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的政策执行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继平 熊敏思 顾湘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48,共4页
陆源污染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陆源污染治理是中国现阶段海洋污染防治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政策执行的主体、手段、监督三个方面对中国与日本的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的政策执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日本治理陆源污染的政策执行主... 陆源污染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陆源污染治理是中国现阶段海洋污染防治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政策执行的主体、手段、监督三个方面对中国与日本的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的政策执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日本治理陆源污染的政策执行主体多元、手段多样、监督高效,为中国陆源污染治理政策执行主体结构的优化、执行手段的增强、执行监督的强化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污染 政策执行 海洋环境 治理
原文传递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海岸带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以胶州湾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洋 于格 +1 位作者 钟萍丽 王友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97-4105,共9页
以土地利用为主的陆域开发活动能改变近海环境质量,并影响和改变原有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供给模式,对海岸带生态安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在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领域较多采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模式,未能真正体现海岸带作为海陆结... 以土地利用为主的陆域开发活动能改变近海环境质量,并影响和改变原有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供给模式,对海岸带生态安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在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领域较多采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模式,未能真正体现海岸带作为海陆结合的独立的环境体系的特点,并缺乏对陆域活动驱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响应和生态安全实现之间复杂关系的科学解释.本研究基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异质性和流动性特点,以"土地利用变化(LUCC)-生态系统服务(ES)-生态系统安全"为研究主线,构建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探讨以土地覆被变化为主的陆域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机理及其时空变异规律.从模型的评价结果上看,作为生态安全系统中主要压力表征的胶州湾陆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相应海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状况和生态安全状态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和趋势性.随着环胶州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用地流转为城乡建设用地,胶州湾中相应海域的生态系统服务状态下降,进而带来该海域生态安全状态恶化.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的海陆结合的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探讨陆域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及其时空变异规律为目的,可以克服目前研究中只关注陆域部分而忽视陆域活动与海域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缺陷,对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改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陆源污染 营养元素 空间分布 胶州湾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陆源氮污染来源结构与空间分布 被引量:11
3
作者 董斯齐 黄翀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384-5393,共10页
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总氮污染是海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粤港澳大湾区(GBA)近岸海域无机氮污染严重,劣四类水质分布广泛,厘清粤港澳大湾区陆域总氮排放规模、来源结构和排海压力,对海域氮污染治理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统计和... 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总氮污染是海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粤港澳大湾区(GBA)近岸海域无机氮污染严重,劣四类水质分布广泛,厘清粤港澳大湾区陆域总氮排放规模、来源结构和排海压力,对海域氮污染治理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统计和污染普查资料等多源数据,从行政区单元和流域单元估算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的总氮排放规模、来源结构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陆域总氮排放量约33.25万t,居民生活是主要污染源,占55.4%,其次为种植业,占28.18%,养殖业和工业生产的污染贡献相对有限.②总氮排放的区域差异明显,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总氮排放量(23.14万t)显著高于其周边8个城市(10.11万t).③海域污染分布状况与陆源氮污染排放压力强度具有空间一致性,东江流域、西北江三角洲流域和潭江流域污染排放量最大,其岸段承载的排放压力也最大,对应的伶仃洋、珠海金湾海域和黄茅海污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GBA) 陆源污染 污染压力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陆源污染生态损害评估及其补偿标准研究——以象山港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童晨 李加林 +4 位作者 黄日鹏 童亿勤 邵姝遥 田鹏 周子靖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5-694,共10页
陆源污染是半封闭海湾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评估海湾地区陆源污染的生态损害,对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政策以及生态修复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象山港为研究区域,运用生态恢复评估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陆源污染是半封闭海湾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评估海湾地区陆源污染的生态损害,对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政策以及生态修复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象山港为研究区域,运用生态恢复评估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陆源污染生态损害评估模型,进行陆源污染对海湾生态服务损害评估与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象山港陆源污染造成的生态服务损害价值为38 342.81万元,执行损害评估的费用约为20万元;以生态损害评估的总费用作为补偿标准,生态补偿费用共计38 362.81万元,单位面积补偿价值为0.42万元/hm^2·a。(2)象山港陆源污染所导致的海洋生态系统初始性修复成本为零,恢复期内损害价值主要以养分循环和净化环境为主,分别为19 740.72万元和13 938.13万元;美学景观损害价值为3 798.59万元,占比为9.91%;生物多样性维持损害价值598.66万元,占比为1.56%;食物生产的损害价值最小,为266.7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损害 陆源污染 生态恢复 象山港
