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感觉神经的足背动脉蒂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足缺损 被引量:20
1
作者 胡勇 王增涛 +6 位作者 朱小雷 孙文海 许庆家 朱磊 刘志波 吴昊 王德华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2,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前足皮肤缺损的修复及感觉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在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用足背外侧皮神经与跖底神经吻合,足外侧供区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17例跗外侧动... 目的探讨前足皮肤缺损的修复及感觉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在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用足背外侧皮神经与跖底神经吻合,足外侧供区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17例跗外侧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感觉、外形良好、不需要二期整形。结论跗外侧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皮瓣薄、有神经支配、解剖位置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外侧动脉 皮神经 皮瓣 移植
原文传递
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6
2
作者 胡勇 王增涛 +3 位作者 李淑媛 孙文海 许庆家 魏宝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皮瓣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在足部与跖底神经吻合,手部动脉与桡动脉浅支吻合,神经... 目的探讨跗外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皮瓣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在足部与跖底神经吻合,手部动脉与桡动脉浅支吻合,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吻合,足外侧供区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手术时间:带蒂皮瓣转移85~240min,平均160min;游离皮瓣185~425min,平均430min。术后51例皮瓣全部成活。35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9个月,跗外侧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感觉、外形良好,不需要二期整形。结论跗外侧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皮瓣薄、有神经支配、解剖位置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外侧动脉 皮神经 皮瓣 移植 皮肤缺损
下载PDF
带血管蒂跟骨瓣转位修复距骨骨折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发惠 方祥源 +6 位作者 陈秀清 郑和平 李芳华 陈振光 余国荣 彭建强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4-247,共4页
在解剖观察30侧成人足标本时,观察到跟外侧动脉恒定地分支分布到跟骨体外侧,滋养动脉有7.5(6~12)支,外径为0.5mm。跗外侧动脉、腓动脉穿支的降支和外踝前动脉亦以肌骨支分布于跟骨前外侧端,上述动脉之间有恒定的吻合。根据跟骨外侧血... 在解剖观察30侧成人足标本时,观察到跟外侧动脉恒定地分支分布到跟骨体外侧,滋养动脉有7.5(6~12)支,外径为0.5mm。跗外侧动脉、腓动脉穿支的降支和外踝前动脉亦以肌骨支分布于跟骨前外侧端,上述动脉之间有恒定的吻合。根据跟骨外侧血管分布的解剖学规律性,设计了外侧骨瓣转位修复距骨颈骨折、关节植骨融合术,经临床应用证实,取踝后外侧入路,可任意选择上述血管之一为蒂的跟骨瓣。文中讨论了骨瓣设计,骨瓣截取的应用解剖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瓣 距骨颈骨折 解剖
下载PDF
跗外侧动脉分支为蒂的足外侧皮瓣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邱长胜 许卫红 郑和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为临床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术式。方法:4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解剖观测跗外侧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其远端吻合情况。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设计跗外侧动脉足外侧逆行皮瓣移位术。结果:①跗... 目的:为临床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术式。方法:4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解剖观测跗外侧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其远端吻合情况。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设计跗外侧动脉足外侧逆行皮瓣移位术。结果:①跗外侧动脉由足背动脉发出,其体表投影线相当于踝间连线下2.6±1.1cm足背动脉搏动点至第5跖骨底连线。动脉起始处有一外径0.5±0.2mm、长1.0±0.2mm的皮支较恒定,终支形成前行支和后行支,分别向前、后行与弓状动脉、跟外侧动脉相吻合;②经临床应用6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5例,经短期换药愈合1例。结论:以跗外侧血管终支之一(前行支或后行支)为蒂可形成足外侧逆行皮瓣,转位修复足跟、外踝及足背远侧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外侧动脉 足外侧 逆行皮瓣 移位术
下载PDF
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外侧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5
