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5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Year(1978–2017) human settlement changes in China reflected by impervious surfaces from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被引量:104
1
作者 Peng Gong Xuecao Li Wei Zha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19年第11期756-763,共8页
Impervious surface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human settlements. Timely, accurate, and frequent information on impervious surfaces is critical in both social-economic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pplications. Ov... Impervious surface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human settlements. Timely, accurate, and frequent information on impervious surfaces is critical in both social-economic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pplications. Over the past 40 years, impervious surface areas in China have grown rapidly. However,annual maps of impervious areas in China with high spatial details do not exist during this period. In this paper, we made use of reliable impervious surface mapping algorithms that we published before and the Google Earth Engine(GEE) platform to address this data gap. With available data in GEE, we were able to map impervious surfaces over the entire country circa 1978, and during 1985–2017 at an annual frequency. The 1978 data were at 60-m resolution, while the 1985–2017 data were in 30-m resolution.For the 30-m resolution data, we evaluated the accuracies for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and2015. Overall accuracies reached more than 90%.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owth of impervious surface in China was not only fast but also considerably exceeding the per capita impervious surface area in developed countries like Japan. The 40-year continuous and consistent impervious surface distribution data in China would generate widespread interests in the research and policy-making community. The impervious surface data can be freely downloaded from http://data.ess.tsinghua.edu.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RURAL development landSAT data land cover change JAPAN
原文传递
珠江三角洲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73
2
作者 钱乐祥 丁圣彦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1-770,共10页
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以来的25年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覆盖变化,特别是城市扩展速度非常之快。通过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研究了土地覆盖变化及城市增长状况,并且评估了城市增长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利用陆地卫星多时段数... 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以来的25年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覆盖变化,特别是城市扩展速度非常之快。通过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研究了土地覆盖变化及城市增长状况,并且评估了城市增长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利用陆地卫星多时段数据监测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通过陆地卫星热红外单波段反演了地表温度,研究了土地覆盖变化特别是城市增长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覆盖变化明显,城市增长显著且不平衡。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化地区的地表温度提高了8.9K。研究表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在监测和分析土地覆盖变化,特别是城市增长状况以及评估城市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方面,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变化 地表温度 珠江三角洲 陆地卫星TM/ETM 土地覆盖变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 地表温度 城市化地区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监测 陆地卫星 卫星热红外 扩展速度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植被覆盖变化景观分析——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被引量:68
3
作者 陈云浩 李晓兵 史培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81-1586,T001,共7页
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分类的植被覆盖度计算的亚象元模型 ,针对不同的植被覆盖类型 ,综合利用“等密度模型”和“变密度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 ,使其能有效地从遥感数据中提取植被覆盖信息。在 GIS的支持下 ,应用该模型对北京海淀区 1 975... 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分类的植被覆盖度计算的亚象元模型 ,针对不同的植被覆盖类型 ,综合利用“等密度模型”和“变密度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 ,使其能有效地从遥感数据中提取植被覆盖信息。在 GIS的支持下 ,应用该模型对北京海淀区 1 975年、1 991年和 1 999年 5月份植被覆盖度进行计算 ,并着重对其景观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975至 1 999年来 ,海淀区植被覆盖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 ,但空间格局分布不均衡 ,全植被覆盖区和高植被覆盖区过分集中在西北部狭长地带 ,东南部则多为低植被覆盖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变化 景观分析 北京海淀区 亚象元模型 遥感数据
下载PDF
流域土地覆被变化水文效应的模拟——以长江上游源头区梭磨河为例 被引量:30
4
