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分析简化模型 被引量:28
1
作者 赵锋军 李宇峙 易伟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在分析总结桥面铺装结构承载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叠层梁作为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计算的简化模型。为避免梁端部层间应力的奇异性,假设钢板和沥青铺装层均满足平衡与变形协调条件,梁端部剪应力分布与梁中部一致,在此基础上推导简支叠... 在分析总结桥面铺装结构承载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叠层梁作为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计算的简化模型。为避免梁端部层间应力的奇异性,假设钢板和沥青铺装层均满足平衡与变形协调条件,梁端部剪应力分布与梁中部一致,在此基础上推导简支叠层梁层间应力计算公式,最终得到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计算的实用公式,并根据圣维南原理说明了假设边界条件的合理性。利用所得实用公式分别计算分析钢桥面沥青铺装与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的层间应力,分析确定公式使用时的条件与参数取值。通过将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对比,验证公式的可用性与参数取值的合理性。通过对比钢桥面沥青铺装与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计算结果,得到钢桥面沥青铺装对防水黏结层材料具有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沥青铺装 叠层梁 层间应力 防水黏结层
下载PDF
组合梁的应力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22
2
作者 郑碧玉 王社 +1 位作者 张亚亭 李新波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5,共4页
为了精确分析叠梁、加楔块叠梁和整梁的承载能力,采用温克尔假设法和电测实验技术,完成了矩形截面叠梁受力弯曲时的模型简化理论计算与实测分析。研究了同截面、同材料的叠梁、加楔块叠梁的应力分布、内力变化和承载能力。理论和实验均... 为了精确分析叠梁、加楔块叠梁和整梁的承载能力,采用温克尔假设法和电测实验技术,完成了矩形截面叠梁受力弯曲时的模型简化理论计算与实测分析。研究了同截面、同材料的叠梁、加楔块叠梁的应力分布、内力变化和承载能力。理论和实验均表明:叠梁的应力最大,加楔块叠梁的应力次之,整梁的应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叠梁 应力分布 承载能力 楔块梁
下载PDF
考虑层间接触变形时叠层梁层间接触压力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杰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7,共3页
应用两个广义位移梁理论及工程实际中常用的接触压力和接触变形成正比的假设,分析了叠层梁层间接触压力,给出了算例,并与按“共同曲率”假设求得的解答作了比较.
关键词 叠层梁 接触压力 接触变形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梁在横向载荷作用下分层问题的解析—广义变分解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孟庆春 张行 王俊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3-60,共8页
对于复合材料层合梁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分层问题,本文根据MuskheLishvili的求解各向同性平面问题与Lkhnisikii的求解各向异性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方法,得到了满足所有基本方程、裂纹表面边界条件与层间连续条件的应力场、位移场的本征展... 对于复合材料层合梁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分层问题,本文根据MuskheLishvili的求解各向同性平面问题与Lkhnisikii的求解各向异性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方法,得到了满足所有基本方程、裂纹表面边界条件与层间连续条件的应力场、位移场的本征展开式。进而利用分区广义变分原理代替裂纹表面以外的边界条件,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由于所有基本方程预先得以满足,在变分方程中只有线积分而无面积分。计算表明,本方法前期准备工作很少,计算节省机时,结果收敛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层合 分层 解法
下载PDF
复合材料叠层梁和金属梁的固有振动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邢誉峰 诸德超 乔元松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28-634,共7页
对根据三种梁理论得到的金属梁和复合材料叠层梁的固有振动特性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对常用的三种梁理论在弹性碰撞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叠层梁 剪切 固有振型 波传播 复合材料 金属梁
下载PDF
复合材料叠层梁的冲击响应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田金梅 邢誉峰 谢文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2,共5页
用平面应力模型来模拟复合材料叠层梁,得到了正交各向异性叠层梁的频率和模态函数,并用间接模态叠加法(IMSM)求得了叠层梁的瞬态响应。针对正交各向异性单层梁,把研究结果与Timoshenko梁结果进行了的比较,说明了厚度效应对冲击响应的重... 用平面应力模型来模拟复合材料叠层梁,得到了正交各向异性叠层梁的频率和模态函数,并用间接模态叠加法(IMSM)求得了叠层梁的瞬态响应。针对正交各向异性单层梁,把研究结果与Timoshenko梁结果进行了的比较,说明了厚度效应对冲击响应的重要影响。对叠层梁受冲击过程中其内部的应力特征及波传播现象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梁 模态叠加方法 冲击 波传播
下载PDF
关于高层建筑中箱基和上部框架的共同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丁大钧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48,共3页
总结笔者两次对国内外规程和规范中引入的高层建筑中箱基和上部框架的共同作用的评价和所提出的建议。为了表述清楚 ,文中用图来表示各项基本概念 ,并大胆提出了“反盆式沉降”方案 。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箱形基础 上部框架 叠板 深梁
下载PDF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SINGLE-STRAND DNA MOLECULAR BRUSH BIOLAYERS 被引量:6
