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学中的干扰理论与应用实例 被引量:50
1
作者 魏斌 张霞 吴热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0-54,共5页
生态学中的干扰理论与应用实例魏斌张霞吴热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100871)TheoreticalAnalysisofDisturbanceinEcologyanditsApplication.WeiBin,Zh... 生态学中的干扰理论与应用实例魏斌张霞吴热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100871)TheoreticalAnalysisofDisturbanceinEcologyanditsApplication.WeiBin,ZhangXiaandWuRefe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生态理论 干扰理论 应用
下载PDF
北京不同污染地区园林植物对空气颗粒物的滞纳能力 被引量:62
2
作者 张维康 王兵 牛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81-2388,共8页
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滞纳空气颗粒物,净化城市大气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市6种常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了不同污染地区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纳能力,同时利用环境... 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滞纳空气颗粒物,净化城市大气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市6种常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了不同污染地区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纳能力,同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测试树种叶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在所测的树种中,针叶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纳空气颗粒物的能力比阔叶树种高,其中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滞纳量最高,为(3.89±0.026)μg·cm-2,其次是白皮松(Pinus bungeana),为(2.82±0.392)μg·cm-2,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最小,为(2.00±0.118)μg·cm-2;2通过观察叶片微观形态结构发现,针叶树种气孔排列紧密,气孔密度比阔叶树种大,表面粗糙度高于阔叶树种,而且能够分泌油脂;3在不同污染区,相同树种叶片滞纳PM10存在显著差异,五环周围的树种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纳PM10能力要高于植物园的,而相同树种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纳PM2.5则无明显差异;4在不同污染区下,叶片结构发生了重要的适应性变化,相对于轻污染区,在重污染区植物叶片外表皮细胞收缩,叶片表皮纹理变得更加粗糙,气孔频度和绒毛长度增加.尽管暴露于重污染区植物叶片发生重要变化,但是这些植物仍然能够正常健康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五环路 园林植物 颗粒物 滞纳能力 叶片结构
原文传递
北方30种景观树种净化空气效益分析 被引量:60
3
作者 贺勇 李磊 +2 位作者 李俊毅 李伟星 穆立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39,共3页
选择30种适于北方生长的优良景观树种,其中国内引进树种10种、乡土树种20种,分别对他们的滞尘、杀菌和吸收SO2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所有研究的树种中,金老梅、紫花锦鸡儿、银老梅、七姐妹和松东锦鸡儿的滞尘效果最好,可作为灰尘... 选择30种适于北方生长的优良景观树种,其中国内引进树种10种、乡土树种20种,分别对他们的滞尘、杀菌和吸收SO2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所有研究的树种中,金老梅、紫花锦鸡儿、银老梅、七姐妹和松东锦鸡儿的滞尘效果最好,可作为灰尘污染较重地区的绿化植物;华北绣线菊、松东锦鸡儿、早花忍冬、玫瑰和山槐杀菌能力最强,可在医院、城市街道等细菌较多的地方栽植;紫花锦鸡儿、短梗五加、银老梅、藏花忍冬和玫瑰吸收SO2量较大,可作为工厂、发电厂等排放SO2较多地区的绿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树种 滞尘能力 杀菌能力 吸收SO2能力
下载PDF
探索前行中的文化景观 被引量:48
4
作者 韩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共5页
回顾了2年来国际国内文化景观的探索及示范性案例,阐述了文化景观的前沿思考,梳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的解读难点,解析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对世界遗产的杰出贡献,提出了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基础研究的迫... 回顾了2年来国际国内文化景观的探索及示范性案例,阐述了文化景观的前沿思考,梳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的解读难点,解析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对世界遗产的杰出贡献,提出了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基础研究的迫切性以及对于解读庐山等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的重要性,介绍了扬州瘦西湖文化景观价值研究对于国际文化景观方法论的应用及中国文化景观研究方法的探索,指出了遗产地能力建设是遗产可持续保护与管理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历史景观 世界遗产 文化景观 中国风景名胜区 价值 研究 能力建设
下载PDF
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在城市用地评定中的应用——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贵利 顾朝林 《城市规划汇刊》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11-16,共6页
城市用地评定的传统方法多采用分项图幅叠加分析法 ,它的缺陷在于指标的选取数量不宜过大 ,尤其是量化指标 ,指标总数以 4个以下为宜 ,否则 ,影响评定结果的精度。针对这种情况 ,在常德市城市用地适宜性分析中广泛选取可量化指标 ,初步... 城市用地评定的传统方法多采用分项图幅叠加分析法 ,它的缺陷在于指标的选取数量不宜过大 ,尤其是量化指标 ,指标总数以 4个以下为宜 ,否则 ,影响评定结果的精度。针对这种情况 ,在常德市城市用地适宜性分析中广泛选取可量化指标 ,初步运用了融因子生态学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学方法及生态图法于一体的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 ,并且在城区生态环境容量允许的条件下提出一些指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生态分析 景观生态学 适宜性 城市用地评定
原文传递
上海城市现状绿地雨洪调蓄能力评估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于冰沁 车生泉 +1 位作者 严巍 郭健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66,共5页
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雨洪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对于城市现有绿地的雨洪调蓄能力的评估缺乏量化研究。选取168处分别位于上海城市中心、近郊和远郊的不同功能及类型的城市绿地,通过调查群落特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渗透... 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雨洪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对于城市现有绿地的雨洪调蓄能力的评估缺乏量化研究。选取168处分别位于上海城市中心、近郊和远郊的不同功能及类型的城市绿地,通过调查群落特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渗透率、分析室内降雨截留试验数据和SWMM水文模型演算,得出影响上海城市绿地现状雨洪调蓄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降雨、径流、土壤、植被等因素的特征与绿地雨水调蓄能力之间的关系,构建出适合上海城市绿地雨洪调蓄能力的评价技术,为筛选适合上海城市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技术、确定开发规模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绿地特征 调蓄能力 上海
