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魔芋低聚糖对小鼠血糖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杨艳燕 李小明 +2 位作者 李顺意 高尚 倪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 研究魔芋低聚糖对小鼠血糖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 5 %、15 %的葡萄糖溶液和同样浓度的魔芋低聚糖溶液为小鼠 ig,取血样测定多项生化指标。结果 高浓度葡萄糖可使小鼠血糖含量增高 ,而同样浓度的魔芋低聚糖未使血... 目的 研究魔芋低聚糖对小鼠血糖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 5 %、15 %的葡萄糖溶液和同样浓度的魔芋低聚糖溶液为小鼠 ig,取血样测定多项生化指标。结果 高浓度葡萄糖可使小鼠血糖含量增高 ,而同样浓度的魔芋低聚糖未使血糖含量发生明显变化 ,却使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明显升高 ,同时降低了过氧化脂质 (L PO)水平。结论 魔芋低聚糖不升高血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低聚糖 血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脂质 小鼠 中药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寡糖的制备、化学结构及对胰岛NO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秀敏 吕秀菊 +1 位作者 傅德贤 欧阳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1-745,共5页
魔芋精粉经 β 甘露聚糖酶酶解成寡糖后 ,用活性炭柱进行分离纯化 ,以不同浓度 (5 % ,10 % ,2 0 % )的乙醇洗脱 .研究不同洗脱组分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糖尿病模型的胰岛NO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 .发现 1mg ml以 5 %乙醇洗脱的寡糖可以... 魔芋精粉经 β 甘露聚糖酶酶解成寡糖后 ,用活性炭柱进行分离纯化 ,以不同浓度 (5 % ,10 % ,2 0 % )的乙醇洗脱 .研究不同洗脱组分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糖尿病模型的胰岛NO自由基释放量的影响 .发现 1mg ml以 5 %乙醇洗脱的寡糖可以使胰岛培养液中的NO自由基释放量平均下降2 5 4 % (P <0 0 5 ) ,0 1mg ml以 5 %乙醇洗脱的寡糖使NO自由基水平下降 2 0 % (P <0 0 5 ) .结果表明 ,5 %乙醇洗脱的魔芋寡糖对保护胰岛免受链脲佐菌素 (STZ)的破坏有一定的作用 .用凝胶色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等方法初步分析了 5 %乙醇洗脱的魔芋寡糖的化学结构 .发现该糖是一种四糖 ,分子量为 6 6 6 .其推测性结构式为 :β D Man(1→ 4 ) β D Man(1→ 4 ) β D Glc(1→ 4 )α D Man ,β D Man(1→ 4 ) β D Glc(1→ 4 ) β D Man(1→ 4 )α D Man或 β D Glc(1→ 4 ) β D Man(1→4 ) β D Man(1→ 4 )α D Ma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作用 魔芋 葡甘露寡糖 制备 化学结构 胰岛 NO自由基释放量 影响
下载PDF
中药功能性软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艳宏 栾宁 +3 位作者 樊建 李洪晶 盛开 陈大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345-5351,共7页
中药功能性软糖具有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压、通便、减肥和抗氧化等保健功效,改善了传统给药剂型的不良味道和不适应性,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选择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 中药功能性软糖具有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压、通便、减肥和抗氧化等保健功效,改善了传统给药剂型的不良味道和不适应性,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选择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凝胶剂和甜味剂制成的中药功能性软糖和保健食品为研究对象,对保健食品剂型及功效的研究现状、中药功能性软糖的功能因子、凝胶剂、甜味剂、生产工艺、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并讨论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查阅近几年发表的中药功能性软糖和保健食品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其剂型、保健功效、凝胶剂、甜味剂、生产工艺、质量评价、安全性问题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指出中药功能性软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软糖的感官评价存在差异;几种功效类似的凝胶剂和甜味剂合用对人体健康是否存在影响;保健食品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和质量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综上所述,中药功能性软糖是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改变了以胶囊剂、片剂为主的保健食品剂型,顺应消费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糖 魔芋胶 糖醇 低聚糖 保健食品
原文传递
魔芋寡糖对酸奶品质及贮藏期间乳酸菌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蓉 谭莎莎 +1 位作者 李斌 王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97,共5页
