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征用的农户收入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 被引量:39
1
作者 崔宝玉 谢煜 徐英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8,共8页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和城镇化高速推进期,土地征用和失地农户将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土地征用是否会具有收入效应仍然莫衷一是,缺乏准确估计。本文基于2011年成都市"农村住户家庭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和城镇化高速推进期,土地征用和失地农户将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土地征用是否会具有收入效应仍然莫衷一是,缺乏准确估计。本文基于2011年成都市"农村住户家庭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估计了土地征用对失地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检视政府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合理性,健全政府土地征用政策、缓解土地征用冲突、完善征地后相关服务提供新观察。研究发现:1土地是否被征用确实存在着农户总收入效应和非农收入效应,被征地农户比未被征地农户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显著高出19.6%和9.1%,使用OLS回归方法低估了土地征用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大致低估了11%,这为政府征地的合理性提供了农户收入佐证。2征地比例并不存在总收入效应和非农收入效应,被征地农户并不是被征地越多收入就会越高,但却会显著降低失地农户的农业收入,大致降低了81%,因而还要认识到土地征用对农户收入的有限性作用,打破土地征用的农户收入神话。3结合当前土地征用实践表明,过分强调土地征用农户收入效应并不能根除征地冲突和矛盾,一方面,要通过多元化就业渠道、多源化收入来源以及多样性社会保障制度避免了被征地农户"失地失业",提高被征地农户增收能力和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更要强调征地程序公平合法,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底层设计,加强对健康状况差、低收入等贫弱群体的保障,提升被征地农户人力资本和优化就业分布状态,使被征地农户能够顺利完成职业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失地农户 农业收入 非农收入 PSM模型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失地农民土地征收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郭玲霞 高贵现 彭开丽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84-1492,共9页
通过对武汉市洪山区、江夏区、新洲区和东西湖区4区城乡结合部的28村近5年被征地的251户样本农户进行结构式访谈获取到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相关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了解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的征地意愿并定量分析其征地意愿的影响因... 通过对武汉市洪山区、江夏区、新洲区和东西湖区4区城乡结合部的28村近5年被征地的251户样本农户进行结构式访谈获取到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相关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了解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的征地意愿并定量分析其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并主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征地意愿主要与农户家庭征地前对耕地的依赖度、对征地前家庭居住条件的满意度、征地补偿合理性、征地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征地对就业的影响等5个变量有关,其中前两个变量均对征地意愿有负影响,后三个变量对征地意愿有正面影响。应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采用更合理的补偿方式;尽可能降低征地对当地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或破坏;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引导失地农民走向可持续生计的道路,使其失地后生活水平仍能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征地意愿 补偿 LOGISTIC模型 武汉市
原文传递
土地征收对农户就业及福利的影响——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1 位作者 李宁 许恒周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68,176,共17页
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一直备受关注。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了征地影响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运用SUR回归、Heckman两步法、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检验了征地对农民就业及福利的... 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一直备受关注。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了征地影响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运用SUR回归、Heckman两步法、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检验了征地对农民就业及福利的影响。统计分析显示:征地后,仅有2%的劳动力处于失业/待业状态,多数被征地农民都会在本地继续从事农业或者有工资性收入的工作,也有一部分在本地从事非农经营或者外出务工。实证研究揭示:(1)征地推动了农民就业转换。征地后,农户配置在农业上的劳动力显著下降,从农业上退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转换到本地非农就业上。同时,从统计显著性来看,农户失业/待业的可能性、家庭失业/待业率也因征地而提升。(2)征地改善了农户整体福利。被征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工资性收入均得到显著提高,尤其以中等收入/消费组农户的收入/消费提升得最为显著。鉴于增加的消费主要是生存性消费,征地对农户的幸福感和自评健康的影响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失地 被征地农民 就业 福利
原文传递
城市近郊被征地农民的福利变化测度--以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镇为实证 被引量:27
4
作者 袁方 蔡银莺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9-458,共10页
以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镇为实例,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应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城市近郊被征地农民土地征收前后福利变化。研究表明,征地后城市近郊的农民福利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评价指数从0.29... 以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镇为实例,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应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城市近郊被征地农民土地征收前后福利变化。研究表明,征地后城市近郊的农民福利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评价指数从0.296上升到0.363,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征地过程中政府增加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是被征地农民福利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从功能指标看,社会保障、生活条件和景观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社会保障和生活条件改善尤其明显,但农民的经济状况和心理因素有所恶化;从转换因素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是农民福利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被征地农民 福利变化 可行能力
