状边坡>陡倾向顺层边坡>反倾层状边坡>近水平层状边坡>缓倾向顺层边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边坡 软硬岩互层边坡 破坏模式 稳定性 强度折减法
下载PDF
隧道口顺层斜坡地震动力响应特征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志荣 宋丹青 +2 位作者 刘晓丽 王诚文 张建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69-2080,共12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动力破坏模式,基于动力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设计完成了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振动台缩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模型边坡具有典型的地形放大效应,模型边坡具有明显的坡表动...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动力破坏模式,基于动力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设计完成了隧道洞口段顺层边坡振动台缩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模型边坡具有典型的地形放大效应,模型边坡具有明显的坡表动力放大效应,相同条件下与坡内相比坡表的动力放大效应较大;地震动输入方向及强度对模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具有影响,相同条件下与输入垂直地震动相比输入水平地震动时模型边坡的动力放大效应较大;隧道结构改变了模型边坡的局部动力响应特征,对坡体的动力放大效应具有放大作用;地震作用下模型边坡的动力破坏模式为地震诱发-最上层结构面逐渐形成滑带-最上层结构面以上滑体滑动破坏-滑体堆积坡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段 层状边坡 动力响应特征 地震 振动台试验 岩土工程
原文传递
结构面特征对顺层边坡开挖卸荷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云勇 李蜀南 +1 位作者 向波 马建林 《公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以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某高速公路灌口组粉砂质泥岩顺层边坡为工程背景,利用现场大型直剪试验地质参数,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以现场施工监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顺层边坡结构面倾角、间距对边坡开挖卸荷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 以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某高速公路灌口组粉砂质泥岩顺层边坡为工程背景,利用现场大型直剪试验地质参数,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以现场施工监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顺层边坡结构面倾角、间距对边坡开挖卸荷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顺层边坡卸荷区随开挖级数增加而不断扩展,呈现上宽下窄的分布特征,开挖卸荷深度随开挖级数增加迅速减小,深高比随顺层边坡开挖级数增加逐渐减小;顺层边坡安全系数随结构面倾角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开挖卸荷导致结构面最不利倾角由20°变化为30°,此时边坡卸荷深度及位移变形量最大;结构面间距对顺层边坡开挖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影响较小,但结构面密集边坡的位移变形量远大于结构面稀疏边坡,两者最大水平位移相差近5倍。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工程边坡防护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红层泥岩 顺层边坡 结构面 开挖卸荷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顺层边坡岩体爆破对软弱层性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小林 张继春 曹孝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6,36,共5页
研究并确定开挖爆破对顺层岩质边坡软弱层性态的影响规律是正确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支挡设计的前提。结合现场浅孔爆破层裂试验,利用LS-DYNA3D程序模拟研究浅孔爆破时软弱层性态的变化特征。探讨距爆源不同位置处软弱层充填物的位移... 研究并确定开挖爆破对顺层岩质边坡软弱层性态的影响规律是正确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支挡设计的前提。结合现场浅孔爆破层裂试验,利用LS-DYNA3D程序模拟研究浅孔爆破时软弱层性态的变化特征。探讨距爆源不同位置处软弱层充填物的位移分布、压密度及其变化规律,给出了爆破造成层面破裂的临界位移值0.1 mm和充填物压密度的近似计算公式。此外,在模拟计算相同地质条件下深孔爆破的层裂效应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深孔爆破和浅孔爆破对软弱层性态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浅孔爆破在软弱层中形成上下左右4个方向稍微突出的近似圆形爆腔,其半径约为28.7 cm;而深孔爆破的近似圆形爆腔,其装药后方半径(89.1 cm)远小于其他3个方向半径(138.7 cm),且软弱层上下表面向后卷曲厉害;随着爆源距的增大,软弱层的位移逐渐减小,并且浅孔爆破和深孔爆破在爆源距分别小于40 cm、100 cm时,位移随爆源距的降低速度很快;软弱层的压密度在爆源附近较大,而且降低速度也很快,随着爆源距的增大,压密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边坡 台阶爆破 数值模拟 软弱层性态
