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被引量:556
1
作者 刘盛和 吴传钧 沈洪泉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7-416,共10页
采用 GIS空间分析技术 ,对 1 982~ 1 997年期间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过程进行空间聚类和历史形态分析。证实工业用地的高速外向扩展是北京城市土地利用规模“超常膨胀”的主要原因 ;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分异规律 。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扩展强度指数 GIS 北京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玛纳斯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5
2
作者 康紫薇 张正勇 +5 位作者 位宏 刘琳 宁珊 赵贵宁 王统霞 田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472-6485,共14页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张和强度增加,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已经成为预测和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和动态演化的重要手段。以玛纳斯河流域(简称玛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2000、2005、2010和2015年4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运用ENVI软件对研究区土...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张和强度增加,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已经成为预测和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和动态演化的重要手段。以玛纳斯河流域(简称玛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2000、2005、2010和2015年4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运用ENVI软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定量分析流域近15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基于景观格局指数,采用地统计学方法,探究玛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程度及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玛河流域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景观面积增加最多(2638.31 km^2),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入;未利用地景观面积减少最多(2559.99 km^2),主要转化成了草地、耕地和林地;(2)将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研究期内流域低、中风险区面积增加而较高、高风险区面积减少,整体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减小,所以研究区生态环境在整体上呈现好转;(3)2000-2005年、2010-2015年玛河流域在景观风险分布格局上发生较小变化,但2005-2010年流域景观风险分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中、较高和高风险区向流域南北方向分散并转移,低风险区向流域北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分异 玛纳斯河流域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识别与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63
3
作者 张佰林 张凤荣 +2 位作者 高阳 李灿 朱凤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6-224,共9页
多样化和分异是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点演变的重要特征。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根据距离衰减原理,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县城为中心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中村、近郊型、远郊型和边远型4类。基于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视角将农村居民点... 多样化和分异是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点演变的重要特征。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根据距离衰减原理,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县城为中心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中村、近郊型、远郊型和边远型4类。基于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视角将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识别为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非农生产功能。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表征属性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表征属性分异。最后,基于农村居民点功能表征属性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多功能量化公式,测算农村居民点功能优势度,从而揭示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优势功能的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空间内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及其表征属性的分异特征,可为农村居民点分类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 整治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异 区位熵 长治市
下载PDF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基于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梁流涛 雍雅君 袁晨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87,共8页
研究目的:探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内涵,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方法:SBM模型、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结果:2016年全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优化提升空间较大;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值表... 研究目的:探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内涵,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方法:SBM模型、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结果:2016年全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优化提升空间较大;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值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其差异主要由省内差异引起;城市土地绿色利用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状态可以分为4种:高值集聚区(东部沿海地区)、高值异质区域(晋蒙、京津冀和东北地区)、低值异质区域(湘鄂以及两广地区)、低值集聚区(陕甘云川贵和中部地区)。研究结论: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土地利用当中,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社会”的耦合,并因地制宜的采取差别化的管理措施,促进不同区域的城市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 土地利用效率 绿色发展 空间分异
下载PDF
黄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59
5
作者 张鹏岩 耿文亮 +3 位作者 杨丹 李颜颜 张宇 秦明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7-288,共12页
基于黄河下游地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程度及转移情况,运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重心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黄河下游地区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 基于黄河下游地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程度及转移情况,运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重心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黄河下游地区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是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贡献者,建设用地扩张存在侵占耕地的现象。2)从时间尺度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从空间尺度看,县域尺度的高值区逐渐减少,低值区逐渐增加;从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率来看,大部分县区的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持续降低趋势。3)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高值区与低值区空间集聚程度明显,但有逐渐弱化的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心始终分布在山东省郓城县,重心迁移与两地区之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差值有关。4)黄河下游地区县域尺度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是不同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综合影响指数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空间分异 黄河下游