原文传递
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3
5
作者 叶继红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70-73,共4页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农民失地后的生活状况。对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的实地调查表明,失地农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不高,尤其是对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感到不满意,收入问题已成为制约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最关键因素...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农民失地后的生活状况。对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的实地调查表明,失地农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不高,尤其是对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感到不满意,收入问题已成为制约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最关键因素。同时,失地农民的社交和休闲等高级需要不敏感,工作环境不理想。因此,需要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率,提升他们的需要层次,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以改变征地对失地农民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生活满意度 南京
下载PDF
乡村旅游征地对失地农户福祉的影响——基于PSM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24
6
作者 黄志刚 黎洁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1-184,共14页
建立在扶贫开发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征地表现出规模小、强制性弱、兼具经营性和带动性的特点,这类征地是否会因此提高失地农户的福祉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需要从多维度对失地农户福祉进行分析。本文基于陕西安康、汉中、商洛、宝鸡4市... 建立在扶贫开发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征地表现出规模小、强制性弱、兼具经营性和带动性的特点,这类征地是否会因此提高失地农户的福祉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需要从多维度对失地农户福祉进行分析。本文基于陕西安康、汉中、商洛、宝鸡4市9县22个旅游扶贫村调研获得的817份农户数据,首先采用熵值法对失地农户多维福祉进行测算,然后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测算乡村旅游征地对失地农户福祉的净效应。结果表明:①整体而言,乡村旅游征地实施后失地农户家庭总福祉及多维度福祉均有所提升,说明乡村旅游征地在创新安置补偿方式、推动失地农户生计转型、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未来乡村旅游经营效益的提升是失地农户福祉持续改善的保证;②从户主年龄和受教育水平来看,户主为老年人和户主低教育水平家庭遭受的失地冲击相对较为明显,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以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对提升失地农户福祉具有重要作用;③从失地类型来看,虽然完全失地农户各维度福祉略高于部分失地农户,但仍需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征地对失地农户造成的冲击,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总体而言,乡村旅游征并没有对失地农户的多维福祉造成冲击,但后续仍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失地农户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征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征地 福祉 失地农户 熵值法 PSM模型 陕西省
原文传递
衔接与协调: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模式的转换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士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7,共7页
"土地换保障"是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它的实行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土地换保障"模式的弊病日益呈现,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则成为能... "土地换保障"是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它的实行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土地换保障"模式的弊病日益呈现,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则成为能否建成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一般模式的回顾,认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与公民无偿享有基本生产保障权利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参加相协调,与农村土地资本化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因此,需要逐步取消"土地换保障"模式,将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土地换保障 衔接与协调
下载PDF
失地农民创业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祥兴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6-69,共4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征用面积越来越大,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因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日益凸现。从目前情况来看,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众多失地农民就业的最佳途径是自主创业。研究失地农民创业的制约因素,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无...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征用面积越来越大,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因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日益凸现。从目前情况来看,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众多失地农民就业的最佳途径是自主创业。研究失地农民创业的制约因素,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创业 制约因素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计状况、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19
9
作者 崔红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8,共7页
失地农民的生计状况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收入有所增加但不可持续、生活成本显著提高、非农就业率低而且缺乏稳定性、低收入群体的生计状况恶化、养老金待遇的地区差异明显。征地制度的缺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滞后... 失地农民的生计状况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收入有所增加但不可持续、生活成本显著提高、非农就业率低而且缺乏稳定性、低收入群体的生计状况恶化、养老金待遇的地区差异明显。征地制度的缺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政策和制度因素,是形成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重要因素。为此,应采取以下改革举措:加快《土地管理法》的修订进度,缩小征地范围、改进补偿办法、完善征地程序;采取多种措施,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构建与失地农民特征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得失地农民仍然能够分享农村集体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生计保障 政策建议
