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原状土切线模量法 被引量:107
1
作者 杨光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27-1931,共5页
根据原状地基的载荷试验曲线,建立原状土的切线模量与应力水平关系的切线模量方程,对地基不同点根据其应力水平由切线模量方程确定计算点原状土的切线模量,用该切线模量对地基沉降进行分层总和法计算,其特点是切线模量是由原位试验得到... 根据原状地基的载荷试验曲线,建立原状土的切线模量与应力水平关系的切线模量方程,对地基不同点根据其应力水平由切线模量方程确定计算点原状土的切线模量,用该切线模量对地基沉降进行分层总和法计算,其特点是切线模量是由原位试验得到的,能反映原状地基土的特点,同时考虑应力水平的影响,反映了土的非线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线模量 原位载荷试验曲线 分层总和法 非线性 原状土
下载PDF
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原状土割线模量法 被引量:32
2
作者 杨光华 王鹏华 乔有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2,共4页
地基的沉降计算如何较准确而又简便是工程实践中一直未很好解决的问题。为较好解决地基沉降计算这一重要难题,提出一种原状土割线模量法,就是利用原状土的压板试验曲线,假定压板试验曲线符合双曲线方程,利用Bussinesq解,建立不同荷载水... 地基的沉降计算如何较准确而又简便是工程实践中一直未很好解决的问题。为较好解决地基沉降计算这一重要难题,提出一种原状土割线模量法,就是利用原状土的压板试验曲线,假定压板试验曲线符合双曲线方程,利用Bussinesq解,建立不同荷载水平下土体的等效割线模量。对于实际基础,则根据土体不同深度的应力水平,从压板试验曲线确定原状土的割线模量,然后用于分层总和法进行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通过试验曲线的验证和实际工程的应用,证明该方法效果较好,可较准确计算地基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土 割线模量 分层总和法 非线性沉降
下载PDF
基于e–p曲线的软土地基非线性沉降的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28
3
作者 杨光华 姚丽娜 +1 位作者 姜燕 黄忠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软土地基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不可忽略。目前中国地基规范对软土地基的沉降主要是采用侧限压缩试验曲线进行一维压缩沉降计算,然后对该计算结果乘以一个经验修正系数来反映软土侧向变形等所产生的沉降,经验系数为1.1~1.7,变化大,缺乏量... 软土地基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不可忽略。目前中国地基规范对软土地基的沉降主要是采用侧限压缩试验曲线进行一维压缩沉降计算,然后对该计算结果乘以一个经验修正系数来反映软土侧向变形等所产生的沉降,经验系数为1.1~1.7,变化大,缺乏量化取用方法。因此,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尚缺乏有效可靠的实用计算方法。基于e–p曲线和Duncan-Chang本构模型的概念提出了用e–p曲线求取软土的非线性切线模量Et的方法,然后把地基的沉降分解为有侧限的压缩沉降和侧向变形产生的沉降两部分。有侧限的压缩沉降采用传统的e–p曲线分层总和法计算,侧向变形的沉降用非线性切线模量Et进行分层总和法求得。模型简单、参数易获得,由此而建立了一个较简便实用的软土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工程案例与实测结果、规范方法计算结果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说明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沉降 侧向变形 e–p曲线 切线模量 分层总和法
下载PDF
条形基础下地基非线性沉降的改进计算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曹文贵 田小娟 +1 位作者 刘海涛 张永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66-2272,共7页
针对地基土体孔隙压缩性导致其变形力学参数变化的特征,对条形基础下地基的非线性沉降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首先,通过深入探讨附加应力和应力历史对地基土体模量影响的力学机制,分别建立地基土体变形力学参数随附加应力和应力历史变化的... 针对地基土体孔隙压缩性导致其变形力学参数变化的特征,对条形基础下地基的非线性沉降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首先,通过深入探讨附加应力和应力历史对地基土体模量影响的力学机制,分别建立地基土体变形力学参数随附加应力和应力历史变化的分析模型;然后,利用地基沉降计算的传统分层总和法,考虑地基沉降计算的非线性特征,并引入分级加载的思想,提出条形基础非线性沉降的新型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反映地基土体变形力学参数随附加荷载变化的特征,也反映地基土体由于初始应力水平或应力历史不同而引起的土体模量不同对地基沉降计算的影响,而且可有效地避免地基沉降计算中压缩试验曲线的使用;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并与实测沉降值和其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条形基础 非线性沉降 分层总和法 模量变化 应力历史 分级加载
下载PDF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分层总和法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文贵 刘海涛 张永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84-990,共7页
