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主体性及其激活 被引量:9
1
作者 罗建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6,共10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劳动过程中主体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在新价值产生和剩余价值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借此分析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逻辑的逐利本质和无产阶级摆脱剥削命运的出路,但对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如何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劳动过程中主体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在新价值产生和剩余价值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借此分析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逻辑的逐利本质和无产阶级摆脱剥削命运的出路,但对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如何彰显和激活,如何才能提高劳动者的主体性价值效应等问题并未进行分析,因而留下了研究的空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复杂的生产方式中,资本逻辑的作用和影响不可或缺。要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主体性的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劳动修复和资本修复体系建构,让劳动者主体性与资本逻辑伴生伴存,促进广大劳动者体面劳动、自由劳动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过程 劳动者主体性 劳动效应 社会主义劳动修复
下载PDF
更好的营养会促进农民的劳动参与吗?——基于CHNS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大川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8,共9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的面板数据,使用Logit模型,从热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营养对我国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及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营养对农民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具有...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的面板数据,使用Logit模型,从热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营养对我国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及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营养对农民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具有正向影响,脂肪摄入则具有负面影响;营养对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存在性别、年龄和时间差异,对女性农民的影响要高于男性农民,对老年农民的影响要高于中青年农民;热量、脂肪和蛋白质摄入的影响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强,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影响则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扩大农民的劳动参与率应从改善农民的营养水平和营养结构入手,并且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特征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农民 劳动参与 营养效率 劳动效率 健康状况 热量 主要营养素 CHNS数据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2020年全国10省份农户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杜鑫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15,共12页
在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的农户数据,在综合考虑劳动力转移对家庭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损失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情况下,考察了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及异地转移... 在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的农户数据,在综合考虑劳动力转移对家庭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损失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情况下,考察了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及异地转移虽然由于减少了农户粮食生产劳动投入而对其粮食产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这种不利影响却由粮食生产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得到较大程度的补偿,最终使得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粮食产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大,这或许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但全国粮食总产量依然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原因之一。上述研究结论的一个潜在政策含义就是,未来持续推进城市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并不必然伴之以粮食产出水平的显著下降。当然,在此发展过程中,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来抵消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确保粮食供应稳定也属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粮食生产 劳动力损失效应 收入效应
下载PDF
Foley尿管低位小水囊与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孕晚期引产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范瑞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22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Foley尿管低位小水囊与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孕晚期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自愿在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引产的孕晚期初产妇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1例。观察组采取米索前列醇引产... 目的比较Foley尿管低位小水囊与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孕晚期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自愿在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引产的孕晚期初产妇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1例。观察组采取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采取Foley尿管小水囊引产。观察两组引产效果、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引产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胎膜早破、排尿不畅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阴道分娩、宫缩过频发生率(77.05%、13.11%)较高,宫颈出血发生率(0.0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oley尿管低位小水囊、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孕晚期引产中促宫颈成熟效果好,引产成功率高,其中米索前列醇可减少宫颈出血率及剖宫产率,但可诱发宫缩过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引产 Foley尿管低位小水囊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 引产效果 促宫颈成熟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失业情况、失业率修正及就业保障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学良 宋炳妮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7-96,共10页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的就业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各国的劳动参与率在疫情中普遍出现明显下滑和附加性劳动力效应失效,使得本次疫情中的失业率统计对失业的真实程度严重低估。通过中国与部分国家疫情期间的失业情况比较,本研究发现...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的就业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各国的劳动参与率在疫情中普遍出现明显下滑和附加性劳动力效应失效,使得本次疫情中的失业率统计对失业的真实程度严重低估。通过中国与部分国家疫情期间的失业情况比较,本研究发现:政府的保就业政策、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疫情的成功应对是我国就业情况在如此严重的疫情冲击下总体保持平稳的主要原因,而对"抗疫情"和"保经济"的关系理解和处理的不同是国家间疫情应对效果差异的思想根源之一。后疫情时期,我国结构性就业压力较大,本研究建议:保就业仍是首要任务,需加强对失业的监测统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模式的劳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劳动参与率 附加性劳动力效应 失业率 劳动保障
