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8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approach to land-use simulation that integrates macro-and microspatial characteristics:A case study of Wuhan,China
1
作者 LI Muchun LI Boyan +1 位作者 FENG Qi WANG Yunche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4年第10期2003-2027,共25页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simulations are powerful tools for evaluating and predicting future landscape dynamics amid rapid human-nature interactions 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However,existing models often ...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simulations are powerful tools for evaluating and predicting future landscape dynamics amid rapid human-nature interactions 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However,existing models often overlook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temporal dependencies when modeling LUCC at both the macro and microscales.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ew model,a self-calibra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ased cellular automata(SC–CNN–CA)model,which integrates macro-and micro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o simulate complex interactions among land-use types.The SC-CNN-CA model incorporates a self-calibration module using Gaussian functions to capture macrotrend such as urban sprawl while accounting for microlevel land-use interactions such as neighborhood effec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1)the neighborhood effect between agricultural land and urban land tended to“increase followed by a decrease.”(2)Urban sprawl in Wuhan was highly compact,with a relatively high intensity of urban expansion at distances between 11.96 km and 24.44 km.(3)Compared with the other CA models tested,the SC-CNN-CA model demonstrated superior performance,achieving an overall accuracy of 84.12% and a figure of merit of 20.20%.This new model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LUCC trajectories and improve predictions of spatially explicit information for efficient land resource and urban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use change modeling land-system behaviors cellular automata SELF-CALIBRATION WUHAN
原文传递
重新认识西双版纳份地制及其在古代东方专制制度研究中的意义
2
作者 吴楚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33-37,共5页
西双版纳土地制度直到解放前依然保持着封建农奴式的村社制,因而它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是毫无疑义的,但与中国古代奴隶制度的关系,以及由此推导出的对古代东方专制制度的认识却是颇有争议的。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导下,... 西双版纳土地制度直到解放前依然保持着封建农奴式的村社制,因而它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是毫无疑义的,但与中国古代奴隶制度的关系,以及由此推导出的对古代东方专制制度的认识却是颇有争议的。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导下,重新理解西双版纳土地制度的意义及对古代东方专制制度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州 份地制 古代 东方国家 专制制度 土地制度
下载PDF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73
3
作者 陈百明 张凤荣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203,共7页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部已开始了该研究项目。论文就此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部已开始了该研究项目。论文就此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 ,分析归纳了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状况及可借鉴之处 ;指出在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与评价的研究中 ,必须从3个方面开展深入探讨。第一是土地利用分区及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第二是研究制定主要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 ;第三是研究制定典型区域(以县域为单位)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只有把3个方面的研究有机融合起来 ,互相反馈 ,互为依存 ,才能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阈值 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系统 中国 土地资源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285
4
作者 谭永忠 吴次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根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浙江省及各地市、杭州市所属的5个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值可以用来反映一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一般说来,信息熵值愈大,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愈低,反之亦... 根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浙江省及各地市、杭州市所属的5个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值可以用来反映一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一般说来,信息熵值愈大,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愈低,反之亦然;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值具有空间分异规律,在全国、浙江省和杭州市3个层面上均表现出信息熵值自沿海向内陆递减;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值在时间上具有动态演变规律。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可综合反映某区域在一定时段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及其转换程度,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土地利用系统
下载PDF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被引量:230
5
作者 陆大道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本文强调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正在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到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 ,分析了我国“人地关系”变化的严峻态势。指出地理学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阐述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 本文强调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正在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到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 ,分析了我国“人地关系”变化的严峻态势。指出地理学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阐述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在我国地理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并对如何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环境变化 人类因素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65
6
作者 张宏斌 贾生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7-20,共4页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 ,它对于促进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 ,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各地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高地价等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 ,它对于促进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 ,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各地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高地价等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在分析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概念及其运作方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探讨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实现目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土地储备 功能定位 目标体系 实现途径
下载PDF
中国县域贫困综合测度及2020年后减贫瞄准 被引量:135
7
作者 周扬 郭远智 刘彦随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78-1493,共16页
