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药理作用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
作者 张凤玲 唐永 张景梅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4-86,共3页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苦参素 )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病毒、抗炎、抗肿瘤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镇痛解热降温和强心、降压、抗心率失常等作用。各类制剂的研究开发已被广泛用于临床。
关键词 苦参素 苦参碱 制剂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各型湿疹 被引量:41
2
作者 沈志鸿 吴伊旋 毛维翰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3-474,共2页
目的 :探索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各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各型湿疹病人 10 4人 ,分为苦参素组 62例和葡萄糖酸钙对照组 4 2例 ,分别用苦参素注射液 2 0 0mg ,im ,bid和 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 ,维生素C 1.0 g ,2 5%葡萄糖注... 目的 :探索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各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各型湿疹病人 10 4人 ,分为苦参素组 62例和葡萄糖酸钙对照组 4 2例 ,分别用苦参素注射液 2 0 0mg ,im ,bid和 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 ,维生素C 1.0 g ,2 5%葡萄糖注射液 2 0mL ,iv ,qd ;2组均以 10d为一个疗程 (各 1~3疗程 )。结果 :经 1~ 3个疗程治疗显示苦参素组的总有效率为 87% ,葡萄糖酸钙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1% (P >0 .0 5) ,2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但以 2组显效率 (痊愈 +显效 )比较 ,则分别为 66%和 4 3% ,2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苦参素注射液对急性、亚急性湿疹的总有效率为 94 % ,慢性湿疹的总有效率为 79%。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1) ,从显效率比较 ,急性、亚急性组明显高于慢性。 (P <0 .0 1)。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对各型湿疹均有较好的疗效 ,对急性、亚急性湿疹的疗效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注射液 湿疹 中医药疗法 疗效
下载PDF
苦参杀虫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郑永权 姚建仁 +1 位作者 邵向东 MuraleeNair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91-93,共3页
Two compounds with strongly insecticidal and fungicidal activity, Kurarinone and Sophoraflavanone G , were isolated from Sophora flavescens Ait under the direction of bioassay, and comfirmed by UV, IR, MS and NMR. The... Two compounds with strongly insecticidal and fungicidal activity, Kurarinone and Sophoraflavanone G , were isolated from Sophora flavescens Ait under the direction of bioassay, and comfirmed by UV, IR, MS and NMR.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flavonoids from Sophora flavescens Ait was first reported here. The study of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indicated that the methylation of 5-hydroxy on the phenyl ring would decrease the insecticidal and fungicidal activity of flavon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苦参酮 槐属二氢黄酮G 杀虫作用 抑菌作用 农药 成分
下载PDF
苦参素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雅妮 王四旺 +1 位作者 谢艳华 康廷国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研究苦参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观察苦参素对S3 7荷瘤小鼠的瘤重、体重和血液中白细胞及红细胞数目的影响 ,研究苦参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苦参素对S3 7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不明显 ,但对保持小鼠体重有明显作用 ,... 目的 :研究苦参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观察苦参素对S3 7荷瘤小鼠的瘤重、体重和血液中白细胞及红细胞数目的影响 ,研究苦参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苦参素对S3 7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不明显 ,但对保持小鼠体重有明显作用 ,同时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数目也有升高趋势。结论 :苦参素对S3 7瘤株不甚敏感 ,但有保持小鼠体重及升高外周血细胞数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荷瘤小鼠 抗肿瘤作用 血象 升高血细胞数目
下载PDF
苦参总黄酮抗菌提取物中7种黄酮成分的结构鉴定及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志欣 李霞 +4 位作者 刘明玉 张文君 单柏松 宋春晓 邓伟哲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169-2174,共6页
目的明确苦参总黄酮抗菌活性的化学成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7种黄酮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硅胶柱、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综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HPLC同时测定7种黄酮成分,采用DikmaC18色谱枉,甲醇-... 目的明确苦参总黄酮抗菌活性的化学成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7种黄酮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硅胶柱、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综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HPLC同时测定7种黄酮成分,采用DikmaC18色谱枉,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结果从苦参总黄酮抗菌提取物中分离鉴定7个化合物,分别为苦参啶(1)、槐属二氢黄酮G(2)、苦参酮(3)、异脱水淫羊藿素(4)、异黄腐醇(5)、芒柄花素(6)和三叶豆紫檀苷(7)。