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81
1
作者 孔祥智 何安华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3,共9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为: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和降低成本、为非农产业提供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粗略估算,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仅通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为: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和降低成本、为非农产业提供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粗略估算,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仅通过这三种方式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至少17.3万亿元。为回报农民,应进一步具体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国家建设 资本贡献 劳动力贡献 土地贡献
原文传递
构建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潜 林子筱 郑博匀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4,共11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的共同富裕社会是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而维护劳动正义是构建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的关键。在马克思劳动正义观视阈下,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占有是实...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的共同富裕社会是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而维护劳动正义是构建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的关键。在马克思劳动正义观视阈下,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占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劳动过程的正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劳动成果分配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规定。然而,构建以劳动贡献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面临资本逻辑下的思想束缚、数字经济下的正义阻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制度制约等多维困境。以马克思的劳动正义观为指引,以批判性视野构建劳动正义的价值共识,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正义再塑,完善财富积累机制,着力构建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劳动贡献 劳动正义 马克思
下载PDF
合理调节初次分配是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中心环节 被引量:5
3
作者 闻潜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8,共4页
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应相互适应。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已有明显上升,居民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二者之间不适应、不协调的现象依然存在。怎样促进居民收入迅速增长,仍然是宏观调控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看... 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应相互适应。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已有明显上升,居民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二者之间不适应、不协调的现象依然存在。怎样促进居民收入迅速增长,仍然是宏观调控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居民收入增长主要依存于初次分配,而合理调节初次分配,则是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的中心环节。所谓合理调节,是指既要科学地选择调节初次分配的重点,又要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调节初次分配的原则和尺度,还要关注协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初次分配 再分配 劳动贡献 劳动报酬
下载PDF
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产权理论——兼评放弃劳动价值论的产权理论观点 被引量:3
4
作者 裴小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8,共6页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种从人们之间的劳动贡献关系入手研究产权关系的理论。它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为我们从理论上说明市场经济中各种产权关系的合理性,提供了一种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依据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产权理论,在寻求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种从人们之间的劳动贡献关系入手研究产权关系的理论。它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为我们从理论上说明市场经济中各种产权关系的合理性,提供了一种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依据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产权理论,在寻求产权清晰的过程中,应优先保护按劳动贡献形成的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科斯定理 劳动贡献 产权理论
下载PDF
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
5
作者 裴小革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8,共8页
财富生产是收入分配的基础,劳动者是财富的生产者,也应该是财富的享有者,劳动贡献是否得到有效奖励应是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在对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关系的研究中,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 财富生产是收入分配的基础,劳动者是财富的生产者,也应该是财富的享有者,劳动贡献是否得到有效奖励应是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在对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关系的研究中,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财富生产 劳动贡献 非劳动生产要素
下载PDF
试论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6
作者 张坚民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34,共3页
收入分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收入分配与生产要素有密切的关系,劳动要素是一种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要素的特点要求劳动要素不仅应获得价值补偿,还应获得剩余索取权,这必将极大地激发劳动生产要素的活... 收入分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收入分配与生产要素有密切的关系,劳动要素是一种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要素的特点要求劳动要素不仅应获得价值补偿,还应获得剩余索取权,这必将极大地激发劳动生产要素的活力,提高劳动者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要素 收入分配 剩余索取权 价值补偿
下载PDF
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共3页
  针对我国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提出“三农”问题、国家水安全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并进一步说明了水利与“三农”的关系,水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   针对我国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提出“三农”问题、国家水安全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并进一步说明了水利与“三农”的关系,水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水利如何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需要、肩负起“水利是农业命脉”的责任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扬弃”的观点和方法,提出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农村税费改革中将被取消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简称“两工”)的由来与历史作用;第三,指出了取消“两工”后农村水利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从内外因、主客观上进行了分析;阐明了问题的因果关系,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劳动积累工政策、投入政策、组织实施政策、管理工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费改革 农村水利 劳动积累工 义务工
