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66
1
作者 姜秋香 付强 王子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9-324,共6页
为了解决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中指标权重赋值客观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2008年三江平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有效避免指标赋权时的主观任意性,... 为了解决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中指标权重赋值客观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2008年三江平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有效避免指标赋权时的主观任意性,而且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方法可行有效。评价结果显示,2008年三江平原区域整体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为2.621,土地资源的利用对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支撑能力较强,但其对经济技术发展的保障程度较差;三江平原区域内各市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差异较为显著,应结合区域资源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案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区域规划 土地资源承载力 投影寻踪评价 粒子群优化 三江平原
下载PDF
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和限制度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95-1405,共11页
以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评价为核心,建立土地资源限制性与限制度模型,从全国、分省、分县等三个不同尺度,全面评估近10年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及其时空耦合规律,定量揭示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程度及其空间格局与变化... 以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评价为核心,建立土地资源限制性与限制度模型,从全国、分省、分县等三个不同尺度,全面评估近10年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及其时空耦合规律,定量揭示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程度及其空间格局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49年以来中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趋于增强;2010年与2000年相比,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由42.87下降到34.50,土地资源限制度在降低。2分省的人粮关系趋于好转,大多省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与2000年相比,分省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呈降低趋势。3 2000-2010年分县粮食盈余地区在增加,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人粮关系趋于改善;2010年和2000年相比,基本不受土地资源限制的分县单元由60.27%增至70.63%,基于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较低,且近10年呈降低趋势;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上东部强于西部、南部强于北部、泛黄河流域强于长江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土地资源 承载力 限制度
原文传递
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晓鹏 张志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9-77,共9页
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从对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条件的综合分析入手,主要在三个层次(各类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农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匹配关系、单产潜力的预测与总生产潜力的仿真)上进行人口与资源关系... 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从对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条件的综合分析入手,主要在三个层次(各类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农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匹配关系、单产潜力的预测与总生产潜力的仿真)上进行人口与资源关系的高层次、多侧面的综合研究,从而建立了该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的动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人口 承载量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根据承载力确定土地资源安全度——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月平 刘友兆 +1 位作者 毛良祥 张炳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8-332,共5页
土地资源安全维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可持续发展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承载力情况下的一种安全发展模式。因此 ,通过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可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安全度。由于人类种群的增长可用Logstic模型DNdt =r·N· K -NK... 土地资源安全维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可持续发展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承载力情况下的一种安全发展模式。因此 ,通过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可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安全度。由于人类种群的增长可用Logstic模型DNdt =r·N· K -NK 加以描述。运用熵理论推导证明 K2 ≤N <1+13· K2 为模型的全局解 ,可作为区域土地资源的人口安全区间。以江苏省为例 ,在确定人口承载力的基础上 ,分别给出了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等三种生活水平下的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标准。结果表明 :目前江苏省土地资源在三种生活水平下均处于安全状况 ,但在富裕生活水平下人口已接近安全上限 ,必须控制人口 ,保护土地资源 ;提出进一步研究土地资源安全度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安全度 江苏 承载力 安全评价 环境容量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乌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史娜娜 全占军 +3 位作者 韩煜 王琦 肖能文 高晓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9-243,共5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反映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法,以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距离条件、生态敏感区5类因子进行了生态敏感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土地资源承... 土地资源承载力反映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法,以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距离条件、生态敏感区5类因子进行了生态敏感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土地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1)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所占比例分别为11.61%,25.70%,37.80%和24.80%,乌海市以不敏感区和低度敏感区为主,占总面积的62.6%。(2)土地利用在生态敏感性评价中最为敏感,区域内土地资源承载了86.03%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3.18%的交通运输用地。研究结果将对乌海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土地资源承载力 空间分析 GIS 乌海市
下载PDF
甘肃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朱小娟 刘普幸 +1 位作者 赵敏丽 卓玛兰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6-354,共9页