作者 邓慧平 李秀彬 +2 位作者 陈军锋 张明 万洪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分析地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以半分布式的地形指数模型(TOPOMODEL)为基础,对梭磨河流域1960~1999年逐日流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流域面积2536km2的梭磨河流域,该模型也能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模拟了流域40年来气候波动和地... 为分析地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以半分布式的地形指数模型(TOPOMODEL)为基础,对梭磨河流域1960~1999年逐日流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流域面积2536km2的梭磨河流域,该模型也能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模拟了流域40年来气候波动和地表覆被变化对流域水文的影响.最后在4种不同的流域土地覆被情景下模拟了1960~1999年逐日径流过程.对于实际蒸散发与潜在蒸发有300多mm差距的梭磨河流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流域土地覆被和冠层最大截流量的增加,冠层截流蒸发和流域总蒸发增加,植被蒸腾和土壤表面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增加而流域水分含量和饱和层含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地表以下径流、总径流减小.重现期小于20年的洪峰流量减小,但对4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影响很小,甚至有增加洪峰流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土地覆被变化 地形指数模型 水文影响 梭磨河 土壤水分 地表植被
下载PDF
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土地覆盖变化 被引量:60
5
作者 吴炳方 苑全治 +12 位作者 颜长珍 王宗明 于信芳 李爱农 马荣华 黄进良 陈劲松 常存 刘成林 张磊 李晓松 曾源 包安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3-731,共9页
土地覆盖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驱动因素。在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建设、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21世纪前十年中国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变化,对此变化的监测和分析不但能支持中国碳源/汇的评估和碳收支估算,还可为生... 土地覆盖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驱动因素。在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建设、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21世纪前十年中国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变化,对此变化的监测和分析不但能支持中国碳源/汇的评估和碳收支估算,还可为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在面向对象(object-based)的分类技术支持下,利用Landsat TM/ETM数据和HJ-1卫星数据,结合大量外业调查数据生产了30m分辨率的2000年、2010年中国土地覆盖数据(ChinaCover);采用像元二分法生产了植被覆盖度数据。利用这两个数据集对中国土地覆盖10年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表面和林地呈增加趋势,而耕地、湿地和草地面积呈减少的趋势;人工表面的快速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大规模减少是这一时期中国土地覆盖变化的最主要特点;土地覆盖类型转换中,耕地转换为人工表面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地区,耕地转换为林地和草地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区域,耕地的扩张主要来自三江平原和新疆绿洲的农业开发。以植被覆盖度为评估指标显示森林、灌丛和草地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横断山以及武夷山等局部地区的森林质量呈退化趋势;塔里木盆地周围、青藏高原东部、太行山、吕梁山等地区的灌丛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内蒙古中部、青藏高原西南部、新疆天山南部、呼伦贝尔等地区的草地出现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cover 土地覆盖变化 遥感 中国
原文传递
土地覆被变化对陆地碳循环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为例 被引量:37
6
作者 王绍强 许珺 周成虎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 ,是影响陆地碳循环的一个重要因子。该文对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 1992年和 1996年 9月份的TM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 ,做出该地区土地覆被类型分布图 ,以及估算土地覆被类型的变化面积 ,计算结果...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 ,是影响陆地碳循环的一个重要因子。该文对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 1992年和 1996年 9月份的TM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 ,做出该地区土地覆被类型分布图 ,以及估算土地覆被类型的变化面积 ,计算结果显示 1992年该研究地区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分别为 11.43× 10 5t和7.2 4× 10 6t,而 1996年林地面积增加了 146 .76× 10 2 hm2 。使用已经公开发表的植被和土壤碳储存数据估算 ,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植被碳储量增加 7.43× 10 5t,表明在不考虑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下 ,研究区是一个小净碳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土地覆被变化 碳循环 土地遥感 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precipit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48
7
作者 DING Mingjun ZHANG Yili LIU Linshan ZHANG Wei WANG Zhaofeng BAI Wanq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7年第3期259-268,共10页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NDVI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precipita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8-km resolution multi-temporal NOAA AVHRR-NDVI data 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NDVI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precipita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8-km resolution multi-temporal NOAA AVHRR-NDVI data from 1982 to 1999. Monthly maximum NDVI and monthly rainfall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easonal changes, and annual maximum NDVI, annual effective precipitation and growing season precipitation (from April to August) were used to discuss the interannual changes. The dynamic change of NDVI and the corre- 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NDVI and rainfall were computed for each pixel.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NDVI reached the peak in growing season (from July to September)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parts of the plateau, the growing season was very short (about two or three months); but in the southern, vegetation grew almost all the year round. The correlation of monthly maximum NDVI and monthly rainfall varied in different areas. It was weak in the western, northern and southern parts, but strong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s. (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DVI interannual dynamic change was different too. The increase area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southern Tibet montane shrub-steppe zone western part of western Sichuan-eastern Tibet montane coniferous