下载PDF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顺倾向层状边坡各向异性渗流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师文豪 杨天鸿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3-1788,共6页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下边坡渗流规律对研究边坡稳定性至关重要,应用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和Louis经验公式建立的各向异性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对顺倾向层状边坡的各向异性渗流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顺倾向层状边坡中水位降...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下边坡渗流规律对研究边坡稳定性至关重要,应用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和Louis经验公式建立的各向异性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对顺倾向层状边坡的各向异性渗流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顺倾向层状边坡中水位降深随结构面倾角θ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形态,且越靠近溢出点,结构面倾角对水位降深影响越大;θ约为42°时水位降深最大,潜水面最低,同时渗透各向异性系数达到最大值;顺倾向边坡岩层产状一定时,随着埋深的增加,岩体渗透各向异性系数逐渐减小,裂隙控渗特征由显著到逐渐变弱,表现出向各向同性渗流过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边坡 渗透各向异性系数 渗流 渗流应力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分层排土场边坡降雨入渗过程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蔡文倩 王建德 姜立春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1年第5期35-42,共8页
针对岭南沿海地区露天矿山排土场边坡分层特征,基于分层边坡降雨入渗模型,计算在一定降雨强度下雨水入渗深度,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得出安全系数,结合工程实例,用数值模拟确定不同降雨入渗条件下的体积含水率、降雨入渗深度以及安... 针对岭南沿海地区露天矿山排土场边坡分层特征,基于分层边坡降雨入渗模型,计算在一定降雨强度下雨水入渗深度,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得出安全系数,结合工程实例,用数值模拟确定不同降雨入渗条件下的体积含水率、降雨入渗深度以及安全系数的变化,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强度与渗透系数的关系对土体体积含水率的分布影响显著,建立的分层边坡雨水入渗深度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分层边坡降雨入渗过程,在降雨初期以及湿润锋到达土体分层界面时,安全系数降幅最大,随后安全系数降幅逐渐减小且趋于稳定。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现场位移监测结果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成果为分层边坡降雨入渗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分层边坡 安全系数 稳定性 位移监测
下载PDF
非均一性斜坡落石运动轨迹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泰江 章广成 向欣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6-203,213,共9页
现有的落石运动轨迹研究均将斜坡视为半无限均匀的坡面,而实际的工况下,坡面由不均一材料组成。根据落石不同的运动模式,将坡面简化为多层岩土体材料的结构形式,在滚动阶段,基于Hertz接触理论得到落石在不同坡面条件下运动特征,并给出... 现有的落石运动轨迹研究均将斜坡视为半无限均匀的坡面,而实际的工况下,坡面由不均一材料组成。根据落石不同的运动模式,将坡面简化为多层岩土体材料的结构形式,在滚动阶段,基于Hertz接触理论得到落石在不同坡面条件下运动特征,并给出坡面分层条件下落石切向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在碰撞阶段,基于能量守恒定理,采用准静态接触力学理论得到法向恢复系数公式,理论推导得到任意层厚岩土体材料坡面条件下落石法向和切向恢复系数的解析解,然后求解得到碰撞后落石运动参数,并根据碰撞后落石的速度及回弹量关系,给出碰撞后落石运动模式转换的判别条件,最后结合运动学定理,得到3种运动模式任意分层坡面条件落石的运动轨迹,将理论公式应用于某山区落石运动轨迹预测,验证了理论公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 分层坡面 接触理论 恢复系数 运动轨迹
下载PDF
层状边坡倾倒变形多级折断面分布深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贺琮栖 魏玉峰 +2 位作者 王洋 梁彭 金磊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09-2818,共10页
针对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倾倒变形折断面空间展布缺乏定量判断的问题,以地质原型和变形机制分析为基础,考虑岩层自重、上覆岩层盖重、侧向压力、岩层间的摩擦力等作用,提出了岩板倾倒折断的独立悬臂梁模型和独立简支梁模型。采用板梁的最... 针对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倾倒变形折断面空间展布缺乏定量判断的问题,以地质原型和变形机制分析为基础,考虑岩层自重、上覆岩层盖重、侧向压力、岩层间的摩擦力等作用,提出了岩板倾倒折断的独立悬臂梁模型和独立简支梁模型。采用板梁的最大拉应力破坏准则,推导出了倾倒变形各阶段岩层的临界折断深度公式。利用地质原型对推导的公式进行了验证,并通过离心试验获取了倾倒变形各阶段的坡形参数,对边坡各阶段折断深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理论模型可计算倾倒变形层间剪切错动、弱倾倒破坏、强倾倒破坏等各阶段岩层的折断长度;岩层折断长度与岩层分布高程、拉应力、岩梁自身重度呈负相关,与岩层内摩擦角、岩层厚度、抗拉强度呈正相关;根据倾倒变形各阶段力学参数,计算倾倒体各级折断面分布位置,结果与地质原型和离心试验结果吻合。该研究成果对倾倒变形边坡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边坡 倾倒变形 多级折断 折断长度 离心试验
