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 被引量:79
1
作者 齐德利 于蓉 +2 位作者 张忍顺 葛云健 李加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52,共12页
通过分析中国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格局,把我国丹霞地貌划分东南、西南和西北三大集中分布区。主要研究了三大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的景观异质性。东南区(包括浙、闽、赣、粤、湘、桂等省区)多发育临溪丹霞峰林、丹霞赤壁、一线天、天生桥... 通过分析中国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格局,把我国丹霞地貌划分东南、西南和西北三大集中分布区。主要研究了三大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的景观异质性。东南区(包括浙、闽、赣、粤、湘、桂等省区)多发育临溪丹霞峰林、丹霞赤壁、一线天、天生桥等景观;西南区(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以赤壁与急流瀑布相伴为主要景观特色;西北区(包括陇山周围、河湟谷地)则呈现出特有的干旱区丹霞地貌景观,区内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如小气候及流水作用,黄土盖层成分及其存在与否的差异性,区内景观异质性显著。从三区的构造运动上升速度、降水强度、植被等生物作用、河川过程以及黄土作用等地质地理、气候条件、生物、理化等内外动力作用,分析了形成这种景观差异性的原因、形成机理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丹霞地貌 空间格局 景观异质性 构造运动 降水强度 生物作用 地质地理 形成机理
下载PDF
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张华 苗苗 +2 位作者 孙才志 杨俊 丁亮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9-146,共8页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野外调查,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法,对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类型与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为17331.72km^2,其中浅海水域和陆域湿地分别为56.78%和43.22%,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别...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野外调查,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法,对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类型与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为17331.72km^2,其中浅海水域和陆域湿地分别为56.78%和43.22%,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别为73.03%和26.97%;②辽宁省滨海湿地中有河口淤泥质海岸湿地9987.44km^2,占全省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7.63%,集中分布在辽东湾顶部西崴子至小凌河口岸段和鸭绿江口至英那河口岸段,两岸段的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50和0.98;基岩淤泥质海岸湿地2639.76km^2,占15.23%,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59~1.07;砂砾质海岸湿地2377.83km^2,占13.72%,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51—0.99;基岩质海岸湿地2190.16km^2,占12.64%,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88;岛礁型基岩海岸湿地136.54km^2,占0.79%,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类型 海岸地貌 景观格局 景观特征指数 辽宁省
下载PDF
甘肃省张掖丹霞与彩色丘陵地貌的形成与景观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荷生 崔振卿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2-945,共4页
对发育在甘肃省张掖市境内祁连山山麓、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中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形成的地层、构造、地貌、古地理环境和外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将该地的丹霞地貌划分为窗棂状宫殿式、柱状式和巷谷式三类不同的地貌景观群,并分别描... 对发育在甘肃省张掖市境内祁连山山麓、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中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形成的地层、构造、地貌、古地理环境和外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将该地的丹霞地貌划分为窗棂状宫殿式、柱状式和巷谷式三类不同的地貌景观群,并分别描述了各类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景观特征;从景观的典型性、美学价值、科考价值、观赏价值四个方面评价了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科教旅游价值;认为张掖丹霞地貌既有南方丹霞之秀美、又有北方雅丹之雄浑,彩色丘陵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气势宏大,这两种奇特的地貌景观相互衬托,成为国内独特的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是旅游观光、绘画摄影、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考察的最佳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彩色丘陵 地层 构造 张掖