下载PDF
Cook宫颈球囊与催产素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罗自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5期100-101,共2页
目的分析和评估Cook宫颈球囊与催产素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方法 155例待产孕妇均出现引产指征,且均为单胎头位。根据引产方法不同分为A组(79例)和B组(76例)。A组产妇给予Cook宫颈球囊引产,B组产妇给予催产素引产。对比两组产... 目的分析和评估Cook宫颈球囊与催产素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方法 155例待产孕妇均出现引产指征,且均为单胎头位。根据引产方法不同分为A组(79例)和B组(76例)。A组产妇给予Cook宫颈球囊引产,B组产妇给予催产素引产。对比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与分娩情况。结果 A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7.47%高于B组的8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临产时间(10.82±2.21)h短于B组(22.84±3.15)h、总产程(7.25±1.55)h短于B组(10.63±7.24)h,引产成功率为93.67%高于B组的82.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催产素相比,Cook宫颈球囊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和分娩结局更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宫颈球囊 催产素 促宫颈成熟 引产效果
下载PDF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进宫颈成熟和引产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杨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8期46-47,50,共3页
观察子宫颈扩张球囊对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的临床效果。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并存在引产指征的60例孕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产妇。常规组产妇采用缩宫素,实验组产妇采... 观察子宫颈扩张球囊对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的临床效果。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并存在引产指征的60例孕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产妇。常规组产妇采用缩宫素,实验组产妇采用子宫颈扩张球囊,统计对比两组产妇的宫颈成熟效果和引产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宫颈成熟指标、引产开始时间以及分娩方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足月妊娠产妇借助子宫颈扩张球囊促进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成功率较高,引产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扩张球囊 足月妊娠产妇 宫颈成熟 引产效果
下载PDF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文兰 吴朝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8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引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静滴缩宫素...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绍兴市柯桥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引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静滴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Bishop宫颈评分[(7.31±0.56)分]和宫颈成熟有效率(98.39%)均高于对照组[(6.34±0.29)分、8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69,χ^(2)=9.834,均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38.71%,24/62)高于对照组(9.43%,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6,P<0.05)。与分娩前相比,两组分娩后血清皮质醇(CORT)、儿茶酚胺(CA)及谷氨酸(GLU)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血清CORT[(56.29±2.83)μg/L]、CA[(214.62±40.59)ng/L]及GLU[(5.22±0.54)m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5.38±2.41)μg/L、(247.73±41.02)ng/L及(7.48±0.6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370、4.339及21.073,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诱发临产时间[(11.84±0.51)h]、第一产程[潜伏期:(4.11±0.71)h,活跃期:(1.03±0.29)h]、第二产程[(0.56±0.09)h]、总产程[(6.34±2.83)h]及住院时间[(3.84±1.52)d]均低于对照组[(18.59±0.42)h、(6.73±1.28)h、(3.21±0.95)h、(0.83±0.18)h、(11.05±1.58)h及(7.79±1.8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651、13.825、17.168、10.393、10.762及12.606,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3%)低于对照组(3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37,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静脉滴引产能够有效提升引产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扩张球囊 催产素 引产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产程中镇痛分娩与无镇痛分娩的试产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钟桂花 陈锦明 韦敏玲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0期1399-1400,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产程中镇痛分娩与无镇痛分娩的试产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行镇痛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无镇痛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疼痛程度、试产分娩成功率,分析试产失败原因... 目的分析比较产程中镇痛分娩与无镇痛分娩的试产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行镇痛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无镇痛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疼痛程度、试产分娩成功率,分析试产失败原因,记录试产失败转行剖宫产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催产素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分娩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试产成功46例,成功率为92%;4例试产失败,其中活跃期停滞及产程延长各2例。对照组试产成功40例,成功率为80%;10例试产失败,其中胎儿窘迫4例,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产程延长各2例。两组试产失败后转行剖宫产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催产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痛分娩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可降低因活跃期停滞、产程延长、胎儿窘迫、胎方位异常等原因造成的试产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分娩 无镇痛分娩 试产效果 失败原因
下载PDF
引产汤联合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飙 刘银燕 张小花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12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引产汤与COOK球囊的联合使用对足月妊娠低宫颈(TPLC)评分促宫颈的成熟以及引产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入住我院的200例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产妇,产妇自愿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116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 目的:研究引产汤与COOK球囊的联合使用对足月妊娠低宫颈(TPLC)评分促宫颈的成熟以及引产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入住我院的200例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产妇,产妇自愿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116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静脉滴缩宫素来促进宫颈的成熟引产;观察组产妇84例,观察组的产妇给予引产汤与COOK球囊联合使用促进宫颈的成熟引产,分别比较2组患者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临产的时间、24h分娩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是98.81%,对照组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是81.0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的分娩率是89.29%,对照组24h的分娩率是66.38%,观察组24h的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临产的时间是6.48±2.10h,对照组产妇临产的时间是8.95±2.48h,观察组产妇临产的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是1.19%,对照组剖宫产率是18.10%,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给予引产汤与COOK球囊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24h的分娩率;降低临产的时间以及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汤 COOK球囊 足月妊娠低宫颈 引产效果 宫颈成熟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转型对出口隐含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1