在深入研究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机理基础上,考虑到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由于受载或变形引起桩土孔隙率变化导致桩土变形力学参数变化的特点,建立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变形模量和泊松比与变形的关系模型。然后,基于散体材料桩... 在深入研究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机理基础上,考虑到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由于受载或变形引起桩土孔隙率变化导致桩土变形力学参数变化的特点,建立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变形模量和泊松比与变形的关系模型。然后,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非线性特征,引进传统分层总和法和分级加载的思想,提出了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复合地基桩土压缩曲线和经验修正系数的使用,也考虑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完善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基础 散体材料桩 沉降 孔隙率 变形模量 分层总和法 分级加载
下载PDF
武广高铁红黏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占荣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4,87,共7页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对地基沉降的控制标准非常严格,为保障轨道的高平顺性,要求工后沉降达到15 mm以内,相当于零沉降的要求。武广高铁沿线分布有100多公里的红黏土,红黏土作为一种典型的特殊土,工程特性有别于常规土体,查明红黏土的变形...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对地基沉降的控制标准非常严格,为保障轨道的高平顺性,要求工后沉降达到15 mm以内,相当于零沉降的要求。武广高铁沿线分布有100多公里的红黏土,红黏土作为一种典型的特殊土,工程特性有别于常规土体,查明红黏土的变形沉降特性,获取适用于武广高铁红黏土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可为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高速铁路的地基沉降在控制标准之内提供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研究结论:(1)建立了适用于红黏土地基沉降计算的分层总和法;(2)将该方法应用于沿线红黏土地基沉降计算,与基于监测资料的沉降预测值基本相当,(3)该方法适用于武广高铁红黏土地基沉降计算,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广高铁 红黏土 地基沉降 载荷试验 原位测试 分层总和法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深厚饱和软土盾构隧道沉降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宁茂权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98,共5页
软土地层盾构隧道运营期沉降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不排水循环累积变形理论、循环三轴试验参数和简化动力有限元及分层总和法,分析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在运营期列车荷载作用下沉降响应。分析成果表明,隧道埋... 软土地层盾构隧道运营期沉降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不排水循环累积变形理论、循环三轴试验参数和简化动力有限元及分层总和法,分析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在运营期列车荷载作用下沉降响应。分析成果表明,隧道埋深越浅、隧底软土地层越厚,则运营期沉降越大;就沉降速率来看,隧道在运营期最大沉降速率将在隧道运营后的初期出现,且地层越差,沉降量越大,沉降速率越小,沉降稳定时间越长;采取一定沉降控制措施后,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在运营期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是可控的。针对本项目的特点,结合分析成果,合理确定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深厚饱和软土 循环累积变形 循环三轴试验 简化动力有限元 分层总和法 列车荷载 运营期沉降
下载PDF
基于孔隙介质模型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分层总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曹文贵 唐旖旎 王江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95,共9页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是地基加固处理及相关设计的重要依据.基于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特点,从桩与土微观变形力学机理研究入手,考虑其孔隙性质并引入孔隙介质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反映桩与土表观变形力学参数与其骨架实际...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是地基加固处理及相关设计的重要依据.基于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特点,从桩与土微观变形力学机理研究入手,考虑其孔隙性质并引入孔隙介质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反映桩与土表观变形力学参数与其骨架实际变形力学参数之间关系的孔隙介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桩与土变形力学参数的非线性特征,引进分级加载的思想,分别建立了附加应力和初始地应力对桩与土变形力学参数的影响模型,进而,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分层总和分析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并与现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方法不仅能反映桩和土变形力学参数随埋深和附加应力变化而变化的非线性特征,还能避免地基沉降计算中压缩试验曲线的使用,而且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表明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沉降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刚性基础 孔隙介质模型 分级加载 分层总和法
