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嬗变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70
1
作者 喻文莉 陈利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50,共5页
研究目的:揭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变迁特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经济社会的转型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宅基地使用权存续的经济、社会基础,亟须改革。研究结论:宅基地... 研究目的:揭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变迁特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经济社会的转型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宅基地使用权存续的经济、社会基础,亟须改革。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的60年变迁史对我们的启示是:赋予宅基地使用权的可让与性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诉求;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的主体应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宅基地使用权 制度嬗变 历史考察
下载PDF
我们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南湜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50,共10页
如果我们承认理论世界根源于实践世界而又与之有根本的区别,那么在理论世界中,我们便只能合理地谈论历史规律问题,而不能合理地谈论人的能动作用问题;在实践世界中,我们可以合理地谈论人的能动作用问题,只能合理地谈论历史趋势以及历史... 如果我们承认理论世界根源于实践世界而又与之有根本的区别,那么在理论世界中,我们便只能合理地谈论历史规律问题,而不能合理地谈论人的能动作用问题;在实践世界中,我们可以合理地谈论人的能动作用问题,只能合理地谈论历史趋势以及历史趋势与人的能动作用的关系问题,但不能合理地谈论历史规律问题;而无论在何种意义上,我们都不能合理地谈论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世界 实践世界 历史规律 人的能动作用
原文传递
历史决定论:历史的考察和现状的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耕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44,共8页
历史运动的规律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及其关系 ,历来是历史哲学关注的中心和争论的焦点 ,而问题的实质仍是如何看待历史决定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从历史上看 ,历史决定论在近代历史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 ,而反历史决定论观念则是... 历史运动的规律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及其关系 ,历来是历史哲学关注的中心和争论的焦点 ,而问题的实质仍是如何看待历史决定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从历史上看 ,历史决定论在近代历史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 ,而反历史决定论观念则是现代历史哲学中的主导思潮 ;就逻辑而言 ,如何看待历史决定论问题体现为如何把握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历史运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关系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历史本身的客观性与历史认识的主观性、相对性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历史决定论与反历史决定论的论战是 2 0世纪哲学研究中最困难、最有争议同时又最富有内容的问题之一。因此 ,弄清这一问题的由来 ,把握这一问题的现状及其问题之所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决定论 反历史决定论 历史规律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 当代中国哲学
下载PDF
比较法在近代中国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勤华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5-137,共13页
比较法是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产物,自19世纪中期以来开始在中国传播。汉字的比较法(比较法学)一词是20世纪初年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一批著名的学者和论著对中国的比较法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受到国内立法政策和研究环... 比较法是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产物,自19世纪中期以来开始在中国传播。汉字的比较法(比较法学)一词是20世纪初年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一批著名的学者和论著对中国的比较法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受到国内立法政策和研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近代中国的比较法也具有自己的鲜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法 近代中国 传播与发展 学说史
原文传递
罗马法的借鉴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冬慧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1-188,共8页
罗马法作为人类古代社会最发达的法律体系,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关键在于它的借鉴价值。它随着罗马国家的形成应运而生,顺应罗马政治、经济的需要不断发展,随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衰落;但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在中世纪又获得“... 罗马法作为人类古代社会最发达的法律体系,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关键在于它的借鉴价值。它随着罗马国家的形成应运而生,顺应罗马政治、经济的需要不断发展,随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衰落;但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在中世纪又获得“复兴”。其历史源远流长,以至达到了一个非常发达的程度,它以比较成熟的法学理论、深刻的法律思想、科学的法律体系等特色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与此同时,罗马法的内容极其充实,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被近现代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借鉴。不言而喻,罗马法对我国法制建设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研究罗马法所得出的结论对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法 国法 法制现代化 法学理论 法律体系 国家 古代社会 发达 中国 制度