下载PDF
拆迁安置社区权力、资本与行动的空间生产逻辑--基于成都市S社区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菁 陈雨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7-75,共9页
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推动了传统村落向城市社会的空间转移,失地农民剧烈的生存环境变化导致拆迁安置社区成为各种空间冲突与矛盾活跃的场域。本文从空间生产的理论角度出发,以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以及表征的空间三元辩证建立拆迁安置社... 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推动了传统村落向城市社会的空间转移,失地农民剧烈的生存环境变化导致拆迁安置社区成为各种空间冲突与矛盾活跃的场域。本文从空间生产的理论角度出发,以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以及表征的空间三元辩证建立拆迁安置社区空间生产分析框架。依据对成都市S社区的个案分析,发现拆迁安置社区空间的生成分为利益导向的制度驱动、需求导向的社会行动与问题感知的“孤岛型”生活空间形成三个阶段,生计的不可持续、城市权利的边缘化以及居住空间隔离是当前拆迁安置空间最显著的治理难题,需要从制度-社会-物质三元辩证角度进行拆迁安置空间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迁安置社区 空间生产 失地农民 空间正义
原文传递
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晓霞 汪继福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4,共4页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而城镇化所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直接面对的就是可持续生计问题。由于社会结构在变迁过程中还存在不平衡性,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还落后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变迁,存在各种...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而城镇化所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直接面对的就是可持续生计问题。由于社会结构在变迁过程中还存在不平衡性,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还落后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变迁,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可持续生计问题。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失地农民安置观,实行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增强失地农民的职业选择竞争力,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城镇化
下载PDF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揭阳140个失地农户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曾亿武 杨泽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9-53,共5页
对广东揭阳R安置区140个失地农户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满意度较低,就业现状、被征地意愿、政府征地方式、是否实行听证制度、对补偿标准的看法、补偿分配是否公平、是否提供就业扶持、是否提供养老保障、是否提供医疗... 对广东揭阳R安置区140个失地农户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满意度较低,就业现状、被征地意愿、政府征地方式、是否实行听证制度、对补偿标准的看法、补偿分配是否公平、是否提供就业扶持、是否提供养老保障、是否提供医疗保障等变量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等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被征地意愿和对补偿标准的看法最显著。是否签订合同、是否提供生活补助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显著性不强。为提高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政府应充分尊重农民的被征地意愿,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规范补偿分配行为,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开展养老和医疗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满意度 LOGISTIC模型 广东
下载PDF
无地农民与土地调整、土地流转及土地继承的关系——基于广东、湖南两省9个村的调查 被引量:13
13
作者 商春荣 叶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基于广东、湖南两省9个村的入户调查,研究农村土地承包权长期化背景下的无地农民与土地调整、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落实了土地承包权长期化的村中,离土地进行最后调整时间越远,无地农民数量和有无地人口的农户数量越... 基于广东、湖南两省9个村的入户调查,研究农村土地承包权长期化背景下的无地农民与土地调整、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落实了土地承包权长期化的村中,离土地进行最后调整时间越远,无地农民数量和有无地人口的农户数量越多,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下降,农民越不愿意动地。无地农民的存在不是农户转入和转出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无地情况下,无地农民并非通过土地流转市场租入土地获得土地使用权,而是外出打工。另外,无地农民通过家庭内部继承获得承包权已经成为农村社会普遍现象。论证了无地农民群体的存在对当下农村社会而言,未构成严峻的问题;也说明土地之所以不再重新调整,是因为土地调整预期收益低而组织成本高,从而30年不变的政策从一种外部强制性制度安排成为一种内生制度安排并延续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地农民 土地调整 土地流转 土地继承 土地长期化政策 土地制度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对市民化的社会心理适应过程 被引量:8
14
作者 柴小华 陈传锋 卢美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被征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适应过程。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 ,对某“撤村建居”社区进行个案访谈研究。结果建国以来我国被征地农民心理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现阶段我国被征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适... 目的探讨被征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适应过程。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 ,对某“撤村建居”社区进行个案访谈研究。结果建国以来我国被征地农民心理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现阶段我国被征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心理适应过程包括身份、角色和自我意识的转变过程 ,就业心理的调整过程 ,以及对城市文化的适应过程。结论积极引导被征地农民适应城市化 ,促进被征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城市化 市民化 社会心理适应
下载PDF
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主题转换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汪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失地农民问题发生着由生存矛盾到发展矛盾的内在演变,相关研究因此而在不同阶段转换所关注的主题。但目前研究的基调仍主要定位在"保护弱者"的单一立场,研究的视点多投射于失地农民之所"失"。失地农民问题后续... 中国失地农民问题发生着由生存矛盾到发展矛盾的内在演变,相关研究因此而在不同阶段转换所关注的主题。但目前研究的基调仍主要定位在"保护弱者"的单一立场,研究的视点多投射于失地农民之所"失"。失地农民问题后续研究如果要进入以探讨失地农民发展问题为主的新阶段,如何让失地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而于城市化过程有所"得"是研究者拓新专题和拓展视角的重要指引。研究发现,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将着眼于其城市生活空间公平的获得。帮助失地农民在城市构筑能满足其就业、收入与保障需要,并享受公平、正义与福利条件的新生活空间或许是解决其发展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主题转换 研究走向