下载PDF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55
6
作者 刘芳 闫慧敏 +2 位作者 刘纪远 肖向明 秦元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30-1143,共14页
土地利用强度直接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的重要测度指标。当前土地科学研究主要关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土地利用强度的高分辨率时空表达尚在... 土地利用强度直接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的重要测度指标。当前土地科学研究主要关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土地利用强度的高分辨率时空表达尚在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栅格成分数据、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空间化指标要素,根据地表被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及其可逆性分为人工地类、半人工地类、半天然地类、天然地类4个一级类型;依据耕作强度、人口密度等人类活动强度指标分为22个二级类型,获得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中国土地利用强度图。21世纪初全国人工地类、半人工地类、半天然地类和天然地类的面积比例分别为0.71%、19.36%、58.93%和21%,人口分布密集的东南部土地利用强度类型多样,且整体高于人口稀疏的西北部;随着经度的增加,土地利用强度类型由以天然地类和半天然地类为主转变为半天然地类和半人工地类为主;东部省市区土地利用强度高于中、西部,西部省市区土地利用强度最低;土地利用强度类型呈区域性集聚分布。与已有研究相比,该研究有效刻画了中国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异质性,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交互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可持续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强度 分类系统 空间分异 可持续性 中国
原文传递
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县域尺度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5
7
作者 孙丕苓 许月卿 +2 位作者 刘庆果 刘超 黄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83-292,共10页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是土地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环京津贫困带31区县为分析单元,构建指标体系对该区2000、2014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综合测度,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土地利...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是土地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环京津贫困带31区县为分析单元,构建指标体系对该区2000、2014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综合测度,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4年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水平呈现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2000-2014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水平整体有所提升,空间格局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较高水平区县向坝上高原及坝缘山区扩展,中等水平区县大幅收缩且略有东移,较低和低水平县域向市域边缘地区集中。2)2000-2014年环京津贫困带土地生产功能空间格局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高水平区县向张家口市区及周边区域扩展,较高、中等水平区县分别呈现北移、东移态势,较低、低水平县域向市域边缘地区集中。2000-2014年土地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空间分异格局无较大变动,局部地区略有变化。3)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演化是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禀赋是影响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格局演变的根本因素,而社会经济与区域政策是推动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评价 多功能性评价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环京津贫困带
下载PDF
沿江地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南京地区为例 被引量:54
8
作者 孙洪波 杨桂山 +2 位作者 苏伟忠 朱天明 万荣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616-5625,共10页
基于改进的相对生态风险模型,从风险源强度、受体暴露度以及风险效应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子流域为单元分析南京地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综合生态风险值总体分布较分散,高风险区位于江... 基于改进的相对生态风险模型,从风险源强度、受体暴露度以及风险效应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子流域为单元分析南京地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综合生态风险值总体分布较分散,高风险区位于江北八百河流域、老山北坡及南坡河系、石臼湖流域,风险源强和受体暴露度较高,风险效应值较低,潜在生态风险很高,应重点实施环境治理,强化土地生态环境建设;较高风险区位于一干河、二干河、句容河、秦淮中游、江宁河、向阳河、固城湖、境外常州太湖流域,风险源强和受体暴露度中等,应加强环境治理,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引导与集约利用;较低和低风险区包括境外沿江八卦洲、沿江靖安板块、沿江秦淮河、沿江汤水河、沿江滁河、横溪河、牛首河、前进河、马鞍山长江流域,风险源强和受体暴露度较低,风险效应值低,主要分布于沿江以及山地丘陵河流上游地区,沿江流域近年排污治理力度较大有效保证了低风险源强值,而山地丘陵河流上游植被覆盖度一般较高,人为影响相对较弱,应注重生态环境维护和土地集约利用;其他流域综合生态风险中等,应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地区 土地利用 子流域 生态风险评价 空间分异
下载PDF
宅基地多功能识别及其空间分异研究——基于嘉兴、义乌、泰顺的典型村域分析 被引量:52
9
作者 杨丽霞 李胜男 +2 位作者 苑韶峰 申屠楚宁 唐奕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6,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宅基地多功能识别结果,构建多功能量化评价体系,揭示不同地区不同区位宅基地功能分异规律。研究方法:基于可达性划分宅基地类型,构建基于宅基地利用的多功能量化评价体系,引入产业区位熵测算宅基地功能优势度。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基于宅基地多功能识别结果,构建多功能量化评价体系,揭示不同地区不同区位宅基地功能分异规律。研究方法:基于可达性划分宅基地类型,构建基于宅基地利用的多功能量化评价体系,引入产业区位熵测算宅基地功能优势度。研究结果:(1)生产功能以嘉兴城中村、义乌城中村及近郊具有突出优势;(2)资产功能呈现城中村>近郊>远郊>边远的分异特征;(3)生态功能呈现出山区>平原>丘陵盆地和城中村<近郊<远郊<边远的分异规律;(4)心理功能与保障功能未呈现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不同区位宅基地功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在宅基地退出时应对其进行差别定价与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宅基地功能 指标体系 区位熵 空间分异 样带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和Dagum基尼系数分解的乡村空间功能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51
10
作者 洪惠坤 廖和平 +2 位作者 李涛 杨俊 谢德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0-248,共9页
乡村空间多功能划分和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是乡村地域功能研究的重要补充,能够有效引导乡村土地合理健康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在识别乡村空间多功能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对乡村空间功能值进行测度,探索乡村空... 乡村空间多功能划分和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是乡村地域功能研究的重要补充,能够有效引导乡村土地合理健康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在识别乡村空间多功能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对乡村空间功能值进行测度,探索乡村空间的格局分异及演进趋势,并运用GIS技术和Dagum基尼系数估计方法,对重庆市不同地区乡村空间功能值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功能强度明显高于乡村生活功能值,重庆市2003-2013年期间,乡村空间各功能值非均衡性不断明显。2)乡村空间功能值空间分布的地区差距总体呈现低-高-低上下波动的不稳定态势,乡村空间总功能值差距越来越小,地区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影响较明显,超变密度对乡村空间功能值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断增强。3)Dagum基尼系数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地区差距的来源问题,同时能够描述子样本的分布状况,有效解决样本之间的交叉重叠问题。该研究运用Dagum基尼系数,能够更为深入地刻画重庆市不同地区乡村空间功能值地区差异及演化特征,为乡村发展方向确定及路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 分区 多功能 基尼系数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农户尺度的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被引量:49