forest zone, western part of northern slopes of Kunlun montane desert zone and southeastern part of southern slopes of Himalaya montan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zone; the decrease area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Qaidam montane desert zone,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parts of eastern Qinghai-Qilian montane steppe zone, southern Qinghai high cold meadow steppe zone and Ngari montane desert-steppe and desert zo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rrelation coeffi- cient between annual effective rainfall and annual maximum NDVI was similar to the growing season rainfall and annual maximum NDVI, and there was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rainfall in the meadow and grassland with medium 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land cover change NDVI PRECIPITATION CORRELATION
下载PDF
基于土地覆盖和NDVI变化的拉萨河流域生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45
8
作者 税燕萍 卢慧婷 +2 位作者 王慧芳 严岩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946-8954,共9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覆盖和植被变化都会对生境质量产生影响。青藏高原是众多珍稀高原动植物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拉萨河流域是青藏高原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地区,人类活动对生境质量带来的胁迫和...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覆盖和植被变化都会对生境质量产生影响。青藏高原是众多珍稀高原动植物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拉萨河流域是青藏高原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地区,人类活动对生境质量带来的胁迫和压力持续增加。为揭示近些年来土地覆盖和植被变化对拉萨河流域生境质量的影响,选择生长季NDVI作为植被变化的指示因子,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各年份的生境适宜度进行修正,利用In VEST模型评估了拉萨河流域1990—2015年的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5年拉萨河流域土地覆盖变化整体相对较小,其中人工表面和湿地面积增幅相对较大,分别为82.65%和32.40%;土地覆盖变化的转移方向主要为稀疏草地转化为草原和草甸、耕地转化为人工表面以及冰川/积雪转化为荒地。植被变化方面,1990—2000年,除流域中上游的裸岩、裸土地区和念青唐古拉山地区外,流域NDVI整体有较显著上升;而2000年以后略有下降。从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来看,高质量生境主要分布在流域下游、念青唐古拉山南侧河谷地区以及拉萨河源头等地区,低质量生境主要分布在拉萨市市辖区及周边、林周县县城及周边,以及流域中上游的荒地等地区。从时间变化上来看,1990—2000年,拉萨河流域整体生境质量指数从0.51上升到0.57; 2010年和2015年整体生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56和0.55,较2000年略有下降。相比于土地覆盖变化,NDVI对生境质量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土地覆盖变化 InVEST模型 NDVI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洪湖湖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赵淑清 方精云 +1 位作者 唐志尧 朴世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21-725,共5页
利用 198 7、1993和 1998年的遥感影像资料 ,研究了江汉平原洪湖湖区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 .土地覆盖类型分为水体、湖滩植被、洪泛地、农田、裸地和居民地 6类 .运用GIS(Arc/Info)软件 ,将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格局进... 利用 198 7、1993和 1998年的遥感影像资料 ,研究了江汉平原洪湖湖区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 .土地覆盖类型分为水体、湖滩植被、洪泛地、农田、裸地和居民地 6类 .运用GIS(Arc/Info)软件 ,将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格局进行了清晰的空间表达 ;通过叠加 3个不同时段的影像分类图 ,计算出各种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类型转变成其他类型的比例 .在 1987~ 1993年期间 ,水体和洪泛地的面积分别增加了 15 .5 4%和9.62 % ,而 1993~ 1998年期间这两种类型的变化较小 ,分别为 0 .5 8%和 3 .19% ;农田面积从 1987年的5 77 62km2 减少到 1998年的 188.5 8km2 ,减少约 2 /3 ;在研究期间 ,裸地面积没有明显变化 ;湖滩植被的面积在1987~ 1993年期间降低 18.60 % ,而在 1993~ 1998年期间增加 8.47%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状况的变化与湖区退田还湖及降雨状况的年际变化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洪湖湖区 土地覆盖变化 斑块特征 遥感 时空格局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向海湿地土地覆被变化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赵建军 张洪岩 +2 位作者 乔志和 张正祥 侯光雷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78-2186,共9页
论文借助地理信息技术,采用CA-Markov模型,以1988、1996、2003年3个相同时相的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基础,并结合地形图和相应的交通、气候等数据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未来的土地覆被类型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通过马尔可夫模... 论文借助地理信息技术,采用CA-Markov模型,以1988、1996、2003年3个相同时相的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基础,并结合地形图和相应的交通、气候等数据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未来的土地覆被类型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通过马尔可夫模型求出转移概率矩阵,确定CA模型转换规则。利用CA-Markov模型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未来的土地覆被类型转化方向进行了动态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已有的土地覆被类型对比,得出模拟精度达到74.46%。据此对向海自然保护区2010、2018年土地覆被类型做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向海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类型整体趋势不容乐观,湿地面积在大量减少,林地和草地呈减少趋势,耕地、居民地、未利用地呈增加趋势,其中未利用地面积增加最多。该方法可以对向海自然保护区的湿地保护和动态监测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变化 动态变化 模拟预测 CA-Markov模型 向海保护区
原文传递
基于NDVI时间序列数据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指标设计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月臣 陈晋 +1 位作者 宫鹏 岳天祥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3期261-275,共15页