下载PDF
基于景观可达性的城市绿地系统承载力估算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微 陈平 +1 位作者 唐洁 俞龙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5-171,共7页
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中心城区为研究样区,以景观可达性分析为基础,评价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等级服务范围,并结合街区人口密度估算绿地系统服务人口和承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绿地类型和斑块布局不均匀,绿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中心城区为研究样区,以景观可达性分析为基础,评价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等级服务范围,并结合街区人口密度估算绿地系统服务人口和承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绿地类型和斑块布局不均匀,绿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而东部和北部较少;根据不同绿地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差异,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法将研究区绿地系统服务范围划分为Ⅰ~Ⅴ级服务区,综合反映出绿地系统的空间可达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差异;绿地系统服务人口大部分处于Ⅰ~Ⅲ级服务区内。基于人均绿地面积标准推算适宜的人口密度,并与绿地系统服务人口比较表明,研究区绿地系统服务人口已超过绿地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 景观可达性 生态服务功能 承载力 人口密度
原文传递
CBE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启示——以园林专业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姝菊 滕祥金 张晶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46,共3页
文章以CBE教学模式中的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剖析该模式中岗位能力培养的思路与方法,结合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空间,以及园林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探讨如何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借鉴CBE教育理论,做好园林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文章以CBE教学模式中的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剖析该模式中岗位能力培养的思路与方法,结合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空间,以及园林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探讨如何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借鉴CBE教育理论,做好园林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给今后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 创新创业 园林专业 岗位能力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新举措——以九寨沟景区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瑞华 李书剑 《太原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容量管理是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以九寨沟电子商务在景区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为例,说明旅游景区引入旅游容量的概念,可以更科学地进行景区的开发建设。在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容量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容量管理是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以九寨沟电子商务在景区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为例,说明旅游景区引入旅游容量的概念,可以更科学地进行景区的开发建设。在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容量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为此提出改进景区容量管理的合理建议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旅游容量 电子商务 九寨沟
下载PDF
当前“儿童与游戏场所”课题的研究要点 被引量:9
10
作者 中村攻 游林敏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0期33-34,共2页
儿童游戏场所是儿童"游戏"生活行为的载体,儿童通过游戏可以获得其他生活行为难以获得的自发性创造的勇气和能力,养成成为大人所必要的人际关系和自治的能力,即游戏对于儿童有着特殊的地位和特别的作用。在规划设计儿童公园... 儿童游戏场所是儿童"游戏"生活行为的载体,儿童通过游戏可以获得其他生活行为难以获得的自发性创造的勇气和能力,养成成为大人所必要的人际关系和自治的能力,即游戏对于儿童有着特殊的地位和特别的作用。在规划设计儿童公园以及公园绿地时,需要考虑儿童自身的想象力,提供儿童游戏时可能用到的工具及素材。在游戏场所中如何保护儿童,使其免受危险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儿童 游戏场所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对风景园林学科建筑设计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利刚 《风景园林》 2014年第5期152-157,共6页
在当今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技术飞速发展,地域性得到广泛关注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建筑与景观的二分关系被打破,风景园林与建筑愈加密不可分,越来越多景观与建筑的一体化实践,需要跨越两者的藩篱进行深度整合。风景园林专业的建筑设计... 在当今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技术飞速发展,地域性得到广泛关注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建筑与景观的二分关系被打破,风景园林与建筑愈加密不可分,越来越多景观与建筑的一体化实践,需要跨越两者的藩篱进行深度整合。风景园林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由于课时较短,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必须加以精炼才能适应该专业需求。从当前建筑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建筑造型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整合设计建筑造型与景观造型的能力。围绕这一主线,提出相关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提出应在建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从场地/场所、功能/空间、结构、构造/材料、建筑技术这4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提出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做为风景园林专业建筑设计课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建筑设计教学:建筑设计能力 建筑设计教学特色