上述7种成分依次在质量浓度8.70—87.00、44.25~442.50、128.10~1281.00、9.40~94.00、48.40~484.00、14.20-142.00、25.70—257.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均大于0.9990,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其中,苦参酮、异黄腐醇、槐属二氢黄酮G含量相对高,分别占提取物的(16.24±0.02)%、(7.60±0.02)%、(6.59±0.03)%。结论苦参总黄酮抗菌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是苦参酮、异黄腐醇、槐属二氢黄酮G等。所建立的HPLC测定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苦参总黄酮中7种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总黄酮 苦参酮 槐属二氢黄酮G 抗菌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苦参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志欣 王海威 +4 位作者 张文君 谢国梁 王祺茹 冯宇飞 王艳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6-951,共6页
目的优化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总黄酮含有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以80%乙醇、甲醇、乙酸乙酯和文献方法提取苦参,分别采用苦参酮盐酸-镁粉反应、槐属二氢黄酮G盐酸-镁粉反应、苦参酮紫外分光光度、槐属二氢黄酮G紫外分光光度测... 目的优化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总黄酮含有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以80%乙醇、甲醇、乙酸乙酯和文献方法提取苦参,分别采用苦参酮盐酸-镁粉反应、槐属二氢黄酮G盐酸-镁粉反应、苦参酮紫外分光光度、槐属二氢黄酮G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总黄酮含有量(以苦参酮和槐属二氢黄酮G为对照),HPLC法同时测定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异黄腐醇含有量。以反应时间、镁粉加入量、浓盐酸加入量为影响因素,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吸光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显色条件。再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结合LSD法优化测定方法。结果最佳显色条件为反应时间60 min,镁粉加入量250 mg,浓盐酸加入量3.5 m L。主效应A(4种测定方法)和主效应B(4种提取方法)对总黄酮含有量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苦参酮盐酸-镁粉显色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与HPLC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最好。同时,乙酸乙酯提取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种提取方法 (P<0.001)。结论乙酸乙酯提取苦参后,以苦参酮为对照品的盐酸-镁粉反应更适合测定其总黄酮含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总黄酮 苦参酮 槐属二氢黄酮G 盐酸-镁粉反应 紫外分光光度 双因素方差分析 LSD
下载PDF
苦参素治疗α干扰素致白细胞降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瑛 尹雪艳 王晓 《大理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α- IFN治疗病毒性肝炎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单盲法选择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α- IFN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的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30例。实验组用苦参素 0. 4g肌肉注射, 1...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α- IFN治疗病毒性肝炎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单盲法选择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α- IFN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的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30例。实验组用苦参素 0. 4g肌肉注射, 1次/日, 2w一疗程,对照组用鲨肝醇、肌苷、利血生等口服。两组病例在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结束时每周复查 1次血象,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及血小板上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苦参素升白细胞和血小板有效率 100%,对照组分别为 43. 4%和 44. 4%。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1)。 结 论 : 苦 参 素 对 治 疗 性 α - IFN所 致 白 细 胞 、 血 小 板 下 降 有 很 好 的 疗 效 , 值 得 推 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Α干扰素 药物不良反应 白细胞降低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闪海霞 范崇桂 +2 位作者 霍丽亚 张怀宏 翟玉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67-2269,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与苦参素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对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病毒肝炎患者1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 目的探讨干扰素α与苦参素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对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病毒肝炎患者1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治疗,研究组给予干扰素α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以及免疫学细胞水平;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完全应答率5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6%(P<0.05);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ALT和AST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A、Ⅳ-C、PCⅢ和LN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_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CD_4^+和NK细胞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与苦参素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纤维化和免疫功能,提高完全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苦参素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纤维化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与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傅金满 