贫困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科学揭示农村贫困发生机制、贫困化格局和探究2020年后减贫瞄准策略,成为新时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多维度剖析了中国农村贫困的发生机理,构建了... 贫困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科学揭示农村贫困发生机制、贫困化格局和探究2020年后减贫瞄准策略,成为新时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多维度剖析了中国农村贫困的发生机理,构建了表征县域贫困压力的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县域多维贫困压力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识别出2020年后国家政策仍需重点倾斜的帮扶县,并划分出帮扶县的4种类型。结果表明:(1)人类发展能力、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及由这三个维度构成的县域综合发展能力呈现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并与地势的三级阶梯呈现出一致性;(2)2020年后仍需要国家政策倾斜的帮扶县有716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区、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西南喀斯特地区等生态脆弱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区;(3)识别的帮扶县可以划分为综合制约型一类重点帮扶县、人类发展能力制约型二类一般帮扶县、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水平制约型三类一般帮扶县,以及人类发展能力和社会经济水平制约型四类一般帮扶县,重点帮扶县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新时期中国贫困格局、贫困化机制、减贫路径及问题和模式,亟需深化创新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这为重视和加强贫困地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多维贫困 地理格局 减贫瞄准 贫困地理学 中国
原文传递
“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 被引量:132
8
作者 陶然 曹广忠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3-88,共6页
破解我国目前"空间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其突破口是土地征用体制的市场化,同时引入土地增值税和财产税来充实地方税基,从而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与"户口"相关的基本福利。土地制度、财... 破解我国目前"空间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其突破口是土地征用体制的市场化,同时引入土地增值税和财产税来充实地方税基,从而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与"户口"相关的基本福利。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和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是解决我国高速发展过程中"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问题的有效政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征地体制改革 户籍改革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优化调控的机理与模式 被引量:88
9
作者 刘彦随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0-65,共6页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系统优化原理与目标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优化调控的效益主导型、持续协调型、主体互动型和适宜匹配等类型...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系统优化原理与目标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优化调控的效益主导型、持续协调型、主体互动型和适宜匹配等类型模式。并以乐清市为例,着眼于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效益目标与可持续发展准则,开展了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土地利用系统 优化调控 机理与模式
下载PDF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模式、效果、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51
10
作者 贾生华 张宏斌 +1 位作者 金星 邵建峰 《现代城市研究》 2001年第3期44-47,共4页
在分析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实践中储备制度的管理体制和运 作模式,并分析其功能和效果。针对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发展和完善城 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土地储备制度 土地市场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01
11
作者 洪惠坤 廖和平 +2 位作者 魏朝富 李涛 谢德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016-8027,共12页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能够有效引导土地合理利用,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TOPSIS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的典型区域—重庆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能够有效引导土地合理利用,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TOPSIS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的典型区域—重庆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分值整体呈现T型带状分布格局,可分为四个健康等级,即健康、临界健康、不健康、病态。2)渝东北、渝东南和重庆市西南片区部分地区因其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土地利用风险性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土地生态系统呈现病态和不健康状态,属于高风险-高压力区域;重庆市主城区环线区域因其属于城市核心拓展区和人类活动频繁区域,人口压力指数和土地利用压力指数较大,土地利用风险性较小,健康度较为良好,是低风险-中度压力区域。3)PSR模型能够较好地改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自然资源环境的状况,更准确地反映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素,为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4)以改进TOPsis方法计算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指数,消除了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并能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信息,能充分反映各方案之间的差距,客观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5)为保障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发展,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调整,控制人类过度开发,维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敏感区 土地利用系统 健康评价 改进TOPSIS方法
下载PDF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6
12
作者 方创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1-32,共12页
作者系统总结了199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并反思了人地关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并展望了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认为,中国科学家始终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为... 作者系统总结了199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并反思了人地关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并展望了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认为,中国科学家始终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为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深入分析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科学划分人地系统的学科分支,尝试揭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与基本规律;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具体可归结为人地系统协调共生与耦合优化理论、人地系统危机冲突与错位异化理论、人地关系分形辩证与系统构型理论共三大类理论研究流派;人地系统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定性研究方法、数学模拟方法、3S技术方法和综合集成方法等新方法与新手段不断应用;人地系统理论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解决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发展问题和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但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尚且存在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理论研究深度不深,实践应用广度不够,研究机构缺少,研究队伍不稳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地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交叉与技术支持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总体进展 问题与反思 方向与展望 中国
下载PDF
LUCC驱动力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75
13
作者 蔺卿 罗格平 陈曦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7,共9页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是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原因和结果的有力工具.模型通过情景分析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决策提供依据。基于不同理论的驱动力研究方法很多.论文选取了几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LUC...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是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原因和结果的有力工具.模型通过情景分析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决策提供依据。基于不同理论的驱动力研究方法很多.论文选取了几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LUCC驱动力模型进行综述,分析了每个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最后得出结论:1)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更适于研究复杂的土地利用系统。2)基于经验的统计模型能弥补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的不足。3)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模型进一步集成将是LUCC驱动力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驱动力 模型 土地利用系统
