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后翼外肌MyoD、myogenin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达雨 杨竹丽 +3 位作者 袁晓 杜衍晓 田臻 王梦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6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探讨"应力-生长(改建)"在细胞水平上的体现,为功能矫形治疗和矫治效果的保持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选用2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其中实验组大鼠经戊巴比妥麻醉后佩戴上颌斜面导板,对照组未佩用。... 目的:探讨"应力-生长(改建)"在细胞水平上的体现,为功能矫形治疗和矫治效果的保持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选用2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其中实验组大鼠经戊巴比妥麻醉后佩戴上颌斜面导板,对照组未佩用。依据时间不同又分为四组:1d,7d,14d,21d。采用RT-PCR技术分析各组大鼠翼外肌组织中肌分化相关基因MyoD、myogenin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未施加功能矫形力的大鼠翼外肌组织MyoD表达伴随其生长发育呈现递减趋势,实验组在第7 d出现表达上调。同时,力学刺激后实验组动物myogenin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在14 d组出现明显上调。结论:功能矫形力作用于翼外肌组织可以诱导MyoD和myogenin的表达上调进而诱导成肌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介导 成肌细胞 分化 成肌调节因子 翼外肌
原文传递
利用Mimics和Freefrom建立翼内、外肌三维数字化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毕振宇 刘阳 +2 位作者 赵卫东 黄文华 钟世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建立精确翼内肌、翼外肌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方法.方法:选择1具合适的尸体头颅标本,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实行全头颅连续薄层CT容积扫描,通过Mimics软件对层厚为0.625 mm的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再使用FreeFrom自由造型... 目的:探索一种建立精确翼内肌、翼外肌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方法.方法:选择1具合适的尸体头颅标本,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实行全头颅连续薄层CT容积扫描,通过Mimics软件对层厚为0.625 mm的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再使用FreeFrom自由造型系统进行修正.结果:利用CT数据,在Mimics 10.01软件和FreeFrom自由造型系统中建立了翼内肌、翼外肌的具有比较清晰解剖学形态三维数字化模型.结论:重建获得的翼内肌、翼外肌三维数字化模型,有较高的真实性和精确度,可以进行在体的形态结构测量,有利于进一步活体解剖学形态和功能的研究,并为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内肌 翼外肌 三维数字化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利多卡因联合维生素B12局部阻滞治疗翼外肌痉挛症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明宏 徐秀香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58-359,共2页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联合维生素B12局部阻滞治疗翼外肌痉挛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翼外肌痉挛症患者22例,采用2%利多卡因联合维生素B12进行翼外肌阻滞治疗。结果全组患者治愈率为86%(19/22例),有效率为95%(21/22例)。开口度由(21....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联合维生素B12局部阻滞治疗翼外肌痉挛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翼外肌痉挛症患者22例,采用2%利多卡因联合维生素B12进行翼外肌阻滞治疗。结果全组患者治愈率为86%(19/22例),有效率为95%(21/22例)。开口度由(21.5±2.0)mm增至(32.7±1.8)mm;VAS评分由(7.4±1.3)降至(1.2±0.3)。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维生素B12阻滞治疗翼外肌痉挛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维生素B12 注射 肌肉内 翼外肌 痉挛
原文传递
翼外肌-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功能恢复的关键 被引量:26
4
作者 徐兵 姚隆浩 +3 位作者 唐友盛 史俊 杨驰 王旭东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对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功能的恢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对收治的 18例 2 4侧髁状突骨折患者 ,经过病史、体格检查、X线片、CT及三维 CT诊断 ,选用开放性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不... 目的 对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功能的恢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对收治的 18例 2 4侧髁状突骨折患者 ,经过病史、体格检查、X线片、CT及三维 CT诊断 ,选用开放性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不同的处理方法 ,并对患者术后髁状突的形态和功能加以分析对比。结果 开放手术经翼外肌解剖复位的病例在术后的解剖形态、咬合关系、尤其是下颌骨运动时偏斜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翼外肌游离复位的患者。结论 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选择翼外肌解剖复位 ,既可以增加髁状突复位的成功率 ,减少其可能引起的吸收 ,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 骨折 坚强内固定 翼外肌复位
