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龙华地区城镇用地动态模型建设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曾辉 喻红 郭庆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5-551,共7页
在 1 98 8~ 1 996年 5个时段景观遥感制图的基础上 ,利用细胞自组织模型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城镇建成区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共选择了高程、坡度、距最近干线公路的垂直距离、斑块相邻度指数和形状指数等 5个变量参与非城... 在 1 98 8~ 1 996年 5个时段景观遥感制图的基础上 ,利用细胞自组织模型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城镇建成区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共选择了高程、坡度、距最近干线公路的垂直距离、斑块相邻度指数和形状指数等 5个变量参与非城镇用地单元的综合转移概率计算 ,利用 1 988~ 1 990年的城镇扩张结果确定不同变量的权重参数 ,利用 1 992、1 994和 1 996年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 ,细胞自组织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模拟起始年份已有城镇斑块的增长过程 ,但是模型不能自动判定新出现的城镇斑块并模拟其动态变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动态模拟 城镇用地 细胞自组织模型 深圳市
下载PDF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森林景观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邵国凡 赵士洞 赵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通过数据文件的转换,把它与森林动态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实现对森林景观动态的模拟和预测。这种模拟方法的数据输入灵活,运行速度快,尤其是它可以获得一些以各种图表的形式输出的模拟结果。本文用文字和框图...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通过数据文件的转换,把它与森林动态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实现对森林景观动态的模拟和预测。这种模拟方法的数据输入灵活,运行速度快,尤其是它可以获得一些以各种图表的形式输出的模拟结果。本文用文字和框图详细描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及森林动态模型的选择与运行方式,并以长白山森林景观为例,叙述了这种模拟方法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动态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干扰效应模拟 被引量:49
3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2 位作者 胡海清 吴承祯 陈先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602-1610,共9页
景观空间格局是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它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共同作用的结果 ,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干扰研究对于准确掌握景观资源的动态过程以及进一步开展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 ,它... 景观空间格局是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它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共同作用的结果 ,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干扰研究对于准确掌握景观资源的动态过程以及进一步开展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 ,它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 ,运用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及景观破碎度等多种景观格局指数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不同时期景观格局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 ,运用分室理论对未来 5 0 a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在不同干扰程度下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1从 1996年至 2 0 0 1年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斑块数从 4 2 1块增加到 4 5 2块 ,景观破碎度呈增大趋势。景观多样性从 0 .6 0 6 6减少至 0 .6 0 2 8,而景观均匀度却增加了 0 .0 0 2 6 ,但景观格局总体上未出现显著的变化 ,即仍以天然马尾松林为基质景观 ,其它景观类型镶嵌其中的景观格局 ,表明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 ;2从局部上看 ,5 a间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各景观类型除河流景观外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其中杉木林、农田与马尾松林景观面积减少量居前 3位 ,分别减少了 0 .5 6 4 4、0 .2 833、0 .2 80 4 ,而茶园与居住地面积却分别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景观 空间格局 干扰 模拟
下载PDF
海岸旅游小镇景观格局演变与动态模拟——以大连市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 被引量:37
4
作者 范强 杨俊 +1 位作者 吴楠 马占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67-1475,共9页
研究以多时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以大连市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通过景观生态学和CA.Markov模型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1998~2009年研究区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2020年景观格局的情景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①1... 研究以多时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以大连市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通过景观生态学和CA.Markov模型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1998~2009年研究区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2020年景观格局的情景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①1998~2009年金石滩的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整体上,旅游景观总面增加2.30km2,辅助性旅游景观总面积增加2.22km2,非旅游景观总面积减少5.27km2,非旅游景观向旅游景观和辅助性旅游景观的转变趋势明显;②金石滩景观格局变化过程表现为,逐步从单一的村民居住型向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娱乐、观赏、商业等复合型景观转变;变化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自西向东的龙山村、满家滩村、陈家村以及东南部的庙上村,变化类型以“传统农业一人造娱乐休憩”类型为主;⑧在对CA—Markov模型的可利用性进行分析与检验后得到金石滩2020年景观格局模拟结果:人造娱乐休憩景观、公共基础设施景观、传统工业与居民用地景观面积增加,同时自然态生物景观、传统农业景观、其他景观面积也相应减小,此外,水域景观和交通运输用地景观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变化显著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自西向东的龙山村、满家滩村、陈家村以及东南部的庙上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CA MARKOV模型 动态模拟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大连
