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 被引量:238
1
作者 刘守英 蒋省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共7页
研究目的: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研究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 研究目的: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研究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追求土地收益最大化及以土地抵押融资是政府储备土地的真实宗旨;新一轮的城市扩张主要由银行资金投放支撑,而银行贷款又是通过土地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融资 土地财政 金融风险
下载PDF
“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被引量:228
2
作者 黄宗智 龚为纲 高原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159,8,共17页
最近几年一组优秀的中国社会学学者率先争论,中国社会和治理的关键机制已经从之前的"单位制"转化为"项目制"。他们大多认为,这个治理"转型"代表的是现代化和合理化,包括专业化和技术化,是从"管制型&... 最近几年一组优秀的中国社会学学者率先争论,中国社会和治理的关键机制已经从之前的"单位制"转化为"项目制"。他们大多认为,这个治理"转型"代表的是现代化和合理化,包括专业化和技术化,是从"管制型"到"服务型"治理的演变。本文论证,在实际运作中,"项目制"所遵循的其实是另一套逻辑,是逐利价值观下所形成的权—钱结合,主要展示为"官商勾结"。这个机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也促使社会越来越不公平,并已初步凝固为一种坚韧的治理体制,亟需警惕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双季稻 农业合作社 土地财政 权-钱结合 重庆实验
原文传递
土地制度、融资模式与中国特色工业化 被引量:107
3
作者 刘元春 陈金至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3,共19页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分析工业化本身,更应该探究它的特殊性及其成因。近20年的工业化进程表现出"规模大、速度快、后劲足,同时还伴随着资本深化和金融深化持续进行"这五大特征。现有文献由于对土地要素的忽略,尚...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分析工业化本身,更应该探究它的特殊性及其成因。近20年的工业化进程表现出"规模大、速度快、后劲足,同时还伴随着资本深化和金融深化持续进行"这五大特征。现有文献由于对土地要素的忽略,尚未能够很好地解释当前中国工业化的特色。通过对典型事实的梳理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城乡土地二元制度与官员晋升机制、财税制度和金融制度产生了激励相容,从而催生出了一个以"土地引资、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为核心的高效融资模式,使得其成为解释中国特色工业化的关键变量。具体而言:由于在土地征收和出让环节享有双垄断地位,地方政府一方面可以采取低价供应土地的措施进行招商引资(土地引资),另一方面又通过享有超高的土地增值收益来为城市建设融资(土地财政),同时土地抵押的杠杆效应不仅放松了地方政府的信贷约束,更是有效缓解了快速发展阶段全社会的信用饥渴(土地金融)。但近年来出现的房价和土地征收成本的飙升以及土地金融所蕴含的重大风险等现象表明,"以地融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化解过度依赖"以地融资"所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融资模式 中国特色工业化
原文传递
土地出让市场化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被引量:94
4
作者 徐升艳 陈杰 赵刚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61,共18页
城市土地从计划配置向市场化配置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缺乏直接的检验。本文通过构建多个土地出让市场化指标,基于1999—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影... 城市土地从计划配置向市场化配置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缺乏直接的检验。本文通过构建多个土地出让市场化指标,基于1999—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土地出让市场化在长期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机制为,土地出让市场化通过融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上升,既可以通过提高土地资本化程度,增加城市融资规模来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又可以通过土地价格信号的更有效发挥,引导生产要素组合更有效匹配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但本文同时发现,土地融资效应对资源配置有着十分复杂的影响,一级和二级土地市场的融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总体上完全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对评估和改进现行城市土地出让制度有着现实的参考价值。未来,应继续以市场化为方向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不当行政干预,提高一级土地市场的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发展二级土地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出让市场化 土地融资 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土地要素错配如何影响中国的城市创新创业质量——来自地级市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1
5
作者 毛文峰 陆军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9,126,共14页
土地要素配置对于区域创新创业的影响已成为面向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的重要议题。以覆盖全行业、全规模企业大数据构建的创新创业指数来衡量城市创新创业质量,实证考察了土地要素错配对城市创新创业质量的影响,并重点对其中的作用机理进行... 土地要素配置对于区域创新创业的影响已成为面向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的重要议题。以覆盖全行业、全规模企业大数据构建的创新创业指数来衡量城市创新创业质量,实证考察了土地要素错配对城市创新创业质量的影响,并重点对其中的作用机理进行检验识别。研究发现,土地要素错配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创业质量,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进行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一个城市新增低地价、协议出让方式的粗放型土地出让面积占比越大,往往其创新创业质量越低,该影响在中西部区域的中小城市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分析表明,研发投入挤出效应、信贷融资约束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抑制效应和集聚经济稀释效应是土地要素错配影响城市创新创业质量的重要传导机制,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抑制效应起着主导作用。结论为加快推进土地要素渐进式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持续释放城市创新创业活力,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要素错配 创新创业质量 研发投入挤出 信贷融资约束 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蔓延