下载PDF
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髁突形态改建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平 刘昌奎 +3 位作者 邓天阁 江欣 程鹏 胡开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查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髁突形态改建的影响。方法:20只1岁龄成年绵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动物,所有绵羊都用超声骨刀造成髁突矢状骨折,剪断关节盘前后附着并将其推向内侧,其中组1动物切断翼外肌,...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查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髁突形态改建的影响。方法:20只1岁龄成年绵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动物,所有绵羊都用超声骨刀造成髁突矢状骨折,剪断关节盘前后附着并将其推向内侧,其中组1动物切断翼外肌,组2动物保留翼外肌功能。每组动物分别在术后4周(各2只)、12周(各4只)、24周(各4只)处死。处死后行CT检查,CT三维重建观察髁突形态,并解剖颞颌关节(TMJ)以观察髁突形态。结果:组2即保留翼外肌功能组,较组1髁突有更多新骨形成,髁突形态改变更严重。结论: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髁突形态改建的影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 颞颌关节 翼外肌 髁突形态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影像形态与解剖形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峰 王美青 +2 位作者 张贵祥 刘满生 尤志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 (TMJ)的磁共振成像 (MRI)和相应解剖形态的相关关系。方法 :4具尸体 ,①双侧TMJMRI(头部线圈、SE序列T1加权 )检查和解剖学测量 ,并作相应的相关性分析 ;②翼外肌正矢状位与髁状突翼颌斜位 (CPMOP)图像及相关性分...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 (TMJ)的磁共振成像 (MRI)和相应解剖形态的相关关系。方法 :4具尸体 ,①双侧TMJMRI(头部线圈、SE序列T1加权 )检查和解剖学测量 ,并作相应的相关性分析 ;②翼外肌正矢状位与髁状突翼颌斜位 (CPMOP)图像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TMJ骨质结构MRI影像检查结果与解剖测量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关节盘仅内 1/3两种测量结果有相关性 ;翼外肌正矢状位MRI和髁状突翼颌斜位MRI图像具有高度相关关系。结论 :MRI(头部线圈、SE序列T1加权 )可用以对TMJ硬组织形态的观察和测量 ,翼外肌正矢状位片可用以对翼外肌上下头形态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紊乱 翼外肌 解剖形态
下载PDF
关节盘无移位的症状性颞下颌关节的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晓江 AM Raustia KS Oikarinen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讨论在关节盘位置正常的TMD关节中的核磁共振影像发现,并探讨这些影像发现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2000-2002年期间在芬兰欧鲁大学牙学院颌面外科就诊的7...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讨论在关节盘位置正常的TMD关节中的核磁共振影像发现,并探讨这些影像发现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2000-2002年期间在芬兰欧鲁大学牙学院颌面外科就诊的78名TMD患者中,经MRI发现为关节盘位置正常的68侧关节作了影像及临床症状的对比分析。结果:在此68侧关节MRI中,发现了髁突运动异常:过度运动(61.8%)及运动受限(2.9%);发现了怀疑为翼外肌上头和/或下头的肥大、萎缩及挛缩等病理改变(58.8%)。在关节盘形态方面,未发现明显的关节盘畸形,但发现了关节盘整体变厚的病理影像表现(22.1%)。还观察到涉及关节囊上腔、下腔和/或双板区的炎性渗出(35.3%)。髁突过度运动及翼外肌病理改变与症状组有显著性关系。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提示,髁突过度运动及可能发生的翼外肌病理改变,在引起关节盘位置正常的颞下颌关节的临床TMD症状中,扮有十分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核磁共振成像 关节盘位置 翼外肌 临床症状
下载PDF
三种不同咬合者翼外肌磁共振影像形态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峰 王美青 +2 位作者 夏防汛 佟海涛 王旭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 :探讨两种不对称咬合———单侧后牙反牙合和单侧第三磨牙伸长 ,与正常牙合者翼外肌磁共振影像形态的特点及规律 ,并从影像学角度探讨翼外肌上下头的功能。方法 :分别具有上述 3种咬合的受试者各 10名 ,双侧翼外肌正矢状位MRI成像... 目的 :探讨两种不对称咬合———单侧后牙反牙合和单侧第三磨牙伸长 ,与正常牙合者翼外肌磁共振影像形态的特点及规律 ,并从影像学角度探讨翼外肌上下头的功能。方法 :分别具有上述 3种咬合的受试者各 10名 ,双侧翼外肌正矢状位MRI成像。结果 :3组受试者的翼外肌上下头均表现为在大开口时缩短增粗的收缩影像 ,在牙尖交错位闭口和紧咬时的舒张影像。不对称咬合组双侧翼外肌在大开口状态下的影像与咬合引导的牙尖交错位偏斜有一定相关关系。结论 :翼外肌上下头均在闭口时舒张、大开口时收缩 ;不对称咬合者双侧翼外肌开口位时的收缩活动明显不对称 ,且与异常咬合对牙尖交错位的引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 牙HE 翼外肌 咬合
下载PDF