作者 史增元 尹维刚 +1 位作者 刘振新 王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为临床施行经小腿骨间膜前方游离腓动、静脉的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和足背外侧岛状皮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用46侧成尸下肢标本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观测腓动脉穿支及其外径,外踝前动脉弓和足背外侧动脉弓的外径及其皮支。结果:... 目的:为临床施行经小腿骨间膜前方游离腓动、静脉的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和足背外侧岛状皮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用46侧成尸下肢标本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观测腓动脉穿支及其外径,外踝前动脉弓和足背外侧动脉弓的外径及其皮支。结果:腓动脉下1/3段紧贴小腿骨间膜后方走行,发出2~5支穿支营养小腿前外侧皮肤,动脉外径(1.2±0.4)mm,穿支之间相距10~20mm不等。外踝前动脉弓外径(1.3±0.5)mm,两条伴行静脉外径分别为(1.7±0.5)mm和(1.3±0.4)mm。足背外侧动脉弓外径(1.1±0.5)mm,两条伴行静脉外径分别为(1.3±0.5)mm和(1.1±0.4)mm,发出皮支营养足背外侧皮肤。皮瓣切取范围为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结论:经小腿骨间膜前方游离腓动脉及其穿支与外踝前动脉和跗外侧动脉吻合形成的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外侧串联岛状皮瓣,增加了血管蒂的长度,扩大了皮瓣的切取面积,增加了临床应用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动脉 外踝前动脉 跗外侧动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6
作者 史增元 尹维刚 +2 位作者 毛海蛟 吴发科 范永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足背外侧动脉链的组成,为施行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用48侧成尸足,解剖观测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外踝前动脉降支、跗外侧动脉与第四跖背动脉的外径、走行、吻合和分布范围。结果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为腓... 目的探讨足背外侧动脉链的组成,为施行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用48侧成尸足,解剖观测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外踝前动脉降支、跗外侧动脉与第四跖背动脉的外径、走行、吻合和分布范围。结果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为腓动脉的终末支,外径(1.0±0.3)mm。外踝前动脉降支外径(1.3±0.3)mm,沿外踝前缘向下走行,在外踝尖的水平分为前、后支,后支与跟外侧支吻合,占97.9%,吻合处的外径(0.8±0.3)mm;前支与跗外侧动脉吻合,占91.6%,吻合处外径(0.6±0.2)mm;跗外侧动脉发出分支与弓形动脉或第4跖背动脉吻合,占95.8%,吻合处的外径(0.6±0.2)mm。足背外侧皮神经与足背中间皮神经司足背外侧皮肤的感觉。结论上述4条动脉吻合形成足背外侧动脉链,扩大了足背外侧皮瓣的切取面积,增加了临床应用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外踝后动脉 外踝前动脉 跗外侧动脉 跖背动脉
下载PDF
以跗外侧动脉为蒂骰骨瓣转位修复距骨颈骨折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发惠 陈秀清 +2 位作者 方祥源 陈振光 彭建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在30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骰骨背侧面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和分布。骰骨背侧面的动脉主要来自跗外侧动脉。该动脉穿趾短伸肌深面,紧贴骰骨背侧面中份行走。行经骨面时,发出5~12支管径在0.3~1.0mm 至骰骨。以跗外侧动脉为蒂的骰骨... 在30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骰骨背侧面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和分布。骰骨背侧面的动脉主要来自跗外侧动脉。该动脉穿趾短伸肌深面,紧贴骰骨背侧面中份行走。行经骨面时,发出5~12支管径在0.3~1.0mm 至骰骨。以跗外侧动脉为蒂的骰骨瓣大小约为2×1cm。经临床应用证明,本骨瓣是修复距骨颈骨折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简易可行的一种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外侧动脉 骰骨瓣 移位术 解剖学
下载PDF
带血供第2跖骨瓣重建外踝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发惠 林永绥 +2 位作者 张国栋 俞立新 吴水培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为带血供第 2跖骨瓣修复外踝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乳胶成尸下肢标本 ,对足背动脉外侧的分支、走行、吻合及其与第 2跖骨的血供关系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第 2跖骨有明显的多源性供血特点 ,其背侧血供源... 目的 :为带血供第 2跖骨瓣修复外踝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乳胶成尸下肢标本 ,对足背动脉外侧的分支、走行、吻合及其与第 2跖骨的血供关系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第 2跖骨有明显的多源性供血特点 ,其背侧血供源于不同出现率的以下动脉 :足背动脉 1~ 4支 ,跗外侧动脉 1~ 2支 ,第 1跖背动脉 1~ 3支 ,第 2跖背动脉 1~ 2支 ,弓状动脉 2~ 4支。上述动脉的骨膜支分布于第 2跖骨的内、外侧骨面与邻近皮肤 ,外径0 .3~ 1.0mm。在足背的外侧区 ,诸动脉的分支间有恒定的直接吻合。结论 :依据足背动脉外侧分支的解剖学规律 ,可以酌情选用血管蒂 ,设计 4种有血供的第 2跖骨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血供 足背动脉 外踝 缺损 骨瓣 吻合 应用解剖 重建 解剖学
下载PDF
跗外侧动脉足外侧逆行皮瓣的解剖学依据 被引量:8
9