下载PDF
基于孔隙介质特征的地基沉降分层总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曹文贵 李鹏 +1 位作者 唐旖旎 贺敏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65,共9页
针对土体的孔隙介质特点及其变形参数随初始地应力或应力历史以及附加应力而变化的特征,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反映孔隙介质特点的宏观土体与微观土颗粒骨架变形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级加载处理非线... 针对土体的孔隙介质特点及其变形参数随初始地应力或应力历史以及附加应力而变化的特征,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反映孔隙介质特点的宏观土体与微观土颗粒骨架变形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级加载处理非线性分析问题的思路,建立了初始地应力或应力历史和附加应力对地基土体变形参数影响的分析模型,并据此提出了反映孔隙介质特点的地基沉降分层总和分析新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和分析与已有相关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地基土体变形参数随初始地应力或应力历史和附加应力而变化的特征,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基沉降分析,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地基沉降 分层总和法 孔隙介质 分级加载 变形参数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工建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丽雯 黄海军 +4 位作者 刘艳霞 毕海波 王耕 严立文 董慧君 《海岸工程》 2015年第3期33-43,共11页
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4个年份(1976,1986,1996和2006年)的Landsat MSS/TM数据,以东营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境内建筑比较密集的典型中心城区(市中心)、县(垦利县)、镇(孤岛镇),运用ArcGIS对这3个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建... 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4个年份(1976,1986,1996和2006年)的Landsat MSS/TM数据,以东营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境内建筑比较密集的典型中心城区(市中心)、县(垦利县)、镇(孤岛镇),运用ArcGIS对这3个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建筑面积的变化情况。利用土力学的分层总和法,结合东营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建筑荷载状况,计算城镇建筑物对地面沉降的贡献值。计算结果表明,东营中心城区、垦利县、孤岛镇1976—2006年建筑物导致地面年平均沉降量为2.42,1.11,0.23 mm,所得结果与现有资料数据监测到的这几个地区的沉降量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东营 地面沉降 分层总和法
下载PDF
土层压缩模量的选取对地基变形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训海 雷晓雨 +1 位作者 佟建兴 王明山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0-43,共4页
地基的变形计算一般采用规范推荐的分层总和法,分层总和法用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Es,即各层土的压缩模量,模量的选取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公式推导及工程实例指出目前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模量Es常选取的是Es1-2,没... 地基的变形计算一般采用规范推荐的分层总和法,分层总和法用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Es,即各层土的压缩模量,模量的选取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公式推导及工程实例指出目前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模量Es常选取的是Es1-2,没有按照规范要求选取,由此导致了计算变形值远远大于实测值,影响设计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变形计算 分层总和法 压缩模量
原文传递
考虑三维变形的柔性和刚性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洪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74-1880,共7页
传统的分层总和法不能考虑地基三维变形,计算基础沉降的误差非常大。为了减小分层总和法修正系数的范围,基于侧限压缩试验的e-p曲线,推导了能够考虑三维变形的柔性基础沉降算法。只要把传统算法的分层压缩量乘以一个修正系数,新算法就... 传统的分层总和法不能考虑地基三维变形,计算基础沉降的误差非常大。为了减小分层总和法修正系数的范围,基于侧限压缩试验的e-p曲线,推导了能够考虑三维变形的柔性基础沉降算法。只要把传统算法的分层压缩量乘以一个修正系数,新算法就可以在分层总和法基础上考虑地基土的侧向变形。进一步地,通过调整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推导了条形刚性基础沉降的近似算法。算例分析表明,考虑三维变形的沉降算法可以解决传统分层总和法在计算小尺寸基础时沉降过小的问题。计算表明,小尺寸刚性基础沉降计算结果比传统分层总和法大,大尺寸刚性基础沉降计算结果比传统分层总和法小,这可能是导致分层总和法修正系数范围过大的原因之一。应用文中方法有希望减小分层总和法的一部分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沉降 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 分层总和法