下载PDF
中澳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的政策执行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继平 熊敏思 顾湘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9,共6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在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政策执行的主体、手段、监督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澳大利亚多元的政策执行主体、综合的执行手段、高效的执行监督为卓有成效的陆源污染治理奠定了基础。同时,反思中国陆源污染治理政策执...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在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政策执行的主体、手段、监督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澳大利亚多元的政策执行主体、综合的执行手段、高效的执行监督为卓有成效的陆源污染治理奠定了基础。同时,反思中国陆源污染治理政策执行的现状及不足,并从澳大利亚陆源污染治理政策执行主体的广泛性、执行手段的多样性、执行监督的有效性等方面吸取有益的经验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污染 政策执行 海洋环境 治理
原文传递
陆源污染对青岛近岸海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8
6
作者 彭香葱 左华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88-92,共5页
对青岛市工业生产废水、居民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尾水及入海河流等4类陆源污染排污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确定了青岛市近岸海域主要陆域污染源为入海河流及污水处理厂尾水.分析了陆源污染物排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从保护海洋环境的落脚点... 对青岛市工业生产废水、居民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尾水及入海河流等4类陆源污染排污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确定了青岛市近岸海域主要陆域污染源为入海河流及污水处理厂尾水.分析了陆源污染物排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从保护海洋环境的落脚点出发,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基本策略,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污染 海洋环境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我国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效率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京梅 苏红岩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2-519,539,共9页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沿海地区2003-2012年陆源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治理效率的动态变化、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2年我国海洋陆源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技术进步...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沿海地区2003-2012年陆源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治理效率的动态变化、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2年我国海洋陆源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技术进步率相对下降;(2)沿海各省市陆源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技术进步差异是引起地区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3)环渤海经济区陆源污染治理效率较低,其全要素生产率2008年以后下降明显;(4)研发经费及环保投入都会促进陆源排污显著减少,工业企业规模对陆源入海污染物有显著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MALMQUIST指数 面板分析 陆源污染 治理效率
原文传递
莱州湾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林群 袁伟 +2 位作者 单秀娟 李忠义 王俊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采用莱州湾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该水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6-2017年在莱州湾采用底拖网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共捕获鱼类52种。参照1982-1983年的历史资料确定评价标准,从鱼类种... 采用莱州湾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该水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6-2017年在莱州湾采用底拖网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共捕获鱼类52种。参照1982-1983年的历史资料确定评价标准,从鱼类种类组成与丰度、繁殖共位群和营养结构等角度,筛选适用于莱州湾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Fish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F-IBI)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到鱼类总种类数、冷温性鱼类比例、中上层鱼类种类数比例、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多样性指数、产浮性卵鱼类比例、产粘着性卵鱼类比例、低耐污鱼类种数比例、广食性鱼类比例、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比例、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比例和杂食性鱼类比例等12个参数指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计算F-IBI,结果显示:莱州湾水域的F-IBI得分为30,其完整性等级为“差”,表明莱州湾水域生态健康状况差。建议采取面源污染控制和基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渔业管理恢复莱州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莱州湾 捕捞 陆源污染
下载PDF
跨国海域海洋环境陆源污染防治的国际性法律框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慧 陈刚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5-29,共5页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人们对海洋环境并不太关注。随着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人类健康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为了保护跨国海域的海洋环境免遭陆源污染,国际社会不断尝试借助立法对其加以规制,调整跨国...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人们对海洋环境并不太关注。随着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人类健康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为了保护跨国海域的海洋环境免遭陆源污染,国际社会不断尝试借助立法对其加以规制,调整跨国海域海洋环境陆源污染的国际性法律框架因应而生。在跨国海域海洋环境陆源污染的国际性法律框架中,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为代表的国际法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海域 海洋环境 陆源污染 国际法
