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入湖河流磷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乐 王圣瑞 +4 位作者 王海芳 张蕊 焦立新 丁帅 余佑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1-960,共10页
研究了2013年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总磷(TP)及各形态磷浓度的时空变化与入湖负荷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形态磷的入湖负荷贡献.结果表明:(1)滇池河流入湖TP浓度在0.11~1.93 mg/L之间,以溶解性无机磷(DIP)和颗粒态磷(PP)为主,溶解性有机... 研究了2013年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总磷(TP)及各形态磷浓度的时空变化与入湖负荷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形态磷的入湖负荷贡献.结果表明:(1)滇池河流入湖TP浓度在0.11~1.93 mg/L之间,以溶解性无机磷(DIP)和颗粒态磷(PP)为主,溶解性有机磷(DOP)浓度较低;(2)滇池河流入湖磷负荷总量为280.51 t/a,绝大多数河流主要以DIP形态入湖,平均贡献率为43.48%;PP形态入湖负荷次之,平均贡献率为31.64%;DOP入湖负荷较低,平均贡献率为24.88%;(3)DIP入湖负荷贡献率较高值出现在3、4和11月的枯水期,平均入湖负荷贡献率达到55.30%;PP入湖负荷贡献率较高值出现在1和7月,平均入湖负荷贡献率为56.14%;DOP入湖负荷贡献率月变化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12月,贡献率为21.85%;(4)研究滇池入湖河流污染负荷不仅要考虑溶解态无机磷的贡献,而且需要重视PP和DOP负荷,控制滇池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需要考虑不同河流不同形态磷负荷组成及月变化差异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入湖河流 磷负荷 时空变化 贡献
下载PDF
滇池北岸入湖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泉 李跃勋 +2 位作者 何佳 徐晓梅 吴献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4,共4页
文章采用WPI水污染指数法评价滇池北岸各片区河道的水质,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旱季和雨季各片区河道WPI指数变化趋势的相关度。结果表明:1988-2001年滇池北岸河道水质污染主要为减轻的趋势;2001-2007年随... 文章采用WPI水污染指数法评价滇池北岸各片区河道的水质,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旱季和雨季各片区河道WPI指数变化趋势的相关度。结果表明:1988-2001年滇池北岸河道水质污染主要为减轻的趋势;2001-2007年随着昆明市的大规模扩张,其加重趋势非常明显;2007-2009年,随着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大规模开展,又主要表现为减轻趋势,且旱季水质污染减轻的趋势比雨季明显,在纳入统计的5个片区河道中,旱季有4个片区河道水质好转,雨季有3个片区河道水质好转。这是由于2007-2009年间开展的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主要针对点源污染控制。此外,由于面源污染特征在5个片区中的4个片区都非常相似,雨季各片区河道WPI指数变化趋势的相关度比旱季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入湖河流 水质污染指数(WPI) 水质变化趋势
下载PDF
2000~2009年太湖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钱磊 陈方 高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1-43,172,共4页
为了解太湖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变化趋势,基于2000~2009年主要入湖河道相应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陈东港桥段、漕桥黄埝桥段和塘桥站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和氨氮等水质参数及流量调节的浓度变化趋势... 为了解太湖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变化趋势,基于2000~2009年主要入湖河道相应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陈东港桥段、漕桥黄埝桥段和塘桥站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和氨氮等水质参数及流量调节的浓度变化趋势,并根据水质分析结果获得了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为该区域面源污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 太湖 入湖河道 水质 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