作者 金晓梅 赵瑞丽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2,共9页
工业智能化转型正在推动新一轮绿色贸易革命。利用各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探究了工业智能化转型对出口隐含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工业智能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出口隐含碳强度;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工业智能化转型主要通过规模效应、... 工业智能化转型正在推动新一轮绿色贸易革命。利用各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探究了工业智能化转型对出口隐含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工业智能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出口隐含碳强度;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工业智能化转型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价值链分工效应三个渠道影响出口隐含碳强度,且工业智能化转型通过规模效应对出口隐含碳的作用机制呈“倒U型”。分行业、分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中低技术制造业和高耗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降低出口隐含碳排放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受工业智能化发展阶段和贸易发展目标限制,对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显著。研究对于中国充分利用工业智能化转型促进外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出口隐含碳 价值链分工效应 贸易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金融开放对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开放序列与影响渠道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明 曾春燕 林小玲 《金融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23-34,共12页
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开放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理论机理,然后结合金融及其开放序列数据和微观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产品质量的视角探究了金融及其开放序列对制造业出口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及其开放序列显著促进了... 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开放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理论机理,然后结合金融及其开放序列数据和微观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产品质量的视角探究了金融及其开放序列对制造业出口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及其开放序列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分工效应及资源再配置效应是金融开放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效应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分工效应 资源再配置效应 出口产品质量
下载PDF
“营改增”促进了我国工业绿色增长吗?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繁华 范瀚文 曾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9,共7页
"营改增"的最初目的在于促进服务业发展,但由于工业需要购入较多的生产性服务,因此工业同样受益于"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这有利于低碳、清洁、高效的先进生产技术扩散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为工业绿色增长... "营改增"的最初目的在于促进服务业发展,但由于工业需要购入较多的生产性服务,因此工业同样受益于"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这有利于低碳、清洁、高效的先进生产技术扩散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为工业绿色增长创造了条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倍差法检验"营改增"对我国工业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营改增"改革不仅促进了我国工业的低碳增长,还促进了清洁增长。"营改增"对工业低碳、清洁增长的促进作用与当地工业高端技术产业所占比例有关,比例越高则"营改增"的促进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绿色增长 低碳增长 清洁增长 减税效应 分工效应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用于孕中期药物引产效果及对子宫复旧影响
14
作者 赵红霞 王惠 +1 位作者 吴平易 杨晓红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554-2558,共5页
目的:分析少腹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对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拟中期妊娠引产者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观察组给予... 目的:分析少腹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对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拟中期妊娠引产者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观察组给予少腹逐瘀汤,对比两组引产效果、炎症因子、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引产结局、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23.57±3.86 h)、胚胎娩出时间(4.76±0.96 d)及阴道流血停止时间(5.95±0.81 d)均短于对照组(30.30±4.03 h、5.56±1.19 d、9.20±1.25 d),引产后1 d、3 d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引产后7d及月经复潮后7d子宫内膜厚度(7.24±1.04mm、8.34±2.15mm)高于对照组(6.02±0.87mm、6.55±1.59mm),月经复潮时间(36.90±3.03d)短于对照组(44.65±3.27d),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5.0%)(均P<0.05),完全引产率(72.5%)与对照组(50.0%)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少腹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中期引产可缩短蜕膜脱落时间,流产后恢复较快,利于子宫内膜修复,且可缓解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中期引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少腹逐瘀汤 引产效果 子宫恢复 月经复潮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格局及其耦合关系 被引量:45
15
作者 戈大专 龙花楼 +1 位作者 张英男 屠爽爽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3-1077,共15页