以人粮关系为基础,构建了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I)模型,从时间和空间2个尺度定量评价了1985—2010年甘肃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格局,并以1985、1990、2000、2010年为代表年份,讨论了全省14地州(市)、86县(区)近26年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 以人粮关系为基础,构建了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I)模型,从时间和空间2个尺度定量评价了1985—2010年甘肃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格局,并以1985、1990、2000、2010年为代表年份,讨论了全省14地州(市)、86县(区)近26年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1985—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逐年降低,土地资源承载力略有增强,但全省人粮关系总体形势依然严峻。②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是全省主要粮食盈余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稳居全省之首;陇东高原区以低水平的人粮平衡为主,土地资源承载力年际变化较大;人口压力较大的陇中高原以及粮食生产水平较低的陇南山地、甘南高原区主要表现为粮食短缺,人口超载,土地承载力状况不容乐观。③河西走廊和陇东高原区所辖县域中,粮食盈余县域在增加,人口超载县域在减少,局部区域人粮矛盾得到缓解;陇中高原和陇南山地所辖各县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在逐年降低,土地资源承载力在逐步增强,但绝大部分县域仍然处于不同程度的人口超载状态。④1985—2010年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格局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基于自然、经济层面的区域人粮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扭转和改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短缺地区的人粮矛盾会进一步加剧,粮食调配和贸易趋势也就会越发明显,此时粮食主产区的空间集聚效应对本区域和全省的人粮平衡作用也就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人口 土地资源承载力 甘肃省 时空格局
下载PDF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26
7
作者 黄贤金 周艳 《中国环境管理》 2018年第6期36-42,54,共8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基础,对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土地资源承载力向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发展,再到近年来以土地开发强度为特征,以...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基础,对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土地资源承载力向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发展,再到近年来以土地开发强度为特征,以及基于供给能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兴起的历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单一资源走向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及综合要素的承载力评价,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但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存在更多地关注承载的极限容量,对发展容量的关注不足;缺乏具有普适性、可推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及方法体系等问题,其研究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需在承载力从极限容量向发展容量转变,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强化以空间开发利用为特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实践应用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土地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 土地开发强度 空间规划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纯 舒廷飞 吴仁海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年第6期16-19,共4页
从珠江三角洲的主要特点,提出土地承载力的新定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的新思路。并据新近资料,对珠江三角洲9市进行计算评价,结果表明:各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高低不同,深圳人口超载,东莞、广州处在临界边缘,其他区域还有不... 从珠江三角洲的主要特点,提出土地承载力的新定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的新思路。并据新近资料,对珠江三角洲9市进行计算评价,结果表明:各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高低不同,深圳人口超载,东莞、广州处在临界边缘,其他区域还有不同程度的剩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土地资源 承载力 耕地保护面积
下载PDF
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策略——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估测 被引量:24
9
作者 彭文英 刘念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8-564,共7页
采用单项指标估测,分析了首都圈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及其限制性,提出了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策略。首都圈水资源及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限制了人口承载能力,京津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已基本达到饱和,环京津的冀东、冀中地区承载潜力还较大,冀北地... 采用单项指标估测,分析了首都圈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及其限制性,提出了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策略。首都圈水资源及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限制了人口承载能力,京津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已基本达到饱和,环京津的冀东、冀中地区承载潜力还较大,冀北地区应紧缩开发空间而拓展生态空间。首都圈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人口发展战略分区为:首都圈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区,人口限制发展;中部都市功能优化区,人口控制增长;东部人口产业沿海集聚区,人口鼓励增长;南部绿色空间优化区,人口适度增长。首都圈的健康发展,应实施差异化的土地利用及人口发展政策,整体提升人口承载力,并加大区域统筹力度,科学、合理地引导人口的空间分流和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人口空间分布 首都圈
下载PDF
喀斯贫困山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0
10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1 位作者 曾昉 王红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2-326,共5页
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承载指数模型及灰色预测模型对贵州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03—2013年贵州年末总人口、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人口超载率总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年末粮食生产总量、土地资源承载... 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承载指数模型及灰色预测模型对贵州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03—2013年贵州年末总人口、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人口超载率总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年末粮食生产总量、土地资源承载力、粮食盈余率表现出波动下降趋势。说明贵州省所能承载人口远远低于实际总人口,土地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态势,粮食盈余率表现出负增长,粮食严重不足。土地承载力指数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揭示粮食自给率比较低,人口与粮食之间矛盾十分突出。灰色预测结果显示,2014—2023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表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由2014年的2 527.42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2 248.73万人,10年间下降了11.03%;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14年的1.75上升到2023年的2.25,10年间上升了28.57%,表明如果按照当前趋势发展下去,未来10年研究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将会严重过载,人地矛盾日趋严峻,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为缓解人地矛盾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资源承载力 灰色预测模型 喀斯特贫困山区 贵州省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以安徽省凤台县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贾立斌 袁国华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8年第1期61-72,共12页