下载PDF
贵州兴义喀斯特景观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柯健 李兴中 刘嘉麒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4,共8页
贵州省兴义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区内广泛分布着雄伟壮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以高原、峡谷、峰丛、峰林、石林以及发育其间的瀑布群、泉群等组合为特征。其中,马岭河峡谷长74.8km,谷底宽30-50m,切割深度300~700m,被誉为“高原峡... 贵州省兴义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区内广泛分布着雄伟壮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以高原、峡谷、峰丛、峰林、石林以及发育其间的瀑布群、泉群等组合为特征。其中,马岭河峡谷长74.8km,谷底宽30-50m,切割深度300~700m,被誉为“高原峡谷一线天”;两岸地表支流、泉水坠入河谷形成常年瀑布多达70余处,瀑高50-200m,构成云贵高原一大喀斯特水文地貌奇观;斜坡台原之上峰丛峰林密集相连,层层叠置,景象甚为雄伟壮观;其中峰体坡度较缓的锥状喀斯特先是在古地理的外动力环境影响下发育形成,后又经受高原抬升的影响,在发育持续时间、环境及其形态特征上与桂林峰林均有所不同,因而成为全球锥状喀斯特发育演化过程最为完整的范例之一。独特的兴义喀斯特景观,是在特定的岩性结构条件下,经长期构造运动抬升切割和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和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地貌景观 形成机理 贵州兴义
下载PDF
典型地貌景观指数的多尺度效应分析——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毕如田 高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8-343,共6页
景观指数作为定量描述景观特征的指数,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进行景观指数的尺度效应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格局与尺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TM影像为基础,选择山西省运城市平原、丘陵、山地及综合地貌4种不同地貌类型,对7个常用景... 景观指数作为定量描述景观特征的指数,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进行景观指数的尺度效应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格局与尺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TM影像为基础,选择山西省运城市平原、丘陵、山地及综合地貌4种不同地貌类型,对7个常用景观指数进行了多尺度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形上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结合度(COHESION)3个指数有明显的粒度效应,随粒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最大斑块指数(LPI)、周长面积比分维数(PAFRAC)、景观聚集度(CONTAG)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4个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几乎不发生变化。不同地貌的景观指数随幅度的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景观形状指数(LSI)随幅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余6个指数在较小幅度范围内变化比较复杂,但随着幅度的增大有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针对研究区不同地貌类型,其景观指数在不同粒度和幅度下有较大区别,可以根据景观指数值的大小来区分地貌的复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景观指数 尺度效应 幅度 粒度
原文传递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特征及其景观类型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勇彪 郭福生 +2 位作者 胡中华 刘林清 吴志春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512,共8页
信江盆地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典型代表区域之一。通过对该盆地红层分布区遥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分析,总结出丹霞地貌遥感影像具有网格状、脑状、栅栏状、斑点状、斑块状和圆丘状6种影纹特征,表征不同的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并在盆地... 信江盆地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典型代表区域之一。通过对该盆地红层分布区遥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分析,总结出丹霞地貌遥感影像具有网格状、脑状、栅栏状、斑点状、斑块状和圆丘状6种影纹特征,表征不同的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并在盆地内圈划出15个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野外调查识别出信江盆地丹霞地貌共8大类23种单体景观类型、4种组合类型。其在盆地内分布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盆地边缘,遥感影像成网格状的,网格的密度较大,以顶斜的峰林、峰丛景观组合为特征,其演化处于壮年末期至老年早期阶段;盆地中央沿河流两岸,遥感影像上呈现大片红色,以圆丘状低矮的小石峰为特征,山顶植被稀少,岩石裸露,地貌演化处于幼年至青年阶段;中间过渡地带一般丹霞地貌不发育或成圆丘型丹霞地貌组合,只在少数地区由于发育断层或有信江支流流经之处发育,也以石寨、巷谷(一线天)岩崖等景观为特征,遥感影像上呈现条块状,崖壁延升较远,嶂谷发育,反映其发育处于青年晚期至壮年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遥感影像 景观类型 信江盆地