张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77-1779,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对肝纤维化与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将52例慢性乙肝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苦参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对肝纤维化与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将52例慢性乙肝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苦参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改善、HBeAg、HBsAg以及HBV-DNA阴转、CD4+、CD8+以及NK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HBeAg、HBsAg以及HBV-DNA阴转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CD4+T及NK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8+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CD4+/CD8+比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配伍合理,疗效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纤维化以及细胞免疫状态,减轻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苦参素 干扰素 肝纤维化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潘正顺 余琼华 +1 位作者 严鸿 张阳宝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1b(interferon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在常规保肝治疗(D组)基础上,A组加用苦参素联合IFNα-1b治疗;B组加用...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1b(interferon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在常规保肝治疗(D组)基础上,A组加用苦参素联合IFNα-1b治疗;B组加用干扰素α-1b;C组加用苦参素,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放射免疫法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血清TGF-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指标变化及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等进行了观察。结果治疗后A组组织学肝纤维化程度计分、肝组织TGF-β的表达及血清TGF-β、HA、LN、Ⅳ-C、PCⅢ及HBeAg、HBVDNA转阴率等指标值均显著下降,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肝组织TGF-β转阴率的表达与肝脏纤维化的动态变化一致,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苦参素联合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干扰素Α-1B 慢性乙型肝炎 转化生长因子β 保肝治疗 Ⅲ型前胶原(PCⅢ) 联合 临床研究 层粘连蛋白(LN) IFNα-1b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佳军 栾响 +1 位作者 仇世钦 丁印鲁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7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侵袭能力及乙酰肝素酶(HPSE)mRNA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SGC-7901细胞体外培养,以0.125、0.25和0.5mg/m l不同浓度苦参碱进行预处理48h后,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培养细胞HPSE mRNA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侵袭能力及乙酰肝素酶(HPSE)mRNA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SGC-7901细胞体外培养,以0.125、0.25和0.5mg/m l不同浓度苦参碱进行预处理48h后,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培养细胞HPSE mRNA表达的变化,应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及趋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苦参碱处理组SGC-7901细胞HPSE mRNA的表达和细胞黏附侵袭能力均受到明显的抑制(P<0.01),其抑制效应与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组间比较,P<0.01。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下调SGC-7901细胞HPSE mRNA的表达而显著抑制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乙酰肝素酶 苦参碱 肿瘤浸润
下载PDF
苦参抗水产病原哈氏弧菌活性物质的提取、鉴定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斯崖 郑慧芳 +3 位作者 张淼 蔡静 王鑫彤 郭雷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7,共9页
利用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从提取溶剂(蒸馏水、50%甲醇、甲醇、50%乙醇、乙醇)、乙醇浓度(60%~100%)、提取温度(60℃、70℃、80℃、90℃、100℃)、提取时间(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和... 利用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从提取溶剂(蒸馏水、50%甲醇、甲醇、50%乙醇、乙醇)、乙醇浓度(60%~100%)、提取温度(60℃、70℃、80℃、90℃、100℃)、提取时间(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和液料比等对抑菌活性的影响几方面优化苦参抗水产病原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活性物质(ASSF)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标准品比对技术,鉴定ASSF的抗菌活性化合物;从对哈氏弧菌的生长、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细胞壁的通透性等方面探讨ASSF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SSF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无水乙醇为溶剂,液料比30∶1 mL/g,提取温度79℃,提取146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物抑菌圈的实际值为(17.64±0.22)mm,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固态ASSF的得率为(21.17±0.91)%。鉴定出苦参酮是ASSF中的抗哈氏弧菌活性化合物。ASSF和苦参酮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 mg/mL和0.0625 mg/mL。ASSF对于哈维氏弧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细胞壁的通透性抑制细胞的增殖。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苦参酮在水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哈氏弧菌 抗菌活性 提取工艺 苦参酮