安徽省凤台县属于城镇化地区,其主要矛盾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之间的矛盾。聚焦耕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从承载体与承载对象之间的承载关系入手,构建了凤台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了现状模式、生态模... 安徽省凤台县属于城镇化地区,其主要矛盾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之间的矛盾。聚焦耕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从承载体与承载对象之间的承载关系入手,构建了凤台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了现状模式、生态模式和发展模式3种情景模拟,对不同情景下凤台县土地承载力做了评价和预测,并做出了警情判定。现状模式情景下,2014年评价结果显示,凤台县耕地承载状态为可载,建设用地承载状态和生态用地承载状态均为临界超载;2014年预警结果显示,凤台县耕地承载力警情为绿色无警,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承载力警情均为蓝色轻警。不同情景下,人口变化对于凤台县的耕地、建设用地影响不是很大,对生态用地承载状态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评价结果开展了成因分析,提出加强生态保障用地的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管理;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平衡土地资源供给;以生态文明建设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 监测预警 凤台县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SEP模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黄宇驰 苏敬华 吕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24-127,共4页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瓶颈与生态环境矛盾也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并主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优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本...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瓶颈与生态环境矛盾也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并主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优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从土地资源承载的能力测度出发,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强度(Strength)、效率(Efficiency)、潜力(Potential)三个方面,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SEP评价模型并对上海市闵行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开展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闵行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总体处于警戒与一般水平,其中承载强度自2005年以来一直处在警戒水平,是限制闵行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SEP模型 模糊评价 上海市闵行区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8
13
作者 黄丽华 王亚男 韩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结合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土地资源影响特点,探索了战略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思路.以土地资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为研究手段,构建了涵括土地资源生态属性、经济属性及社会属性... 结合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土地资源影响特点,探索了战略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思路.以土地资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为研究手段,构建了涵括土地资源生态属性、经济属性及社会属性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重点产业战略实施前后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空间变化,深入剖析了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的环境合理性.结果表明: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重点产业战略实施后,能源重化工产业重点布局、大规模发展区域综合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较现状降低10%以上,而非重点发展区域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有所提升,因此,重点产业发展中必须结合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合理调整产业发展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环评 土地资源 综合承载力 SWOT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何尹杰 吴大放 +1 位作者 刘艳艳 林秋改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年第2期30-35,共6页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需求量大,而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则成为目前的热点之一。珠海市土地总面积小,土地资源十分有限,随着建设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需求量大,而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则成为目前的热点之一。珠海市土地总面积小,土地资源十分有限,随着建设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土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运用均方差决策分析法和GIS技术方法,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和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四大角度出发,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五年来,珠海市土地资源各子系统承载力不断提高,相互协调,促使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从2011年的0.2381提升到2015年的0.8396,增幅为0.6015,提升较明显。上述研究有利于加强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认识,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完善,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承载力 方差决策分析法 珠海市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识别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薇 周宏飞 +1 位作者 李兰海 闫英杰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4-263,共10页
水土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2个指标建立了哈萨克斯坦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分析了哈萨克斯坦2001-2017年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 水土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2个指标建立了哈萨克斯坦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分析了哈萨克斯坦2001-2017年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用障碍度法定量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1-2017年,哈萨克斯坦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整体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水土资源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数缓慢上升,生态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明显下降。②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在地区间差异显著,高承载力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低承载力区在南部和西部地区。北哈萨克斯坦州、科斯塔奈州和阿克莫拉州的承载力高,呈逐年增大趋势,阿特劳州和南哈萨克斯坦州的承载力较低,且呈减小趋势。③承载力在2001-2009年主要受垦殖率、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产值及农业灌溉率的影响,在2010-2017年主要受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人口密度及单位土地污水负荷的影响,生态环境因素逐渐成为承载力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水土资源 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法 哈萨克斯坦
原文传递
京津冀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大本 刘兵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年第2期9-14,共6页
