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渊源:司法视角的定位 被引量:66
1
作者 陈金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6期1-7,共7页
虽然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把法律渊源分为实质渊源和形式渊源,但从规范法学的角度看,法律渊源是一个描绘司法过程的概念。在多数法学著述中,它是指法官在哪种法律形式中探寻针对个案的法律。因而我们应站在司法立场上来理解、认识法律渊源... 虽然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把法律渊源分为实质渊源和形式渊源,但从规范法学的角度看,法律渊源是一个描绘司法过程的概念。在多数法学著述中,它是指法官在哪种法律形式中探寻针对个案的法律。因而我们应站在司法立场上来理解、认识法律渊源。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的结合使我们看到法官发现法律的场所,而与法律发现的结合使我们看到其方法论意义。从司法的角度看,法律渊源实际上就是法官法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渊源 法律发现 法律形式 法律方法
下载PDF
社会治理新模式与行政法的第三形态 被引量:42
2
作者 江必新 邵长茂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28,共9页
基于外部环境及自身理念、结构、功能的变化导致的不同外观,现代行政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种形态。以"自由权和社会权—公共行政权"为主轴的第三形态,因应"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治理... 基于外部环境及自身理念、结构、功能的变化导致的不同外观,现代行政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种形态。以"自由权和社会权—公共行政权"为主轴的第三形态,因应"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治理新模式的产生而产生,通过国家任务、行政主体以及行为方式的社会化得以建构,并对发展和突破现有行政法制及理论提出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的形态 社会治理模式 公共行政权
原文传递
民法上补充责任的诉讼形态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肖建国 宋春龙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1,172,共9页
补充责任在民法上具有独立的价值,但在实践中的诉讼形态并不统一。多样化的诉讼形态不仅使实践操作复杂化,而且减损了补充责任设立之价值。有必要将补充责任的"顺序性"从认定责任的顺序性修正为履行责任的顺序性,并以牵连必... 补充责任在民法上具有独立的价值,但在实践中的诉讼形态并不统一。多样化的诉讼形态不仅使实践操作复杂化,而且减损了补充责任设立之价值。有必要将补充责任的"顺序性"从认定责任的顺序性修正为履行责任的顺序性,并以牵连必要共同作为适用必要共同诉讼之解释,将补充责任履行之条件限定在申请强制执行之顺序。在《民法典》编纂中确定并统一补充责任的适用形态与规则,统合散落于民商事规范中的补充责任,明确规定补充责任人的先诉抗辩权,减少不必要的程序纷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补充责任 诉讼形态 先诉抗辩权
原文传递
回归常识:对法理学若干重要概念和命题的反思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作翔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9,共12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法理学乃至法学伴随着中国法治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理论上的混乱。理论上的混乱主要是基本概念的混乱。理论要发展,但是一些基本的常识要坚守。要解决这种理论混乱,就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法理学乃至法学伴随着中国法治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理论上的混乱。理论上的混乱主要是基本概念的混乱。理论要发展,但是一些基本的常识要坚守。要解决这种理论混乱,就需要回归常识,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澄清,在"回归常识"这一理念下对法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命题进行反思。有些基本概念属于法的元问题,即法的终极性问题,本原性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有的问题属于元问题派生出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概念 法的本质 法的形式 法学对象 法学常识
原文传递
反思“商事通则”立法——从商法形式理性出发 被引量:30
5
作者 赵磊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6-164,共9页
商法形式理性的特征是商法的确定性、可预测与可计量。商法的形式理性体现为规则化与内在体系化。商法典并非商法形式理性的必然结果,大陆法系商法的形式理性与英美法系相同。"商事通则"并不是对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的超越,而... 商法形式理性的特征是商法的确定性、可预测与可计量。商法的形式理性体现为规则化与内在体系化。商法典并非商法形式理性的必然结果,大陆法系商法的形式理性与英美法系相同。"商事通则"并不是对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的超越,而是实质上的民商分立,其体系与内容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商法典并无二致。我们应该反对商法的形式主义,坚持实质主义的民商分立,冷静对待"商事通则"立法,完善商法各单行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法 形式理性 确定性 商事通则 民商分立
原文传递
非政府体育组织的含义、自治形态及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的转型 被引量:23
6
作者 宋亨国 周爱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2,共7页
