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AR技术在滑坡灾害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1
作者 李晓恩 周亮 +1 位作者 苏奋振 吴文周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4-629,共16页
InSAR技术作为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之一,已在城市、矿山、地质灾害等地表形变监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探索,特别是在滑坡灾害形变监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全面、准确及深入认识和梳理InSAR技术在滑坡灾害应用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局限性... InSAR技术作为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之一,已在城市、矿山、地质灾害等地表形变监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探索,特别是在滑坡灾害形变监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全面、准确及深入认识和梳理InSAR技术在滑坡灾害应用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局限性、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滑坡灾害的防治与监测。以InSAR技术滑坡灾害应用研究为主要脉络,系统阐述其研究进展:(1)以滑坡监测中应用的主要InSAR方法概述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各类主要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内在联系;(2)基于早期识别探测、不同量级形变监测、活动模式与三维信息获取、形变与诱因耦合4个视角,深入探析InSAR技术在滑坡应用中的最新进展、趋势及目前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与挑战;(3)针对InSAR技术系统的局限性、滑坡灾害的特点,剖析了InSAR滑坡监测中存在的几何畸变、密集植被覆盖、大气干扰、三维形变信息获取、精度评定、滑坡形变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等问题,并对相应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与建议措施;(4)基于InSAR滑坡行业体系构建的视角,结合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无人机遥感及地学领域地震台网等其他观测技术,从数据处理、与其他新型技术融合对未来InSAR在滑坡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INSAR技术 山体滑坡 地质灾害 形变监测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西藏雄巴古滑坡变形特征 被引量:25
2
作者 闫怡秋 郭长宝 +5 位作者 张永双 张绪教 郑岳泽 李雪 杨志华 吴瑞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56-3570,共15页
大型古滑坡及其强变形和复活灾害日益频发,已造成重大灾害事件和严重损失。古滑坡的发育、变形影响因素多、机理复杂和识别难度大,本文采用SBAS-InSAR技术,结合遥感解译,获取了金沙江西岸雄巴村古滑坡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间的地表变... 大型古滑坡及其强变形和复活灾害日益频发,已造成重大灾害事件和严重损失。古滑坡的发育、变形影响因素多、机理复杂和识别难度大,本文采用SBAS-InSAR技术,结合遥感解译,获取了金沙江西岸雄巴村古滑坡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间的地表变形特征。研究表明,雄巴古滑坡方量巨大,可达2.6×10^(8)~6×10^(8)m^(3),根据InSAR形变监测结果,滑坡前缘发育H1和H2等2个大型强变形区,变形级别分为4级:极强变形区(-132.1 mm/a≤V_(LOS)<-58.5 mm/a)、强变形区(-58.5 mm/a≤V_(LOS)<-20.3 mm/a)、中等变形区(-20.3 mm/a≤V_(LOS)<1.8 mm/a)和弱变形区(1.8 mm/a≤V_(LOS)<55.4 mm/a);其中H1变形区,最大累计变形量达203.8 mm,H2变形区变形量达302.1 mm。受金沙江河流侵蚀,特别是上游75 km的2018年10月和11月白格2次滑坡-堵江-溃坝-泥石流/洪水灾害链对雄巴古滑坡坡脚的侵蚀,加剧了雄巴古滑坡的变形,其中H1变形区的蠕滑速率是白格滑坡灾害链发生前的14~16倍,灾害链引起H2区发生变形,雄巴古滑坡整体呈现牵引式复活状态。基于SBAS-InSAR的形变监测结果得到了野外的验证,目前H1变形区前缘出现局部垮塌,滑体中横向和竖向裂缝发育,局部呈现拉张状态。雄巴古滑坡目前呈现持续变形中,部分地段为加速变形,雄巴古滑坡发生大规模复活将导致堰塞金沙江-溃坝-泥石流灾害链,应加强雄巴古滑坡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为该区正在规划建设的重大工程和流域性地质安全风险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古滑坡复活 变形监测 地质灾害链 雄巴村 西藏
下载PDF
GPS在山区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杰军 汪亦显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1期98-102,共5页
