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取样尺度效应对滇西北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纬度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冯建孟 董晓东 +1 位作者 徐成东 查凤书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滇西北地区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是验证生物多样性理论的理想场所。为探索取样尺度效应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纬度分布格局的影响,我们探讨了不同取样尺度下滇西北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纬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我们... 滇西北地区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是验证生物多样性理论的理想场所。为探索取样尺度效应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纬度分布格局的影响,我们探讨了不同取样尺度下滇西北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纬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我们利用野外考察数据和文献资料建立了群落尺度下的源数据集和区域尺度(县域尺度)下的源数据集,共建立、收集了68个植物群落样方和26个县域的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采用二元相关性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植物物种多样性纬度分布格局与气候、地理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南到北,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尺度下呈单调递减格局,在区域尺度下反而呈线性递增趋势;在群落尺度下受到热量因子的显著影响,在区域尺度下主要受单位面积海拔高差的影响。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取样的尺度效应对物种多样性纬度分布格局的显著影响。了解滇西北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应该基于不同取样尺度下的分析,以消除或减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盲点。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关注不同的取样尺度下多样性的纬度分布格局可能的表现形式及其内在机制,这或许可以减少或消除相关研究中的争议或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度 多样性 取样尺度效应 群落尺度 区域尺度 生境异质性 热量
下载PDF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纬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建孟 毛光权 李珍贵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28-1934,共7页
对植物区系起源、分布和迁移过程的分析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植被的发生、演化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大尺度的植物区系分布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二元相关性统计分析,探讨了澜沧江流域(云南段)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纬度分... 对植物区系起源、分布和迁移过程的分析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植被的发生、演化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大尺度的植物区系分布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二元相关性统计分析,探讨了澜沧江流域(云南段)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纬度分布格局及河谷的"通道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占主导地位,而温带区系所占比重则仅为1/3左右,故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区系性质。其中,比较重要的区系成分主要包括热带亚洲分布(T7)(21.2%)、泛热带分布(T2)(16.5%)和北温带分布(T8)(11.7%)等。区系过渡性随着纬度的升高,从南到北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单峰分布格局,纬度26o N左右出现峰值。这可能与其地处低纬度地区、紧邻古热带植物区的区系地理位置和南-北方向上海拔梯度有关。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随着纬度的升高呈明显递增趋势,而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则呈明显递减趋势,这与不同区系成分的生态特性和纬度梯度上的热量递减格局是一致的,同时也可能与澜沧江河谷在植物区系迁移过程中所发挥的"通道效应"有关。中国特有分布成分所占比重与表征地形复杂度的海拔高差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意味着特有植物类群的形成和演化与地理隔离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纬度格局 通道效应 澜沧江流域 云南
下载PDF
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通量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智 于贵瑞 +1 位作者 朱先进 王秋凤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0-722,共13页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_2,深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强度的空间变异及其区域特征对于准确地预测和评估全球碳收支以及制定高效的区域性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文以ChinaFLUX的长期联网观测...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_2,深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强度的空间变异及其区域特征对于准确地预测和评估全球碳收支以及制定高效的区域性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文以ChinaFLUX的长期联网观测数据为基础,整合了北半球区域已发表的涡度相关文献数据,对北半球区域碳交换通量,即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E)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获取了233个通量站点,732条站点年数据。观测站点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纵跨纬度2.97°N到74.47°N,横跨经度148.88°W到161.34°E。气候类型涵盖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方林、极地与亚极地以及高山气候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包涵了森林(107个站点)、草地(65个站点)、农田(33个站点)和湿地(28个站点)四大生态系统。研究结果得出: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GPP和RE呈现出显著的随着纬度升高而线性降低的趋势,纬度每升高1°N,GPP和RE在空间格局上约减少22.9g C/m^2/a,而NEP的纬向变化规律不明显。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的GPP和NEP显著高于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RE则在森林生态系统最高,平均约为1185±641g C/m^2/a,而在其余生态系统间无显著差异。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3个区域之间,森林、农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GPP,RE和NEP均无显著差异。仅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欧洲草地生态系统的GPP和RE分别为1472±473g C/m^2/a和1236±452g C/m^2/a,显著高于亚洲和北美洲。GPP,RE和NEP呈现出从温暖性气候区向寒冷性气候区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受到水分状况的调节,表现出在相同的温度带里,相对湿润的气候区具有更高的NEP。这些结果表明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通量存在着空间变异性,但没有显著的区域差异,然而在不同气候区和生态系统类型间差异显著,这意味着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吸收强度 纬度变异规律 生态系统类型 气候区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管理
原文传递
地理来源与生物化学属性对泥炭地植物残体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媛媛 马进泽 +6 位作者 卜兆君 王升忠 张雪冰 张婷玉 刘莎莎 付彪 康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3-722,共10页
不同地理来源的泥炭地植物残体在同一环境中的分解速率一直缺乏比较研究。该研究沿纬度梯度,选择大九湖、哈泥和满归3处泥炭地,以三地的10种植物为分解材料,使用分解袋包装,埋藏于长白山哈泥泥炭地,开展为期1年的分解实验,研究地理来源... 不同地理来源的泥炭地植物残体在同一环境中的分解速率一直缺乏比较研究。该研究沿纬度梯度,选择大九湖、哈泥和满归3处泥炭地,以三地的10种植物为分解材料,使用分解袋包装,埋藏于长白山哈泥泥炭地,开展为期1年的分解实验,研究地理来源及生物化学属性对泥炭地植物残体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如不考虑物种差异,从总体上看,随着纬度增加,3处泥炭地植物残体的初始氮(N)含量下降,初始木质素含量、碳氮比(C/N)和木质素/N上升。经一年分解后残体分解速率因植物类群不同而不同,桦木属(Betula)和薹草属(Carex)植物残体的干质量损失率均接近50%,远大于泥炭藓属(Sphagnum)植物(约为10%)。3处来源地植物残体干质量损失率总体上无差异,但比较同种植物残体发现,来自中纬度泥炭地哈泥的中位泥炭藓(S.magellanicum)的干质量损失率(19%)远高于来自高纬度泥炭地满归的(9%)。制约残体分解的因素因植物类群不同而不同,残体初始总酚/N是决定属间残体干质量损失率差异的重要指标。薹草属植物初始N含量和C/N与残体分解速率、泥炭藓属植物初始Klason木质素含量和总酚/N与残体分解速率均呈正相关关系。该研究一定程度上表明,若以纬度降低指代气候变暖,当前持续的气候变暖可能通过改变高纬度泥炭地的植物组成和植物的生物化学属性,来改变植物残体分解速率,进而影响泥炭地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度梯度格局 植物功能群 泥炭地 生物化学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