下载PDF
山东省人口红利的过程判断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承强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2期50-54,共5页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下降初始时间与速度的不同步,后者先于前者发生。会形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学家称这段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demo-graphic...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下降初始时间与速度的不同步,后者先于前者发生。会形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学家称这段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本文根据人口类型划分标准对山东省及其区域人口红利进行了过程判断,并通过计算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劳动贡献率来显示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了充分实现山东省人口红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人口负债 劳动贡献率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Douglas生产函数的广西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丽棉 黄基廷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14-320,共7页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1995年至2012年广西经济发展模型,利用R统计软件求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81和0.19,再利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求出资本投入、劳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1.8...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1995年至2012年广西经济发展模型,利用R统计软件求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81和0.19,再利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求出资本投入、劳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1.8%、1.5%、-43.3%,这三个因素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8百分点、0.2百分点和-4.8百分点.表明了资本投入是广西近十几年来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有限,广西的经济还是处于粗放投入型的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贡献率 劳动贡献率 资本贡献率
原文传递
三次产业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邬雪芬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年第6期91-93,共3页
本文通过浙江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贡献率及劳动就业弹性的动静态指标的测算,对浙江三次产业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浙江的第二产业劳动力效率要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结论,提出浙江应继续以发展第二产业为战略重点,以第... 本文通过浙江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贡献率及劳动就业弹性的动静态指标的测算,对浙江三次产业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浙江的第二产业劳动力效率要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结论,提出浙江应继续以发展第二产业为战略重点,以第二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配置 劳动贡献率 就业弹性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知识经济下企业分配制度的转变与运作
11
作者 周丽媛 《辽宁财专学报》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知识、科技、创造力及其劳动者——人力资源 ,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其中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本与劳动力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地区经济的繁荣也不再...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知识、科技、创造力及其劳动者——人力资源 ,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其中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本与劳动力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地区经济的繁荣也不再仅仅取决于物质资源以及资本的多寡 ,而是转向人才优劣、人力资源的竞争 ,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本的占有质量和数量。而决定企业人力资源的获得与拥有及有效使用的驱动力则受制于企业的利益均衡分配和个人收入回报。正因如此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看到了“十万年薪的教授”、“百万年薪的高层经理”以及获“6 0 0 (6 6 8.85万元 )万元技术股重奖的中国科技大学的六名学子”等现象。这种重视人力资源、重奖管理人才与科技人才的做法无疑为我国现行的劳动者收益分配制度注入了一股活力。但是如何科学的计量人力资源 ,有效地改变目前单一的工资收入形式 ,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地结合起来 ,则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人力资源 知识经济 企业 分配制度 会计处理 价值计量
下载PDF
转型时期中国种植业“人—畜—机”投入成本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吴晓涛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1期9-13,共5页
转型时期,中国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人工成本、畜力和农业装备投入贡献率有较大差异。粮食作物生产中机械装备替代畜力和人力的趋势十分明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 转型时期,中国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人工成本、畜力和农业装备投入贡献率有较大差异。粮食作物生产中机械装备替代畜力和人力的趋势十分明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种植业 因素分析法 劳动投入贡献率 畜力投入贡献率 农业装备投入贡献率
下载PDF
论我国职工持股制的确立及其完善
13
作者 郝晶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3,32,共4页
职工持股制是一种彰显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相对独立人格并促进劳动者财富增长的法律制度,其为实现公司对职工的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具体途径,对实现职工的人力资本价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意义重大。对于职工持股制,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建... 职工持股制是一种彰显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相对独立人格并促进劳动者财富增长的法律制度,其为实现公司对职工的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具体途径,对实现职工的人力资本价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意义重大。对于职工持股制,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建议立法采取宜"疏"不宜"堵"的精神,对持股职工的资格、资金来源以及运行方式等相关内容加以完善,注重职工持股制度的整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持股 劳务出资 人力资本 利益相关者 制度完善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力贡献分配
14
作者 彭腾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2-25,共4页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是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和逻辑起点。我国现阶段根本不具备马克思所讲的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表述的是与马克思不同的内涵,其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即按劳动力贡献分配。在我...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是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和逻辑起点。我国现阶段根本不具备马克思所讲的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表述的是与马克思不同的内涵,其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即按劳动力贡献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客观经济条件决定了我们还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动力贡献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