下载PDF
深厚软土明挖隧道基底标高变异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宁茂权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8,共8页
深厚软土地层明挖隧道开挖基底隆起和回筑加载后隧道沉降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以温州市域铁路隧道工程为例,对深厚软土地层明挖隧道基底开挖隆起和回筑回填加载后的沉降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分层总和法,采用回弹模量法和复... 深厚软土地层明挖隧道开挖基底隆起和回筑加载后隧道沉降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以温州市域铁路隧道工程为例,对深厚软土地层明挖隧道基底开挖隆起和回筑回填加载后的沉降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分层总和法,采用回弹模量法和复合模量法分别研究了基坑开挖卸载后的基底隆起值和复合地基隧道回筑填土加载后的沉降值,并对不同工况下的基底隆起值和隧道沉降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深厚软土地层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后,明挖隧道基底隆起和运营期隧道沉降是可控的,复合地基处理可以达到减少竖向变形、增大地基强度的目的。结合该工程特点,采取了合适的隧道沉降控制措施,可为类似明挖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土 明挖隧道 基底隆起 隧道沉降 分层总和法 复合模量法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临近地面荷载对桩基础竖向位移影响的简化计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繁增 《高速铁路技术》 2017年第1期29-33,43,共6页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建道路与既有高速铁路交叉或并行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出现在既有高速铁路附近堆载或卸载,需计算和评估其对既有高速铁路的影响。同时,目前快速建设的局面对计算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简...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建道路与既有高速铁路交叉或并行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出现在既有高速铁路附近堆载或卸载,需计算和评估其对既有高速铁路的影响。同时,目前快速建设的局面对计算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简化计算的角度,对经典的分层总和法进行改进,将桩尖以下的计算土层分为0.1 m厚薄层,采用Boussinesq解分别计算每层由临近荷载产生的土体附加应力,并进一步采用H-S本构模型计算附加变形,分层求和后得到临近荷载对既有高速铁路深桩基础竖向位移的影响,并进行了实例验证。工程实践表明,改进的分层总和法计算便捷有效,可用于快速分析设计、施工及监测过程中临近荷载对既有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竖向位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总和法 临近地面荷载 高速铁路 桥梁 桩基础 竖向位移
下载PDF
天津液化天然气管道填海段吹填土不均匀沉降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裴茂 杨晴雯 卫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0-175,共6页
以天津液化天然气(LNG)管道填海段为例,对吹填土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静力触探实验(CPT)得到该填海段岩土层相关参数,对不均匀沉降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吹填土对原始海床产生的附加应力是不均匀沉降的... 以天津液化天然气(LNG)管道填海段为例,对吹填土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静力触探实验(CPT)得到该填海段岩土层相关参数,对不均匀沉降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吹填土对原始海床产生的附加应力是不均匀沉降的主要成因。然后采用分层总和法求得最终不均匀沉降量;并在此过程中对室内试验与现场原位结果差异性,以及不同沉降量计算方法进行讨论。最终选取最优计算方法;并在此计算结果基础上提出相应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土 不均匀沉降 现场原位静力触探实验 分层总和法
下载PDF
基于变形模量的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永强 贾立术 卢争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0-624,共5页
通过探讨地基土自重应力对地基土体变形模量影响,采用原始积分法计算地基土的附加应力,将自重应力作用后的变形模量用于地基土附加应力作用时的沉降计算中,提出了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分析,... 通过探讨地基土自重应力对地基土体变形模量影响,采用原始积分法计算地基土的附加应力,将自重应力作用后的变形模量用于地基土附加应力作用时的沉降计算中,提出了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分析,并与实测结果及其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可准确计算地基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重应力 变形模量 地基沉降 地基附加压力 分层总和法