下载PDF
苦参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红宇 何晓峰 +3 位作者 邵菊芳 易艳 黄晓丽 刘晓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UUO及苦参素治疗组。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每天以苦参素100mg/kg腹腔注射。各...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UUO及苦参素治疗组。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每天以苦参素100mg/kg腹腔注射。各组于术后第7、14、21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分别检测大鼠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及24h尿蛋白定量。用PAS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用RT-PCR法测定肾组织TGF-β1及α-SMA mRNA水平。结果与UUO组比较,苦参素治疗组肾脏TGF-β1、Smad3、α-SMA及ColⅠ的表达明显减少,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也明显减轻。治疗组TGF-β1 mRNA及α-SMA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应时间点的UUO组。结论苦参素可下调TGF-β1、ColⅠ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下调Smad3的表达,从而干预Smad3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最终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下载PDF
苦参酮及降苦参酮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兴鑫 史婷婷 +5 位作者 穆健康 董金材 王曦 李凤娇 顾雯 俞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研究苦参酮和降苦参酮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缺氧/复氧组)、苦参酮及降苦参酮不同浓度给药组(30、60、120μg·mL-... 目的研究苦参酮和降苦参酮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缺氧/复氧组)、苦参酮及降苦参酮不同浓度给药组(30、60、120μg·mL-1),于缺氧/复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30、60、120μg·mL-1的受试化合物。采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漏出量,以及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定磷法检测细胞内ATP酶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苦参酮及降苦参酮(60、120μg·mL-1)均可显著降低缺氧/复氧后乳鼠心肌细胞LDH、CK漏出量(P <0.05,P <0.01),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P <0.05,P <0.01);均能显著降低MDA含量(P <0.05,P <0.01),提高SOD活性(P <0.05,P <0.01);并能显著提高ATP酶及ATP含量(P <0.05)。结论苦参酮及降苦参酮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化应激产物MDA,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SOD活性及改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酮 降苦参酮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苦参根中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龙国清 王东东 +3 位作者 胡高升 魏江春 王安华 贾景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8-984,共7页
目的研究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半制备型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评估了从苦参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1个化合... 目的研究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半制备型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评估了从苦参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1个化合物对人乳腺鳞状癌HCC1806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肺癌A549、H1299和H460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从苦参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3,3-dimethylallyl)isorhamnetin(1)、6-lavandulyl-7,4-dimethoxy-5,2-dihydroxylflavanone(2)、sophoraflavanone B(3)、5-methyl-sophoraflavanone B(4)、苦参酮(5)、苦参醇U(6)、去甲脱水淫羊藿黄素(7)、槐果碱(8)、9α-羟基槐果碱(9)、槐胺碱(10)、臭豆碱(11)、胡椒酸(12)、1-(4-ethylphenyl)-1,2-ethanediol(13)、丁香酸(14)、1,2,4-苯三酚(15)、阿魏酸(16)、羟苄基酒石酸(17)。其中化合物5对H1299和H460细胞的体外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2.6±1.2)、(13.6±0.5)μmol/L,其抑制效果强于阳性药顺铂。此外,化合物4对A549细胞和化合物5对MCF-7细胞的抑制效果与阳性药相当。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12~15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对H1299细胞和H460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苦参中的异戊烯基黄酮在抗肿瘤药物开发与应用上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抗肿瘤活性 苦参酮 异戊烯基黄酮 胡椒酸 丁香酸 8-(3 3-dimethylallyl)isorhamnetin
原文传递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周华 谭德明 +4 位作者 谢玉桃 鲁猛厚 谢建萍 刘国珍 汪玲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824-826,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苦参碱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以阿拓莫兰1.2g静脉滴注,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DNA和HBe...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苦参碱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以阿拓莫兰1.2g静脉滴注,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DNA和HBeAg,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HBV复制指标HBeAg滴度、HBVDNA拷贝数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复制指标HBeAg、HBVDNA的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设计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当归-苦参药对的提取工艺及不同比例配伍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蕊娇 张育龙 +1 位作者 董培良 韩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32-3642,共11页