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后翼外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特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开云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研究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后 ,翼外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最大结合容量和亲和性的变化 ,探讨功能矫形的神经肌肉调控机理。方法 选用 4 0只 5周龄SD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 0只。实验组大鼠戴自制上颌功能矫... 目的 研究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后 ,翼外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最大结合容量和亲和性的变化 ,探讨功能矫形的神经肌肉调控机理。方法 选用 4 0只 5周龄SD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 0只。实验组大鼠戴自制上颌功能矫治器 ,引导下颌前伸 ,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分别在实验第 1、3、7、14天处死大鼠 ,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 2组大鼠翼外肌肌细胞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和亲和常数。结果 实验组大鼠翼外肌细胞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最大结合容量明显大于对照组 ,具有高度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大鼠 翼外肌细胞膜 乙酰胆碱受体 口腔正畸学
下载PDF
咀嚼肌功能紊乱治疗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瑾 吕梦翔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为临床治疗咀嚼肌功能紊乱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大体解剖方法在经常规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咀嚼肌进行解剖。结果:下颌支的内、外面分别有咀嚼肌附着,当它们收缩时可产生强大的力量,运动颞下颌关节。结论:各种下颌运动中,... 目的:为临床治疗咀嚼肌功能紊乱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大体解剖方法在经常规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咀嚼肌进行解剖。结果:下颌支的内、外面分别有咀嚼肌附着,当它们收缩时可产生强大的力量,运动颞下颌关节。结论:各种下颌运动中,咬肌、翼内肌、翼外肌、颞肌发挥着不同作用,由于精神因素或病理因素的影响可引起咀嚼肌功能紊乱和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肌功能紊乱 咬肌 翼内肌 翼外肌 颞肌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翼外肌MRI直方图纹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樊文萍 刘梦琦 +3 位作者 邹颖 王雪 王平怀 陈志晔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63-968,共6页
目的采用MRI直方图纹理分析技术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的翼外肌功能变化。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20年4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28例TMD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6.2±12... 目的采用MRI直方图纹理分析技术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的翼外肌功能变化。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20年4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28例TMD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6.2±12.1)岁(15~62岁);同时门诊招募13名颞下颌关节正常志愿者,男性6名,女性7名,年龄(23.5±3.3)岁(20~30)岁。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双侧颞下颌关节MRI扫描,根据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TMD关节盘位置正常侧(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TMD-DwoD)组(38侧)、TMD关节盘不可复性向前移位侧(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TMD-DDwoR)组(18侧)、正常对照关节盘位置正常侧(normal control-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NC-DwoD)组(26侧)。采用感兴趣区法测量闭口位时颞下颌关节翼外肌上肌腹与下肌腹面积、平均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变异系数、偏度及峰度等直方图纹理参数。结果翼外肌上腹TMD-DwoD组的面积[(67.36±30.23)mm2]显著小于NC-DwoD组[(91.42±45.01)mm2](P<0.05),与TMD-DDwoR组[(72.27±37.53)mm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304.20±29.90和315.06±40.20)均显著大于NC-DwoD组(269.79±25.54)(P<0.05);TMD-DwoD组变异系数(8.89±2.60)显著大于NC-DwoD组及TMD-DDwoR组(分别为6.76±1.82和7.63±1.62)(P<0.05);组间峰度、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翼外肌下腹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286.69±23.48和275.98±30.55)显著大于NC-DwoD组(243.56±17.04)(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变异系数(分别为9.96±2.24和10.25±1.96)均显著大于NC-DwoD组(8.49±1.94)(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偏度(分别为0.90±0.94和0.73±0.97)显著小于NC-DwoD组(1.40±1.03)(P<0.05);3组组间的翼外肌下腹面积、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直方图纹理分析技术可初步作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翼外肌功能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翼外肌 磁共振检查 直方图分析 诊断