原文传递
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被引量:61
6
作者 薛翠翠 冯广京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0-96,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规模,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的改进、完善方向。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对资金的需求及筹集渠道,分析指出土地财政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规模,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的改进、完善方向。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对资金的需求及筹集渠道,分析指出土地财政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和完善的方向。研究结果:(1)综合已有研究,按照保守估计,到2020年时,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规模将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2)基于目前财政分税制的现实,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形成了依靠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在推进本地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仍然主要依赖于土地财政;(3)尽管土地财政曾有着实际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存在可持续性水平较低、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存在金融风险等问题,急需要改进和完善。研究结论:(1)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央政府需要在资金筹集和供应方式上统筹改革,通过推进财税制度和土地制度等相关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可持续、可控风险的财政体制,以改进、完善并最终取代土地财政。(2)改进、完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财政体制,需要理论、制度和技术创新。目前可以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主要包括:推进税收性土地财政,发展、规范投资基金融资平台,推广市政债等债券融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新型城镇化 土地财政 融资 代偿机制
下载PDF
债务限额、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被引量:38
7
作者 向辉 俞乔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70,共16页
隐性债务是新预算法实施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模型,探讨债务限额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影响。研究发现,为规避债务限额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而增强财政透明度和审计力... 隐性债务是新预算法实施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模型,探讨债务限额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影响。研究发现,为规避债务限额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而增强财政透明度和审计力度有助于约束政府的预算外活动。本文还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两种不同的预算外融资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利用2012-2017年间全国地级市层面的计量分析支持上述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债务 债务限额 土地财政 财政透明度
原文传递
土地融资、城市化失衡与地方债务风险 被引量:31
8
作者 冀云阳 付文林 杨寓涵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103,共13页
本文研究了土地融资对我国城市化失衡的影响效果、地区异质性表现以及背后隐藏的债务风险。利用2007-2015年间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融资活动显著促进了“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这一失衡现象的形成,并且此影响... 本文研究了土地融资对我国城市化失衡的影响效果、地区异质性表现以及背后隐藏的债务风险。利用2007-2015年间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融资活动显著促进了“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这一失衡现象的形成,并且此影响在人口流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表现得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负债型”城市化融资与“供给型”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可能引致较大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体现为土地融资会加重发展失衡城市的债务负担,而投资回报和效率较低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机制。以上结论意味着不考虑需求因素而盲目依靠债务性投资驱动城市化发展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应探索建立推动城市化良性发展的融资体系,并在土地融资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之间建立稳定的投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融资 城市化失衡 债务风险 投资效率
下载PDF
试论城市土地证券化及其运作模式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宏斌 贾生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32-36,共5页
实行城市土地证券化 ,能够增强城市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 ,为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筹集资金 ,为中小投资者创造一种新的投资机会 ,并能降低银行土地贷款的风险。在分析土地证券化涵义及其运作模式的基础上 ,借鉴美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经验 ,... 实行城市土地证券化 ,能够增强城市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 ,为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筹集资金 ,为中小投资者创造一种新的投资机会 ,并能降低银行土地贷款的风险。在分析土地证券化涵义及其运作模式的基础上 ,借鉴美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经验 ,可以充分认识我国实行城市土地证券化的意义及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土地 证券化管理 土地储备 土地投资