以非政府组织自治权为立论基础,分析非政府体育组织的含义及自治的基本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的转型问题。研究认为"自治权"是非政府体育组织自治的核心内容,作为社团法人,其价值目标在于稳定体育秩序,逐步... 以非政府组织自治权为立论基础,分析非政府体育组织的含义及自治的基本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的转型问题。研究认为"自治权"是非政府体育组织自治的核心内容,作为社团法人,其价值目标在于稳定体育秩序,逐步推动社会体育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非政府体育组织的自治程度决定着体育领域"治理"的范围和层次,它能够将不同来源的社会资本纳入到治理体系中,通过体育法律关系的有序推动,发挥出切实的支配力和影响力;从"依法治理"视角看,我国一些半官方体育组织正在经历重大变革,而民间体育组织则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非政府体育组织 自治形态 中国
下载PDF
法律体系形式结构的立法法规范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小妹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101,共17页
法律体系形式结构是由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法律效力等级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法的形式及其效力关系。《立法法》的一项重要目的和价值功能是通过规范法律体系的形式结构,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 法律体系形式结构是由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法律效力等级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法的形式及其效力关系。《立法法》的一项重要目的和价值功能是通过规范法律体系的形式结构,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构成法律体系的法律规范形式有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发展,包括加强涉外立法,大量制定“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授权制定监察法规、浦东新区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中国海警局规章,创设区域协同立法等。《立法法》修改时,应全面系统研究和回应这些新的法律规范形式的性质地位、立法名称、事权范围、法律效力、适用规则、备案审查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实现规范法律体系的全部法律规范形式及其法律效力秩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 法律体系 形式结构 法的形式 法的效力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规律和形态 被引量:16
8
作者 安启念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62,共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自己的实践需要出发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能动选择与运用,是文本与诠释者的互动。实践性和缺少全面详细地阐述自己基本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自己的实践需要出发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能动选择与运用,是文本与诠释者的互动。实践性和缺少全面详细地阐述自己基本观点的文本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重要特点,极大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它的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从客观方面看,中国人是以苏联哲学为中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著作的;从主观方面看,中国的国情、革命的实践需要、革命领袖的个性和中国的传统文化都起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了三种形态。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27年,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27—1949 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事求是为基本精神;1949—1978年,在两种思想的斗争中“左”的思想日渐占据上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出唯意志论的特点;1979年以后,以实践唯物主义为特征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在形成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规律 中国化 形态
原文传递
经济法新型责任形态的理论拓掘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守文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5,共13页
随着经济立法的发展,经济法新型责任形态不断涌现,对其可以从“形式-状态”两个维度展开研讨:一方面,从责任形式维度,应分析经济法新型责任形式的类型、立法体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揭示其对既有责任形式的拓展;另一方面,从责任状态维度,应... 随着经济立法的发展,经济法新型责任形态不断涌现,对其可以从“形式-状态”两个维度展开研讨:一方面,从责任形式维度,应分析经济法新型责任形式的类型、立法体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揭示其对既有责任形式的拓展;另一方面,从责任状态维度,应当对上述责任形式的生成、分布、适用和演变等存续状态进行挖掘,以揭示其背后的责任原理和责任机制,并促进经济法责任制度的结构和功能的完善。责任形式及其存续状态,体现了特定的法律价值和法治理念,其蕴含的经济法治逻辑会直接影响经济法规范结构和经济法秩序的形成。把握经济法治逻辑,既有助于理解经济法责任与其他部门法责任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推进整体法治体系的完善,也有助于整合经济法的规范论与价值论、运行论的研究,推动经济法责任理论乃至整体法律责任理论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新型责任 形式与状态 经济法治逻辑