下载PDF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83
14
作者 张合林 郝寿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40,共13页
本文主要从土地使用权能对等和土地市场的本质统一性视角,研究我国土地市场制度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试图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制度构建理论支持、做出正确的路径与目标选择,提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为此,首先对我国土地市场制度结构... 本文主要从土地使用权能对等和土地市场的本质统一性视角,研究我国土地市场制度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试图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制度构建理论支持、做出正确的路径与目标选择,提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为此,首先对我国土地市场制度结构的典型二元特征进行了分析,深度剖析了我国城乡土地市场割裂的根源及其矛盾和危害;接着研究了现代市场统一性的本质要求和建立了土地市场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现代市场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和上述分析工具,分析论证了我国土地市场制度创新的路径与目标选择,构建了我国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结构理论模型;最后提出了基于这一理论模型的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土地市场制度 理论模型 政策建议
下载PDF
新时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90
15
作者 傅伯杰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基石。本文在梳理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思考了新时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环境变化驱动下,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在传承中得到新的发展。自然地理学近年来的研...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基石。本文在梳理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思考了新时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环境变化驱动下,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在传承中得到新的发展。自然地理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自然地理过程综合与深化、陆地表层系统集成、陆海相互作用和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应用等方面。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需要面向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需求,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要素多过程集成研究,发展并完善地理模型,模拟和预测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政府决策。在发展过程中,亟待关注以下前沿领域与方向:(1)地貌学需要重点加强地貌学与全球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研究;(2)生物地理学有待深化属性地理学、全球变化生物地理学等前沿领域的探索,连接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地理空间分布与人类需求;(3)水文学需要开展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的综合集成研究,发展生态水文学、社会水文学、水文形态学等新兴学科领域;(4)自然地理学有待全方位介入气候变化研究,在气候变化国际重大研究计划、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支撑功能;(5)综合自然地理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人地系统耦合研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6)自然地理学需深化耦合自然与人文要素及过程研究,建立发展复杂系统模拟模型,分析和模拟变化环境下的自然、人文要素耦合机制和陆地表层系统动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学 地理过程 陆地表层系统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框架与指标选择 被引量:80
16
作者 蔡为民 唐华俊 +1 位作者 陈佑启 张凤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作为一个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土地利用系统 ,它既具有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又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作为一个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土地利用系统 ,它既具有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又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集中体现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因此 ,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必须关注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态。本文在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分析基础上 ,提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概念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本质、目的 ,并初步建立了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统 健康状态 评价指标 稳定性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养分流失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孟庆华 杨林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28-1033,共6页
通过两年的定位实验 ,研究了三峡库区 5种代表性土地利用方式对养分流失的重要性。实验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养分年输出总量有较大的变异 ,其变化趋势为坡地农田 >梯田农田 >梯田果园 >坡地果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 ,降... 通过两年的定位实验 ,研究了三峡库区 5种代表性土地利用方式对养分流失的重要性。实验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养分年输出总量有较大的变异 ,其变化趋势为坡地农田 >梯田农田 >梯田果园 >坡地果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 ,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与系统径流量和含沙量的相关性都达到 5%显著性水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其径流养分输出占系统养分总输出的比例明显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系统 N、P、K的径流输出影响显著。三峡库区脆弱生态系统区的坡地利用 ,坡地果园是较理想的土地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 养分流失
下载PDF
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研究 被引量:76
18
作者 林瑞瑞 朱道林 +1 位作者 刘晶 周鑫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共6页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为改革和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演绎推理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省级层面及城市层面的土地收益分配比例表明,集体(农民)、政府和开发商所得增值平均比例分别为3.70∶2...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为改革和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演绎推理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省级层面及城市层面的土地收益分配比例表明,集体(农民)、政府和开发商所得增值平均比例分别为3.70∶22.32∶73.98和4.21∶26.01∶69.78,三者差异悬殊;从区域间关系看,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增值高"的特征。研究结论: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导致由征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环节引起的土地增值收益差异巨大,应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征地,发挥政府"行政人"职能;采取征税手段,缩小开发商的过度利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收益分配 土地增值 征地制度 土地出让
下载PDF
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思考 被引量:75
19
作者 宋长青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和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对不同地理科学问题应选取不同的范式加以研究,对有些复杂科学问题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表层系统 经验科学范式 实证科学范式 系统科学范式 大数据范式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72
20
作者 吴文斌 杨鹏 +2 位作者 唐华俊 Ongaro Luca Shibasaki Ryosuke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97-1702,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性。【方法】选择4类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人工林、灌丛和耕地),分别在山西寿阳县和四川丹棱县野外采集土壤样方进行测定,利用统计分析法研究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 【目的】研究探讨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性。【方法】选择4类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人工林、灌丛和耕地),分别在山西寿阳县和四川丹棱县野外采集土壤样方进行测定,利用统计分析法研究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人类活动干扰小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含盐量等普遍高于人类影响较强的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即便在相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的耕作制度和田间管理措施(灌溉、施肥、农药等)也会造成土壤特性的区域异质性。【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地"的复杂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在区域土地规划、作物栽培布局和水土保持政策制订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性质 区域 差异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