下载PDF
黄山风景景观的地貌条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丁祖荣 吴有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黄山风景景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着重探讨了地貌条件在黄山风景景观形成中的特殊作用,以便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山,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山岳风景区 花岗岩 风景景观 黄山 地貌
下载PDF
地形因子影响下的涠洲岛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潘莹 白芮 施瑛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38,共6页
地形地貌条件是决定人类对地表景观开发的关键因素,以土地开发时序为主要脉络是探究聚落形成机制的关键。基于涠洲岛地形地貌,通过多次田野调查、文献查阅、历史卫星地图收集等研究方法,以土地开发为时间轴线,总结归纳出受涠洲岛地形地... 地形地貌条件是决定人类对地表景观开发的关键因素,以土地开发时序为主要脉络是探究聚落形成机制的关键。基于涠洲岛地形地貌,通过多次田野调查、文献查阅、历史卫星地图收集等研究方法,以土地开发为时间轴线,总结归纳出受涠洲岛地形地貌影响下的聚落景观特征:1)土地开发历程围绕该岛各个地貌单元展开,聚落选址与各地貌单元关系紧密;2)南、北聚落分布高程与坡度值的不同,导致人口承载力存在差异,在移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呈现聚落斑块北大南小、聚落密度北低南高的景观差异;3)具有抵御风灾的多层级防灾景观特征;4)海岛资源限制下,利用特有的石材建造民居景观。通过涠洲岛这一小型热带海岛聚落景观的研究,试图挖掘小型海岛的开发历史,在中国建设以岛屿为"海洋第二经济带"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地貌 地形 潟湖 景观特征 传统聚落
下载PDF
甘肃丹霞地貌的特征及其旅游开发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可光 张勃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57-61,共5页
甘肃丹霞地貌分布区域较广,达53处之多,为全国各省之首,且类型独特、齐全,既有湿润-半湿润区类型,又有干旱-半旱区类型。后者又有类丹霞地貌、宫殿式类丹霞地貌、窗梗式丹霞地貌、蜂窝状丹霞地貌、阶地式丹霞地貌等5种类型,... 甘肃丹霞地貌分布区域较广,达53处之多,为全国各省之首,且类型独特、齐全,既有湿润-半湿润区类型,又有干旱-半旱区类型。后者又有类丹霞地貌、宫殿式类丹霞地貌、窗梗式丹霞地貌、蜂窝状丹霞地貌、阶地式丹霞地貌等5种类型,合理地开发、利用甘肃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将会大大促进甘肃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类丹霞地貌 红色碎屑岩 旅游资源
下载PDF
江西省龟峰丹霞地貌景观类型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松 郭福生 姜勇彪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8年第1期69-75,共7页
龟峰丹霞地貌区位于信江盆地南缘,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结合带。景区内丹霞地貌景观类型齐全,成景层位为上白垩统龟峰群的河口组和塘边组。河口组以紫红、砖红色砾岩、砂岩为主,塘边组以紫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本文介绍了... 龟峰丹霞地貌区位于信江盆地南缘,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结合带。景区内丹霞地貌景观类型齐全,成景层位为上白垩统龟峰群的河口组和塘边组。河口组以紫红、砖红色砾岩、砂岩为主,塘边组以紫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本文介绍了区内丹霞地貌类型,并结合对该区地质特征研究,提出岩性差异、地层产状、构造发育和水流影响为龟峰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峰 丹霞地貌 景观类型 成因
下载PDF
基于地貌类型的中国东海大陆海岸带景观动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鹏 李加林 +6 位作者 叶梦姚 史小丽 王丽佳 刘瑞清 王中义 汪海峰 高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51-3363,共13页
基于东海地貌信息数据和6期景观数据,研究1990-2015年东海大陆海岸带地貌类型与景观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各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东海海岸带以丘陵地貌为主,其次是小起伏山地、平原、台地和中起伏山地。景观类型... 基于东海地貌信息数据和6期景观数据,研究1990-2015年东海大陆海岸带地貌类型与景观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各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东海海岸带以丘陵地貌为主,其次是小起伏山地、平原、台地和中起伏山地。景观类型林地占主导,其次为耕地和建设用地。(2)平原、台地和丘陵地貌景观变化以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为主,小和中起伏山地则以草地转林地为主。(3)不同地貌单元下的景观变化剧烈程度依次为:平原>台地>丘陵>小起伏山地>中起伏山地,2005-2015年景观变化叠合度小于1990-2005年,景观变化剧烈程度下降。(4)地貌类型对景观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影响差异较大,平原上水域分维数值最大,台地和丘陵耕地分维数最大,小起伏山地未利用地分维数最大,中起伏山地建设用地分维数最大,稳定性指数相反。耕地在海拔较低的地貌类型中趋于稳定,林地和草地多分布在海拔较高丘陵和山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在平原地区分维数最大,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景观 海岸带 东海