原文传递
翼外肌对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殷学民 李子文 +1 位作者 刘啸 宋梦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分析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中翼外肌作用下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在单纯翼外肌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关节盘应力集中于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域;髁突及关... 目的 :分析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中翼外肌作用下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在单纯翼外肌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关节盘应力集中于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域;髁突及关节窝应力主要集中于与关节盘相接触的功能面。在颞下颌关节盘的位移分布中,从关节盘前带至关节盘中间带,位移趋势逐渐增大,关节盘中间带与关节盘后带之间出现位移撕裂带,从关节盘中间带至关节盘双板区位移逐渐递减;而颞下颌关节整体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关节囊前份的翼外肌上头附着区。结论:在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翼外肌可导致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域的应力集中,可能导致此区域关节盘变薄、穿孔甚至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 翼外肌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倪琳 刘洪臣 +1 位作者 徐娟 罗颂椒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研究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w龄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各分为7个时间段,其中实验组大鼠佩戴可摘式上颌斜面导板功能矫治器。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测定大鼠... 目的:研究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w龄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各分为7个时间段,其中实验组大鼠佩戴可摘式上颌斜面导板功能矫治器。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测定大鼠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结果:自矫治器佩戴第1-42d,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a+泵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Na+泵活性自第1d开始上调,第21d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回落,在第28d、42d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发育对Na+/K+-ATPase功能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功能矫形治疗使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产生了适应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 导下颌向前 翼外肌Na+/K+-ATPase
下载PDF
无线整合型MRI信号放大器高清成像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翼外肌附着类型与关节盘位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新歌 田冲 +5 位作者 胡容 刘键 徐敏 吴瑜 王荣品 曾宪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9-574,共6页
目的探讨无线整合型MRI信号放大器(wireless amplified MRI detector,WAND)耦合常规头颈联合线圈行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高清成像,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翼外肌附着类型与颞下... 目的探讨无线整合型MRI信号放大器(wireless amplified MRI detector,WAND)耦合常规头颈联合线圈行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高清成像,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翼外肌附着类型与颞下颌关节盘位置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经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断为TMD的患者85例(共160侧TMJ),其中男性16例,女性69例,年龄(32.7±14.2)岁(16~80岁),所有纳入对象均行张、闭口斜矢状位以及冠状位WAND耦合头颈联合线圈双侧TMJ高清扫描。基于TMJ及翼外肌高清成像,对比分析TMD患者翼外肌附着类型与TMD患者关节盘位置,采用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翼外肌附着类型存在3种,Ⅰ型共51侧[31.9%(51/160)],Ⅱ型共77侧[48.1%(77/160)],Ⅲ型共32侧[20.0%(32/160)];TMD患者翼外肌不同附着类型与关节盘位置存在强相关(χ^(2)=28.20,P=0.002,r=0.776);不同附着类型翼外肌与关节盘是否可复性移位之间无显著相关(χ^(2)=0.24,P=0.887,r=0.825)。结论TMD患者翼外肌不同附着类型与关节盘位置之间存在相关,WNAD耦合常规头颈联合线圈TMJ高清扫描可为TMD患者在评估翼外肌附着类型及关节盘位置提供可靠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翼外肌 颞下颌关节