长期以来,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的科学评价,成为科学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运用"物理Wuli-事理Shili-人理Renli"(WSR)系统方法论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理论... 长期以来,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的科学评价,成为科学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运用"物理Wuli-事理Shili-人理Renli"(WSR)系统方法论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耦合协调-灰色关联"等系统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水平、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系统内部的关联程度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无论是综合水平还是有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其中",使用消费"子系统对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生态破坏"子系统对天津市和河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WSR 系统方法论 熵值-耦合协调-灰色关联 京津冀
下载PDF
基于农业生态区域模型的黑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小敏 赵军 +1 位作者 王建华 师银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997,共7页
采用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农业生态学(AEZ)模型,估算黑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探讨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人口压力指数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最后与黑河流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给出提高黑河流域人口承载力的相关建议。研究表... 采用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农业生态学(AEZ)模型,估算黑河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探讨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人口压力指数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最后与黑河流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给出提高黑河流域人口承载力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黑河流域人口压力指数为1.13,基本处于适宜状态,但可承载人口密度较低,按人均热量消耗和人均蛋白质消耗计算,分别为15.14人·km-2和13.77人·km-2,大于联合国制定的干旱区人口密度7人·km-2的界限,但小于半干旱区20人·km-2的临界值,而且分布极不均匀,水分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主要自然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生产潜力 农业生态区域(AEZ)模型 承载力 人口压力指数 黑河流域
原文传递
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汤青 徐勇 +3 位作者 董晓辉 李扬 刘艳华 孙晓一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0-663,共14页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的特殊性,本文以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为例,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与灾害危险性、水...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的特殊性,本文以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为例,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与灾害危险性、水土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等3大类要素及8个评价因子,构建了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栅格单元和行政单元的土地资源安全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属于安全类的土地面积为2409.30 km2,占灾区土地总面积的5.63%,主要分布于灾区东部的山前平原区,这类区域应该被视为灾后重建选址的首选区域,较安全类可以作为安全类区域的补充选择,而一般安全类在作为灾后重建选址的备选区域时应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灾区21县中仅有6个县的土地资源安全指数大于0.60,它们均位于灾区东部的山前平原区;在属于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6县中,只有名山区具有较高的土地资源安全指数(0.76),可重建土地面积为468.33 km2,且其人均可重建土地面积也相对较高,应作为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灾后异地重建进行大规模人口集聚、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首选区域。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模型适应于具有同类地质灾害的研究区域,也可以为具有相似地质、地形和资源环境条件的区域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安全 灾后重建 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芦山地震
原文传递
中国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及空间优化格局 被引量:11
19
作者 彭文英 刘念北 张丽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3,共7页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及其空间格局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论为:京津冀首都圈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有较大潜力;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土地资源的社会承载力较高,开发建设...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及其空间格局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论为:京津冀首都圈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有较大潜力;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土地资源的社会承载力较高,开发建设承载力最低;经济社会承载力与开发建设、生态环境承载力不相一致;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有一定开发潜力。为了提升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应针对不同区域特征进行空间优化。空间优化格局为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区、中部都市功能优化区、东部人口产业沿海集聚区、南部绿色空间优化区。首都圈发展应针对空间格局特征,分区配套土地利用政策,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土地利用的区域协调与合作,从整体上提升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利用格局 京津冀 中国首都圈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市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荣天 张小林 尹鹏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5-192,共8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可为制定差别化的国土空间优化策略提供一定依据。文章以长江经济带作为典型研究案例,以市域作为研究尺度,从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及生态承载力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 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可为制定差别化的国土空间优化策略提供一定依据。文章以长江经济带作为典型研究案例,以市域作为研究尺度,从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及生态承载力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市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综合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探讨长江经济带市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市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表现为一定的提升态势,且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区域差异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②全局上,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市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呈现出正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局部上表现为“小集聚大分散”空间分异格局,H-H型主要集聚在上海及苏南地区,并不断向杭绍甬空间演化,而L-L型主要集聚在川西高原区及滇西南地区。③交互探测结果显示,人均GDP、城市化率及二三产产值比重是影响长江经济带市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且与其他因子交互驱动力强于单因子作用,交互作用类型以双因子增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地理探测器 长江经济带 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地理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