作者 郑和平 谢汉国 +2 位作者 关夷 许卫红 张发惠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200-202,共3页
为足外侧逆行皮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足标本,解剖观察跗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以及远端吻合情况。结果跗外侧动脉由足背动脉发出,其体表投影线相当于踝间连线下(2.6±1.1... 为足外侧逆行皮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足标本,解剖观察跗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以及远端吻合情况。结果跗外侧动脉由足背动脉发出,其体表投影线相当于踝间连线下(2.6±1.1)cm足背动脉搏动点至第5跖骨底连线。动脉起始处有一外径(0.5±0.2)mm、长(1.0±0.2)mm的皮支较恒定,终支形成前行支和后行支,分别向前、后行与弓状动脉、跟外侧动脉相吻合。结论以跗外侧血管前支或后支为蒂逆行皮瓣,第5跖骨底前方或后方2cm处为旋转点,可用于足跟、外踝及足背远部皮肤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外侧动脉 足外侧逆行皮瓣 解剖学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以足外缘动脉弓为蒂足背外侧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发科 史增元 +2 位作者 尹维刚 林荣 范永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为扩大足背外侧岛状皮瓣的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3侧成尸下肢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足背外侧动脉链与足底外侧动脉的吻合及吻合弓的位置,外径,长度。结果足背外侧动脉链与足底外侧... 目的为扩大足背外侧岛状皮瓣的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3侧成尸下肢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足背外侧动脉链与足底外侧动脉的吻合及吻合弓的位置,外径,长度。结果足背外侧动脉链与足底外侧动脉有3个较恒定的吻合。跗外侧动脉在第5跖骨粗隆后缘发出1条动脉与足底外侧动脉的吻合,命名为足外缘第1动脉弓,起点外径(0.7±0.1)mm,占54.5%(18侧);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与足底外侧动脉在外踝前缘下方和外踝后缘下方有2个吻合支,命名为足外缘第2动脉弓和足外缘第3动脉弓,起点外径分别为(0.9±0.1)mm和(1.0±0.2)mm,分别占88.0%(29侧)和78.8%(26侧)。结论以足外缘动脉弓为蒂的足背外侧岛状皮瓣可修复足底外侧,跟外侧的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跗外侧动脉 足底外侧动脉 外踝前动脉 动脉弓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的足外侧肌皮瓣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吉林 朱晞 张晓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1-292,共2页
目的 :为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6 8例新鲜成人下肢标本分别用红色乳胶、ABS,以及 10 %明胶硫酸钡墨汁混悬液进行血管灌注 ,经血管造影、X线摄片和显微解剖的方法 ,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 :足外侧肌皮瓣的血供可... 目的 :为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6 8例新鲜成人下肢标本分别用红色乳胶、ABS,以及 10 %明胶硫酸钡墨汁混悬液进行血管灌注 ,经血管造影、X线摄片和显微解剖的方法 ,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 :足外侧肌皮瓣的血供可有腓动脉的穿支或跗外侧动脉保证。其中腓动脉穿支的外径为 1.2± 0 .3( 0 .5~ 2 .1)mm ,跗外侧动脉的外径为 0 .9± 0 .2 ( 0 .5~ 1.8) m m。结论 :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可选择不同的带血管蒂的足外侧肌皮瓣 ,以修复足部软组织的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外侧肌皮瓣 应用解剖 外科皮瓣 肌皮瓣 跗外侧动脉 腓动脉穿支
下载PDF
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晓莺 袁光海 黄睿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介绍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跗外侧动脉的解剖设计包含足外侧皮神经分支的岛状皮瓣,覆盖前足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0月~4年,患足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跗外侧动脉... 目的介绍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跗外侧动脉的解剖设计包含足外侧皮神经分支的岛状皮瓣,覆盖前足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0月~4年,患足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为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损伤 跗外侧动脉 外科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带血管蒂跗骨瓣移位术的解剖与临床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为治疗距骨颈骨折、距骨体缺血性坏死和踝、足部其他骨质病损提供系列术式。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供养骰骨、内侧楔骨和舟骨的主要血管,设计了上述三种带血管蒂的跗骨瓣移位术,以修复踝、足骨质病损... 目的:为治疗距骨颈骨折、距骨体缺血性坏死和踝、足部其他骨质病损提供系列术式。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供养骰骨、内侧楔骨和舟骨的主要血管,设计了上述三种带血管蒂的跗骨瓣移位术,以修复踝、足骨质病损。临床应用49例。