11
作者 郭贝贝 方叶林 +1 位作者 周寅康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6-709,共14页
现阶段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撂荒已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2010—2016年承包耕地的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影响因素,着重从显性撂荒和隐性撂荒两个角... 现阶段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撂荒已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2010—2016年承包耕地的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影响因素,着重从显性撂荒和隐性撂荒两个角度研究其概率变化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①农户承包的耕地同时存在显性和隐性撂荒现象,隐性撂荒比例较大,但未来撂荒的现象均将逐渐减少;②一致性方面,种子农药化肥投入、农业补贴政策等对撂荒的抑制作用显著,但其边际效应都将减小;土地征用会促使农户选择撂荒,存在负面的长程作用;③显性和隐性撂荒的影响因素有差异,丘陵地貌区显性撂荒显著,耕地规模化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能减少农户隐性撂荒的概率;自然灾害发生将会导致显性和隐性撂荒,但自然灾害对显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用减少,对隐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应却增加;④在空间差异上,经济发达区域的耕地发生显性撂荒的概率仍较大,粮食主产区继续发生隐性撂荒的概率较大。未来应制定和完善相关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继续加大农业投资和大规模开展土地流转等解决耕地撂荒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撂荒 农户 边际效应 土地利用行为 空间分异
原文传递
农民分化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 被引量:48
12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石淑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9,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农民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农民分化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增加0.634个单位;(2)在反映农民分... 研究目的:分析农民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农民分化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增加0.634个单位;(2)在反映农民分化的三个可观测变量中,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概率就会分别增加0.394和0.358个单位;(3)反映其他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和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变量对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农地流转政策要注意区分不同阶层农民特点,积极促进农民各阶层职业结构的合理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民分化 农地流转意愿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
下载PDF
基于县域尺度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张杰 陈海 +2 位作者 刘迪 史琴琴 耿甜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1,共11页
基于县域尺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变化、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对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向低碳化转变及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意义重大。该文以陕西省为例,估算县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导致的碳排放,探索时空变化的同时分析了不同县... 基于县域尺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变化、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对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向低碳化转变及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意义重大。该文以陕西省为例,估算县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导致的碳排放,探索时空变化的同时分析了不同县域的碳排放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呈不断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3.20%,其中建设用地是主要碳源,耕地的碳源作用不断减弱,林地是主要的碳汇,草地发挥着弱碳汇作用;1990—2015年各县域碳排放总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不同县域碳排放增量和碳排放风险差异显著,其中,市辖区的变化最为明显;GDP、城市化水平、高程、政策是影响陕西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且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量的解释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土地利用 时空分异 空间计量模型 县域尺度
下载PDF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刘书畅 叶艳妹 肖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9,共9页
研究目的:测度并探索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研究方法:“一步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2009—2016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提升,但仍处于中低水平;城市土地... 研究目的:测度并探索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研究方法:“一步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2009—2016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提升,但仍处于中低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由东向西递减,效率越低的区域其内部不均衡性越明显;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集聚态势显著,集聚程度趋于加强;高效率均质区域集中于东部地区,并出现向中西部延伸的趋势,低—高关联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中部交界地区,高—低关联类型在空间上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的带状分布,低效率均质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应注重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通过投入要素优化和技术能力提升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报酬递增,同时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效率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核密度估计 时空分异
下载PDF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山地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33-337,共5页
在前人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模拟了我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程度与经度和海拔之间存在一定的经向区域分异规律,地统计学“Krige”内插技术模拟... 在前人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模拟了我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程度与经度和海拔之间存在一定的经向区域分异规律,地统计学“Krige”内插技术模拟的回归优度达99-99 % ,明显优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模拟效果,能更真实反映我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分异规律 地统计学 中国
下载PDF
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的空间分异——以黄骅市为例 被引量:39
16
作者 荣益 李超 +1 位作者 许策 严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74-1381,共8页