原文传递
人翼外肌肌内神经肌梭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跃蓉 刘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5-527,共3页
目的:研究人翼外肌肌内神经和肌梭配布特征,以期深入了解翼外肌上、下头的功能特性。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的翼外肌肌梭以及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显示翼外肌上、下头有各自独立的神经支。支配翼外肌... 目的:研究人翼外肌肌内神经和肌梭配布特征,以期深入了解翼外肌上、下头的功能特性。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的翼外肌肌梭以及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显示翼外肌上、下头有各自独立的神经支。支配翼外肌上头的神经支较短而细小,入肌后分出两个次级分支,与肌纤维排列方向成一定的角度向肌止点处走行;支配下头的神经支较粗,入肌后在肌纤维之间迂曲走行,发出呈树支状的多个次级分支,分支间无吻合。翼外肌肌梭仅分布在上头肌腹中央,下头未发现肌梭。结论:翼外肌具有划分亚部的形态学特征,每一亚部作为一个功能独立体在整肌功能中行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外肌 肌内神经 肌梭
下载PDF
翼外肌对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后骨折区新骨形成影响的显微CT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江欣 胡开进 +4 位作者 邓天阁 刘昌奎 薛洋 刘平 程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翼外肌在颞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时新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24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髁突截骨术造成绵羊右侧髁突矢状骨折,保留翼外肌;对照组:髁突截骨术造成绵羊右侧髁突矢状骨折,离断翼外肌。分别于术后4... 目的:观察翼外肌在颞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时新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24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髁突截骨术造成绵羊右侧髁突矢状骨折,保留翼外肌;对照组:髁突截骨术造成绵羊右侧髁突矢状骨折,离断翼外肌。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实验组及对照组各处死4只动物,进行显微CT(Micro-CT)扫描,观察分析骨折区新生骨的骨小梁数量(trabecula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 thickness,Tb.Th),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fraction,BV/TV)及骨小梁间隙宽度(trabecula space,Tb.SP)的变化,并用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髁突形态改变较对照组明显,显微CT图像新生骨小梁结构显示清晰,Tb.N、Tb.Th、BV/TV增加(P<0.05),Tb.Sp减小(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外肌在颞下颌关节矢状骨折愈合过程有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外肌 显微CT 髁突 矢状骨折 绵羊
下载PDF
伴偏侧咀嚼单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翼外肌MRI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东宗 章巧 +4 位作者 翟孝庭 徐洪丽 胡敏 刘洪臣 姜华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04-108,113,共6页
目的:分析伴偏侧咀嚼(chewing-side preference, CSP)的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ADD)患者的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 muscles,LPM)磁共振成像特点,探讨CSP对ADD患者LPM结构和形态的影响。方法:横断面调查2... 目的:分析伴偏侧咀嚼(chewing-side preference, CSP)的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ADD)患者的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 muscles,LPM)磁共振成像特点,探讨CSP对ADD患者LPM结构和形态的影响。方法:横断面调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根据临床症状和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成像诊断为单侧ADD的55例患者。根据有无CSP分为无CSP组25例,伴CSP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LPM病理改变(萎缩和肥大),LPM长度、厚度和面积。患者性别等定性资料使用频数/构成比描述,进行卡方检验,LPM长度、厚度和面积等定量资料进行t检验。结果:单侧ADD患者LPM改变的比例为65%(36/55)。伴CSP组LPM上头(superior belly,SB)萎缩,下头(inferior belly,IB)肥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CSP组(P<0.05);伴CSP组LPM病理改变(萎缩、肥大)的比例80%(24/30)显著高于无CSP组[48%(12/25)](P<0.05)。