结果:43例经1年至9年随访,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上述三种跗骨瓣均具有血管蒂位置表浅,解剖容易和手术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据病损不同性质与部位选用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跗骨瓣移位术 解剖学 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以跗外侧动脉为蒂的足外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凤兰 周红岩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为修复足跟部、手背部和虎口区软组织缺损提供质地优良的供区。方法:选择1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足标本,20侧防腐固定的下肢标本,对其跗外侧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和类型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跗外侧动脉在行程过程... 目的:为修复足跟部、手背部和虎口区软组织缺损提供质地优良的供区。方法:选择1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足标本,20侧防腐固定的下肢标本,对其跗外侧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和类型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跗外侧动脉在行程过程中,发出筋膜皮支、足母短伸肌支、趾短伸肌支、趾短伸肌肌皮支、骰骨支和跗外侧动脉终支。结论:设计以跗外侧动脉为蒂的足外侧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外侧动脉 足外侧皮瓣 解剖学
下载PDF
离断指足背跗外侧动脉供血寄养二期回植再造拇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鑫 靳丹 +5 位作者 张静静 倪国骅 师椿黄 白传光 杨永国 张豪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12期850-855,共6页
目的探讨离断指足背跗外侧动脉供血寄养二期回植再造拇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12月—2021年10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拇指再造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9~65(42.1±11.1... 目的探讨离断指足背跗外侧动脉供血寄养二期回植再造拇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12月—2021年10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拇指再造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9~65(42.1±11.1)岁。12例患者共有51个离断手指,其中离断拇、示、中、环、小指4例,拇、示、中、环指3例,拇、示、中、小指2例,拇、中、环、小指2例,拇、示、中指1例。一期清创后拇指缺损Ⅲ度2例、Ⅳ度4例、Ⅴ度6例。12例51个断指中,10例14指行断指再植术;12例37指不能再植,其中12例12指符合作为再造拇指的供指条件(拇指9例、环指2例、示指1例)。患者一期行手部清创、断指再植、创面覆盖,符合再造拇指条件的12指均寄养于足背,供血动脉均为跗外侧动脉。寄养指成活后,二期行寄养指回植再造拇指。一期手术术后观察寄养指的皮肤色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指腹张力,判定手指血管是否畅通,寄养指是否成活。二期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再造拇指的血液循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感觉、运动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再造拇指功能。结果12例12指行一期足背寄养术,术中吻合血管顺利,均一次通血成功;手术时间4.2~7.9 h,平均6.2 h;术中出血量250~750 mL,平均520 mL。一期术后足部寄养指颜色红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1~3 s,指腹张力适中,切口一期愈合,寄养指均成活。一期手术1~4个月后行二期寄养指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时间3.0~5.5 h(平均4.1 h),术中出血量110~310 mL(平均220 mL);术后再造拇指颜色红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1~3 s,指腹张力适中,无血管危象发生,切口一期愈合,再造拇指均成活。二期术后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再造拇指骨折愈合时间1.5~4.0(2.1±0.5)个月。12例12指再造拇指中,3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断指 再植术 再造 异位寄养 跗外侧动脉
原文传递
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修复的解剖学研究
16
作者 张发惠 钟桂午 郑和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196-199,共4页
为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修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乳胶成尸下肢标本,观测内侧楔骨、骰骨背侧骨膜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内侧楔骨血供来自跗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动脉终支以... 为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修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乳胶成尸下肢标本,观测内侧楔骨、骰骨背侧骨膜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内侧楔骨血供来自跗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动脉终支以不同出现率,沿第一跖骨内侧至其中段穿入并与跖底动脉相吻合。跗外侧动脉分出骰骨骨膜血管,并分出第2~4跖背动脉,在跖骨颈处分出穿支与跖底动脉相吻合。结论以上述血管为蒂设计的内侧楔骨、骰骨骨膜瓣或骨膜软骨瓣,选择其中供区逆行修复跖骨头缺血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头 缺血性坏死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学