下载PDF
分层土中单桩荷载分布和沉降计算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洪鑫 杨敏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431-435,共5页
根据分层总和法的原理,对以Mindlin位移解为基础的弹性理论法进行了推广,建立了一种近似求解分层土体下的单桩荷载分布和沉降计算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取得较满意的结果。同时该方法能够考虑各土层弹模和泊松比的影响,也能... 根据分层总和法的原理,对以Mindlin位移解为基础的弹性理论法进行了推广,建立了一种近似求解分层土体下的单桩荷载分布和沉降计算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取得较满意的结果。同时该方法能够考虑各土层弹模和泊松比的影响,也能够考虑桩端以下不均匀土层及刚性层的影响。最后对一组不均质土体下的单桩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工况下,不同土层中取用不同泊松比对桩顶沉降的计算影响较大;桩端土层以下存在分层土时,同其它土层相比,软弱土层对桩顶沉降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理论法 MINDLIN位移解 分层总和法 分层土体 沉降
下载PDF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浅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勇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3期84-87,共4页
分析了现行国家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与弹性理论解在理论上的差异以及与工程实测沉降产生偏差的根本原因,阐明了基础宽度、基础埋深、土的泊松比等因素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并提出程序计算方法和修正的计算公式,以期指导工程设计。
关键词 分层总和法 地基沉降 地基计算深度
下载PDF
考虑模量变化与三维应力影响的地基沉降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文贵 李鹏 +1 位作者 许烜 贺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48,共7页
鉴于三维应力作用下土变形模量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体积变化,首先视地基土是由孔隙与土颗粒骨架组成的两相介质,将地基土单元抽象为空心球壳单元,利用Walsh公式及体积应力作用下的球壳位移计算公式,导出了地基土变形模量、土颗粒骨架变... 鉴于三维应力作用下土变形模量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体积变化,首先视地基土是由孔隙与土颗粒骨架组成的两相介质,将地基土单元抽象为空心球壳单元,利用Walsh公式及体积应力作用下的球壳位移计算公式,导出了地基土变形模量、土颗粒骨架变形模量与地基土孔隙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地基土变形模量变化的非线性特征,引进分级加载思想,建立了增量体积应力作用的地基土变形模量变化的递推关系模型,然后,考虑三维应力影响,联合引进分层总和与分级加载的思想,利用前述地基土增量体积应力作用的地基土变形模量变化的递推关系模型,建立了新的地基沉降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反映三维应力及变形模量变化对地基沉降分析的影响,还能有效避免地基土压缩试验曲线或地基静载试验曲线的使用.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并与现有同类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了本文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沉降 三维应力 变形模量变化 分层总和 分级加载
下载PDF
泥炭质土地基流变非线性沉降计算
20
作者 陈海应 阮永芬 +3 位作者 丁海涛 施虹 乔文件 程芸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4-1332,共9页
泥炭质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软土,其上建构筑物易产生较大工后沉降,对建构筑安全影响很大。将其沉降分为三个部分: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侧限条件下产生的沉降及次固结沉降,根据邓肯-张本构模型建立压缩模量与割线模量间关系,结合广义胡... 泥炭质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软土,其上建构筑物易产生较大工后沉降,对建构筑安全影响很大。将其沉降分为三个部分: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侧限条件下产生的沉降及次固结沉降,根据邓肯-张本构模型建立压缩模量与割线模量间关系,结合广义胡克定律推导式,计算得到侧向变形产生的沉降。分别利用e-p、e-lgp及e-lnp曲线计算土压缩模量,用分层总合法计算侧限条件下的沉降。对泥炭质土进行高压固结蠕变试验,通过邓肯-张模型概念得到割线模量,并对原始五元件流变模型进行非线性改进,再引入修正系数φs对原始五元件流变模型及非线性模型进行修正;用修正后的两模型对蠕变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发现修正原始模型拟合效果极差,修正非线性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并得到适合描述泥炭质土蠕变的本构方程;最后采用修正后的两模型,结合分层总和法计算次固结沉降。研究结果表明泥炭质土最终沉降计算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吻合,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也为泥炭质土的沉降计算提供了计算理论及能反映其蠕变特性的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质土 次固结沉降 分层总和法 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