研制添加了不同含量魔芋寡糖的酸奶,测定酸奶的酸度和持水力,采用流变仪和质构仪对酸奶的表观黏度、硬度、稠度、内聚性和黏度进行测定,并对贮藏期间的乳酸菌数量进行计数,以此评价魔芋寡糖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寡糖添加量为... 研制添加了不同含量魔芋寡糖的酸奶,测定酸奶的酸度和持水力,采用流变仪和质构仪对酸奶的表观黏度、硬度、稠度、内聚性和黏度进行测定,并对贮藏期间的乳酸菌数量进行计数,以此评价魔芋寡糖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寡糖添加量为0. 8%(质量分数)时的酸奶具有最佳品质:酸度为78°T,持水力达到82%,硬度为(63. 00±1. 59) g,稠度为(480. 16±14. 27) g·s,内聚性为(83. 31±2. 99) g,黏度为(83. 79±1. 79) g·s,3种乳酸菌的活菌数在贮藏14 d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结果为开发新型功能性酸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寡糖 酸奶 乳酸菌 流变 质构
下载PDF
氧化-酸解法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涛 马美湖 邬应龙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通过氧化-酸解魔芋精粉的方法得到魔芋葡甘低聚糖,得出氧化-酸解法的最适合的条件为:恒温摇床180rpm/min,温度为35℃,pH=1.0,H2O2加入量为3.5%,处理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蓝光白度为80.1,用薄层层析方法分析出上清液中含有单糖、双糖和... 通过氧化-酸解魔芋精粉的方法得到魔芋葡甘低聚糖,得出氧化-酸解法的最适合的条件为:恒温摇床180rpm/min,温度为35℃,pH=1.0,H2O2加入量为3.5%,处理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蓝光白度为80.1,用薄层层析方法分析出上清液中含有单糖、双糖和三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低聚糖 氧化 酸解
下载PDF
产黄青霉β-甘露聚糖酶的高效表达、性质及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甄红敏 华晓晗 +4 位作者 马俊文 温永平 李延啸 闫巧娟 江正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5,共8页
将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PcMan26A)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经高密度发酵,发酵液酶活力达25200 U/mL。该酶属于GH26家族,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BS 513.88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同源性最高(67.8%),... 将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PcMan26A)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经高密度发酵,发酵液酶活力达25200 U/mL。该酶属于GH26家族,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BS 513.88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同源性最高(67.8%),是一个新型β-甘露聚糖酶。PcMan26A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H 6.0和50℃,在pH 4.0~8.0和45℃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酶对魔芋粉具有最高的比活力,为3581.0 U/mg。进一步利用该酶水解魔芋粉得到魔芋甘露寡糖,产品得率为86.2%;经分析,其主要组分为聚合度大于4的甘露寡糖。该β-甘露聚糖酶适用于生产魔芋甘露寡糖,为魔芋甘露寡糖的酶法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青霉 Β-甘露聚糖酶 毕赤酵母 魔芋粉 甘露寡糖
下载PDF
魔芋低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娟 贺青华 +2 位作者 魏芬芬 魏嵘 张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该实验研究了魔芋低聚糖(KOGM)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以不同剂量魔芋低聚糖连续灌胃小鼠35 d,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粪便培养肠道菌群。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魔芋低聚糖高剂量组(2.00 g/kg体质量)小鼠粪便中双歧杆... 该实验研究了魔芋低聚糖(KOGM)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以不同剂量魔芋低聚糖连续灌胃小鼠35 d,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粪便培养肠道菌群。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魔芋低聚糖高剂量组(2.00 g/kg体质量)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对数值分别为3.65、3.81)显著增加(P<0.05),肠杆菌和产气杆菌数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以及丁酸的含量(6.51 mmol/100 g、1.69 mmol/100 g、3.83 mmol/100 g)显著增加(P<0.05)。说明魔芋低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有较好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低聚糖 小鼠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魔芋低聚糖对高脂饮食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中凯 赵亚丽 杨星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9-154,共6页