大中尺度土地覆盖格局及其变化检测是研究全球变化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内容.NDVI时间序列数据在土地覆盖变化动态遥感监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针对NDVI时间序列数据,现有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方法和指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在分析现有土地覆... 大中尺度土地覆盖格局及其变化检测是研究全球变化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内容.NDVI时间序列数据在土地覆盖变化动态遥感监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针对NDVI时间序列数据,现有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方法和指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在分析现有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指标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的基于交叉相关光谱匹配(CCSM)和兰氏距离的变化检测指标.该指标充分考虑了NDVI时间序列曲线形状和数值两个变化特征.理论与实例检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指标能够较好的抑制各种干扰噪音的影响,正确检测真实的土地覆盖变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时间序列 土地覆盖 变化检测 兰氏距离 交叉相关光谱匹配
下载PDF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气候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2
作者 邵璞 曾晓东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或LULCC)不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有重要影响,同时与人类福祉密切联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强迫不仅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还通过直接改变地表物理性状以及间接改变其他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和生...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或LULCC)不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有重要影响,同时与人类福祉密切联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强迫不仅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还通过直接改变地表物理性状以及间接改变其他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对气候系统产生深刻影响。作者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回顾了LUCC对气候系统影响的研究历史,结合新近的研究结果归纳了诸如森林砍伐、城市化、修坝等LUCC活动在区域和全球尺度的气候效应。LUCC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因此气候系统对它的反馈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由于全球平均后变化幅度相对区域上的小,LUCC对区域气候影响显著,而对全球气候影响不明显。它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取决于反照率、蒸散发效率和地表粗糙率等变化的综合效应:在热带地区LUCC主要引起温度升高,在高纬度地区使温度下降。在全球尺度上LUCC导致气候的变暖主要通过减少蒸散发和潜热通量引起陆表水循环的改变,其次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导致辐射强迫改变。最后指出目前LUCC在气候变化学科中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首先需要评估的3个气候指标,并提倡多学科间的相互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 气候系统 区域尺度 全球尺度
下载PDF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4
13
作者 白娥 薛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3-552,共10页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已经是不可避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不仅对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对全球变化产生反馈作用。针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驱动机制以及在各...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已经是不可避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不仅对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对全球变化产生反馈作用。针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驱动机制以及在各个方面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科学研究已经全面开展。该文综述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气候、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多样性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等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前沿方向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将更多地侧重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趋势、合理性以及适应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覆盖变化 生物地球物理 生物地球化学 生态环境效应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彭征 廖和平 +1 位作者 郭月婷 李清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3-684,共12页
针对山地城市复杂的城市地貌和下垫面类型,本文使用TM、DEM、ETM+等遥感影像资料,提取了重庆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借助TM、MSS等遥感数据的红外波段,反演出1988年和2000年的地表温度。分析了重庆市近十年的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 针对山地城市复杂的城市地貌和下垫面类型,本文使用TM、DEM、ETM+等遥感影像资料,提取了重庆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借助TM、MSS等遥感数据的红外波段,反演出1988年和2000年的地表温度。分析了重庆市近十年的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88-2000年间,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明显,特别是城市土地覆盖面积有显著增加。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会改变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尤其是城市土地的扩展会提高地表温度。对山地、丘陵、平坝、陡坡四种耕地的地表温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引起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又相应地影响了地表温度的变化,植被覆盖度每下降10%,地表温度上升0.49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土地覆盖变化 地表温度 反演
原文传递
县市级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初步研究——以江苏昆山市为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金雄兵 濮励杰 +1 位作者 罗昀 彭补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4-210,共7页
在分析县市级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根据其1994—2000年土地利用详查及变更资料,从土地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并采用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学的... 在分析县市级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根据其1994—2000年土地利用详查及变更资料,从土地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并采用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学的空间格局的相关指数等具体指标,对昆山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市级尺度 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