移位侧SB面积伴CSP组117.11±29.71mm~2显著小于无CSP组139.25±40.90mm~2(P<0.05)。伴CSP组同侧和对侧SB面积分别为122.50±35.08mm~2和142.00±42.29mm~2,无CSP组同侧和对侧SB面积分别为158.13±44.42mm~2和143.43±38.72mm~2,两组患者同侧SB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P=0.002),伴CSP组的同侧SB面积小于对侧,且同侧SB面积小于无CSP组。两组患者的SB长度、厚度、IB面积、长度和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侧咀嚼习惯对ADD患者的LPM形态和结构均有一定影响,伴CSP组LPM发生病理改变的比例显著高于无CSP组,CSP更易引起翼外肌SB的萎缩和IB的肥大,导致SB面积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咀嚼 关节盘移位 磁共振成像 翼外肌
下载PDF
功能矫形对大鼠翼外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最大结合容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开云 罗颂椒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244-245,共2页
目的 观察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后 ,翼外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 ( n- Ach R)最大结合容量 ( Bmax)的变化 ,探讨功能矫形的神经肌肉调控机理。方法 选用 2 0只 5周龄 Sprague- Dawley雄性大白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10只... 目的 观察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后 ,翼外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 ( n- Ach R)最大结合容量 ( Bmax)的变化 ,探讨功能矫形的神经肌肉调控机理。方法 选用 2 0只 5周龄 Sprague- Dawley雄性大白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10只。实验组大鼠戴自制上颌功能矫治器 ,引导下颌前伸。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两组大鼠翼外肌肌细胞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结果 实验组大鼠翼外肌细胞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最大结合容量 ( Bmax=2 85 .5 73 fmol/mg pro)明显 >对照组 ( Bmax=2 14 .662 fmol/ mg Pro)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形 翼外肌 乙酰胆碱受体 细胞膜 最大结合容量 影响研究
下载PDF
翼外肌下头注入硬化剂治疗颞颌关节复发性脱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传俊 朱祖武 +2 位作者 吴冰 王来平 张志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观察用硬化剂注入翼外肌下头治疗颞颌关节复发性脱位(RTMJD)效果。方法:以标有长度的7号注射针头于髁突颈稍前方平行髁突横轴进行深达2.0cm~2.2cm,缓慢后退1.0cm~1.2cm,并同时注入0.6ml~... 目的:观察用硬化剂注入翼外肌下头治疗颞颌关节复发性脱位(RTMJD)效果。方法:以标有长度的7号注射针头于髁突颈稍前方平行髁突横轴进行深达2.0cm~2.2cm,缓慢后退1.0cm~1.2cm,并同时注入0.6ml~0.8ml硬化剂后拔针。结果:经治疗的25例32例RTMJD平均随访3年,治愈率达94%;TMJ许勒位片显示治疗后的髁状突前伸范围明显小于治疗前(P<0.01),平均缩短4mm左右。结论:该方法治疗RTMJD简单方便,疗效可靠。其机制可能是硬化剂破坏了部分肌纤维,削弱了大开口时髁突所受的前拉力,缩小了髁突的前伸运动范围而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脱位 硬化剂 治疗 翼外肌
下载PDF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开进 马振 +1 位作者 王一名 邓天阁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2期793-800,共8页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是指外伤引起的髁突与颞骨关节窝之间的纤维性或骨性融合,可导致患者张口受限、咀嚼困难,甚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当儿童或青少年发生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还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小颌畸形、咬合...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是指外伤引起的髁突与颞骨关节窝之间的纤维性或骨性融合,可导致患者张口受限、咀嚼困难,甚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当儿童或青少年发生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还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小颌畸形、咬合关系错乱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该病一旦发生则治疗困难、易复发,而且发病机制不清,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明确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病因素,如髁突的损伤、关节盘的损伤或移位、关节窝的损伤以及翼外肌的类牵张成骨作用;对“血肿机化”、“翼外肌类牵张成骨”等发病机制假说进行述评,并结合相关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阐述现阶段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颞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 发病机制 髁突 关节盘 关节窝 翼外肌 动物模型 间充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