原文传递
民间法调解民事纠纷的功能、原则及路径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才发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8,共17页
民间法是国家法不可或缺的必要补充形式,是为民事纠纷调适和解决预备的一种现成方案。核心价值观对民事纠纷解决具有指引功能,家族规约具有调解乡里邻间矛盾的法治功能,民间规约蕴含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功能,习惯法具有补充国家法能力不... 民间法是国家法不可或缺的必要补充形式,是为民事纠纷调适和解决预备的一种现成方案。核心价值观对民事纠纷解决具有指引功能,家族规约具有调解乡里邻间矛盾的法治功能,民间规约蕴含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功能,习惯法具有补充国家法能力不足功能。民间法调解民事纠纷的调适原则是:民间法进入民事纠纷调解场域转换原则,民间法调解民事纠纷坚持诚信为本原则,民间法调解民事纠纷遵从法律补充原则,私力救济调解纠纷适合民间法为主原则。运用民间法调解民事纠纷的基本路径是:基层司法要善于运用民间法调解民事纠纷,民间法调解民事纠纷要遵循民事调解制度和原则,民间民事纠纷调解适用侵权损害赔偿机制,乡村治理要发挥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法 国家法 补充形式 民事纠纷 调适原则 基本路径
原文传递
中成药雄黄朱砂配伍规律及其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丹丹 李超英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雄黄和朱砂是我国传统中药中常用的矿物药,为了更好的研究含有雄黄和朱砂的中成药的配伍规律、质量评价等。方法本文查阅含有雄黄和朱砂的中成药的中外文文献。结果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含有雄黄的复方有34个,同时含有雄黄和朱... 目的雄黄和朱砂是我国传统中药中常用的矿物药,为了更好的研究含有雄黄和朱砂的中成药的配伍规律、质量评价等。方法本文查阅含有雄黄和朱砂的中成药的中外文文献。结果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含有雄黄的复方有34个,同时含有雄黄和朱砂的复方有23个,含雄黄和朱砂的中成药主要分两种,口服和外用。雄黄和朱砂均为有毒中药。配伍过程中可增毒或减毒。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含有雄黄的中成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配伍规律 剂型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法学研究中的价值处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永坤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年第4期110-122,共13页
价值法学本身经历了重内容、重形式、重程序、程序与内容并重的进化路径。重内容的法学是价值法学的中坚 ,但是以启蒙理性为特色的片面的重内容的法学却极易走向自己的反面———价值独断与极权。法学研究中的形式转向是法的一般理论从... 价值法学本身经历了重内容、重形式、重程序、程序与内容并重的进化路径。重内容的法学是价值法学的中坚 ,但是以启蒙理性为特色的片面的重内容的法学却极易走向自己的反面———价值独断与极权。法学研究中的形式转向是法的一般理论从法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前提 ,但极端形式主义最终导致价值相对主义甚至道德相对主义 ,是法律灾变的理论诱因。重程序的法理学是结合形式与内容的枢纽 ,但片面的重程序也会导致价值无涉。考夫曼的程序与内容并重的法理学代表了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 法哲学 道德相对主义 价值相对主义 反价值法学 价值法学
原文传递
我国《学位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解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湛中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学位法》的制定是全面提升学位工作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学位法治目标导向下的《学位法》,从国家学位形态与大学学位形态的平衡调适、学位制度基本原则的确立、学位工作体制的三级架构、学位授予制度的优化完善... 《学位法》的制定是全面提升学位工作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学位法治目标导向下的《学位法》,从国家学位形态与大学学位形态的平衡调适、学位制度基本原则的确立、学位工作体制的三级架构、学位授予制度的优化完善、学位质量保障的制度创新、学位权益保护与争议解决的一体建设等六个方面,对我国学位制度进行了大幅调整。围绕学位立法的主要内容,深刻剖析制度革新背后的理论逻辑,提出新学位制度贯彻实施的具体建议,确保在法定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将我国学位制度优势转换为现实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法 学位形态 学位工作体制 学位授予制度 学位质量
下载PDF
合同自由限制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慧姝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合同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限制表现在合同法上其它原则对它的限制、对合同形式的限制、缔约的限制等。这种限制自其产生之日就有,是对自身的一种修正。现阶段中国在立法、实务中要珍视合同自由,慎重对待合同自由的限制。
关键词 合同自由 限制论 合同法 立法 格式合同 合同形式 诚实信用原则 民事赔偿责任
下载PDF
论良法的基本内容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仁厚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25-28,共4页
良法的内容是良法研究从而是法治研究的重要问题 ,但是我国学者对此重视不够。良好的法律应该是体现了良好的法律观念的法律 ,是承载着良好法律价值的法律 ,是展示着良好法律结构的法律 ,是包含着良好法律内容的法律 ,是凝结为良好的法... 良法的内容是良法研究从而是法治研究的重要问题 ,但是我国学者对此重视不够。良好的法律应该是体现了良好的法律观念的法律 ,是承载着良好法律价值的法律 ,是展示着良好法律结构的法律 ,是包含着良好法律内容的法律 ,是凝结为良好的法律形式的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法 法律观念 法律价值 法律结构 中国 法治