本文构建了中国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模式,初步探讨了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比重变化的耦合过程。利用全国1991年、2000年和2010年3期分县截面数据,分别建立了粮劳弹性系数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效应系数用以分析中国... 本文构建了中国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模式,初步探讨了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比重变化的耦合过程。利用全国1991年、2000年和2010年3期分县截面数据,分别建立了粮劳弹性系数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效应系数用以分析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中国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呈现多样化并存的格局,1991-2010年中国县域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而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劳动力数量增加而粮食产量也增加和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同时粮食产量也减少的县域数量占县域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8.85%、29.11%和19.74%;3种耦合类型分别集中于传统农区、西部欠发达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东南沿海农业快速转型区。(2)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耦合曲线呈现阶梯式波动变化,且二者耦合关系的离散趋势不断加强。(3)粮劳弹性系数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效应系数的变化表明农业劳动力变化在促进粮食增产中的作用在不断下降。(4)"胡焕庸线"是中国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耦合特征的重要分界线,塑造了二者耦合格局的主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农业劳动力 粮劳弹性系数 农业劳动力转移效应系数 胡焕庸线 耦合关系
原文传递
规模经济、多重激励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福建省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 经验总结 被引量:44
16
作者 黄颖 温铁军 +1 位作者 范水生 罗加铃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9-509,共11页
运用分工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森林生态银行”实现生态转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机制。分散的小规模林业经营模式存在5个问题:经营效率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生态转型问题、流动性约束问题和产业跃迁问题。与小规模林... 运用分工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森林生态银行”实现生态转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机制。分散的小规模林业经营模式存在5个问题:经营效率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生态转型问题、流动性约束问题和产业跃迁问题。与小规模林业经营模式相比,“森林生态银行”具备分工经济和多重激励的可能。“森林生态银行”依托分工经济破解小规模林农的经营效率问题、交易成本问题,并在内部实行多重激励,破解生态转型问题、流动性约束问题、产业跃迁问题,最终实现生态转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因此,提出完善“森林生态银行”的金融工具属性、加快生态资本深化、促进投资端项目落地、完善收益分配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银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规模效应 分工经济 资产证券化
下载PDF
社会网络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吗 被引量:37
17
作者 南永清 臧旭恒 蔡海亚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5,共15页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类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较于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依托"邮电通讯"形成的关系网络对农户消费具有更大的作用,...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类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较于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依托"邮电通讯"形成的关系网络对农户消费具有更大的作用,反映了当前农村社会网络结构演变的趋势特征。社会网络的消费效应传导路径显示,社会网络通过非正规金融融资和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消费发挥了正向促进作用,但其通过收入分配产生的消费效应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农村居民消费 异质性消费 非正规金融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 劳动力流动效应
原文传递
城区人口密度、厚劳动力市场与开发区企业生产率 被引量:35
18
作者 杨本建 黄海珊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96,共19页
城区—开发区互动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现有的文献多关注这一互动发展模式中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对城区的影响。不同于这些文献,本文关注城区人口密度对开发区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借鉴现有的空间均衡理论和地方化劳动力市场... 城区—开发区互动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现有的文献多关注这一互动发展模式中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对城区的影响。不同于这些文献,本文关注城区人口密度对开发区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借鉴现有的空间均衡理论和地方化劳动力市场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区人口密度影响开发区企业生产率的U型假说。运用2003—2007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很好地证实了这一假说,即在人口密度小于8800人/平方公里时,城区与开发区发展呈现竞争关系,城区人口密度增加对开发区企业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当人口密度大于8800人/平方公里时,城区与开发区呈现协同发展关系,城区人口密度增加对开发区企业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厚的劳动力市场带来的企业与劳动力匹配和对新企业进入的影响,是城区人口密度影响开发区企业生产率的主要机制;城区与开发区的这种竞争或协同发展关系只存在于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就业人数小于100人的企业中;新企业进入开发区后需要花费3年的时间成本适应,才能获取城区的溢出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开发区与城区协同发展需要以一定的城区人口密度作为条件,这对于当前各地区推进城镇化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密度 厚劳动力市场效应 开发区 企业生产率
原文传递
1978-2014年中国劳动配置效应的分离与实证 被引量:33
19
作者 郝大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9,共14页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流动和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但贡献多大,鲜有连续性的实证研究,主要原因是劳动配置效应的核算方法存在较大不足。本文提出利用指数的增量分析方法,从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流动和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但贡献多大,鲜有连续性的实证研究,主要原因是劳动配置效应的核算方法存在较大不足。本文提出利用指数的增量分析方法,从经济增长中直接分离劳动配置效应,从而在经济增长的框架中对劳动配置效应进行直接分析。本文以此方法计算了1978—2014年中国各时期各年度的劳动配置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和转移是改革以来特别是1978—1987年、1992—1998年、2003—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并且未来10年仍有较大潜力,2025年后劳动配置效应将逐渐衰减,并有可能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配置效应 指数的增量分析 增长核算
原文传递
数字金融对劳动力错配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 被引量:31
20
作者 孙焱林 李格 汪小愉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6,138,共11页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构建数字金融通过劳动力池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影响劳动力错配的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将北京大学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2011-2016年中国279个地级市数据相匹配,采用加入工具变量的面板回归模型,实...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构建数字金融通过劳动力池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影响劳动力错配的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将北京大学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2011-2016年中国279个地级市数据相匹配,采用加入工具变量的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劳动力错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改善劳动力错配,并且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这三个子指标也都显著改善劳动力错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劳动力错配的改善效果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城市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更强、在中西部地区改善效果更为显著,这也证实了数字金融的普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劳动力错配 劳动力池效应 人力资本效应 异质性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