8
作者 Zhang Nenghui Shah Jinying Xing Jingjing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7年第3期206-210,共5页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investigations on nanomechanical behaviors of biochips in label-free biodetections. The chip consists of Si-layer, Ti-layer, Au-layer and single-strand DNA (ssDNA) molecular brush biolayer im...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investigations on nanomechanical behaviors of biochips in label-free biodetections. The chip consists of Si-layer, Ti-layer, Au-layer and single-strand DNA (ssDNA) molecular brush biolayer immobilized by self-assembly technology of thiol group. Unlike previous viewpoints, such as force-bending, entropy-bending and curvature electricity effect, etc., the piezoelectric effect of the biopolymer brush layer is viewed as the main factor that induces nanomechanical bending of biochips, and a classical macroscopic piezoelectric constitutive relation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piezoelectric effect. A new laminated cantilever beam model with a piezoelectric biolayer in continuum mechanics, the linearized Poisson-Boltzmann equation in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the scaling method in polyelectrolyte brush theory are combined to es- 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nomechanical deflection of DNA chips and the factors such as nanoscopic structural features of ssDNA molecules, buffer salt concentration, macroscopic mechanical/piezoelectric parameters of DNA chips etc. Curve fitting of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that the sign of the piezo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biolayer may control the deflection direction of DNA chips during the packag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chip laminated beam polymer brush piezoelectric effect
下载PDF
均匀热荷载作用下层合简支梁的弹性力学解 被引量:7
9
作者 钱海 周叮 +1 位作者 刘伟庆 方海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1-336,共6页
基于二维热弹性力学理论,研究均匀热荷载作用下层合简支梁的弹性力学解。首先导出均匀温度场中满足控制微分方程和两端简支边界条件的单层梁的弹性力学解,然后利用层间界面位移和应力必须连续的条件,递推得到底层梁与顶层梁间的位移和... 基于二维热弹性力学理论,研究均匀热荷载作用下层合简支梁的弹性力学解。首先导出均匀温度场中满足控制微分方程和两端简支边界条件的单层梁的弹性力学解,然后利用层间界面位移和应力必须连续的条件,递推得到底层梁与顶层梁间的位移和应力关系。最后根据层合梁上下表面的边界条件确定待定系数,带回递推公式得到整个层合梁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有很好的收敛性。与有限元软件的结果对照说明了本文方法的精确性。最后,研究了不同的变温对层合简支梁的位移和应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每个层间界面在x方向的应力是不连续。随着温度的升高,梁的最大位移相应地增大。温度越高,位移沿厚度变化的速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梁 应力 位移 热弹性力学解
下载PDF
能量有限元方法在复合材料层合梁耦合结构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忠云 唐文勇 张圣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27,共5页
以能量有限元方法(EFEM)建立控制方程,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梁受激励时的横向振动问题。该方法以结构中的能量密度作为变量,根据波动理论中功率流与能量密度的平衡关系建立了与傅里叶热传导方程类似的二阶偏微分方程组,通过有限元离散得... 以能量有限元方法(EFEM)建立控制方程,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梁受激励时的横向振动问题。该方法以结构中的能量密度作为变量,根据波动理论中功率流与能量密度的平衡关系建立了与傅里叶热传导方程类似的二阶偏微分方程组,通过有限元离散得到结构单元节点的能量密度矩阵形式方程。根据耦合连续平衡条件,建立耦合单元节点矩阵,从而对总矩阵方程进行组集及求解,得到结构中能量密度的分布。通过数值算例与传统有限元方法(FEM)结果做了对比,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层合梁 能量有限元 功率流 有限元分析 振动
下载PDF
双模量泡沫铝芯夹层梁的弯曲计算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晓 杨立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2-927 1097-1,1097-1098,共8页