本实验以雄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高脂饮食组和低聚糖干预高脂饮食组,将质量分数3%的魔芋低聚糖添加到高脂饲料中,研究魔芋低聚糖对高脂饮食小鼠的体质量、肝指数、血脂及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作用,并采用聚合酶... 本实验以雄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高脂饮食组和低聚糖干预高脂饮食组,将质量分数3%的魔芋低聚糖添加到高脂饲料中,研究魔芋低聚糖对高脂饮食小鼠的体质量、肝指数、血脂及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作用,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对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高脂饮食中添加魔芋低聚糖可显著降低小鼠的体质量、肝质量,并有效改善血脂组分,可以抑制小鼠体内丙二醛的生成,这可能与其具有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低聚糖干预显著上调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的mRNA表达,表明脂肪分解代谢加快;显著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表达,可以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综上所述,魔芋低聚糖的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肥胖所带来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低聚糖 高脂饮食 血脂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魔芋葡甘聚糖酶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海燕 周大寨 吴永尧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5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探索发酵生产葡甘聚糖酶的最佳条件。方法:在摇瓶培养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温度、pH和接种量对发酵反应的影响,并在5L发酵罐上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的产酶条件配伍。结果:该菌产生葡甘聚糖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pH5.5~6.0,接种量10%... 目的:探索发酵生产葡甘聚糖酶的最佳条件。方法:在摇瓶培养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温度、pH和接种量对发酵反应的影响,并在5L发酵罐上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的产酶条件配伍。结果:该菌产生葡甘聚糖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pH5.5~6.0,接种量10%,发酵前期搅拌速度50rpm,通气量20L/h,6h后搅拌速度改为100rpm,通气量10L/h,在这个条件下发酵获得的酶比活力为4812U/mg,总活力达到7810U/mL。培养8h后细菌生物量、产物含量迅速提高,24h达到顶峰时期。发酵动力学属于偶联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葡甘聚糖酶 葡甘低聚糖 发酵
下载PDF
魔芋低聚糖、枸杞、菊花复合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畅 李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71-75,共5页
以魔芋为原料,采用β-甘露聚糖酶和超声波联合对魔芋低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魔芋低聚糖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为0.20%,超声功率为80 W,超声时间为15 min,魔芋低聚糖的得率为49.98%。以魔芋低聚糖、枸杞、菊花... 以魔芋为原料,采用β-甘露聚糖酶和超声波联合对魔芋低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魔芋低聚糖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为0.20%,超声功率为80 W,超声时间为15 min,魔芋低聚糖的得率为49.98%。以魔芋低聚糖、枸杞、菊花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柠檬酸,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产品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魔芋低聚糖、枸杞、菊花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魔芋低聚糖添加量为8%,枸杞汁与菊花汁配比为4∶1(mL/mL),柠檬酸添加量为0.10%,加入0.05%海藻酸钠和0.10%CMC-Na。该复合饮料具有营养、保健的功能,色泽、香味、口感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低聚糖 枸杞 菊花 复合饮料 保健
下载PDF
不同分子质量魔芋甘露聚糖的制备及功效活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振香 顾秋亚 +2 位作者 李丹晨 孙驰翔 余晓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8-53,共6页