下载PDF
基于景观偏好分析的社区农园公众接受度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志芳 蔡扬 +1 位作者 张辰 寇淼 《风景园林》 2017年第6期86-94,共9页
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对于农业活动的热情逐渐高涨,各居住区自发种植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不少学者将注意力转向社区农业的研究,视其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策略。本文以北京市建成时间在2000年后,位于五环附近区... 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对于农业活动的热情逐渐高涨,各居住区自发种植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不少学者将注意力转向社区农业的研究,视其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策略。本文以北京市建成时间在2000年后,位于五环附近区域的3个中等收入居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场景模拟图片并辅以文字问题的问卷方法,调查六环以内北京市居民对社区农园的偏好与认知态度。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公众偏好的物质空间因素和非物质空间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与居住小区的结合模式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居民对于社区农园的景观偏好整体低于非生产性景观;对于社区农园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管理和种植;宅旁绿地和闲置用地是居民认为最理想的可开展社区农园的场所。此外,种植槽的使用、把握好农业景观以及人工景观的比例、增加作物种类等景观设计手法有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农园的偏好。整体而言,本研究表明只要能够恰当地针对人群社会背景,并巧妙地进行景观设计,就能够显著提升人们对社区农园的接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农园 农业景观 景观模拟 景观偏好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城市近郊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潜力与模拟——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被引量:30
6
作者 欧定华 夏建国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4-550,共17页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区,利用TM/OLI影像、ASTER GDEM和景观变化驱动因子数据,在Arc GIS和IDRISI Selva软件支持下,建立Ann-Markov-CA复合模型,分析了1992-2014年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和变化潜力,对2021年、2028年景观变化趋势进行了...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区,利用TM/OLI影像、ASTER GDEM和景观变化驱动因子数据,在Arc GIS和IDRISI Selva软件支持下,建立Ann-Markov-CA复合模型,分析了1992-2014年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和变化潜力,对2021年、2028年景观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近22年,交通运输、果园、城乡人居及工矿景观增加显著,分别增加329%、184%、125%,农田、森林、水体景观减少明显,分别减少67.85%、59.94%、41.00%;主要景观均发生频繁转入转出,其中农田向果园、森林向果园、农田向城乡人居及工矿的转化最明显。参与景观变化潜力预测驱动因子越多其预测准确率不一定越高,需根据预测准确率选择恰当驱动因子组合进行变化潜力模拟。未来14年,大部分景观保持原有变化趋势,但变化剧烈程度逐渐减弱。过去14年(2000-2014年)和未来14年(2014-2028年),农田、森林景观总体上呈减少趋势,成为其他景观增加的稳定补给源。因此,遏制农田、森林景观无节制缩减,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实现地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CA-Markov模型 多层感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变化模拟 城市近郊区
原文传递
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行 梁小英 +2 位作者 刘迪 史琴琴 陈海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50-1466,共17页
从最具操作性的景观尺度探究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时空分异及其演变,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变化对生态环境及其景观服务的影响机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作为典型案例地,从生态、社会、生产3个系统维度构建... 从最具操作性的景观尺度探究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时空分异及其演变,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变化对生态环境及其景观服务的影响机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作为典型案例地,从生态、社会、生产3个系统维度构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各子系统和整体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①研究区2000-2015年社会—生态景观3子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显著且都有增强。其中,“退耕还林”第1阶段(2000-2009年)增强突出,生态、社会、生产三系统恢复力指数分别上升0.134、0.048、0.028;第2阶段(2009-2015年)增强相对减缓,生态、社会、生产三系统恢复力指数分别上升0.038、0.017、0.021。②总体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空间分异同样显著,其恢复力指数上升11.60%,呈现中间高东西低的空间格局。③子系统与整体景观系统恢复力变化之间有主导性正向关系,且3个子系统恢复力变化协同关系显著,两个或三个系统协同率达到90%以上。最后,运用有序加权平均法,基于干扰指标与适应能力指标的不同权重设置情景偏好,绘制出“不可持续导向型”“维持现状型”和“可持续导向型”3种情景下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模拟图,为区域景观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景观 景观恢复力 时空演变 情景模拟 生态脆弱区