下载PDF
厦门海域防控陆源污染的实践与经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东辉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7期39-42,共4页
在分析厦门海域主要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总结了厦门市针对不同来源的水污染物开展的治理措施,并重点介绍了厦门市关于化工废水、电镀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的处理与利用的4个典型实例。厦门市在防治陆源污染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挥... 在分析厦门海域主要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总结了厦门市针对不同来源的水污染物开展的治理措施,并重点介绍了厦门市关于化工废水、电镀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的处理与利用的4个典型实例。厦门市在防治陆源污染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的5项机制,即管理机制、组织协调机制、法规保障机制、科技进步机制、经济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环境 陆源污染 治理措施 保障机制
下载PDF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陆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以排污治理工程投资政策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平 李静 +1 位作者 吴迎新 杨海生 《海洋经济》 2012年第2期18-26,共9页
控制陆源排污是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关键,考虑到船舶溢油、赤潮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及其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陆源排污治理等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纳入对这些因素所造成影响的分析,故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和随机动态优... 控制陆源排污是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关键,考虑到船舶溢油、赤潮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及其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陆源排污治理等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纳入对这些因素所造成影响的分析,故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和随机动态优化技术,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海洋环境政策时机选择的理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求解,对陆源排污治理工程的最优建设规模和投入使用时机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污染 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政策 不确定性 实施时机
下载PDF
海洋环境陆源污染及船舶污染防治建议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伟龙 刘贝贝 黄伟彬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第8期123-125,共3页
本文针对海洋环境中常见污染物展开研究,以陆源污染物及船舶排放污染物为抓手,探讨海洋环境污染现状及污染物来源,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主要目的是指导社会生产朝绿色方向发展,促进海洋经济稳步前行,推进我国海洋强国梦早日实现... 本文针对海洋环境中常见污染物展开研究,以陆源污染物及船舶排放污染物为抓手,探讨海洋环境污染现状及污染物来源,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主要目的是指导社会生产朝绿色方向发展,促进海洋经济稳步前行,推进我国海洋强国梦早日实现,同时为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陆源污染 船舶污染 防治建议
下载PDF
海洋陆源污染治理的博弈分析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盼盼 闻德美 刘声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1期21-22,共2页
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陆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基于海洋陆源污染产生前和产生后污染治理的两个阶段,考虑到污染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谋倾向,运用博弈工具从纯策略博弈分析到混合策略博弈分析来研究中央... 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陆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基于海洋陆源污染产生前和产生后污染治理的两个阶段,考虑到污染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谋倾向,运用博弈工具从纯策略博弈分析到混合策略博弈分析来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行为选择,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污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可操作性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陆源污染 博弈 策略
下载PDF
东海陆源污染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DEA三阶段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林姣 沈满洪 《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3期90-94,共5页
采用DEA三阶段模型,对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前后的东海陆源污染治理效率进行了测算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和技术三个外部环境因素对东海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影响显著,且虚高了综合技术效率;当前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不高,规... 采用DEA三阶段模型,对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前后的东海陆源污染治理效率进行了测算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和技术三个外部环境因素对东海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影响显著,且虚高了综合技术效率;当前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不高,规模效率不足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水平的主因。因此,为了提高东海陆源污染治理效率,需要充分发挥外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也需要适度扩大治理陆源污染的投入规模来提升规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污染 治理效率 DEA三阶段模型
下载PDF