下载PDF
TOT项目融资模式及其风险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利 周戒 +1 位作者 范洁群 张爱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TOT项目融资模式是借鉴传统BOT融资模式和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交易的理论和实践而提出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模式。其实质是融资方把已经投产运行的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移交(Translation)给投资者经营(Operation),以项目在该期限内的现... TOT项目融资模式是借鉴传统BOT融资模式和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交易的理论和实践而提出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模式。其实质是融资方把已经投产运行的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移交(Translation)给投资者经营(Operation),以项目在该期限内的现金流量为标的,一次性地从投资者那里融得一笔资金,用于建设新的项目,投资者经营期满后,再把原来项目移交(Translation)回融资方。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土地市场交易,分析了TOT项目融资的主要过程和特点,以及融资双方的主要风险,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TOT项目融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 BOT 土地经济 项目融资 基础设施建设 风险分析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联合开发的筹资途径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金玲 梁青槐 邓文斌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是世界性难题 ,从轨道交通的经济特点和效益现状来看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是互动关系。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关系和还原方式 ,探讨了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联合开发的可行性 ,提出了利用土地综合开...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是世界性难题 ,从轨道交通的经济特点和效益现状来看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是互动关系。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关系和还原方式 ,探讨了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联合开发的可行性 ,提出了利用土地综合开发筹资的途径 ,为轨道交通建设筹措资金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联合开发 资金筹措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中国经济是怎样如此快速发展的?——五种巧合的交汇 被引量:27
12
作者 黄宗智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24,7-8,共25页
本文检视五种悖论巧合,分别关乎土地、资本、劳动力、创业人才和技术五个方面,论证其偶然的并存和交汇可以较充分地解释中国近35年来惊人的快速发展。它们同时也揭露了与其一起呈现的三大问题——极端的社会不公、压制性的官僚体制以及... 本文检视五种悖论巧合,分别关乎土地、资本、劳动力、创业人才和技术五个方面,论证其偶然的并存和交汇可以较充分地解释中国近35年来惊人的快速发展。它们同时也揭露了与其一起呈现的三大问题——极端的社会不公、压制性的官僚体制以及严峻的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招商引资 廉价劳动力 共产党及其干部的创业行为 全球化的技术流动
原文传递
土地制度、城市化与财政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 被引量:24
13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土地课题组 李剑阁 +2 位作者 蒋省三 韩俊 刘守英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7,共6页
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表明: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 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表明: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追求土地收益最大化及以土地抵押融资是政府储备土地的真实宗旨;新一轮的城市扩张主要由银行资金投放来支撑,而银行贷款又是通过土地来撬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融资 土地财政 城市化 金融风险 财政金融风险 土地制度 发达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个案 东部
下载PDF
浅谈我国土地整理多元化融资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雅杰 张丰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年第2期13-16,共4页
土地整理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增加土地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土地整理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土地整理事业日益发展的瓶颈。如何获得稳定充实的资金来源,是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顺利... 土地整理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增加土地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土地整理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土地整理事业日益发展的瓶颈。如何获得稳定充实的资金来源,是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从政府拨款、银行贷款、社会集资、联合经营及企业带资和利用外资几个方面阐述了土地整理的资金来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近期和将来可采用的土地整理融资的运作方向提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地资源 土地效益 政府拨款 银行贷款 社会集资 联合经营 外资 融资
下载PDF