下载PDF
商法的独立性刍议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煜宇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49-53,共5页
商法的独立性根源于其调整对象“商”的独立性,商法的独立性表现为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的独立性。作为市场经济根本大法的商法,与民法、经济法一起构成了调整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商法的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商法独立性的形式... 商法的独立性根源于其调整对象“商”的独立性,商法的独立性表现为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的独立性。作为市场经济根本大法的商法,与民法、经济法一起构成了调整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商法的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商法独立性的形式是由其内容决定的。在现阶段,商法的独立性不应表现为商法典的独立,而应在坚持民商(法典)合一的形式下,以商事通则与商事单行法并行的形式体现商法内容的独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法 独立性 根源 形式 内容
下载PDF
金沙江上游某库区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滑速涌浪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海 王小毛 徐卫亚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9-886,共8页
本文针对金沙江上游某库区滑坡,从滑坡稳定性、滑坡运动规律和滑坡诱发涌浪灾害3个方面评估了滑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模拟了滑坡启动后的动力学过程,探讨了滑坡入水产生的涌浪对大坝的影响。滑坡在天然水位工况下基本稳定,在正常蓄水... 本文针对金沙江上游某库区滑坡,从滑坡稳定性、滑坡运动规律和滑坡诱发涌浪灾害3个方面评估了滑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模拟了滑坡启动后的动力学过程,探讨了滑坡入水产生的涌浪对大坝的影响。滑坡在天然水位工况下基本稳定,在正常蓄水位工况下失稳滑动的可能性大,进一步建立了水库蓄水后滑坡的2种失稳模式:Ⅱ区整体滑动和Ⅱ区中下部滑动。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潘家铮滑速计算方法,定量计算了滑坡从启动到停止的全过程,获得了各工况失稳滑动的滑速时程曲线和滑坡堆积形态。最后采用经验公式,对滑坡涌浪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水库蓄水后,各工况失稳滑动的滑速和滑距均较小,滑坡高速远程滑动的可能性小;滑坡产生的涌浪不会漫过坝顶,涌浪对大坝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稳定性分析 失稳模式 运动规律 堆积形态 滑坡涌浪
原文传递
对当前计算机犯罪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永红 李滨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0-34,共5页
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规定则不尽完善。本文着重就当前计算机犯罪的定义、法律特征,新形势下计算机犯罪的形式,以及全方位防治计算机犯罪加强计算机犯罪的专门立法等问题... 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规定则不尽完善。本文着重就当前计算机犯罪的定义、法律特征,新形势下计算机犯罪的形式,以及全方位防治计算机犯罪加强计算机犯罪的专门立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犯罪 信息系统 法律特征 犯罪形式 立法 犯罪预防
下载PDF
贵州煤中氟的分布及赋存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方军 罗兴发 《煤质技术》 2017年第3期13-16,46,共5页
基于燃煤型大气氟污染的危害性及燃煤氟污染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贵州煤中氟含量分布特征以及六盘水、遵义等勘探区域的煤矿煤层样品与其对应煤矸石中氟的测定结果对比分析,对煤的变质程度与氟的关系、煤中氟与灰分的关系、煤中氟... 基于燃煤型大气氟污染的危害性及燃煤氟污染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贵州煤中氟含量分布特征以及六盘水、遵义等勘探区域的煤矿煤层样品与其对应煤矸石中氟的测定结果对比分析,对煤的变质程度与氟的关系、煤中氟与灰分的关系、煤中氟与碱金属的关系、煤中氟与氯等其它有害元素的关系等进行相关研究,探寻贵州煤中氟的赋存形态及其赋存规律,指出贵州省煤含氟量主要分布在50μg/g^180μg/g(平均含氟量135.6μg/g),贵州煤中氟主要以无机矿物形态赋存于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中氟 赋存规律 分布特征 赋存形态 无机矿物形态 氟污染
下载PDF
恶法非法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关保英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98,共10页
"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是一对针锋相对且争论已久的理论范畴,本文持"恶法非法"的观点。因为,从根本上讲恶法是对政治机制或者社会的为恶,不利于政治机制和社会过程的实现。它破坏法制统一、扰乱社会秩... "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是一对针锋相对且争论已久的理论范畴,本文持"恶法非法"的观点。因为,从根本上讲恶法是对政治机制或者社会的为恶,不利于政治机制和社会过程的实现。它破坏法制统一、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公众权益、阻滞社会进步。恶法从法形式而言,不能有效设定法律关系、不能有效形成社会秩序、不能有效促进法律发展、不能有效保护法律权利。因此,恶法会对法治理念实现、对法文化形成、对法信仰形成和对法律意识形成等产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法 法形式 法治弊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