原文传递
疗养院人工绿地三维绿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东良 金荷仙 +1 位作者 范丽琨 唐宇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9-535,共7页
为探求小面积人工绿地三维绿量的分布特征及快速有效的测算方法,以杭州市3家疗养院绿地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36个20 m×20 m的样地,通过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14个群落指标。依据林木的分形原理,采用对群落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显... 为探求小面积人工绿地三维绿量的分布特征及快速有效的测算方法,以杭州市3家疗养院绿地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36个20 m×20 m的样地,通过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14个群落指标。依据林木的分形原理,采用对群落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显著性检验和逐步回归的方法,获得4个模拟方程。结果表明:样地总体三维绿量呈正态分布,其中乔木层三维绿量占总三维绿量的近90%。4个模拟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22~0.973,残差分析没有呈现明显图案,所得最优方程为y=2 679.155x11+77.620(y为模拟三维绿量,x11为胸高断面积)。根据模拟方程标准回归系数,14个因子中对小面积人工绿地三维绿量影响最大的因子为胸高断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学 疗养院 人工绿地 三维绿量 影响因子 分布特征 模拟
下载PDF
景观动态研究概述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惠明 林伟强 张璐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对景观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从景观稳定性、景观动态的驱动因素、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景观变化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 5个方面阐述了景观动态变化。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景观动态 景观稳定性 驱动因素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基于ENVI-met的道路绿带规划设计对PM2.5消减作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郭晓华 戴菲 殷利华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2期75-80,共6页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道路绿带承担着城市道路重要的生态环境改善功能,道路绿带的断面布局是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首次将ENVI-met运用于城市道路断面绿带规划设计模拟中,定量研究城市道路绿带断面形式对PM...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道路绿带承担着城市道路重要的生态环境改善功能,道路绿带的断面布局是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首次将ENVI-met运用于城市道路断面绿带规划设计模拟中,定量研究城市道路绿带断面形式对PM_(2.5)的消减作用,结果表明:1)道路横断面绿化类型对PM_(2.5)分布有显著影响。道路绿化导致机动车道PM_(2.5)浓度增加,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PM_(2.5)浓度减少;2)道路绿化能明显消减人行道PM_(2.5)浓度。从PM_(2.5)的消减面积来看,四板五带式>两板三带式>一板两带式>三板四带式;从PM_(2.5)的消减程度来看,两板三带式>四板五带式>一板两带式>三板四带式。3)两板三带式、四板五带式绿化消减效果最佳,人行道消减率最大提高了18%。研究证实了道路绿化确能改善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的颗粒物污染,为绿色基础设施消减PM_(2.5)浓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ENVI-met 道路绿带 规划设计 PM2.5 消减作用 模拟
下载PDF
三维地貌表示方法的演进 被引量:19
11
作者 游雄 《测绘工程》 CSCD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在地图上表现地貌的三维形态 ,是地图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地貌表示法的发展 ,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代表了地图学的进步。回顾地貌表示方法的演进 ,有助于把握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脉搏 ,加深对地图学未... 在地图上表现地貌的三维形态 ,是地图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地貌表示法的发展 ,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代表了地图学的进步。回顾地貌表示方法的演进 ,有助于把握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脉搏 ,加深对地图学未来发展的认识。本文按年代顺序 ,来描述地貌表示法的三种主要类型—写景符号法、水平投影法和地景仿真法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与技术背景和关键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地图学 三维 年代 热点 表示方法 未来发展 认知水平 符号法 历史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三江平原湿地景观时空演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于欢 何政伟 +1 位作者 张树清 潘欣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94,共5页
通过湿地景观时空演化过程模拟,可以揭示景观演替的机制与规律,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利用,为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该文以三江平原典型内陆淡水湿地为实验区,运用元胞自动机技术开展湿地景观变化过程模拟实验,模拟与预测的视觉效果... 通过湿地景观时空演化过程模拟,可以揭示景观演替的机制与规律,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利用,为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该文以三江平原典型内陆淡水湿地为实验区,运用元胞自动机技术开展湿地景观变化过程模拟实验,模拟与预测的视觉效果均较好,点对点评价的总体精度达84%以上,验证了元胞自动机在湿地景观时空演化模拟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三江平原 湿地景观 时空演化 模拟
下载PDF