研究了双模量泡沫铝芯夹层梁的弯曲问题。本文利用双模量材料纯剪切应力状态单元体,推导出了双模量材料剪切弹性模量表达式。证明了作用在双模量梁上的横向载荷,对任意边界条件下的双模量梁中性轴位置无影响,确定了双模量泡沫铝芯夹层... 研究了双模量泡沫铝芯夹层梁的弯曲问题。本文利用双模量材料纯剪切应力状态单元体,推导出了双模量材料剪切弹性模量表达式。证明了作用在双模量梁上的横向载荷,对任意边界条件下的双模量梁中性轴位置无影响,确定了双模量泡沫铝芯夹层梁弯曲时的梁中性轴位置。在考虑剪切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双模量泡沫铝芯夹层梁弯曲的微分方程,利用奇异函数推导出了外载荷作用下双模量泡沫铝芯夹层梁弯曲的应力及挠度表达式,并讨论分析了泡沫铝芯夹层拉压弹性模量对双模量泡沫铝芯夹层梁弯曲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对双模量泡沫铝芯夹层梁的弯曲挠度计算时,不但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还要考虑泡沫铝芯的双模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量 泡沫铝 夹层梁 弯曲 弹性模量
下载PDF
含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梁弯曲问题的一般解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海涛 张铮 卢子兴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3-852,共10页
基于一阶剪切梁理论,考虑分层边缘区域的变形特点,提出了含穿透分层复合材料梁模型.与传统分层模型不同,该文将未分层部分看作上下子梁,放弃了传统模型中分层前缘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的假设.通过分层前缘的位移连续条件和内力连续条件,... 基于一阶剪切梁理论,考虑分层边缘区域的变形特点,提出了含穿透分层复合材料梁模型.与传统分层模型不同,该文将未分层部分看作上下子梁,放弃了传统模型中分层前缘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的假设.通过分层前缘的位移连续条件和内力连续条件,建立了粘合段和分层段的控制方程.并且,应用该模型对不同边界条件下含不同分层尺寸对称和非对称分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梁弯曲问题进行了求解,结果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层合梁 分层 剪切理论
下载PDF
双层组合梁应力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金良 吴筱峰 《嘉兴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11,共4页
对由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梁的弯曲正应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连接件剪切面上存在较大的剪力,使上下层梁同时受弯矩和轴力的共同作用。在建立合理假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全刚性连接和自由叠合两种极端情况下的弯曲正应力计算方法,... 对由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梁的弯曲正应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连接件剪切面上存在较大的剪力,使上下层梁同时受弯矩和轴力的共同作用。在建立合理假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全刚性连接和自由叠合两种极端情况下的弯曲正应力计算方法,并制作了钢—铝两种材料楔块连接、自由叠合两种形式的双层组合梁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平面弯曲 弯曲正应力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理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邵永松 王洪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通过对弯曲状态下钢纤维叠合梁的强度分析和试验研究,推导出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M-Φ和P-δ在理想应力-应交关系基础上简支梁的表达式。比较分析预测的M-Φ和P—δ曲线,发现和试验数据相类似。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叠合梁 纤维率 强度
下载PDF
压电弹性层合梁在电场作用下的二维解析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启荣 金占礼 刘正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8-521,共4页
由压电弹性介质的二维本构关系 ,通过假设电势分布和利用应力边界条件 ,得到其应力函数 .由此假设弹性体的应力函数 ,利用几何方程分别得到弹性和压电体的位移 ,最后利用应力边界条件、应力和位移连续条件以及位移边界条件 ,推导出一端... 由压电弹性介质的二维本构关系 ,通过假设电势分布和利用应力边界条件 ,得到其应力函数 .由此假设弹性体的应力函数 ,利用几何方程分别得到弹性和压电体的位移 ,最后利用应力边界条件、应力和位移连续条件以及位移边界条件 ,推导出一端固支带压电层的弹性梁在电场作用下的位移、应力分布的解析表达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弹性 层合梁 电场 位移 应力分布 压电材料 智能结构
下载PDF
钢筋砼连续叠合梁受弯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志恒 陆春阳 《广西科学》 CAS 2000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通过 6根二次受力连续叠合梁和 1根一次受力叠合梁及 1根整浇梁的试验 ,研究二次受力叠合梁受力性能及内力重分布规律 ,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设计方法。
关键词 设计方法 钢筋混凝土连续叠合梁 受弯性能
下载PDF
Force-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y supported beam laminated with shape memory alloys 被引量:4
17
作者 Zhi-Qiang Wu Zhen-Hua Zh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65-1070,共6页
As a preliminary step in the nonlinear design of shape memory alloy(SMA) composite structures,the force-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A layer are studied.The bilinear hysteretic model is adopted to describe ... As a preliminary step in the nonlinear design of shape memory alloy(SMA) composite structures,the force-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A layer are studied.The bilinear hysteretic model is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SMA material.