下载PDF
Macro-micro-anatomy of myocutaneous flaps on the dorsum of foot
17
作者 张放鸣 陈尔瑜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1年第1期44-47,共4页
Thirty feet of Chinese adult cadavers were dissected under an operativemicroscope to observe the extensor hallucis brevis and extensor digitorum brevisand their vessels and nerves in order to design myocutaneous flaps... Thirty feet of Chinese adult cadavers were dissected under an operativemicroscope to observe the extensor hallucis brevis and extensor digitorum brevisand their vessels and nerves in order to design myocutaneous flaps.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lateral tarsal artery and the lateral branch of the deep peronealnerve are the best choice to be included in the pedicle when muscle flaps ormyocutaneous flaps are to be obtained from the dorsum of foot.The size of themuscles may be enlarged both laterally and medially as the clinicalcondition requi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GICAL FLAP FOOT lateral tarsal artery
下载PDF
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
18
作者 周炎 刘世清 +3 位作者 瞿新丛 廖琦 余铃 黄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12例距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术后非负重功能位外固定12—14周... 目的探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12例距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术后非负重功能位外固定12—14周,并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确定负重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12例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1例出现切口皮缘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距骨颈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6~24周,平均20周。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55~96分,平均82.5分,其中优4例,良5例,可3例。2例发生距下关节轻度创伤性关节炎,口服消炎镇痛药后疼痛缓解;1例发生距骨体缺血性坏死,X线片显示距骨体骨质硬化,但未塌陷,嘱患者减少负重并定期随访观察。结论应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能改善距骨体血供,降低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骨折 跗外侧血管 骰骨 骨膜瓣 移位术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骰骨瓣转移治疗距骨颈骨折
19
作者 顾少光 刘志强 李文龙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3期176-177,T001,共3页
目的 探讨距骨颈骨折或合并距骨体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2例距骨颈骨折或合并距骨体脱位的病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带跗外侧动脉骰骨瓣转移植骨术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 2年以上 ,未见骨不连 ,2年后骨坏死完全修... 目的 探讨距骨颈骨折或合并距骨体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2例距骨颈骨折或合并距骨体脱位的病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带跗外侧动脉骰骨瓣转移植骨术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 2年以上 ,未见骨不连 ,2年后骨坏死完全修复 ,效果满意。结论 本术式操作简单 ,能有效预防骨不连 ,预防并修复骨坏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骰骨瓣转移 治疗 距骨颈骨折 跗外侧血管 骰骨瓣
下载PDF
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为了寻求和解决踝足部骨缺损、骨不连、距骨骨折脱位和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等疑难病例的有效疗法。方法通过对30侧下肢标本解剖观测了供应骰骨背侧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和吻合。设计以跗外侧血管为蒂的骰骨瓣移位植骨术治疗有关疾... 目的为了寻求和解决踝足部骨缺损、骨不连、距骨骨折脱位和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等疑难病例的有效疗法。方法通过对30侧下肢标本解剖观测了供应骰骨背侧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和吻合。设计以跗外侧血管为蒂的骰骨瓣移位植骨术治疗有关疾患共29例。结果临床实践证实疗效满意。有27例经1~8年随访,其中优良率达96%。结论带跗外侧血管骰骨瓣具有解剖位置表浅、手术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外侧血管 骰骨瓣 移位术 踝足部骨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