目的 优化当归-苦参提取工艺并测定其不同配比的化学成分含量,研究不同配比药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 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当归苦参药对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HPLC法测定当归-苦参药对不同配比(1∶0、1... 目的 优化当归-苦参提取工艺并测定其不同配比的化学成分含量,研究不同配比药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 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当归苦参药对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HPLC法测定当归-苦参药对不同配比(1∶0、1∶1、1∶2、1∶3、2∶1、3∶1、0∶1)下的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藁本内酯、欧当归内酯A、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苦参酮11种成分的含量;利用酶标仪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再将药效学指标与化学成分含量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整合,通过化学和药效2个层面综合评价药对的最佳配比。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3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与当归-苦参0∶1比较,当归-苦参不同配比(1∶1、2∶1、3∶1)样品中随着当归比例的升高,苦参中6种成分提取量呈“U”型分布;与当归-苦参1∶0比较,当归-苦参不同配比(1∶1、1∶2、1∶3)样品中随着苦参比例的升高,当归中5种成分提取量亦呈“U”型分布。心肌缺血大鼠各治疗组中当归-苦参1∶2组疗效最明显,单味药组改善程度最不明显。结论 研究方法简单可行,通过化学层面和药效学角度分析两者不同配比的成分变化及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可为当归-苦参药对开发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新复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苦参 药对 HPLC BOX-BEHNKEN设计 主成分分析 急性心肌缺血 绿原酸 阿魏酸 洋川芎内酯I 藁本内酯 欧当归内酯A 槐果碱 苦参碱 氧化槐果碱 槐定碱 氧化苦参碱 苦参酮 药效学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艳琴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第10期577-579,共3页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凋亡的作用。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凋亡峰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苦参素1mg/mL、2mg/mL作用24h后,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凋亡的作用。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凋亡峰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苦参素1mg/mL、2mg/mL作用24h后,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cl-2表达量明显减少,Bax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有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与上调Bax和下调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流式细胞术 胃癌细胞 MGC-803 凋亡
下载PDF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所贤 贾杰 邱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评价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随机开放性应用苦参素(600mg/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69例,疗程3个月。疗效评价包括症状,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 苦参素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 目的 评价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随机开放性应用苦参素(600mg/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69例,疗程3个月。疗效评价包括症状,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 苦参素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对慢性乙肝病人HBV-DNA及 HBeAg的阴转率为 48.33%和 31.67%,结论 苦参素可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症状及肝功能,且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应用过程中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注射液 药物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临床症状 中药
下载PDF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伟 孙海涛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 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予以苦参素胶囊 0 .2g口服 ,3次 /日 ,3个月 ;或者予以苦参素注射液 10 0ml静滴 ,1次 /日 ,15天 ,后改苦参素胶囊 0 .2g口服 ,3次 /日 ,75天。观... 目的 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予以苦参素胶囊 0 .2g口服 ,3次 /日 ,3个月 ;或者予以苦参素注射液 10 0ml静滴 ,1次 /日 ,15天 ,后改苦参素胶囊 0 .2g口服 ,3次 /日 ,75天。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 ,HBV -M ,HBV -DNA ,及WBC变化。结果 肝功能复常率为 64 .9% ,HBeAg阴转率为 3 8.5 % ,HBV -DNA阴转率为 3 0 .8% ,WBC >4.0× 10 9由治疗前为 7例治疗后为 3 0例。结论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并提高机体免役状态 ,提高血清白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复制 HBV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