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田园到高科技园──“园”的含意(之一) 被引量:14
1
作者 俞孔坚 《中国园林》 2000年第4期37-41,共5页
从自然与工作、生活及娱乐的关系发展历程着手,探讨了从田园到花园、公园;从工业园到田园城市、花园郊区以及从边缘城市到高科技园的景观演绎过程,认识一下“园”的深层含意,从而也是以“园”为重要对象的园林学科的广泛含意。
关键词 公园 景观 园林理论 园林史 科技园 田园
下载PDF
鱼与渔--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景观学理论》LAT教学模式 被引量:8
2
作者 汪洁琼 刘滨谊 王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2,共5页
基于同济大学景观学系研究生必修课程《景观学理论》的教学改革展开讨论,反思内容灌输型教学属于典型"授人以鱼"的方式,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需要适时地向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授人以渔"的方式进行全面转型,包括教... 基于同济大学景观学系研究生必修课程《景观学理论》的教学改革展开讨论,反思内容灌输型教学属于典型"授人以鱼"的方式,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需要适时地向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授人以渔"的方式进行全面转型,包括教学目标界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调整及教学成果考查4个方面。提出《景观学理论》LAT新模式,确定了刘滨谊教授的"三元论"作为理论核心,建立"概述-三大理论版块-总结"的总体构架,对三大理论版块中就"三元论"中的三元——形态审美、环境生态、社会游憩进行梳理,形成理论批判为主线的讲座串联(lecture)、实践反思为特征的案例分析(analysis of case)以及互动启发为手段的研讨教学(tutorial),即LAT的全新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教学改革 批判性思维 风景园林学理论 教学模式 硕士课程
下载PDF
从田园到高科技——“园”的含意 (之二 ) 被引量:4
3
作者 俞孔坚 《中国园林》 2000年第5期46-51,共6页
继上期的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作为自然符号的“园”和作为人文符号的“城”在经历了一段相互隔离的历程之后,走向相互溶解、融合,而在新技术、新经济和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新的景观综合体。文章因此提醒人们,在景观演绎的历程中,以... 继上期的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作为自然符号的“园”和作为人文符号的“城”在经历了一段相互隔离的历程之后,走向相互溶解、融合,而在新技术、新经济和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新的景观综合体。文章因此提醒人们,在景观演绎的历程中,以景观为对象的设计学科也应随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 景观 园林理论 园林史 科技园 田园城市
下载PDF
常用景观材料的文化艺术特征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着重探讨了景观设计中常用材料,如木材、石材、金属和水的文化艺术特征,现代建筑理论及风格对景观材料文化艺术特征的影响.
关键词 景观 景观材料 文化艺术特征 建筑理论
下载PDF
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发展溯源
5
作者 陈崇贤 刘康 刘京一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5,共9页
【目的】探究风景园林理论知识形成的复杂脉络,能够为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视野。【方法】借鉴知识考古学方法,从人文与艺术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梳理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归纳演变特点及驱动因... 【目的】探究风景园林理论知识形成的复杂脉络,能够为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视野。【方法】借鉴知识考古学方法,从人文与艺术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梳理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归纳演变特点及驱动因素。【结果】1)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发展经历了从早期以人文与艺术学科知识驱动为主,逐渐走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多元交叉过程。2)不同学科视野下的风景园林理论知识发展各有特点,本质上是美学观、自然观、公平观发生了改变:人文与艺术学科视野下的学科理论知识生产由地域性审美观走向批判地域性审美观;自然科学视野下的学科理论知识生产由朴素自然观走向多元生态观;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学科理论知识生产由精英式公平观走向公众公平观。3)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发展的驱动因素是由满足使用者的审美需求转向满足人在空间中生理、心理及社会全方位的功能需求。【结论】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未来发展还需要树立自主理论知识体系的意识、梳理其逻辑基点并建立弹性和动态调整的更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理论 知识考古学 理论知识体系 学科交叉 人文与艺术学科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下载PDF
从《四部丛刊》合成词探究“境”的认知 被引量:1
6
作者 苗行健 林广思 《风景园林》 2023年第8期128-135,共8页