该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分子质量魔芋甘露聚糖的抗氧化活性,促进乳酸菌生长及发酵产酸的差异。控制水解条件得到水解率为43.56%的样品,经过0.2 k Da透析袋、3 k Da、5 k Da超滤膜分离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200~3000、3000~5000以及大于5000的... 该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分子质量魔芋甘露聚糖的抗氧化活性,促进乳酸菌生长及发酵产酸的差异。控制水解条件得到水解率为43.56%的样品,经过0.2 k Da透析袋、3 k Da、5 k Da超滤膜分离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200~3000、3000~5000以及大于5000的不同样品,对其进行抗氧化以及促乳酸菌生长实验。结果表明,ORAC活性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在3000~5000样品抗氧化能力最强,抗氧化活性是甘露糖的58.2倍,是葡萄糖的95.93倍。6种乳酸菌生长发酵实验表明,乳酸菌利用相对分子质量为787的样品延滞期较长但生物量变化最大,乳酸含量最高。由此可见,部分降解魔芋甘露聚糖具有良好的益生元功效,这为探究不同聚合度魔芋低聚糖功效差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低聚糖 分离纯化 抗氧化 乳酸菌发酵 有机酸
下载PDF
魔芋低聚糖杂粮饼干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晨 周琼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119-123,128,共6页
以小麦粉、燕麦、苦荞及魔芋低聚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确定魔芋低聚糖杂粮饼干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魔芋低聚糖杂粮饼干的最适工艺参数及最佳配方为烘烤温度上火190℃/下火170℃... 以小麦粉、燕麦、苦荞及魔芋低聚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确定魔芋低聚糖杂粮饼干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魔芋低聚糖杂粮饼干的最适工艺参数及最佳配方为烘烤温度上火190℃/下火170℃、小麦粉100.0 g、燕麦25.0 g、苦荞30.0 g、魔芋低聚糖3.0 g、奶粉9.0 g、鸡蛋25.0 g、黄油40.0 g、木糖醇22.0 g、白砂糖5.0 g、食盐1.0 g、碳酸氢钠0.8 g、碳酸氢铵0.2 g。所得魔芋低聚糖杂粮饼干口感酥脆、色泽黄色至金黄色、薄厚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低聚糖 杂粮饼干 配方
下载PDF
寡聚糖对于魔芋抗病促生效果研究
13
作者 刘医栋 贺川容 +2 位作者 张付昆 封梦凡 张丽琼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0-13,共4页
为探讨寡聚糖对于魔芋软腐病的抗病促生效果,采用寡聚糖浸种以及叶面喷施寡聚糖的方法进行盆栽实验。结果显示单独施用寡聚糖浸种魔芋葡甘聚糖含量提高1.934 mg/g,但魔芋软腐病相对防效为-67.48%;采取叶面喷施寡聚糖虽然魔芋葡甘聚糖含... 为探讨寡聚糖对于魔芋软腐病的抗病促生效果,采用寡聚糖浸种以及叶面喷施寡聚糖的方法进行盆栽实验。结果显示单独施用寡聚糖浸种魔芋葡甘聚糖含量提高1.934 mg/g,但魔芋软腐病相对防效为-67.48%;采取叶面喷施寡聚糖虽然魔芋葡甘聚糖含量仅提高0.927 mg/g,但相对防效提高到-15.76%,此外魔芋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升。因此叶面喷施寡聚糖可提升魔芋的经济产值,但考虑到盆栽试验的局限性,其试验可重复性与机理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寡聚糖 抗病促生
下载PDF
魔芋低聚糖对植物乳杆菌在加工过程中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会娟 杨星月 周中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6,共5页
研究了2种不同加工方式(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生产的魔芋低聚糖对植物乳杆菌活性以及贮藏稳定性、耐胆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元中植物乳杆菌被魔芋低聚糖包埋于内部;魔芋低聚糖显著提高了植物乳杆菌在冷冻和喷雾干燥过程中的存活率,... 研究了2种不同加工方式(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生产的魔芋低聚糖对植物乳杆菌活性以及贮藏稳定性、耐胆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元中植物乳杆菌被魔芋低聚糖包埋于内部;魔芋低聚糖显著提高了植物乳杆菌在冷冻和喷雾干燥过程中的存活率,分别达到83.67%和75.97%;添加魔芋低聚糖能提高植物乳杆菌的贮藏性和耐胆盐的能力,加强其益生元产品的稳定性。此外,研究发现冷冻干燥方式对植物乳杆菌的损伤低于喷雾干燥。为魔芋的开发利用及益生菌的保护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低聚糖 植物乳杆菌 益生活性 冷冻干燥 喷雾干燥
下载PDF
葡甘聚糖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仝泽方 李利军 +2 位作者 卢美欢 马英辉 吴文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7-170,共4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魔芋精粉的功能价值,通过利用葡甘聚糖酶,对水解魔芋胶制备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设计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底物浓度、酶添加量、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酶解工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制... 为了进一步开发魔芋精粉的功能价值,通过利用葡甘聚糖酶,对水解魔芋胶制备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设计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底物浓度、酶添加量、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酶解工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葡甘露低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0 g/L,酶添加量80 U/g,反应时间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还原糖转化率为93.21%。通过酶解魔芋葡甘聚糖的工艺改良,为其增加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葡甘聚糖酶 低聚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魔芋低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娅 项朋志 +1 位作者 何鹏飞 齐杰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6期683-685,共3页