下载PDF
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康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本文基于有限元上限法,研究了不同层理面参数、岩体容重和边坡坡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层理面强度的增加,边坡稳定性越高;岩体容重和边坡坡高的增加,边坡越不稳定。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起借鉴作用。
关键词 层状边坡 稳定性 有限元 上限法
下载PDF
成层介质边坡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立明 陈征宙 +1 位作者 张崇波 张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3,91,共6页
在由多层渗透系数不同的岩土材料构成的成层介质边坡中,渗流在穿过两层岩土材料之间的边界时会发生折射,渗流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并符合渗流折射定律。通过分析成层介质边坡中的渗流场,根据渗流折射定律,推导每个土层内渗流力的... 在由多层渗透系数不同的岩土材料构成的成层介质边坡中,渗流在穿过两层岩土材料之间的边界时会发生折射,渗流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并符合渗流折射定律。通过分析成层介质边坡中的渗流场,根据渗流折射定律,推导每个土层内渗流力的方向和大小,得出接近实际情况的初步简化计算结果。结合算例,对比渗流发生折射前后的计算结果,发现当下层土的渗透性系数小于上层土时,随着下层土与上层土的渗透系数比值的降低,渗流力在下层土中产生的垂直、平行于滑动面的分力会达到上层土中该分力的10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渗流力 成层介质边坡 渗流折射
下载PDF
应用压杆理论对顺层边坡溃屈失稳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龙生 侯克鹏 肖慧 《价值工程》 2014年第1期100-101,共2页
顺层边坡的失稳问题一直是工程地质学和岩石力学领域内极为瞩目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顺层边坡的地质背景及力学作用机制,抽象出了顺层边坡溃屈破坏的力学模型。利用板柱塑性压杆稳定性理论,结合材料力学的知识,推导出了相应... 顺层边坡的失稳问题一直是工程地质学和岩石力学领域内极为瞩目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顺层边坡的地质背景及力学作用机制,抽象出了顺层边坡溃屈破坏的力学模型。利用板柱塑性压杆稳定性理论,结合材料力学的知识,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利用文中理论方法及所建立的位移判据,并结合工程现场有效的量测手段,可方便、有效的判定岩质顺层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边坡 溃屈失稳 压杆原理 材料力学
下载PDF
钻孔爆破过程中顺倾边坡软弱夹层的运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小林 张继春 +1 位作者 郭学彬 肖正学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9-564,共6页
针对顺倾边坡爆破时爆轰气体冲刷、压密软弱夹层而形成爆腔从而影响边坡稳定的问题,应用爆轰流体动力学和气液两相流理论,分析了在钻孔爆破过程中软弱夹层在爆轰气体作用下的压密和推移机理,建立了爆破过程中软弱夹层的运动力学模型,导... 针对顺倾边坡爆破时爆轰气体冲刷、压密软弱夹层而形成爆腔从而影响边坡稳定的问题,应用爆轰流体动力学和气液两相流理论,分析了在钻孔爆破过程中软弱夹层在爆轰气体作用下的压密和推移机理,建立了爆破过程中软弱夹层的运动力学模型,导出了爆腔在爆轰气体作用下的运动速度、最终半径和扩腔时间同装药参数和软弱夹层力学参数的定量关系。将该运动力学模型应用于两个典型实例的爆腔计算中,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4%左右,软弱夹层的运动速度随距炮孔中心距离的关系曲线也与试验曲线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模型 爆腔 软弱层 爆破 顺倾边坡
下载PDF
层状边坡破坏机制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仕鹏 唐海 赵海龙 《矿业工程研究》 2017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分析层状边坡破坏机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相对应的模型,对不同结构面倾角的边坡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对于水平层状的边坡,其破坏模式为压剪破坏,随着倾角α的增大,其破坏模式由沿某优势结构面的滑移向滑移-溃曲组合模式演... 为分析层状边坡破坏机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相对应的模型,对不同结构面倾角的边坡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对于水平层状的边坡,其破坏模式为压剪破坏,随着倾角α的增大,其破坏模式由沿某优势结构面的滑移向滑移-溃曲组合模式演变,对于竖直层状边坡,在夹层的上部呈现出弯曲状态,层间拉裂,最终失稳;反倾向边坡在倾角α较小时,表现出沿某夹层的滑移,但此夹层不在坡脚处,随α的增大,岩层出现弯曲状,产生局部裂隙,当应力达到岩体强度时,边坡失稳.数值分析结果可为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边坡 FLAC3D 结构面倾角 破坏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