下载PDF
陕北甘泉丹霞峡谷群地质遗迹景观特征与保护利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华 段丰浩 +2 位作者 陈姗姗 廖文强 李永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2-372,共11页
甘泉丹霞峡谷群位于陕北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的中部,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为典型的狭缝式丹霞景观。通过野外调查、实测和研究发现:甘泉丹霞峡谷群地质遗迹景观的造景地层为下白垩统洛河组风成相紫红色碎屑沉积岩,岩石呈厚-巨厚层状... 甘泉丹霞峡谷群位于陕北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的中部,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为典型的狭缝式丹霞景观。通过野外调查、实测和研究发现:甘泉丹霞峡谷群地质遗迹景观的造景地层为下白垩统洛河组风成相紫红色碎屑沉积岩,岩石呈厚-巨厚层状;垂向节理较为密集,NE-NEE向、近SN向和NW向节理控制了峡谷群的发育。景观类型以负地形的波浪谷(波浪状凹槽与凸起间或分布)为主,辅以丹霞崖壁、一线天、壶穴、象形石等;景观类别与众不同,为具有国际对比研究价值的黄土覆盖型,主要沿洛河支流展布;景观美学上呈现“窄狭、多弯、纵高、陡峻”+“巨厚、均一、韵律、多彩”特征;景观价值上具有科学研究、科考探险、旅游休闲、科普教育等复合多元的多种功能。由于甘泉丹霞峡谷群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未来应加大地质遗迹科研力度,划定地质遗迹保护区,明确地质遗迹保护措施,推进地质遗迹科普教育,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以达到持续保护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地质遗迹 景观特征 黄土覆盖型 狭缝式 波浪谷 保护利用 陕西
下载PDF
圆明园九州景区山形、水系、植物景观的研究及恢复 被引量:6
13
作者 檀馨 李战修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6,共6页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圆明园遗址,使其更好地发挥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一直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道题目。对待圆明园应以充分挖掘并深入研究现存的大量史料为基础,依据历史原有的风貌、意境,坚持以体现历史的原真性为前提,逐步恢复各...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圆明园遗址,使其更好地发挥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一直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道题目。对待圆明园应以充分挖掘并深入研究现存的大量史料为基础,依据历史原有的风貌、意境,坚持以体现历史的原真性为前提,逐步恢复各景点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景观,保留和利用好现有的长势良好的植物,将其合理地融入整个环境之中。以经批准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为依据,遵循各类国际宪章中的相关条例,制定出山形、水系及植物景观的整体恢复计划,同时,列举镂月开云、杏花春馆2个景点的环境恢复设计加以详细说明,阐述恢复设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圆明园 九州景区 山形 水系 植物景观 恢复
下载PDF
广州沙田地区景观变迁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莎玮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1期85-90,共6页
广州沙田地区土壤是由入海口淤泥堆积形成的田土,位于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是广州冲积三角洲沙田淤积最显著的地理单元。自明清以来,沙田围垦技术和商品性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的兴盛与市镇化,其景观风貌变迁... 广州沙田地区土壤是由入海口淤泥堆积形成的田土,位于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是广州冲积三角洲沙田淤积最显著的地理单元。自明清以来,沙田围垦技术和商品性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的兴盛与市镇化,其景观风貌变迁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文献解读与深入的实地调研,对广州沙田景观变迁的历史渊源做进一步研究,采用融合"文化过程"与"景观结果"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在资源争夺、生存压力和上层政策的交织影响下,沙田经历了滩涂、围田与聚落的景观变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广州 沙田地区 风貌 景观变迁
下载PDF
浅谈山地别墅的规划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鲁忠良 《山西建筑》 2009年第13期37-38,共2页
探讨了山地别墅的设计原则,从经济合理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结合地形和风景的山地别墅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以便达到山地别墅与山地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居住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关键词 山地别墅 地形 风景 规划设计