基于CLUE-S模型的三江平原景观格局变化及模拟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桢 刘淼 +3 位作者 薛振山 胡远满 吕宪国 李月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05-1812,共8页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地集中连片且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基于3S技术,对1980—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980—2010年,研究区景观格局主要变化特征为...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地集中连片且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基于3S技术,对1980—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980—2010年,研究区景观格局主要变化特征为沼泽地面积减少7135 km^2,减幅达59.1%,水田面积增加18010 km^2,增幅达610.1%;景观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斑块数量增加,景观破碎化越来越严重,景观异质性增加,各景观类型向均匀化方向发展.基于1980—2010年5期土地利用图对CLUE-S模型进行校正和验证,30年时间尺度上模拟结果与真实景观的Kappa指数为0.71,说明模型适宜研究区30年内的模拟研究.基于校正好的模型对2010—2030年湿地变化进行多预案模拟(历史预案、规划预案、生态恢复预案),结果显示,历史预案下,沼泽地面积减少2515.44 km^2,水田面积增加19656.24 km^2;规划预案下,沼泽地面积减少303.28 km^2,水田面积增加1392.08 km^2;生态恢复预案下,沼泽地面积增加3585.60 km^2,水田面积增加289.72 km^2.应用景观指数评价模拟结果为:历史预案下,景观格局破碎化越来越严重;规划预案下,景观格局变化不大;生态恢复预案下,湿地面积不断增加,湿地连通性升高,各景观类型向均衡方向发展,景观格局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景观格局 CLUE-S模型 预案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集群智能行为模拟与空间句法分析的城市公园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马婕 成玉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4,共6页
行为模拟是对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未来实际使用情况的预期和研判,也是辅助方案优化调整的关键步骤。采用集群智能方法及其微粒群算法,从微观视角模拟使用人群的漫游行为,并随着模拟过程的推进观察使用者的动态活动轨迹与分布特征,及时... 行为模拟是对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未来实际使用情况的预期和研判,也是辅助方案优化调整的关键步骤。采用集群智能方法及其微粒群算法,从微观视角模拟使用人群的漫游行为,并随着模拟过程的推进观察使用者的动态活动轨迹与分布特征,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空间句法分析,通过调整局部道路结构,改变待优化区域与邻近人流密集区域之间拓扑深度的方式,实现方案优化设计,从而形成自下而上行为模拟与自上而下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案优化思路。以期为提高城市公园利用效率、建设优质的景观空间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数字技术 行为模拟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小兴安岭带岭林区红松阔叶林景观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立海 孟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67-2270,共4页
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为研究对象,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现行森林经营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林场景观分类、景观变化动态分析的结果和成因,并应用马尔可夫转移模型进行景观模拟预测.结... 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为研究对象,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现行森林经营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林场景观分类、景观变化动态分析的结果和成因,并应用马尔可夫转移模型进行景观模拟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东方红林场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的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有林地面积占整个研究区域的91%以上,构成了景观的基质;1985~1993年间,有林地优势地位加强,优势度从0.611增加到0.692,顶极群落优势度增加70%;在以择伐为主伐更新措施条件下,红松阔叶林在2041~2049年间将达到稳定状态,面积为13120~13242hm2,成为当地稳定的顶极植被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多样性 动态模拟 经营措施 红松阔叶林
下载PDF
视觉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闫玉虎 《环境与开发》 2001年第2期43-44,54,共3页
文章首先对于国内外出现的视觉影响评价与景观影响评价的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 ,提出“视觉影响评价”在功能表述上更为确切 ,并给出了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然后针对视觉影响评价的特点 ,介绍了视觉模拟用以预测影响的手段以及评价方... 文章首先对于国内外出现的视觉影响评价与景观影响评价的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 ,提出“视觉影响评价”在功能表述上更为确切 ,并给出了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然后针对视觉影响评价的特点 ,介绍了视觉模拟用以预测影响的手段以及评价方法和减缓措施 ,并通过一具体实例进行了说明 .最后针对我国视觉影响评价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善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景观 环境影响评价 模拟 评价技术
下载PDF
基于CLUE-S模型的煤矿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被引量:16
17
作者 赵明松 徐少杰 +3 位作者 邓良 刘斌寅 王世航 吴运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8-168,共11页
以淮南市为研究区,选择1985、1995、2005、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在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CLUE-S模型模拟预测了未来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985-2016年,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11.62%;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百分比分别增加7.9... 以淮南市为研究区,选择1985、1995、2005、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在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CLUE-S模型模拟预测了未来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985-2016年,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11.62%;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百分比分别增加7.98个百分点和4.29个百分点。2005-2016年是各地类变化最强烈的阶段,其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为13.46%。建设用地变化速率最快,其土地利用动态度为5.19%。