下载PDF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锦鸡儿人工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33
16
作者 郭忠升 邵明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共7页
为了解覆被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采用中子水分仪同步定位观测多年撂荒地转变为人工柠条锦鸡儿林地前后2种覆被类型的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并对测定资料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荒地造林后,除丰水年林地剖面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增加,表... 为了解覆被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采用中子水分仪同步定位观测多年撂荒地转变为人工柠条锦鸡儿林地前后2种覆被类型的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并对测定资料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荒地造林后,除丰水年林地剖面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增加,表现为对土壤水分的正效应外,其他年份均表现为对土壤水分的负效应。随林龄增加,柠条锦鸡儿林对土壤水分影响程度逐渐增强,林地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下降幅度加大。由于林地土壤水分主要依靠穿过林冠的天然降水来补充,为了实现森林植被和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防止深层土壤干层形成,造林后第5年就需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柠条锦鸡儿生长,以减少土壤水分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柠条锦鸡儿人工林 土壤水分 效应
下载PDF
气候与地表覆被变化对梭磨河流域水文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邓慧平 李秀彬 +2 位作者 张明 陈军锋 张镱锂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3-497,共5页
分析了1960~1990年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及其对流域水文的影响.30年来,流域降水有所增加,有林地面积1957~1974年大幅下降,以后有所回升.有林地每公顷蓄积量由1957年的423 m3下降到1998年的177m3,40年来林分质量不断下... 分析了1960~1990年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及其对流域水文的影响.30年来,流域降水有所增加,有林地面积1957~1974年大幅下降,以后有所回升.有林地每公顷蓄积量由1957年的423 m3下降到1998年的177m3,40年来林分质量不断下降.流域水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年均流量自1972年以来不断上升,洪水频率、洪峰流量和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表覆被变化 水文效应 林地 梭磨河流域 气温 降水 洪水 洪峰流量 土壤侵蚀模数
下载PDF
城市化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32
18
作者 郝璐 孙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6,共14页
了解流域水文过程(水量和水质)是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城市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和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然而,城市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新污染物产生)、水文(降水、入渗、蒸散、径流过程)和生态... 了解流域水文过程(水量和水质)是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城市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和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然而,城市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新污染物产生)、水文(降水、入渗、蒸散、径流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产水服务、调节气候、土壤保持、初级生产力、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在不同时空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存在知识空白。从城市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城市化对地表能量平衡与水量平衡的影响、城市化对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大气环境效应等多方面系统总结了城市化影响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城市"热岛"、"干岛"、暴雨径流引起的城市内涝、水污染等环境现象都与生态水文过程密切相关。强调现代城市规划需要遵循生态水文学规律,从全流域生态系统角度认识近年来新出现的不同尺度的城市环境效应。城市最佳管理措施应以流域为单元实施,以调节土地利用/覆被、保护湿地(包括自然与人工湿地)为手段,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如植被蒸散和净化水质)。未来城市生态水文学应围绕"低影响开发"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城市流域管理措施,在稳定城市小气候、缓解洪涝干旱等极端水文气象灾害风险以及减轻城市水污染等方面开展多尺度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蒸散 生态水文 土地覆被变化 城市五岛效应 流域管理
下载PDF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分形分析——以郑汴间沙岗地为例 被引量:25
19
作者 宋博 马建华 秦艳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3期106-108,122,共4页
文章应用盒子计数法计算了郑汴之间沙岗土地各种土地覆被类型空间分布的分维值,讨论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的分形性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是一种分形事物。分维是综合表征LUCC空间分布状况的一个特征参数,其值域为0&... 文章应用盒子计数法计算了郑汴之间沙岗土地各种土地覆被类型空间分布的分维值,讨论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的分形性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是一种分形事物。分维是综合表征LUCC空间分布状况的一个特征参数,其值域为0<D<2。分维值越大,表明土地覆被空间分布愈不规则、愈复杂;分维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结构在时间维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 分形 分维 郑汴间沙岗地
下载PDF
气温日较差研究进展: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20
作者 汪凯 叶红 +3 位作者 唐立娜 陈峰 熊永柱 李祥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6期417-423,共7页
从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指示3个方面对日较差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观测数据以及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表明,全球气温日较差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呈下降趋势,而这种下降趋势不仅仅是自然变化的结果,还... 从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指示3个方面对日较差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观测数据以及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表明,全球气温日较差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呈下降趋势,而这种下降趋势不仅仅是自然变化的结果,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辐射、云量、气溶胶、下垫面的变化、水汽、降水以及航迹云等因素都能对日较差的变化造成影响。日较差的"周末效应"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日较差的变化相对于平均气温的变化,能够更有效地指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较差 气候变化 辐射 云量 气溶胶 下垫面变化 周末效应 城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