【目的】“境”是风景园林学科重要的元概念,关乎学科本质、学科命名以及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方法】通过检索《四部丛刊》数据库中“境”的合成词,挑选出境界、胜境、佳境、灵境、化境、环境、物境、画境、地境、境域、造境、情境、... 【目的】“境”是风景园林学科重要的元概念,关乎学科本质、学科命名以及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方法】通过检索《四部丛刊》数据库中“境”的合成词,挑选出境界、胜境、佳境、灵境、化境、环境、物境、画境、地境、境域、造境、情境、意境、善境、生境、艺境、园境共17个在当前风景园林学科或学说中常用的合成词,探究“境”字更广泛的内涵,并梳理出人们对“境”的认知过程。【结果】第1阶段认知停留在物质实体层面,“境”可释为“疆界、边界”,表示地理上的空间;第2阶段“境”成为人的内心感受变化及意识的对象化呈现,拓展出心理层面的内涵,同时可指称自然风物;第3阶段用以概括山水风物、描写各种自然形胜之间形成的情状和空间关系进而抒发感情,表达精神层面的内涵。【结论】当前风景园林理论或学说常用的一些“境”的合成词在古籍中少见或意义迥异。因此,在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建构中,如何传承中文广为流传和内涵丰富的词语,并根据学科需要发展出新的专业术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建议在使用“境”的合成词时,尽量沿用含义丰富的古人常用词,以提高学科传播度和影响力;或在考察该合成词使用程度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发展和时代特色,挖掘新的常用词,焕发学科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理论 语义 四部丛刊 境界 意境 地境 境域 生境 画境
下载PDF
忆恩师王绍增先生 被引量:2
7
作者 古德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69,共4页
恩师王绍增先生的人生与学问可以用"务实、求真、向善"6个字来概括。务实的态度使得先生的思考扎根于现实和来源于实践,在适时适宜的视角下探讨问题,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从不好高骛远也不会目光短浅,做到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 恩师王绍增先生的人生与学问可以用"务实、求真、向善"6个字来概括。务实的态度使得先生的思考扎根于现实和来源于实践,在适时适宜的视角下探讨问题,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从不好高骛远也不会目光短浅,做到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求真的思辨基于扎实的科学素养、综合的辩证思维和深厚的哲学基础,常以批判性思维审慎对待风景园林领域的各种观念、思潮和理论,尤其在关乎学科、行业乃至国家发展的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不断追问直至问题的本源;向善的精神从价值观上引导风景园林同行多一些对自然、场地和人的关爱与尊重,少一些自我的表现以及对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学科建设 生态机理 营境理论 善境伦理
下载PDF
福州衣锦坊水榭戏台造景理法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雅莉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1-25,116,117,共7页
福州衣锦坊水榭戏台为福州典型的私家园林,其造景手法缩影了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特点。本文通过对水榭戏台的建筑空间序列与景观布局、造景要素的分析,探索水榭戏台的造景手法与特点,总结归纳出水榭戏台造景手法的三个特点:(1)欲扬先抑... 福州衣锦坊水榭戏台为福州典型的私家园林,其造景手法缩影了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特点。本文通过对水榭戏台的建筑空间序列与景观布局、造景要素的分析,探索水榭戏台的造景手法与特点,总结归纳出水榭戏台造景手法的三个特点:(1)欲扬先抑、以小见大;(2)巧于因借、精在体宜;(3)经世致用、地域特色显著。通过对水榭戏台造景理法探析,以此启示小尺度庭园景观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榭戏台 造景理法 福州私家园林
下载PDF
浅析风景园林理论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阳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1期124-125,共2页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对城市公园景观的需求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构建城市公园景观,塑造集休闲娱乐、观光游览、城市风貌展示于一体的场所,是国计民生中一项重要的建设任务,本文结合公园建设的...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对城市公园景观的需求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构建城市公园景观,塑造集休闲娱乐、观光游览、城市风貌展示于一体的场所,是国计民生中一项重要的建设任务,本文结合公园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风景园林理论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理论 城市公园景观 具体应用
下载PDF
《园冶》的哲学观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燕 《城市建筑》 2013年第24期206-206,223,共2页
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论需要以此为契机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只有树立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根基的风景园林哲学认识,才能发展出具有中国文化自觉和设计主体性的风景园林理论,促进风景园林教育和设计实践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园冶》古典造园理论 哲学观 风景园林理论 现代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