下载PDF
风景区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以山海关五佛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健 肖鹤 +1 位作者 汪振泽 马青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得出旅游规模和生态保护之间的量比关系,将游人规模控制在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范围内,做到既可保证游人的风景旅游活动质量,又能够对风景资源进行保护.方法根据风景名胜区景观游览形式的不同,分... 目的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得出旅游规模和生态保护之间的量比关系,将游人规模控制在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范围内,做到既可保证游人的风景旅游活动质量,又能够对风景资源进行保护.方法根据风景名胜区景观游览形式的不同,分别采用线路容量计算法、面积容量计算法、瓶颈容量计算法(卡口法)进行环境容量的计算.结果推算出风景区的日环境容量和年环境容量,为风景区的旅游产业的开发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结论风景名胜区中环境容量的计算是预测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控制游人规模、制定旅游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对风景区相关旅游产业的开发、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风景区 森林公园 计算方法 山海关 风景名胜区 旅游产业 科学合理 可持续发展 计算法 量比关系 生态保护 旅游规模 规模控制 风景旅游 风景资源 线路容量 服务设施 合理控制 科学依据 经营决策 社会效益 动质量
下载PDF
基于吸收能力的联盟企业知识整合“风景模型”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耀吾 常逢梅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6,93,共5页
基于联盟框架构建的企业知识整合风景模型,揭示基于吸收能力的知识整合机理和规律,以TD-SCDMA联盟企业为样本的实证检验表明,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的作用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在一个周期内,随着吸收能力的增强,知识整合水平逐渐提高,当知... 基于联盟框架构建的企业知识整合风景模型,揭示基于吸收能力的知识整合机理和规律,以TD-SCDMA联盟企业为样本的实证检验表明,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的作用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在一个周期内,随着吸收能力的增强,知识整合水平逐渐提高,当知识整合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吸收能力的增强知识整合水平出现递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企业 知识整合 风景模型 吸收能力 知识存量
下载PDF
多尺度绿地景观格局对滞蓄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铁矛 卜英杰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88-94,共7页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构建城市海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优化绿地景观格局以提升城市整体滞蓄能力的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沈阳市三环内建成区为研究范围,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城区、场地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进行评...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构建城市海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优化绿地景观格局以提升城市整体滞蓄能力的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沈阳市三环内建成区为研究范围,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城区、场地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进行评价,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在城区尺度上,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于绿地滞蓄能力影响大小依次为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绿地分布特征指数;在场地尺度上,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于绿地滞蓄能力影响程度依次为绿地分布特征指数>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通过量化研究得到了不同尺度绿地景观格局对于滞蓄能力的影响规律,可在未来的海绵城市规划中,为不同层次绿地系统布局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 滞蓄能力 城市内涝 沈阳市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法的喀斯特山体公园空间承载力及提升策略--以黔灵山公园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瑾珲 王志泰 邢龙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0-125,共6页
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云台摄像监控系统和出入计数系统等多种数据源,对游憩时空特征和空间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游人的游憩方式和时空选择存在差异;公园空间类型多样,空间承载力呈明显的时空差异,... 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云台摄像监控系统和出入计数系统等多种数据源,对游憩时空特征和空间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游人的游憩方式和时空选择存在差异;公园空间类型多样,空间承载力呈明显的时空差异,承载力高的区域比重较低,集中在各类广场和主要道路等活动空间,大面积山体空间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良好,但空间承载力极低,游憩方式单一。基于此,从优化和开发山体空间、丰富游憩项目和增加服务设施,以及提升公园管理能力3个方面提出山体空间承载力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人容量 空间热力 游憩偏好 黔灵山公园
下载PDF
旅游景观的空间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剑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545-550,共6页
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出发,在阐发审美力场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具有封闭界线的旅游景观空间设计思想,建立了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旅游景观基本模型,论述了模型实施的景观空间策划,进行了适宜旅游客量计算探讨,举出空间设计... 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出发,在阐发审美力场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具有封闭界线的旅游景观空间设计思想,建立了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旅游景观基本模型,论述了模型实施的景观空间策划,进行了适宜旅游客量计算探讨,举出空间设计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观 空间设计 审美力场 旅游容量