下载PDF
自然教育学史论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晓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卢梭自然教育学的诞生标志着现代教育学的诞生。从卢梭以来的一切教育改革家都坚守卢梭自然教育学的立场。卢梭自然教育学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前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学者维果茨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便具有卢梭的气息。卢梭自然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学的诞生标志着现代教育学的诞生。从卢梭以来的一切教育改革家都坚守卢梭自然教育学的立场。卢梭自然教育学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前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学者维果茨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便具有卢梭的气息。卢梭自然教育学有其西方的思想先驱,在古代中国亦能寻得丰厚的相似的思想资源。中国的现代教育学建设可扎根于深厚的中国古代思想资源,并与西方现代教育学相互会通、相互支援、相互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天性 自然教育 自然法 教育学史
下载PDF
《唐律疏议》——中国古代法律与历史融合的典范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立民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3-9,共7页
《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中世纪法典的杰作。它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把法律与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的一些字、罪名、罪行、刑罚、制度和篇目都有自己的历史,都与历史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有其重... 《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中世纪法典的杰作。它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把法律与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的一些字、罪名、罪行、刑罚、制度和篇目都有自己的历史,都与历史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有其重要意义,主要是:有助于加深对《唐律疏议》内容的认识;有助于增长中国法制史知识;有助于提高法律意识等。《唐律疏议》的这一成功有其历史原因,主要是:唐朝前期的社会发展为其法律与历史的结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法制已有二千多年经验的积累;唐朝前期的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制订者具备了较高的素养等。对后世立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宋刑统》基本效仿了它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律疏议》 法律与历史 融合
下载PDF
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的分析与反思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大元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9,共8页
一门学科的生命力首先表现在基本范畴与学术规范的确立。宪法学作为研究宪法现象的知识体系,应确立表明其独立学科地位的范畴与学术话语。中国宪法学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需要认真反思5 0年来宪法学范畴发展的历史过程,以中国社会的发... 一门学科的生命力首先表现在基本范畴与学术规范的确立。宪法学作为研究宪法现象的知识体系,应确立表明其独立学科地位的范畴与学术话语。中国宪法学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需要认真反思5 0年来宪法学范畴发展的历史过程,以中国社会的发展为背景,建构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范畴 20世纪50年代 宪法学 反思 社会转型期 学术规范 知识体系 学术话语 学科地位 历史过程 中国社会 生命力 法现象 作为
原文传递
神判与早期法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9
9
作者 杜文忠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53,共7页
神判是一种古老的人类学现象 ,也是一种古老的法文化现象。在原始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神判与原始“公法”、“私法”两个方面的许多形式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法人类学的角度出发 ,结合对原始宗教与习俗的理解 ,通过对神判与诸如原... 神判是一种古老的人类学现象 ,也是一种古老的法文化现象。在原始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神判与原始“公法”、“私法”两个方面的许多形式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法人类学的角度出发 ,结合对原始宗教与习俗的理解 ,通过对神判与诸如原始献祭、放逐、杀戮、赔偿、仪式等早期习俗之间关系的研究 ,对神判中隐喻和凝聚着的早期法的原始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解释 ,进一步从“公”与“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判 法律史 民间信仰 民俗文化
原文传递
“德主刑辅”说的学说史考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德嘉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德主刑辅"是现代学者所总结的中华法系的特点之一。然而,"德主刑辅"一说并非古人所使用的概念,而是近代学者对儒家德刑关系思想所作的概括总结。杨鸿烈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德主刑辅"... "德主刑辅"是现代学者所总结的中华法系的特点之一。然而,"德主刑辅"一说并非古人所使用的概念,而是近代学者对儒家德刑关系思想所作的概括总结。杨鸿烈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德主刑辅"的说法,将儒家的"礼治"或"德主刑辅"的思想与"法治"相对立,得出了儒家重视德教而轻视法律的结论。以"德主刑辅"描述中国传统法律的核心特征并不准确。"德本刑用"才是古人对立法、司法实践的自我总结,不仅准确概括了儒家德刑关系的实质,而且对当下的社会治理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 法治 德主刑辅 学说史