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re is no point of SMA layer finishing martens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the generalized restoring force generated by SMA layer is deduced for the case that the simply supported beam vibrates in its first mode.The generalized force is expressed as piecewise-nonlinear hysteretic function of the beam transverse displacement.Furthermore the energy dissipated by SMA layer during one period is obtained by integration,then its dependencies are discussed on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and the SMA's strain(Ms-Strain) value at the beginning of martens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It is shown that SMA's energy dissipating capacity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tiffness difference of bilinear model and nonlinearly dependent on Ms-Strain.The increasing rate of the dissipating capacity gradually reduces with the amplitude increasing.The cond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dissipating capacity is deduced for given value of the vibration amplitude.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helpful for designing beams laminated with shape memory 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 memory alloy laminated beam Bilinear hysteretic model Force-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 Energy dissipation
下载PDF
三种梁纯弯曲正应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红兵 李丽 +1 位作者 姚丽萍 郑应彬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4期18-23,共6页
该文对单根矩形截面梁、叠梁和组合梁这三种梁的纯弯曲正应力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和电测法实验测试。实验数据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的正确性,揭示了三种梁纯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实验数据表明叠梁的弯曲正应力最大,组合梁次之... 该文对单根矩形截面梁、叠梁和组合梁这三种梁的纯弯曲正应力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和电测法实验测试。实验数据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的正确性,揭示了三种梁纯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实验数据表明叠梁的弯曲正应力最大,组合梁次之,单根矩形截面梁的最小。另外,分析讨论了某些实验数据误差较大的原因。通过增加实验内容和难度,有利于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材料力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为其他高校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截面梁 叠梁 组合梁 弯曲正应力 电测法
下载PDF
C^0型高阶锯齿理论及复合材料厚梁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晓辉 陈万吉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2,共6页
基于已有锯齿理论构造单元时,需使用满足单元间C1连续的插值函数,难于构造多节点高阶单元,而且精度较低。针对已有锯齿理论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发展了C0型锯齿理论。通过虚位移原理推导出在热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梁的平衡方程,并给出了... 基于已有锯齿理论构造单元时,需使用满足单元间C1连续的插值函数,难于构造多节点高阶单元,而且精度较低。针对已有锯齿理论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发展了C0型锯齿理论。通过虚位移原理推导出在热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梁的平衡方程,并给出了简支复合材料层合梁解析解。基于发展的锯齿理论分析了复合材料夹层梁和层合梁热膨胀问题,并与其他理论结果对比。数值结果表明,发展的C0型锯齿理论能克服已有锯齿理论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0型锯齿理论 横法向应变 横向位移导数 层合梁 热应力
下载PDF
层间滑移对摩擦型叠梁弯曲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甄晓霞 张卓杰 +1 位作者 王荣辉 李周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5-193,共9页
对叠梁滑移问题的计算,通常假定粘结层的滑移应变与剪应力成线性关系;但对于库仑摩擦型叠梁来说,只有当层间剪力超过层间最大抵抗摩擦力后,才发生层间滑移。为了更精确研究摩擦型叠梁的力学特性,该文首先推导了考虑层间摩擦力影响的截... 对叠梁滑移问题的计算,通常假定粘结层的滑移应变与剪应力成线性关系;但对于库仑摩擦型叠梁来说,只有当层间剪力超过层间最大抵抗摩擦力后,才发生层间滑移。为了更精确研究摩擦型叠梁的力学特性,该文首先推导了考虑层间摩擦力影响的截面剪应力计算公式,进而确定了摩擦型叠梁层间滑移展开的力学条件和路径;最后借助传递矩阵法求解了叠梁滑移展开的长度以及对叠梁构件力学特性的影响;与ANSYS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准确高效;滑移效应会破坏截面的整体性,增大局部弯曲应力,结构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滑移情况考虑滑移效应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效应 层间摩擦 叠梁 传递矩阵法 弯曲应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