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肺功能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安金英 陈刚 +2 位作者 袁扬 马国宣 孙志谦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9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尘肺患者灌洗前与灌洗后1周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 目的通过比较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尘肺患者灌洗前与灌洗后1周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100例。按照《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对100名患者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在灌洗术前和灌洗术后1周检测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1秒率(FEV1%/VC)、最高呼气流量(PEF)、呼吸后期瞬间流速(MEF 75%)、呼吸中期瞬间流速(MEF 50%)、呼吸中断流速(MEF 25%)、最大通气量(MVV)、残总比(RV/TLC)和弥散功能(DLCO)的变化。结果共纳入尘肺病患者100名,均为男性,尘肺Ⅰ期41例,尘肺Ⅱ期29例,尘肺Ⅲ期30例。平均年龄(49.07±6.65)岁,平均身高(170.62±4.94)cm,平均体重(70.23±10.05)kg,平均接尘年限(23.33±4.26)年,年龄、身高、体重及接尘工龄在不同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7周肺功能VC、FVC、TCL、FEV1.0%、PEF呼气流速峰值、MEF25%、MEF50%、MEF75%、MVV、RV/TLC和DLCO指标,除MVV外,其余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容量双肺灌洗后1周,VC、TLC、RV/TLC各期别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容量双肺灌洗后1周和DLCO各期别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容量双肺灌洗后1周,PEF、MEF25%和MEF75%各期别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EF50%各期别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规范的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及术后护理,尘肺病患者术后1周肺功能恢复较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肺灌洗 急性肺损伤 肺功能
原文传递
大容量肺灌洗治疗煤工尘肺肺功能远期效果的观察——附90例报告 被引量:14
2
作者 袁扬 黄京慧 +4 位作者 马国宣 陈刚 刘贺 张志浩 陈志远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第8期677-67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大容量肺灌洗(WLL)治疗煤工尘肺远期肺功能效果的分析,来探讨WLL治疗和控制尘肺病的效果。方法选择陕西省韩城矿务局某煤矿,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日本捷斯特(CHEST)肺功能仪作为检测仪器,对入列现存活的90例(肺灌洗组21... 目的通过对大容量肺灌洗(WLL)治疗煤工尘肺远期肺功能效果的分析,来探讨WLL治疗和控制尘肺病的效果。方法选择陕西省韩城矿务局某煤矿,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日本捷斯特(CHEST)肺功能仪作为检测仪器,对入列现存活的90例(肺灌洗组21例,非肺灌洗组69例)Ⅰ期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横断面检测;将肺灌洗组和非肺灌洗组患者的肺功能按VC,FVC,FEV1,FEV1%,MMF,PEF,FEF25,FEF50,FEF75,MVV等10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灌洗组在PEF、FEF25及MVV指标检测结果分别为50.6±28.5,49.2±26.7,72.6±34.8;非肺灌洗组分别为30.8±16.2,30.8±17.3和49.0±20.0,两组比较,肺灌洗组好于非肺灌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LL对尘肺患者的远期肺功能有一定的改善,是尘肺病治疗及二级预防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肺灌洗 肺功能 远期效果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治疗对大容量肺灌洗术后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桂丽 申情 +4 位作者 孙玉香 马国宣 肖新宇 孙志谦 于学军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6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对大容量肺灌洗术后患者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7-2014-02于某院行大容量肺灌洗术后患者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炎、化痰、平喘、雾化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对大容量肺灌洗术后患者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7-2014-02于某院行大容量肺灌洗术后患者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炎、化痰、平喘、雾化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调整功率500 m W,时间10 min,照射部位双肺背部,2次/d。观察患者术后第3天及第5天症状及肺部听诊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症状第3天好转70例(35.0%),第5天好转147例(73.5%);对照组症状第3天好转43例(21.5%),第5天好转123例(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听诊呼吸音第3天好转77例(38.5%),第5天好转141例(70.5%),相比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其中,第5天听诊好转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容量肺灌洗术后辅助半导体激光治疗可提高术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好转率,促进肺功能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治疗 大容量肺灌洗术 尘肺
下载PDF
雾化吸入与静脉注射戊乙奎醚对大容量肺灌洗术患者灌洗侧肺术前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韦云海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与静脉注射戊乙奎醚对大容量肺灌洗术患者灌洗侧肺术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尘埃沉着病一病区、二病区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9例需行大容量肺灌洗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与静脉注射戊乙奎醚对大容量肺灌洗术患者灌洗侧肺术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尘埃沉着病一病区、二病区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9例需行大容量肺灌洗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9例)。实验组给予雾化吸入戊乙奎醚,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戊乙奎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灌洗结束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的气道峰压及肺顺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FVC、FEV1、PEF)情况和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结果两组T2和T3时的气道峰压均低于T1时,两组T2和T3时的肺顺应性均高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2和T3时的气道峰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2和T3时的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PEF、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容量肺灌洗术患者灌洗侧肺术前雾化吸入或静脉注射戊乙奎醚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提高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肺顺应性,降低患者气道峰压,提高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肺灌洗术 雾化吸入 静脉注射 戊乙奎醚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用于大容量肺灌洗麻醉的术中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静 胡振宇 +1 位作者 沈有舟 刘晓梅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大容量肺灌洗麻醉中的效果,了解其对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为单肺通气手术的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职业性尘肺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定容通气组(对照组)和保护性通气组(试验组),采用顺序诱导,支气管内插管,...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大容量肺灌洗麻醉中的效果,了解其对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为单肺通气手术的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职业性尘肺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定容通气组(对照组)和保护性通气组(试验组),采用顺序诱导,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维持。通气肺行单肺通气,对照组术中采取传统通气法:潮气量8~10mL/kg,呼吸12~14/min,吸入气中氧体积分数=1.0,气道压2.5~4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0~45 mmHg;试验组则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6~8 mL/kg,呼吸14~16/min,吸入气中氧体积分数=1.0,气道压1.5~2.5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55 mmHg,呼气末正压通气0.8~1.0 kPa。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5 min、灌洗开始后10 min、拔管后10 min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结果]试验组动脉压均值在术中和术毕都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毕心率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麻醉及手术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可以作为相对安全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肺保护性通气 大容量肺灌洗 单肺通气 全身麻醉 动脉压
原文传递