下载PDF
国际惩治战争犯罪历史的研究——从日内瓦法到《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安军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50-55,共6页
四个《日内瓦公约》及其两个附加议定书,为惩治战争犯罪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前南法庭规约对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但该规约规定国际法庭应优于各国国内法院,超出了国际社会的现实可能性,... 四个《日内瓦公约》及其两个附加议定书,为惩治战争犯罪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前南法庭规约对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但该规约规定国际法庭应优于各国国内法院,超出了国际社会的现实可能性,削弱了法庭的意义。《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是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最新发展,在吸收刑法原则、改进管辖权及触发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仍含有理想主义成分,在处理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关系上也尚待改进。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发展史反映出规范审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法 《日内瓦公约》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惩治战争犯罪 历史研究
原文传递
法学与历史学事实认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保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事实认定或知识获取问题上,历史学和法学都属于证据科学的研究领域,二者拥有共同的研究对象,运用大致相同的证据推理方法,遵循着事实认定的一般规律,并面临着同样的科技挑战。同时,在事实认定的目的、时限与结果等方面,法官和历史学... 在事实认定或知识获取问题上,历史学和法学都属于证据科学的研究领域,二者拥有共同的研究对象,运用大致相同的证据推理方法,遵循着事实认定的一般规律,并面临着同样的科技挑战。同时,在事实认定的目的、时限与结果等方面,法官和历史学家又存在明显差别。历史学家通过一定理论视角发现历史事实的过程,虽然与审判过程一样都需要证据解释,但证据法学在反对历史事实建构论的前提下,强调在事实前提和判决结论之间一定要有某种确证关系,并用最佳解释推论(IBE)的整体性解释方法取代了对证据的精确概率解释,从而揭示了司法证明的本质及其基本权利保障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历史学 事实认定 知识获取 证据推理
下载PDF
百年来的“春秋决狱”研究评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宏才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百年来关于“春秋决狱”的研究,成果卓著,学者们为此而付出了不懈地努力。笔者收集这些零散的学术观点和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对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意在为以后的研究选准突破口,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春秋决狱” 研究评析 法律史
下载PDF
历史语境中的宽容(一)——12世纪西欧教会法论异端和绝罚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小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4-92,共9页
中世纪西欧教会曾严厉镇压异端运动 ,同时又有一系列宽容的思想和举措。这是逻辑混乱或虚伪吗 ?教会法对异端分子的处理展现了基督教宽容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存在和运作 ,也说明这一宽容的渊源不是对真理的怀疑和冷漠 ,而是出自对神恩的... 中世纪西欧教会曾严厉镇压异端运动 ,同时又有一系列宽容的思想和举措。这是逻辑混乱或虚伪吗 ?教会法对异端分子的处理展现了基督教宽容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存在和运作 ,也说明这一宽容的渊源不是对真理的怀疑和冷漠 ,而是出自对神恩的信心、对他人良知的尊重。真理只能在历史进程中得以认知 ,而对宽容的评价也只能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按照 1 2世纪教会法学家格兰西的理解 ,处分异端分子的方式和举措典型地展示了正义和仁慈统合于爱 ,而爱就是关怀人类的拯救。不论是对罪犯处以绝罚还是鼓励他们与上帝和教会和解 ,相应的教会法规范都应该遵循 ,但是解释和应用法律必须考虑时间、地点、案件和当事人的特殊情形 ,据此减免刑罚或停止律法的施行。有时教会宽恕异端分子 ,期望他们能因此更快地纠正谬误。宽恕 ,不应该是神职人员渎职的借口 ;严格执法 ,也不应该蜕变成贪图和炫耀个人权威的机会。教会法对株连的批评尤其值得借鉴。教会法关于宽容的原则在律法的解释和施行中并未得到完全贯彻 ,迫害和滥用权威的现象时有发生 ,可知在寻求真理的同时又怀抱宽仁之心何其难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法 绝罚 教会法 法制史 罗马天主教会 中世纪 西欧 异端
下载PDF
从民族性格看德国的潘德克顿法学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冬慧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9,共9页
一个国家的法学研究范式与该国的民族性格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一个国家的法律设计与其民族性格相适应的道理一样。德国民族忠于传统,服从规则;恪守严谨,遵从秩序;崇尚理性,善于思辨的性格品质奠定了潘德克顿法学的历史基础,成为潘德... 一个国家的法学研究范式与该国的民族性格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一个国家的法律设计与其民族性格相适应的道理一样。德国民族忠于传统,服从规则;恪守严谨,遵从秩序;崇尚理性,善于思辨的性格品质奠定了潘德克顿法学的历史基础,成为潘德克顿法学的思维范式,决定了潘德克顿法学的学术品格,最终成就了潘德克顿法学的显赫地位,对世界各国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性格 德国法学 潘德克顿 理性 历史
原文传递