土地转移主要发生在耕地、水体和建设用地之间,以耕地向建设用地和水体的转换为主。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达207.61 km^(2),新增水体集中分布在潘谢矿区。加入空间自相关性和土壤质量因子后,耕地和建设用地的Logistics回归效果显著改善,ROC分别增加0.201和0.133。年均降水量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与耕地分布概率呈负相关;而建设用地变化主要驱动因子为GDP。土地利用模拟的Kappa系数为0.74,CLUE-S模型在研究区域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运用CLUE-S模型预测了研究区2028、2034、204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未来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没有明显变化,各用地类型面积变化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变化模拟 Autologistics回归 CLUE-S模型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苏州留园景观要素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熊瑶 张建萍 严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目的】借助微气候数字模拟软件,研究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的具体微气候效应,从微气候角度为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要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营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小型园林空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州留园中部园林空间为研究对象... 【目的】借助微气候数字模拟软件,研究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的具体微气候效应,从微气候角度为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要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营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小型园林空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州留园中部园林空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气候现场实测,探索冬夏两季研究对象的基本微气候特征和热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选取ENVI-met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进一步对留园进行景观要素的量变模拟,逐一解析水体面积、植被郁闭度、建筑密度及高度对微气候的影响规律。【结果】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对微气候的影响程度不同,3种要素对风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水体面积与郁闭度对温湿度的调节作用比景观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明显。前两者在日间均有较强的降温、增湿的作用,尤其在夏季中午时段影响最为显著,但对热环境的调节效能却并不随其参数增加而等比增大。【结论】根据风景园林地域特征设置各要素的合适阈值,才能在游园功能、景观感受与热舒适性间找到平衡,从而更加有效地调节庭园的风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景观要素 气候适应性 数值模拟 留园
原文传递
基于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天津市蓟州区西井峪村山水格局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齐羚 马梓烜 +2 位作者 郭雨萌 刘加根 宋志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以沟谷型的西井峪村山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其微气候环境进行基础调查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风、湿、热等微气候要素与村落山水格局间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安装移动气象站进行24h数据采集并在4个季节选取10个观测点对风速、风向... 以沟谷型的西井峪村山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其微气候环境进行基础调查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风、湿、热等微气候要素与村落山水格局间的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安装移动气象站进行24h数据采集并在4个季节选取10个观测点对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小气候要素进行实测,结合数值模拟进行舒适度分析。总结山水空间布局、形态、坡度、坡向、海拔等山水格局特征类型,并研究其与微气候因子之间的量化关系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西井峪村 山水格局 微气候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方正 彭丹麓 +2 位作者 王博娅 田乐(翻译) 肖杰(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9年第4期56-69,共14页
景观规划通过改变土地覆被类型和景观格局来调整空间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本文首先从土地覆被类型、景观格局与服务功能特性三个方面对景观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调控土地覆被类型可以改变服务类型、改变... 景观规划通过改变土地覆被类型和景观格局来调整空间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本文首先从土地覆被类型、景观格局与服务功能特性三个方面对景观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调控土地覆被类型可以改变服务类型、改变景观格局可以影响服务水平、调整服务功能特性可以影响服务发挥过程。随后,本文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空间制图和情景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认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保证景观规划科学合理的手段;空间制图是辅助决策者做出合理判断的工具;情景模拟可供决策者直观地选择最优方案。同时,本文详细阐释了以上研究方法当前在绿色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土地利用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等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实例。最后,本文对相关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未来应加快景观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的研究、依据生态系统服务构建动态复合的规划框架、推进景观规划中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研究三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规划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情景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