山区滑坡的稳定性一直是倍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本文讨论了滑坡位移传统监测方法的缺陷和新型的基于GPS的自动监测技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介绍了适用于山区公路滑坡位移监测的高精度的GPS技术。实践表明,采用GPS技术进行山区滑坡... 山区滑坡的稳定性一直是倍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本文讨论了滑坡位移传统监测方法的缺陷和新型的基于GPS的自动监测技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介绍了适用于山区公路滑坡位移监测的高精度的GPS技术。实践表明,采用GPS技术进行山区滑坡的稳定性监测,具有可操作性更强、精度更高、不受气候条件约束以及高度自动化等优点,能够为预测边坡可能出现失稳破坏的部位和变形破坏时间提供更可靠的监测资料,因而GPS监测技术值得在山区滑坡的变形监测领域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山区滑坡 变形监测
下载PDF
地基SAR在滑坡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志伟 程翔 +4 位作者 周伟 郝卫峰 肖海斌 陈鸿杰 杨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63,共4页
地基InSA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地基SAR(GB-SAR)获取地表形变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分辨率高、可实时监测,实现毫米级形变监测精度,为近距离滑坡实时监测与预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本文首先以澜沧江某滑坡体为研究对象,在滑坡体对岸设... 地基InSA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地基SAR(GB-SAR)获取地表形变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分辨率高、可实时监测,实现毫米级形变监测精度,为近距离滑坡实时监测与预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本文首先以澜沧江某滑坡体为研究对象,在滑坡体对岸设立固定站点,按固定频率进行GB-SAR数据采集;然后通过先后两景影像形成干涉对,利用相干阈值方法提取相干点目标;最后利用形变模型提取滑坡体形变结果。研究表明,地基SAR可获得整个滑体形变边界、形变大小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历程,对滑坡体灾害实时监测非常有效,可为滑坡灾害监测及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SAR 地基InSAR 滑坡体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基于单频GPS接收机实施短基线变形监测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华 程新文 +1 位作者 徐景田 夏立福 《测绘工程》 CSCD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利用单频接收机和双频接收机对顺溪滑坡的监测点分别进行监测,结合全站仪测得的基准点相对监测点的基线长度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出对基线较短的控制网采用单频接收机进行监测可以得到采用双频接收机进行监测的效果,不仅节约... 利用单频接收机和双频接收机对顺溪滑坡的监测点分别进行监测,结合全站仪测得的基准点相对监测点的基线长度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出对基线较短的控制网采用单频接收机进行监测可以得到采用双频接收机进行监测的效果,不仅节约工程成本,而且在进行周期性复测时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滑坡变形监测 数据处理 精度对比
下载PDF
高速公路抗滑桩加固处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永丰 郑华茂 《土工基础》 2013年第4期62-65,共4页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滑坡区的地质特点,采取人工开挖的抗滑桩作为边坡加固处理措施。为了监测施工过程中滑坡体的变形,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布置了一系列监测点,同时确定了监测期预报预警阈值,通过分析监测数据,表明抗滑桩处理该类滑坡的有...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滑坡区的地质特点,采取人工开挖的抗滑桩作为边坡加固处理措施。为了监测施工过程中滑坡体的变形,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布置了一系列监测点,同时确定了监测期预报预警阈值,通过分析监测数据,表明抗滑桩处理该类滑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滑坡 抗滑桩 监测
下载PDF
组合型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钱伟伟 孙迅 杨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59,共3页
以具体工程为实例,从滑坡发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确定抗滑桩的形式并进行设计优化,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和钢管桩组合桩型,有效地避免了硬质岩石和人口密集地区的爆破工作,大大地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通过对后期滑坡体的监测验证,该抗... 以具体工程为实例,从滑坡发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确定抗滑桩的形式并进行设计优化,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和钢管桩组合桩型,有效地避免了硬质岩石和人口密集地区的爆破工作,大大地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通过对后期滑坡体的监测验证,该抗滑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组合抗滑桩 变形监测
下载PDF
NRTK技术应用于滑坡变形监测