法学与史学印证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龙宗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中国史学一直有"孤证不立"的传统。陈寅恪提出并实践"诗史互证"研究方法,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主张地下文物与传世史籍的互证。后又有"三重证据法""四重证据法"提出,以拓宽史料领... 中国史学一直有"孤证不立"的传统。陈寅恪提出并实践"诗史互证"研究方法,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主张地下文物与传世史籍的互证。后又有"三重证据法""四重证据法"提出,以拓宽史料领域,增强史实客观性。多重证据法即互证法亦即印证法。它与兰克(L·V·Ranke)提出的"外证法"和"内证法"学理上一致。多重证据法"由一到多"的发展,体现出对印证广度与厚度的关注。而且多重证据法重视新证据的发现,在研究中,史学家已注意到历史证据的不同类型及其不同功用。不同证据相互印证的证明方法在法证据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史学的多重证据法与法证据学的印证证明方法相比较,共同之处表现在二者的证明目的、性质与对象以及对印证方法使用的基本方式具有相同性,参与印证的证据材料类型也具有相同性。但二者也有一定区别:包括印证材料的类型有别,印证证明的要求和标准不同,法学运用印证的广度与深度明显大于史学。为保证客观性,法学印证过程中运用的推论方法与阐释方法受较严格限制。法学与史学运用印证方法"和而不同",但亦可通过比较研究获得启迪,改善各自的证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学 法学 史学 多重证据法 印证
下载PDF
中国历史学“无奴派”思潮的理论剖析与当下审视 被引量:3
17
作者 乔治忠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2,共16页
1979年史学界兴起的“无奴派”思潮,对当代中国史学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无奴派”与西方公然反对历史唯物论、否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的学派不同,是表面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却主张五种社会形态演进历史规律的学说既不是马克思... 1979年史学界兴起的“无奴派”思潮,对当代中国史学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无奴派”与西方公然反对历史唯物论、否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的学派不同,是表面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却主张五种社会形态演进历史规律的学说既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也不合乎历史事实。他们以曲解马克思主义的方式进行理论操弄,集中地否定奴隶制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其手法是给奴隶和奴隶社会私立一个片面、绝对、狭隘、僵化的标准,从而将世界许多地区的上古时代排除在奴隶制社会之外;用颠倒时空的方式,把马克思评议近代历史状况的论述,移用到古典世界;随意解释经典著作的内容,而不惜违背学理逻辑;甚至有移花接木、厚诬恩格斯的不端行为。从理论上阐明“无奴派”违反马克思主义,揭出其理论操弄的错误和荒谬,是十分重要和非常迫切的工作,非此不足以申正论、正视听,消除史学界许多学者的迷茫和彷徨,将历史学导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奴派” 马克思主义 历史规律 曲解
下载PDF
法经济学发展历史概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立君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4年第3期1-31,共31页
对法经济学发展历史的分析,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是不够充分的。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学科自身的传承发展等方面对法经济学的发生、发展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论文首先对法经济学的含义进行了厘清;其次,对法经济... 对法经济学发展历史的分析,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是不够充分的。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学科自身的传承发展等方面对法经济学的发生、发展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论文首先对法经济学的含义进行了厘清;其次,对法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进行了阐述。最后,论文对法经济学发展进程中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经济学 发展历史 概述
原文传递
百年中国法治历史中的陕西党史元素
19
作者 韩伟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的探索成果,是从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到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法治经验的总结。党领导法治的历史,特别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蕴含着丰富的陕西党史元素,不仅体现在局部执政的法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的探索成果,是从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到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法治经验的总结。党领导法治的历史,特别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蕴含着丰富的陕西党史元素,不仅体现在局部执政的法治建设、依规治党的经验,还体现为陕西党史中的红色法制历程。总结和凝练党领导法治历史中的陕西元素,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拓展陕西党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党史 陕甘宁边区 根据地法律史
下载PDF
汉魏晋的礼仪立法与礼仪故事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丽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3年第3期100-107,共8页
在古代礼仪法的沿革发展史上 ,汉魏晋时代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此间 ,礼仪立法繁荣 ,故事广泛运用。从形式上看 ,封建制的礼仪法在这一时期从草创发展到规模粗具 ,规范从零散、分散发展到系统化于一部专门的法典 ;就内容而言 ,从古礼... 在古代礼仪法的沿革发展史上 ,汉魏晋时代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此间 ,礼仪立法繁荣 ,故事广泛运用。从形式上看 ,封建制的礼仪法在这一时期从草创发展到规模粗具 ,规范从零散、分散发展到系统化于一部专门的法典 ;就内容而言 ,从古礼到新礼的转化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并基本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晋时期 中国 法律史 古代 礼仪法 宗庙仪法 朝仪 冕服 祭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