下载PDF
无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灵辉 向雨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3,共8页
无地农民是地权稳定乃至地权固化后形成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特殊群体,解决无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从户内和户外两个层面构建起无地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体系,在户内土地权益保障方面,主要有... 无地农民是地权稳定乃至地权固化后形成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特殊群体,解决无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从户内和户外两个层面构建起无地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体系,在户内土地权益保障方面,主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户内成员共同共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户内继承两大策略;在户外土地权益保障方面,主要是通过将集体经济组织可调整再分配的土地资源按照科学的数量标准和规范的先后次序规则发包给无地农民。为确保无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户内继承,细化土地承包经营户内成员共同共有,同时,规范集体经济组织可调整再分配土地资源的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久不变 无地农民 土地权益保障 户内继承 共同共有
下载PDF
二轮延包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84-93,共10页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探讨二轮延包中所面临的公平问题与效率问题的具体表现,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已死亡的农民有地可耕,新出生的农民无地可种;嫁出的闺女有地可望,娶入的媳妇无地可盼;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农村精英有地可租,留...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探讨二轮延包中所面临的公平问题与效率问题的具体表现,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已死亡的农民有地可耕,新出生的农民无地可种;嫁出的闺女有地可望,娶入的媳妇无地可盼;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农村精英有地可租,留守乡村务农的普通农民无地可耕;效率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小农经营占主导的土地分散零碎化局面犹在;进城农民“人地分离”且土地依赖程度低导致土地撂荒现象普遍。深入剖析了二轮延包所面临的公平问题与效率问题的深层原因:第一,地权固化的趋势使得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人人有份”的要义难以得到兑现;第二,人多地少的国情及农地社会保障兜底功能使得小农经营格局得以延续;第三,进城农民土地流转渠道不畅与土地退出机制不健全。最后,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构建无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依法落实无地农民的承包地;第二,基于市场机制构建起进城农民土地退出与无地农民土地承接的新机制;第三,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土地集中经营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轮延包 公平 效率 土地流转 土地退出 无地农民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轶 宗晓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7,共6页
本文从失地农民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四个维度构建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计算结果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本文研究发现,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是影响失地农民就... 本文从失地农民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四个维度构建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计算结果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本文研究发现,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是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城乡二元结构和失地农民自身的技能专长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失地农民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就业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社区理论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问题分析——以长春市兴华园社区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佟伟铭 张平宇 何欢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37-1545,共9页
基于长春市兴华园社区典型案例,利用社区理论揭示了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机制与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征用体制下以农村社区为载体实现了快速城镇化,实现了乡村社会和经济空间重构,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优化和重组,... 基于长春市兴华园社区典型案例,利用社区理论揭示了大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区的城镇化机制与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征用体制下以农村社区为载体实现了快速城镇化,实现了乡村社会和经济空间重构,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优化和重组,地域空间并入城市发展范畴,城镇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城市景观和设施的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快,包括就业非农化与生活方式市民化等,但存在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不健全,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低,社会认同感缺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 农民社区 失地农民 城镇化 社区理论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素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1,共6页
被征地农民是农民非农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这个特殊群体不断增多,同时也为被征地农民向城市流动和成为城市一员提供了一种契机。但由于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其间产生了诸多的社... 被征地农民是农民非农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这个特殊群体不断增多,同时也为被征地农民向城市流动和成为城市一员提供了一种契机。但由于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其间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江西婺源县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施的具体情况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通过介绍其近况,总结出婺源县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经验及特色,并探讨其完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养老保险 政府责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