临床路径在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中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晓英 廖梅兰 +3 位作者 张玉兰 袁艳珍 刘江红 杨蓉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实施效果。方法将13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65例实施CP,将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灌...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实施效果。方法将13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65例实施CP,将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灌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极显著差异。住院费用:实验组平均每人8803.66±812.02元,对照组平均每人10534.69±1035.4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住院天数:实验组平均每人9.74±1.32 d,对照组平均每人12.98±2.37 d,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结论CP应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尘肺 大容量肺灌洗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灌洗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蔡如华 李金阳 李怀忠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噻托溴铵联合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灌洗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景德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珠山新厂医院收治的126例尘肺病合并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噻托溴铵联合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灌洗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景德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珠山新厂医院收治的126例尘肺病合并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灌洗。比较两组气道炎症反应、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气道炎症反应及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流速值(PEF)、用力肺活量(FVC)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联合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灌洗能够减轻尘肺病合并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经支气管镜大容量肺灌洗 气道炎症反应 肺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1
8
作者 侯博文 李宝平 +3 位作者 孙治平 高丽妮 计玉容 汪伟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16期2164-2167,共4页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片联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北京应急总医院就诊的80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则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片联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北京应急总医院就诊的80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则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汉防己甲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汉防己甲素片与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联合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憋气、咳痰、胸闷以及胸痛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尘肺病患者采用汉防己甲素片联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片 尘肺病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佑明 甘易玲 +2 位作者 夏薇 刘小媛 陈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3期2326-2329,共4页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尘肺病合并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6例患者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小容量...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尘肺病合并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6例患者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小容量灌洗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以及6 min步行距离等。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1、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46.67±5.69)分]、[(374.54±26.84)m],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分别为[(53.68±4.69)分]、[(302.53±24.23)m],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尘肺病合并COPD患者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大容量灌洗术
下载PDF
可视喉镜联合床旁支气管镜在尘肺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双腔气管插管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林 钟庆华 +3 位作者 李玲苇 李志腾 刘绮 李以茂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1期112-114,118,共4页
目的分析可视喉镜联合床旁支气管镜在尘肺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引导双腔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尘肺病患者80例,根据双腔气管插管引导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可视喉镜联合床旁支气管镜在尘肺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引导双腔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尘肺病患者80例,根据双腔气管插管引导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喉镜插管,研究组可视喉镜引导并给予床旁支气管镜定位,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与不良反应,插管部位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与插管时间,插管部位符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联合床旁支气管镜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中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成功率,插管部位符合率高,降低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提示可视化技术值得在尘肺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双腔气管插管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喉镜 床边支气管镜 尘肺病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伟民 张久红 +1 位作者 许婷 陈志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大容量全肺灌洗(wholelung lavage,WLL)治疗尘肺病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9月—2019年10月进行WLL治疗的60例120例次患者,就其呼吸道症状、并发症、血气分析、肺功能等进行分析。结果①术后当天,立即感觉肺灌洗侧通气轻... 目的探讨应用大容量全肺灌洗(wholelung lavage,WLL)治疗尘肺病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9月—2019年10月进行WLL治疗的60例120例次患者,就其呼吸道症状、并发症、血气分析、肺功能等进行分析。结果①术后当天,立即感觉肺灌洗侧通气轻松率为100%,术后1 d,咳嗽、咳痰增加,而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稍微好转,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3.33%、96.67%、91.67%,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出现并发症7例次(5.83%),其中低氧血症、低钾血症、肺部感染各1例次、咽部不适4例次;③血气分析:术后1 d,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血氧含量(ctO2)、血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PaO2、ctO2、SaO2明显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PaCO2无改变(P>0.05);④肺功能:术后10 d无改变(P>0.05)。结论WLL对改善尘肺患者呼吸道症状及提高PaO2、ctO2、SaO 2指标有明显作用,对治疗尘肺病有一定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大容量全肺灌洗 血气分析 肺功能 呼吸道症状
下载PDF
多索茶碱联合特布他林对全肺灌洗尘肺患者炎症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麦子健 袁丽玲 胡朵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14,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特布他林对行全肺灌洗术治疗的尘肺患者炎症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的45例尘肺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对照组23例,为术后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病例;观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特布他林对行全肺灌洗术治疗的尘肺患者炎症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的45例尘肺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对照组23例,为术后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病例;观察组22例,为同时接受多索茶碱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病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采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两组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比值(FEV1.0/FVC)及最大通气量(M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明显增加,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降低,观察组血气分析各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TGF-β1与FVC、FEV1.0/FVC及MVV呈显著正相关性,与IL-6、TNF-α呈明显负相关(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评价显示,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TGF-β1与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多索茶碱联用特布他林对改善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尘肺病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及炎症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多索茶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尘肺病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肺功能 多索茶碱 特布他林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在尘肺患者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苏醒期的临床疗效评估
