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被引量:507
1
作者 邬建国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52,共11页
Landscape ec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New ideas and perspectives that emphasize spatial heterogeneity, hierarchical linkag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 Landscape ec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New ideas and perspectives that emphasize spatial heterogeneity, hierarchical linkag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pattern, process, and scale have given the field an unique and significant identit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review and synthesiz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landscape ecology, presenting a set of core concepts and theories, which include scale, pattern-process, spatial heterogeneity, edge effect, hierarchy theory, patch dynamics, patch-corridor-matrix model, island biogeographic theory, metapopulation theory, landscape connectivity, neutral models, and percolation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空间异质性 尺度 格局 等级理论
下载PDF
基于MSPA与最小路径方法的巴中西部新城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217
2
作者 许峰 尹海伟 +1 位作者 孔繁花 徐建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425-6434,共10页
目前快速城市化导致了生境斑块的日益破碎化,景观之间的连通性不断降低。构建生态网络可以连接破碎的生境斑块,增加绿地景观的连通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高度景观破碎化的四川省巴中西部新城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 目前快速城市化导致了生境斑块的日益破碎化,景观之间的连通性不断降低。构建生态网络可以连接破碎的生境斑块,增加绿地景观的连通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高度景观破碎化的四川省巴中西部新城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提取出对研究区生态网络构建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核心区和桥接区两类景观要素,并选用整体连通性(IIC)、可能连通性(PC)和斑块重要性(d I)等景观指数,分别对核心区和桥接区进行景观连接度评价,遴选出对维持景观连通性贡献最大的10个核心区生境斑块作为生态网络的源地,并根据斑块对维持景观连通的重要性程度将其他核心区和桥接区进行类型划分,以此作为景观阻力的赋值依据,融入消费面模型中,最后采用最小路径方法构建了研究区潜在的生态网络,并基于重力模型对重要生态廊道进行了识别与提取,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网络优化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MSPA方法能够科学的辨识出研究区内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构性要素,例如作为物种栖息地的核心区和物种迁移通道的桥接区,这些要素是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连通性的计算,明确了研究区景观要素的保护重点,为最小路径方法中的景观阻力赋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基于MSPA与最小路径方法的生态网络分析框架综合了现有景观结构性要素识别、连通性分析以及物种潜在迁移路径分析等方法,将景观中潜在的生态源地和结构性廊道的连通性作为构建生态网络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从而使得生态网络的构建更科学。研究结果可为高度破碎化地区生态网络的构建提供重要的参考与依据,对其他地区生态网络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景观连通性 最小路径方法 生态网络 巴中西部新城
下载PDF
深圳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源地综合识别 被引量:216
3
作者 吴健生 张理卿 +3 位作者 彭建 冯喆 刘洪萌 赫胜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125-4133,共9页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识别源地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环节。在总结已有研究中重要斑块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景观连通性分析、生物多样性服务评估和生境质量评估来提取重要斑块的方法。以深圳市...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识别源地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环节。在总结已有研究中重要斑块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景观连通性分析、生物多样性服务评估和生境质量评估来提取重要斑块的方法。以深圳市为研究区,采用基于图论的景观连通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服务当量、In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估模块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生态用地重要斑块。结果表明:深圳市生态斑块依照连通性、生物多样性和生境质量的综合评估分为五级,其中最重要斑块主要分布在龙岗区、盐田区和罗湖区;现行基本生态控制线政策可以保护大部分重要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源地的识别 景观连通性 生物多样性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其问题 被引量:111
4
作者 岳天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2-467,共6页
围绕生物多样性主要有 3个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本世纪 70年代以前 ,生态学家普遍认为 ,稳定性随生物多样性增加而提高 ;自 70年代初一些理论生态学家向这一普遍看法提出挑战以来 ,在... 围绕生物多样性主要有 3个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本世纪 70年代以前 ,生态学家普遍认为 ,稳定性随生物多样性增加而提高 ;自 70年代初一些理论生态学家向这一普遍看法提出挑战以来 ,在物种多样性层次出现了观点截然不同的两大阵营 ;( 2 )生物多样性和土地生产力的关系 :达尔文 ( 1 872 )的研究表明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土地生产力的提高 ,这一结论已被许多国家运用于指导农业实践 ;然而 ,本世纪 70年代以来 ,一些生态学家向达尔文的这一观点提出了异议 ;( 3)生物多样性与景观连通性 :本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一些景观生态学家认为 ,景观连通性与生物多样性有正相关关系 ,但目前为数不多的研究还不能肯定这一结论的正确性。通过总结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历史 ,发现 ,以上的争论和结论基于 2 7种不同的分析模型 ;并且这些模型中的大多数在理论上是不完善的。认为 ,运用理论上合理的模型、有关概念的统一正确定义和全面系统的实验对以上争论和结论进行更进一步的论证与实证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 土地生产力 景观连通性 理论模型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破碎化研究 被引量:128