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案例,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空间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从数量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影响两方面定量分析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向损益矩阵,建立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程度评... 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案例,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空间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从数量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影响两方面定量分析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向损益矩阵,建立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程度评估模型,评估空间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引入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AI),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扩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显著;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向损益来看,城镇化造成的建设用地转入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较大,1990—2011年城镇扩展共减少7656万元,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总量的44.57%;在空间上,黄骅市人类活动强度表现为低影响强度、中高影响强度占主导,高影响强度多集中于黄骅市区周边和东部近海地区的分布特征;1990—2011年,总人类活动强度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平均提高了21.43%。其中活动强度变化较大的区域也是城镇化发展较快区域,其HAI增幅可达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城镇化 土地利用 空间分异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国土空间演变的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曲衍波 王世磊 +1 位作者 朱伟亚 平宗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2-263,F0003,共13页
科学有效掌握国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是优化与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的基本前提。该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围绕"过程-格局-驱动"的逻辑主线,基于2000、2010和2020年遥感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分类体系,利用弦图可视... 科学有效掌握国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是优化与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的基本前提。该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围绕"过程-格局-驱动"的逻辑主线,基于2000、2010和2020年遥感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分类体系,利用弦图可视化模型和地学信息图谱刻画国土空间演变过程,借助重心偏移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明晰国土空间演变的时空格局特征,通过地理探测器解析国土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三角洲国土空间规模与结构变化日益显著,不同类型之间发生着农业空间内部互换、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互换以及城镇空间向生态空间的转移过程。2)2000—2020年黄河三角洲不同类型国土空间重心偏移呈同向连续和异向迂回现象,沿海地区的HH集聚和LL集聚特征显著,并在不同时期表现为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占用生态空间转向城镇空间反哺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的特点。3)2000—2020年黄河三角洲前后两个时期国土空间演变的驱动力存在差异,由早期的交通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主控因子逐渐转向后期以政策制度环境为主导的驱动机制。积极开展黄河三角洲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构建合理有序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秩序是实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分异 驱动力 地学信息图谱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2006-2012年中国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时空分析 被引量:34
18
作者 杨绪红 金晓斌 +3 位作者 郭贝贝 管栩 潘倩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7-235,F0004,共10页
开展土地整治投资的时空分异研究,对把握其投资强度、空间格局以及发展态势,提高资金投入产出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基于2006-2012年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数据,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分析了"十一五"以来中国土地整... 开展土地整治投资的时空分异研究,对把握其投资强度、空间格局以及发展态势,提高资金投入产出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基于2006-2012年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数据,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分析了"十一五"以来中国土地整治项目投资强度、区域构成和投资类型,而后结合重心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研究了投资重心转移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在空间分布上,土地整治投资呈沿海高于内地、经济发达区高于欠发达区、低纬地区高于高纬地区,中、东部地区是土地整治投资的重点活跃区;在投资类型上,土地整治项目由开发投资主导,开发、整理以及复垦投资型县区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而综合投资型县区空间分布较为零星、分散;在重心转移方面,土地整治投资重心偏向东部沿海,南北向未发生显著变化,东西向呈现从东部沿海往中西部内陆转移的趋势;在空间关联上,土地整治投资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长江下游、洞庭湖平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整治投资的高-高集聚区,南疆、青海、西藏、川西、滇南和蒙东为整治资金的低-低集聚区。该研究可为宏观层面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引导土地整治资金投向、开展绩效评价等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投资 自相关 土地整治 时空分异 中国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石羊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 被引量:34
19
作者 蒋小荣 李丁 李智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73,共6页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研究是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的关键内容和焦点。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本文分析了2000-2008年石羊河流域各市县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参考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研究是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的关键内容和焦点。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本文分析了2000-2008年石羊河流域各市县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参考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分析近10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2000-2008年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未利用地和草地为主,主要体现在流域中下游地区。总趋势为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减少,耕地和建筑用地的面积显著增加。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就单位面积的生态服务价值而言,各市县差异非常明显,整个流域存在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空间梯度分异。近10年间,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均呈现增加趋势,而上游山区呈较少趋势。这表明中下游地区受到强烈的外界干预,区内环境正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的方向转变,而上游山区生态环境则呈现有所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空间梯度分异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清代城镇用地面积估算及其比较 被引量:32
20
作者 何凡能 葛全胜 郑景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9-716,共8页
根据清代文献中有关城垣周长里数及政区设置的记载资料,探求估算清代城镇用地面积的可行性、估算方法、资料处理与转换方法以及偏差校正方法等,初步取得了一套反映清代嘉庆年间(1820年) 本部18行省城镇用地面积的估算数据。在此基础上,... 根据清代文献中有关城垣周长里数及政区设置的记载资料,探求估算清代城镇用地面积的可行性、估算方法、资料处理与转换方法以及偏差校正方法等,初步取得了一套反映清代嘉庆年间(1820年) 本部18行省城镇用地面积的估算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区城镇用地规模的区域差异,并与1999年调查统计资料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清代 城镇用地 面积估算 区域差异 比较研究 可行性 资料处理 转换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