13
作者 李玲苇 钟庆华 +2 位作者 陈林 刘绮 龚享文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9期99-103,共5页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在尘肺患者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苏醒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行大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的80例男性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在尘肺患者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苏醒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行大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的80例男性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持续泵注,并在麻醉维持期予0.5ug/(kg·h)静脉泵注至灌洗完毕。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灌洗结束停用所有麻醉药物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5 min(T4)、拔管后3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苏醒状况(改良Aldrete评分)及躁动镇静情况[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RASS)]、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T0、T4、T5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观察组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观察组改良Aldret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两组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4时,观察组RA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呛咳反应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尘肺病患者麻醉苏醒期使用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呛咳反应和术后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更低,且不影响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尘肺病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苏醒期
下载PDF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对手术安全性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洁 窦红 彭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对手术安全性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尘肺患者86例。依据术中管理方法将其分为持续心电监护组(n=43)和常规心电监护组(n=43)。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心脏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对手术安全性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尘肺患者86例。依据术中管理方法将其分为持续心电监护组(n=43)和常规心电监护组(n=43)。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两组FEV_1、FVC、FEV_1/FVC均高于手术前,且持续心电监护组均高于常规心电监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心电监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2/43),显著低于常规心电监护组的30.2%(13/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1,P<0.05)。结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持续心电监护较常规心电监护更能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持续心电监护 手术安全性 评估意义
下载PDF
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靳玉梅 刘魏 +1 位作者 窦红 吴祖群 《新疆医学》 2016年第10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观察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例96例,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全肺灌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96例患者自觉临床症状减轻,行全肺灌洗术后1~2周,患者常见咳嗽,胸痛,... 目的观察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例96例,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全肺灌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96例患者自觉临床症状减轻,行全肺灌洗术后1~2周,患者常见咳嗽,胸痛,气促症状好转率92%,86%,86%。实验室结果显示,与灌洗前比较,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肺灌洗治疗尘肺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阻断尘肺的进行性进展,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尘肺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全肺灌洗 尘肺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8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靳玉梅 刘魏 窦红 《新疆医学》 2017年第7期770-772,共3页
目的观察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18例,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肺泡蛋白沉积症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术中并发症灌洗液外漏3例,低氧血症2例,心律失... 目的观察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18例,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肺泡蛋白沉积症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术中并发症灌洗液外漏3例,低氧血症2例,心律失常2例,均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未发生不良后果。实验室结果显示,患者经全肺灌洗后,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肺灌洗术可将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肺泡、细支气管内类蛋白物质洗出,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全肺灌洗 肺泡蛋白沉积症 疗效研究
下载PDF
9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护理
17
作者 覃松梅 叶绍色 +1 位作者 冯广弘 赵文 《全科护理》 2020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的]总结9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同期大容量双侧全肺灌洗术,并电话随访。[结果]灌洗治疗有效率100%;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氧分压和指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总结9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同期大容量双侧全肺灌洗术,并电话随访。[结果]灌洗治疗有效率100%;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氧分压和指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随访结果:9例全部脱离原来的工作场所,经全肺灌洗治疗后,7例咳嗽、咳痰和气促症状痊愈,2例再次住院灌洗,死亡率0,再次住院率(2例)22.2%。[结论]灌洗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和缩唇腹式呼吸;灌洗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清醒前做好气道管理,清醒后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是确保病人灌洗治疗成功的关键。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优化工作环境,做好防护,预防吸入粉尘、有害气体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大容量全肺灌洗 护理
下载PDF
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临床路径的变异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晓英 廖梅兰 +3 位作者 张玉兰 袁艳珍 刘江红 杨蓉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分析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临床路径中的变异因素,研究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观察228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患者。在临床路径表上记录每例患者每日目标完成情况,对于偏离路径的病例在变异记... 目的分析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临床路径中的变异因素,研究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观察228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患者。在临床路径表上记录每例患者每日目标完成情况,对于偏离路径的病例在变异记录单上记录其变异原因,并分析临床路径变异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变异事项的统计得出:发生变异的病例达50.43%。来源于操作因素变异发生率25.44%、医院系统变异发生率24.56%、负性变异发生率达40.35%。结论通过对变异结果分析,可及早发现重要的变化趋势,不断修改、完善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全肺灌洗 尘肺 临床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