5
作者 陈利顶 刘雪华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生境破碎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形态(景观结构)上的破碎化;二是生态功能上的破碎化。将景观连接度的概念引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生境评价研究中,通过选择影响大熊猫生存的3种典型景观因子:地形高度、地形坡度和食物来源,从... 生境破碎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形态(景观结构)上的破碎化;二是生态功能上的破碎化。将景观连接度的概念引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生境评价研究中,通过选择影响大熊猫生存的3种典型景观因子:地形高度、地形坡度和食物来源,从生态功能上研究3种景观因子由于空间组合的不匹配而形成的生境破碎化现状。在分析各景观因子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连接度模糊相对赋值,并建立景观连接度评价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针对大熊猫的景观连接度水平和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2000多km2的面积中,仅有90.36km2,约4.47%的面积属于最适宜大熊猫生存的地区,适宜面积为226.42km2(11.19%),中等适宜地区面积为286.09km2(14.13%),勉强适宜的地区为177.91km2(8.8%),而完全不适宜的面积占了一半以上,1236.5km2(61.11%)。同时表明:最适宜和适宜大熊猫生存的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处于极度破碎状态,十分不利于大熊猫的生存和保护。该研究结果为制订合理的大熊猫保护措施和有目的地改善其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接度 生境破碎化 大熊猫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景观连接度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应用 被引量:121
6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42,73,共7页
1 景观连接度的概念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景观中不同元素在空间上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景观连接度(connectivity),作为景观生态学研究主要内容之一,1984年由Merriam首次引用到景观生态学中,认为是测定景观生态过程的一种指标。通过这种... 1 景观连接度的概念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景观中不同元素在空间上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景观连接度(connectivity),作为景观生态学研究主要内容之一,1984年由Merriam首次引用到景观生态学中,认为是测定景观生态过程的一种指标。通过这种生态过程,景观中一些生物亚群体相互影响、作用形成一种有机整体。Forman和Go-dron给出的景观连接度定义为: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尽管上述定义略有不同,但连接度均被认为是描述亚景观单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景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景观连接度 生态学
下载PDF
景观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125
7
作者 刘世梁 侯笑云 +3 位作者 尹艺洁 成方妍 张月秋 董世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47-3956,共10页
作为生态学重要的概念与方法,生态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耦合景观结构、生态过程和功能的重要途径。景观生态网络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增加景观连接度具有重要意义。从景观生态网络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作为生态学重要的概念与方法,生态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耦合景观结构、生态过程和功能的重要途径。景观生态网络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增加景观连接度具有重要意义。从景观生态网络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研究方法模型等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主要介绍了传统景观格局分析、网络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的适用性与特点,并分析了景观生态网络在城市景观格局优化、自然保护区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研究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景观连接度 网络分析 空间模型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MSPA与MCR模型的余江县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110
8
作者 陈竹安 况达 +1 位作者 危小建 张立亭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9-1207,共9页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城市生态斑块日益减少,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逐年增加,构建生态网络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服务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余江县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和景观指数...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城市生态斑块日益减少,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逐年增加,构建生态网络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服务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余江县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和景观指数法,提取对生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源地,并基于MCR模型构建综合阻力面,采用最小成本路径方法生成潜在廊道,再基于重力模型、中介中心度等对关键廊道及踏脚石斑块进行识别并提取,从而构建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结果表明:MSPA方法能够与MCR模型有机的结合,通过定量的分析识别出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并根据斑块的中介作用选定踏脚石斑块,明确研究区景观要素的保护优先度,将景观中的潜在生态源地及廊道作为生态网络构建的主要依据,能够更加科学地为余江县生态网络的构建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A MCR 生态网络 景观连通性 余江县
原文传递
景观连接度的概念、度量及其应用 被引量:101
9
作者 吴昌广 周志翔 +2 位作者 王鹏程 肖文发 滕明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03-1910,共8页