下载PDF
艺术化地形设计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锦霞 段渊古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结合艺术化地形设计实例,分析了艺术化地形在现代景观中的表现类型及景观特征,并从艺术化地形设计的创作源泉和地表形态的艺术塑造2个层面探讨了艺术化地形设计运用在现代景观中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艺术化 地形设计 现代景观
下载PDF
中国北方典型流域河道与沙丘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小妹 严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6-1447,共12页
风水交互作用是干旱区常见的地貌现象和重要的地表过程,河谷沙丘是发育在河谷环境中迭置于河流地貌之上,受风水两相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风沙地貌。本文选择不同气候区克里雅河、毛布拉格孔兑、西拉木伦河3条河流作为研究区,分析其典型... 风水交互作用是干旱区常见的地貌现象和重要的地表过程,河谷沙丘是发育在河谷环境中迭置于河流地貌之上,受风水两相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风沙地貌。本文选择不同气候区克里雅河、毛布拉格孔兑、西拉木伦河3条河流作为研究区,分析其典型河段近30 a河道与沙丘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结论表明:自西向东3个流域空间格局分别为河道穿越流沙区、河道穿越流沙区与沙丘斑块镶嵌河道二者兼有、沙丘斑块镶嵌河道3种格局;同一气候区不同河段具有不同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特征:河道穿越流沙区的格局为上中游河段不稳定型、中下游平衡型、尾闾段的稳定型三种类型;沙丘斑块镶嵌河道的空间格局均以支流入河口的动荡型以及主河道"短命沙丘"变化比较突出。气候因素影响风水交互作用的强弱和方式,从而形成不同河岸风沙地貌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交互作用 河道 沙丘 风沙地貌 空间格局 中国北方
原文传递
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及生态修复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娇娇 《陕西煤炭》 2024年第4期124-127,共4页
为了治理和改善研究区矿山生态环境,分析研究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认为其主要问题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通过采用场地整理工程、边坡修整工程、废弃建筑物拆除工程、挡土保水岸墙工程、蓄水池工程、排水渠工程、垫渣... 为了治理和改善研究区矿山生态环境,分析研究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认为其主要问题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通过采用场地整理工程、边坡修整工程、废弃建筑物拆除工程、挡土保水岸墙工程、蓄水池工程、排水渠工程、垫渣和覆土工程、植被重建工程、道路工程以及管护工程,使治理区地质灾害体达到安全状态,使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地形地貌 景观破坏 场地整理 生态修复
下载PDF
陕西省丹霞地貌景观特征、空间分布与形成机理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华 廖文强 +1 位作者 段丰浩 杨望暾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538,共12页
陕西省共有丹霞地貌54处,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和伊陕斜坡。正、负丹霞地貌兼具,沿西南—东北方向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风成沙漠相砂岩丹霞分布面积最广,以狭缝型沟谷丹霞、波浪型丹霞、彩色丘陵为特色,多数处于发育青年期。... 陕西省共有丹霞地貌54处,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和伊陕斜坡。正、负丹霞地貌兼具,沿西南—东北方向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风成沙漠相砂岩丹霞分布面积最广,以狭缝型沟谷丹霞、波浪型丹霞、彩色丘陵为特色,多数处于发育青年期。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核密度分析法研究得出,陕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的空间结构类型为凝聚型,出现2个高密度区(延安甘泉—志丹—安塞—富县丹霞片区和榆林靖边丹霞片区)、1个中密度区(照金—旬邑—彬县丹霞片区)和2个低密度区(宝鸡九龙山片区、神木公格沟—府谷莲花辿片区)。从形成机理看,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沉积奠定了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燕山晚期以来的地势格局控制着正、负地貌的分布,节理和裂隙特征对丹霞地貌景观格局起关键性作用,水蚀、风蚀等为主导营力塑造出丹霞地貌景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景观特征 空间分布 形成机理 陕西省
下载PDF
同构堆积,山地地形,景观重叠——对山地城市特色景观设计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曦 魏皓严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40,50,共7页
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贵州“千户苗寨”的景观分析与重庆沙坪坝滨江地段的城市景观设计实验,着力探寻以同构堆积方式利用山地地形创造景观重叠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希望能为山地城市的特色性景观设计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同构堆积 山地地形 景观重叠 景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