8
作者 张国利 牛慧军 《现代导航》 2011年第5期355-358,共4页
本文分析了NRTK定位技术和滑坡变形的基本情况,提出在滑坡变形监测中采用CORS NRTK技术,并且就GPS监测网的使用做了论述。
关键词 NRTK 滑坡变形监测 GPS监测网
下载PDF
某水库左坝肩滑坡体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吴祖国 阴国胜 王耀邦 《土工基础》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结合某水库左坝肩边坡工程,通过地质资料的整理分析、稳定性分析计算及三维监测,研究滑坡体的稳定性和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滑坡现状处于临界稳定状态,遇暴雨或地震工况存在失稳的可能,需对滑坡体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结合某水库左坝肩边坡工程,通过地质资料的整理分析、稳定性分析计算及三维监测,研究滑坡体的稳定性和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滑坡现状处于临界稳定状态,遇暴雨或地震工况存在失稳的可能,需对滑坡体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滑坡体对周围建筑物安全影响较小,后坡山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体 变形监测 土质边坡 形成机制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密集多点变形监测的公路滑坡主滑方向动态判别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群 曾超 +2 位作者 刘文强 文至诚 李长冬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1-239,共9页
滑坡主滑方向是研究滑坡形成机理和确定抗滑防治方案的重要依据。滑坡随着时间的演化,其主滑方向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滑坡主滑方向是滑坡位移状态的综合反映,在滑坡体上布设密集多点变形监测系统,根据小样本监测数据服从t分布的规... 滑坡主滑方向是研究滑坡形成机理和确定抗滑防治方案的重要依据。滑坡随着时间的演化,其主滑方向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滑坡主滑方向是滑坡位移状态的综合反映,在滑坡体上布设密集多点变形监测系统,根据小样本监测数据服从t分布的规律,使用肖维勒准则剔除监测数据中的异常值,运用区间估计的方法来求取所有监测点位移方向的均值,通过主滑方向-时间过程曲线来动态判别滑坡主滑方向。将该方法运用到某公路滑坡工程实例研究中,在滑坡体上布设由53个地表位移监测点和19个深部位移监测点组成的密集多点变形监测系统,运用由全站仪和GPS组成的监测仪器系统,对该滑坡开展为期25个月的地表水平位移监测。通过地表位移数据分析对比,采用此方法估计的主滑方向和滑坡体宏观变形体现的滑动方向基本一致。经过误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表明此方法可以较好地对滑坡主滑方向进行了动态判别。将此结果与深部测斜监测到的滑动方向进行了对比,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再次说明运用上述方法来动态判别滑坡主滑方向是可行的。在防治工程中,确定了准确的滑坡主滑方向后,指导抗滑桩长轴布设方向和锚索主要受力方向均沿此确定的主滑方向实施,经过长达8个月的持续监测表明,防治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体现了该方法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滑坡 主滑方向 密集多点变形监测 地表位移 动态判别
下载PDF
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变形监测方法与应用研究--以金沙江白格滑坡为例
11
作者 杨云建 周学铖 +5 位作者 何中海 李宗亮 蔡嘉伦 裴鹏 刘锦涛 匡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3,共12页
高位隐蔽滑坡因为难到达、难识别、难监测,致使成灾表现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针对传统人工地面调查和地面布设监测设备存在危险系数高、工作效率低、设备易损坏和离线误报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高位隐蔽... 高位隐蔽滑坡因为难到达、难识别、难监测,致使成灾表现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针对传统人工地面调查和地面布设监测设备存在危险系数高、工作效率低、设备易损坏和离线误报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高位隐蔽滑坡数字孪生体的方法,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对地质灾害变形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以西藏金沙江白格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2019年4月—2021年9月共计10期次航测数据,融合多源数据构建了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体,通过多期孪生滑坡体实现对白格滑坡整体滑移、局部微变形、滑塌体积等多维要素的高精度定量分析,并及时应用于白格滑坡时空演化分析和监测预警中。研究表明:白格滑坡在2019—2021年监测期内存在持续变形迹象,强变形主要位于滑坡两侧及后缘,渐有扩大趋势,存在垮塌堵江风险。运用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变形监测手段实现对地质灾害定性-定量化特征描述与风险评估,具有快速灵活、覆盖全面、不受复杂艰险地形条件限制等优势,可为高位隐蔽滑坡等斜坡灾害大梯度形变监测提供工程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测 数字孪生 高位隐蔽滑坡 变形监测 白格滑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