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反映了景观的功能特征。景观连接度理论与方法是景观评价、管理和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 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反映了景观的功能特征。景观连接度理论与方法是景观评价、管理和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近10a来有关景观连接度概念、度量方法及其生态学意义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景观连接度与景观要素间的关系及其潜在应用前景,以期为深入开展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间关系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接度 结构连接度 功能连接度 度量方法 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规划
下载PDF
重庆市都市区绿地景观的连通性 被引量:83
10
作者 熊春妮 魏虹 兰明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37-2244,共8页
城市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是衡量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其中,连通性是维持景观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重庆市都市区为研究对象,结合TM遥感影像图,通过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可能连通性指数(PC)和景观中斑块... 城市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是衡量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其中,连通性是维持景观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重庆市都市区为研究对象,结合TM遥感影像图,通过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可能连通性指数(PC)和景观中斑块对连通性的重要值对该区绿地景观的连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区绿地景观主要由少数巨型斑块和大量小型斑块组成。绿地景观整体连通性较差,这与绿地景观组成密切相关。对于绿地景观的连通性而言,巨型斑块的重要值最大,但小型斑块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对绿地景观连通性重要值最大的一些斑块主要分布于都市区的几大山脉上,这些斑块是城市绿地规划和保护的首要考虑的对象。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在重庆市都市区进行绿地规划时,优先考虑对重要斑块的保护,同时要考虑在巨型斑块之间构建小斑块,使其形成连通性廊道,提高绿地景观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景观 连通性 整体连通性指数(IIC) 可能连通性指数(PC) 斑块重要值
下载PDF
基于MSPA的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86
11
作者 于亚平 尹海伟 +2 位作者 孔繁花 王晶晶 徐文彬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08-1616,共9页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通过对1988、2000、2013年的TM/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并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绿色基础设施(GI)景观类型图,进而对其时空格局变化进...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通过对1988、2000、2013年的TM/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并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绿色基础设施(GI)景观类型图,进而对其时空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景观连通性指数和景观图谱理论,对研究区核心区的景观连通性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88—2013年,研究区GI总面积以较慢的速度递增,表明南京市实施的一系列"绿色南京"战略性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8—2013年,核心区、边缘面积有所增长,而桥接区、分支则持续减少,环岛区整体上有所减少,表明城市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连通性有所降低;基于景观连通性指数的GI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GI网络整体连通性、可能连通性水平均先减后增,基于图谱理论的GI网络连接度水平先增后减,从总体上来看,研究区GI的连通性水平依然比较低;南京GI网络格局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融合MSPA、景观连通性、图谱理论的GI格局变化研究为GI格局变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框架。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GI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提供参考,对其他地区GI网络的规划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景观连通性 南京市 绿色基础设施 图谱理论
原文传递
上海市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 被引量:75
12
作者 王云才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4-292,共9页
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系统,具有景观破碎化现象严重、高连通性低连接度等特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理论,探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景观生态连通性和连接度的内涵和特征,在城市景观生态网络构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连接度指数、廊道... 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系统,具有景观破碎化现象严重、高连通性低连接度等特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理论,探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景观生态连通性和连接度的内涵和特征,在城市景观生态网络构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连接度指数、廊道密度和引入交通网络指数等建立起景观生态连接度评价方法和体系,对上海市城市景观生态网络中道路网络、绿地网络、水系网络及其形成的"三网合一"的复合网络连接度进行评价。目的在于为我国生态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规划提供理论基础。从评价结果来看,单个网络的连接度较高但特征各不相同。将水系网络、路网和绿地网络进行复合的一体化网络的连接度却急剧下降,揭示出上海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存在分割多、连接少的网络平面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生态网络 景观连接度 指数体系 生态评价 上海市
原文传递
基于电路理论的南京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格局优化 被引量:78
13