地方政府土地融资风险及其管理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玉新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地方政府大规模利用城市土地融资是中国地方债风险管理的突出问题,也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地方债管理的主要特性。本文借鉴世界银行相对成熟的地方债风险管理框架。首先对土地融资所涉及的房地产市场风险、金融市场风险以及政府财政... 地方政府大规模利用城市土地融资是中国地方债风险管理的突出问题,也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地方债管理的主要特性。本文借鉴世界银行相对成熟的地方债风险管理框架。首先对土地融资所涉及的房地产市场风险、金融市场风险以及政府财政风险进行了综合考察,进而将这些特性引入到传统的地方债风险管理体系中,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融资风险管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土地融资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财政分权、土地融资与中国的城市扩张--基于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孙建飞 袁奕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0-59,89,共11页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融资的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标尺竞争",形成了"财政分权-土地融资-城市扩张"的...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融资的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标尺竞争",形成了"财政分权-土地融资-城市扩张"的发展模式。文章据此构建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利用1999—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进一步的扩展讨论。研究表明,在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财政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为履行事权面临融资约束而将更多努力转向土地融资。作为经营城市土地的主体,地方政府之间展开竞争,结果是我国城市的高速空间扩张,而这种扩张又会对分权程度产生影响,同时存在地方政府支出结构扭曲、潜在风险积聚及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土地融资 城市扩张
原文传递
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21
17
作者 阎波 武龙 +2 位作者 韩东伶 程齐佳徴 吴建南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5,共8页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政府2003-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与区域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即土地财政的正外部性呈现边际递减而负外部性逐渐显现,对区域创...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政府2003-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与区域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即土地财政的正外部性呈现边际递减而负外部性逐渐显现,对区域创新呈现出一种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分析表明,该现象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在较强资源约束和目标压力下以及企业在创新风险和短期收益之间的理性选择。本研究为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深入研究区域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理解中国当前国家战略和公共政策执行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区域创新 政策执行 地方政府 改革
原文传递
论我国土地整理融资体系创新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贤金 赵小风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5期99-102,共4页
土地整理的有效开展需要巨额资金。目前我国土地整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融资能力有限,尚未形成有效的资金筹措和运作机制。本文分析了现有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融资、土地信托、土地证券化等新型土地整理融资模式,构建了多元化土... 土地整理的有效开展需要巨额资金。目前我国土地整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融资能力有限,尚未形成有效的资金筹措和运作机制。本文分析了现有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融资、土地信托、土地证券化等新型土地整理融资模式,构建了多元化土地整理融资体系,以期为我国土地整理资金的有效筹措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融资体系 项目融资 土地信托 土地证券化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增值的利益分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光 《都市快轨交通》 2005年第4期76-78,共3页
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价值的影响,研讨城轨沿线土地增值的利益分配,提出基于土地收益增值的轨道交通建设筹资方案。指出通过沿线土地的合理规划、调整属性、优化结构、集约利用,将产生的土地增值通过市场和政策的手段合理分配,是... 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价值的影响,研讨城轨沿线土地增值的利益分配,提出基于土地收益增值的轨道交通建设筹资方案。指出通过沿线土地的合理规划、调整属性、优化结构、集约利用,将产生的土地增值通过市场和政策的手段合理分配,是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筹资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 土地收益 城市轨道交通 筹资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土地价值 利益分配 增值 沿线 配研
下载PDF
土地信托:土地储备融资新模式 被引量:14
20
作者 鲍海君 王娜 周娇君 《上海国土资源》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土地储备机构需要创新融资方式。本文根据信托理论构建土地储备信托的理论模式,该模式有效运用信托为媒介,为项目开发募集所需资金,通过投资回报来偿还本金。分析了土地储备信托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指...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土地储备机构需要创新融资方式。本文根据信托理论构建土地储备信托的理论模式,该模式有效运用信托为媒介,为项目开发募集所需资金,通过投资回报来偿还本金。分析了土地储备信托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指出土地储备中心因为有政府的信用担保,通过信用增级可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土地信托具有融资成本低、风险低、信用高等优势,可以作为开展土地储备的融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托 土地储备 融资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