陆海统筹防治海洋污染政策是否行之有效——来自合成控制法的检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求光 余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年第2期3-10,共8页
为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浙江省防治海洋污染政策为例,基于2006—2017年我国48个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定量评价陆海统筹防治海洋污染政策对宁波市海洋污染的影响,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稳... 为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浙江省防治海洋污染政策为例,基于2006—2017年我国48个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定量评价陆海统筹防治海洋污染政策对宁波市海洋污染的影响,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围绕陆海统筹理念制定,2013年实施后有效缓解宁波市的海洋污染,促降效应的发挥同时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和持续性,地区安慰剂和替换处理组的检验策略均证实该评价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果可为运用陆海统筹理念防治海洋污染提供重要的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海洋污染 政策绩效 合成控制法 陆源污染
下载PDF
绿色基础设施对入海水质改善作用评价:以湛江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若莹 张知行 +5 位作者 陈紫晴 陈茵桐 谢钰成 梁舒婷 林尚江峰 邓卓迪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11期31-37,共7页
通过研究湛江市水相关绿色基础设施(GI)对入海河流水体中氨氮(NH+4-N)、亚硝酸盐和水体浊度的影响,给出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价值及绩效评价。本研究基于2019年秋冬季节对湛江典型GI(绿塘河沿岸)实地调研取样的数据,采用国家标准进行测定... 通过研究湛江市水相关绿色基础设施(GI)对入海河流水体中氨氮(NH+4-N)、亚硝酸盐和水体浊度的影响,给出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价值及绩效评价。本研究基于2019年秋冬季节对湛江典型GI(绿塘河沿岸)实地调研取样的数据,采用国家标准进行测定,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I能显著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整体降低率达到78.2%以上,表明GI对水体净化作用明显;GI对水体净化效率主要受GI要素(GI面积、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水流流速与流量等)的影响,多个GI组合对水质改善作用优于单一GI;河段下游平均氨氮浓度和平均亚硝酸盐浓度均小于上游,表明GI对流经水体具有持续的改善作用。应多点多类型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并将其纳入到城市水体综合防治工程中,可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绩效 评价 水质 陆源污染
下载PDF
陆源污染防治中自愿环境管制意义及可行性探讨
17
作者 王琪 韩坤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陆源污染是导致海洋污染的主要因素,现实中,我国为防治陆源海洋环境污染运用的环境工具主要有命令—控制型和市场型两大类,又以前者为主。受陆源污染复杂性影响,上述工具在发挥作用时弊端日益凸显,而自愿环境管制作为企业主动采取环境措... 陆源污染是导致海洋污染的主要因素,现实中,我国为防治陆源海洋环境污染运用的环境工具主要有命令—控制型和市场型两大类,又以前者为主。受陆源污染复杂性影响,上述工具在发挥作用时弊端日益凸显,而自愿环境管制作为企业主动采取环境措施,与政府开展协商合作的治理理念,可以弥补原来工具的不足。自愿环境管制在自身效用、企业参与动机和海洋环境污染防治适用上具有可行性。推动自愿环境管制的运用,需要在坚持既有海洋环境政策工具的基础上,一方面增加企业参与海洋环境治理的经济激励,提供合理诱因,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对污染企业的管制,向企业施加足够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污染 海洋环境污染防治 自愿环境管制
下载PDF
陆源污染对近海海域赤潮发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涛 杨扬 +3 位作者 熊丽 唐红枫 栾勇成 刘喜平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根据近几年来有害赤潮研究的进展,初步分析了赤潮发生的内因和外因。综述了在赤潮生消过程监测、赤潮藻的培养生物学和分类学、赤潮藻类毒素等方面的工作进展。讨论了陆源污染和环境变化对近海海城赤潮产生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富营养化与... 根据近几年来有害赤潮研究的进展,初步分析了赤潮发生的内因和外因。综述了在赤潮生消过程监测、赤潮藻的培养生物学和分类学、赤潮藻类毒素等方面的工作进展。讨论了陆源污染和环境变化对近海海城赤潮产生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富营养化与赤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陆源污染 近海海城
原文传递
科学维护海洋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19
作者 韩立民 闫金玲 《中国海洋经济》 2016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海洋生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做好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才能更好地将其转换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认真梳理... 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海洋生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做好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才能更好地将其转换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认真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结果显示海洋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本文根据排序结果,并结合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系统阐述了如何科学维护中国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以期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经济 层次分析法 健康评价 陆源污染
下载PDF
刍议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陆源污染防治机制
20
作者 梁芳 王书明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31-134,共4页
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状况,学界、政府、企业与公民必须重新审视政府主导型的海洋管理模式,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公众参与海洋保护的态度,为其提供参与的途径和程序,如果没有程序性的法律规定,那么实体权利义务规定就只能是一纸空文。... 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状况,学界、政府、企业与公民必须重新审视政府主导型的海洋管理模式,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公众参与海洋保护的态度,为其提供参与的途径和程序,如果没有程序性的法律规定,那么实体权利义务规定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陆源污染防治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陆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保障公众参与机制畅通,调动企业防治陆源污染的积极性,加强对公众海洋环保意识的教育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陆源污染 防治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