作者 刘佳 尹海伟 +1 位作者 孔繁花 李沐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363-4372,共10页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与格局优化能显著提升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路理论构建了南京市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景观格局,根据电流密度分析斑块、廊道重要性,并借助移动...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与格局优化能显著提升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路理论构建了南京市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景观格局,根据电流密度分析斑块、廊道重要性,并借助移动窗口搜索法识别障碍点,提出南京市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主城区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40%的生境斑块(约为28.18 km2)对连通性的贡献较低,南部重要廊道的数量最多,局部簇团成网,网络结构较为复杂,其次为中部,且河流廊道(秦淮河)是其主要廊道类型,北部廊道数量最少,斑块多呈孤岛分布;(2)研究区共有155处障碍点,其中84.5%面积小于5hm2,可见主城区景观连通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研究丰富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景观格局的构建方法,对南京主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与格局优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景观连通性 电路理论 障碍点识别
下载PDF
沈阳城市森林景观连接度距离阈值选择 被引量:72
14
作者 刘常富 周彬 +1 位作者 何兴元 陈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08-2516,共9页
利用2006年沈阳市Quick Bird遥感影像城市森林解译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以沈阳市三环以内区域城市森林景观斑块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境可利用性和动植物的扩散能力,选取50、100、200、400、600、800、1000、1200 m 8个距离阈值,采用整体... 利用2006年沈阳市Quick Bird遥感影像城市森林解译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以沈阳市三环以内区域城市森林景观斑块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境可利用性和动植物的扩散能力,选取50、100、200、400、600、800、1000、1200 m 8个距离阈值,采用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和景观中各斑块的重要性对研究区城市森林景观连接度的距离阈值进行了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2006年沈阳城市森林景观连接度的适宜距离阈值范围在100~400 m,以200 m尤为适宜.距离阈值的选择可因城市森林景观连通性的可执行性和不同层次需求而适当增大或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景观连接度 距离阈值 整体连通性指数 可能连通性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MSPA和MCR模型的秦岭(陕西段)山地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72
15
作者 陈南南 康帅直 +3 位作者 赵永华 周煜杰 闫瑾 卢雅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45-1553,共9页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破坏了生境斑块的连通性,而在应对此环境变化中,从斑块层构建区域生态网络的研究不足。本研究以秦岭(陕西段)为对象,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辨别生态源地,利用最小阻力模型(MCR)提取潜在生态廊道,构建秦岭生态网...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破坏了生境斑块的连通性,而在应对此环境变化中,从斑块层构建区域生态网络的研究不足。本研究以秦岭(陕西段)为对象,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辨别生态源地,利用最小阻力模型(MCR)提取潜在生态廊道,构建秦岭生态网络;基于重力模型对生态网络内部斑块的重要性进行分级,并分析了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景观构成。结果表明:秦岭(陕西段)生态网络由10个生态源地、45条潜在生态廊道和38个脚踏石构成,生态源地总面积29686.15 km2;网络闭合度(0.11)、线点率(1.18)、网络连接度(0.42)、成本比(0.99)综合表明,网络结构中潜在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连通性较好,而源地间的连通程度低,构建网络的成本较高;重要生态廊道主要由林地、草地、耕地等景观类型构成,其中,林地面积最大,为571.00 km2,约占廊道总面积的89.2%,景观结构良好;在生态网络中应加强保护生态源地,优先建立并保护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研究结果可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生态源地 重要廊道 景观连通性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多尺度景观连通性的城市生态源地识别 被引量:70
16
作者 吴茂全 胡蒙蒙 +2 位作者 汪涛 凡宸 夏北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720-4731,共12页
高度城市化区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生态源地的科学识别一直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技术难点。以高度城市化的深圳市为例,从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要素构建DPSIR模型评估区域生态安全... 高度城市化区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生态源地的科学识别一直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技术难点。以高度城市化的深圳市为例,从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要素构建DPSIR模型评估区域生态安全,并基于景观连通性的多尺度分析识别生态源地。研究表明:(1)深圳市生态安全格局呈现东南部、东北部优良,中部、西部区域警告的空间特征,其中安全区、较安全区、基本安全区、预警、中警分别占比30.34%、13.49%、9.85%、9.15%和37.17%;(2)通过连接度、聚合度、内聚力和分离度4个景观连通性测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可知400 m是深圳市生态源地景观连通性最优的识别尺度,斑块最小识别阈值面积为0.8 km^2;(3)深圳市生态源地面积为753.78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7.74%,主要为深圳市东南部与西部区域的林地和水域用地,其中包含了86.87%的法定保护区,且91.92%的区域落入生态控制线范围内;(4)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多尺度景观连通性的生态源地识别方法可为城市生态源地的识别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指导城市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生态安全 多尺度 景观连通性 生态源地 深圳市
下载PDF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景观连接度评价 被引量:57
17
作者 吴昌广 周志翔 +3 位作者 王鹏程 肖文发 滕明君 彭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42-2048,共7页
作为物种扩散的重要影响因子,景观连接度反映了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在资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它也是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物保护领域的主要指标.最小费用模型起源于图论,其结合了景观中的详细地理信息和生物体的行为特征,通过费用距... 作为物种扩散的重要影响因子,景观连接度反映了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在资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它也是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物保护领域的主要指标.最小费用模型起源于图论,其结合了景观中的详细地理信息和生物体的行为特征,通过费用距离分析可直观形象地描绘出物种在异质景观中的连接度,且可在GIS程序包中实现简便运算和适度的数据需求量,使其在大尺度景观连接度评价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当前的景观连接度研究,详细阐述了最小费用模型评价景观连接度的意义、原理及运算过程,并探讨了该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接度 最小费用模型 费用距离 物种扩散 生境破碎化