下载PDF
基于视觉景观分析的哈尔滨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清恋 赵志庆 +1 位作者 张博程 王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3,共5页
历史城区是城市区域中历史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环境特色最为鲜明的区域。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及环境的基础上,限定城区的合理容量是历史城区保护的核心任务。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结合城市设计理论及视觉景观分... 历史城区是城市区域中历史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环境特色最为鲜明的区域。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及环境的基础上,限定城区的合理容量是历史城区保护的核心任务。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结合城市设计理论及视觉景观分析方法,选定视觉景观控制要素,建立以景中视点与景外视点2个层级控制的分析框架,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历史城区的容量进行评定,并从建筑高度和容积率指标方面对历史城区容量进行控制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视觉景观 历史城区 容量 分级控制 哈尔滨
下载PDF
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和讨论 被引量:6
18
作者 庄优波 徐荣林 +1 位作者 杨锐 许晓青 《风景园林》 2012年第1期78-81,共4页
近30年来,九寨沟在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经验获得国内外的普遍认同。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游客规模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逐渐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九寨沟的... 近30年来,九寨沟在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经验获得国内外的普遍认同。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游客规模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逐渐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九寨沟的使命之一,在游客容量测算中应予以充分考虑,这在游客规模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尤显重要。但是目前传统的游客容量测算中却没有涉及生物多样性容量,而且由于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和相关知识不充分,生物多样性容量也难以进行测算。因此,需要在下一步有针对性地积累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将其结果纳入游客容量测算中,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执行以监测为基础的游客容量适应性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界遗产 研究 游客容量 监测
下载PDF
西南山区农业景观脆弱性变化及其驱动力——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江娟丽 杨庆媛 +1 位作者 何秋兰 施开放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7,共11页
农业景观脆弱性是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度量方式,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面板数据模型、Moran's I指数分析重庆市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 农业景观脆弱性是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度量方式,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面板数据模型、Moran's I指数分析重庆市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农业景观脆弱性水平呈现“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等级类型空间演替明显。其中暴露度高值分布呈现由东部向南部、西部、西北部逐渐加强,与城市扩张和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方向相一致;敏感性空间变化高值聚集区由西南部向北部、东部逐渐缩减;适应能力空间变化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特征。②农业景观脆弱性呈显著空间自相关和集聚特征,脆弱性等级相对聚集。低度和轻度脆弱区集中于南部生态区和北部农业区;中度脆弱区集中于西南城镇区和东部旅游区;较高脆弱区集中于西南城镇区,少部分分布在北部农业区;高度脆弱区集中分布在西南城镇区。③研究区农业景观脆弱性演变主要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制度和政策因素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是农业景观脆弱性形成的自然本底条件,社会经济和政策制度因素是农业景观脆弱性变化的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景观脆弱性 暴露度 敏感度 适应能力 城市扩张 驱动力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治理体系演进的回顾、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岩 王忠杰 贾建中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4,共7页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在新时代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改革开放40年来,行业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央地互馈、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团辅助、专家支持、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政策和行业...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在新时代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改革开放40年来,行业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央地互馈、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团辅助、专家支持、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政策和行业政策为引领,法律法规体系、规划设计体系和督察监察制度为保障,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为特色抓手,专业教育体系、专家咨询制度、科研创新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为支撑,国际行业交流交往活动为拓展的多元治理工具体系;并在治理意识、治理思路、顶层谋划、治理主体、治理工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经验;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变迁、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演进、城市化进程、社会结构及其文化特征变迁是推动和影响行业治理体系演进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行业治理存在治理思维尚未全面建立、目标和思路尚不清晰、体系架构尚不完善、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关键治理主体日渐式微、治理工具和手段不多等问题,据此从治理意识、战略视角、主体架构、顶层谋划、工具体系5个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园林绿化 行业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