原文传递
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与连通性分析的尺度效应 被引量:59
18
作者 于亚平 尹海伟 +2 位作者 孔繁花 王晶晶 徐文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19-2127,共9页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ArcGIS、Erdas、GuidosT oolbox和Conefor等软件平台,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景观连通性分析方法,通过在MSPA中设置不同的粒度、边缘宽度和在景观连通性分析中设置不同的扩散距离阈值,对2013年南京市绿色...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ArcGIS、Erdas、GuidosT oolbox和Conefor等软件平台,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景观连通性分析方法,通过在MSPA中设置不同的粒度、边缘宽度和在景观连通性分析中设置不同的扩散距离阈值,对2013年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变化的尺度效应、边缘效应与距离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MSPA获取的景观类型构成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和边缘效应,且边缘效应对MSPA景观类型的影响较尺度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扩散距离对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很大,对于南京市来说,2 km或2.5 km是关键的扩散距离阈值.当输入数据选择粒度30 m、边缘宽度30 m时,可以得到南京市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网络更为详尽的景观信息.基于MSPA与景观连通性方法,分析尺度效应、边缘效应、距离效应对研究区UGI网络景观类型的影响,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粒度、边缘宽度及扩散距离,并更好地理解UGI网络的空间格局和与生态过程相关的尺度效应和距离效应,从而使得UGI网络时空格局变化分析时的参数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研究结果可为中尺度范围内UGI景观网络时空格局分析时的参数设置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对其他地区UGI景观网络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景观连通性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 南京市
原文传递
景观连通性理论在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与优化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9
作者 焦胜 李振民 +3 位作者 高青 周恺 魏春雨 何韶瑶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0-730,共11页
针对传统的土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忽略景观水平生态过程的问题,本文将景观连通性理论应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不同阶段,以达到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的目标。首先选择影响生物水平流动的主要要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于长沙市望城区滨江片区,确... 针对传统的土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忽略景观水平生态过程的问题,本文将景观连通性理论应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不同阶段,以达到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的目标。首先选择影响生物水平流动的主要要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于长沙市望城区滨江片区,确定案例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建构城市土地景观过程阻力评价体系。通过水文连通性分析方法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确定案例区的潜在雨水生态廊道,将之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叠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案例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景观连通性方法适用于传统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改进以及评价结果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通性 土地适宜性评价 水文分析 潜在雨水生态廊道 长沙望城区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优先级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 被引量:44
20
作者 魏家星 宋轶 +1 位作者 王云才 象伟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8-1188,共11页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由自然区域和其他开放空间相互联系的网络。在城市空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构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并识别那些具关键性景观生态功能的网络要素显得极为重要。为了给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新...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由自然区域和其他开放空间相互联系的网络。在城市空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构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并识别那些具关键性景观生态功能的网络要素显得极为重要。为了给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新的建模与分析理念,以快速城市化的南京市浦口区为例,采用MSPA方法并结合景观连通性指数,遴选出了对维持景观连通性贡献最大的生境斑块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网络中心,进而采用最小路径方法构建了研究区潜在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并尝试利用空间句法分析,基于结构优化视角对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进行优先级的识别,从而使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更科学。研究结果可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提供一种研究思路与方法,对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要素的优先级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空间优先级 景观连通性 最小路径 空间句法 南京浦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