目的观察魔芋低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作用,对其降血脂作用进行初步的药效评价。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取4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进行造模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魔芋低聚糖组。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 目的观察魔芋低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作用,对其降血脂作用进行初步的药效评价。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取4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进行造模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魔芋低聚糖组。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饮用水,其余每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 h,取血处死大鼠,测定TC、TG等血液指标;计算肝脏脏器系数;将肝脏放入10%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魔芋低聚糖具有一定的降低血脂及修复受损肝功能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血液中TG、CHOL、HDL-C、LDL-C等,升高LPA的作用。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给药组大鼠肝脏可见原脂肪样改变一定程度的减轻,或见少量再生新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低聚糖 高脂血症 血脂 大鼠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酶实验性生产条件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海燕 吴永尧 周大寨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在5L发酵罐上用正交试验检测不同温度、pH和接种量对魔芋葡甘聚糖酶发酵生产的影响。试验表明,产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pH5.5~6.0,接种量10%,发酵前期搅拌速度100r·min-1,通气量20L·h-1,6h后搅拌速度改为50r·min-1,... 在5L发酵罐上用正交试验检测不同温度、pH和接种量对魔芋葡甘聚糖酶发酵生产的影响。试验表明,产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pH5.5~6.0,接种量10%,发酵前期搅拌速度100r·min-1,通气量20L·h-1,6h后搅拌速度改为50r·min-1,通气量10L·h-1,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酶比活力为4.812×106U·g-1,总活力达到7.810×106U·L-1。培养8h后细菌生物量、产物含量迅速提高,24h达到顶峰时期。发酵动力学属于偶联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葡甘聚糖酶 葡甘低聚糖 发酵
下载PDF
半干复合酶法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工艺研究
18
作者 李磊 吴平 +1 位作者 苟春鹏 徐晓云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7-224,共8页
以魔芋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干复合酶法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选出对魔芋葡甘低聚糖得率影响较大的因素,然后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缓冲液与魔芋粉配比1... 以魔芋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干复合酶法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选出对魔芋葡甘低聚糖得率影响较大的因素,然后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缓冲液与魔芋粉配比1.6:1、酶用量1240 U/g、复合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配比2:1、pH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此条件下测得的魔芋葡甘低聚糖得率平均值为(45.18±0.62)%,与模型预测值相当。半干复合酶法不仅极大提高了魔芋粉的酶解量,而且达到了较好的酶解效果,将低聚糖得率提升至40%以上,缩短了酶解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一研究结果为未来工业化酶解生产魔芋葡甘低聚糖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法 魔芋粉 魔芋葡甘低聚糖 响应面优化
原文传递
复配魔芋寡糖/低聚异麦芽糖增殖嗜酸乳杆菌的协同增效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凌 谭莎莎 +1 位作者 宋蓉 李斌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155,共5页
魔芋寡糖最近被认定为新食品原料,具有良好的促进益生菌增殖作用,但其生产成本较高,妨碍商业应用。本研究利用成本较低的低聚异麦芽糖与魔芋寡糖进行复配,考察复配低聚糖对嗜酸乳杆菌增殖的综合效果。分别以不同浓度及不同分子量魔芋寡... 魔芋寡糖最近被认定为新食品原料,具有良好的促进益生菌增殖作用,但其生产成本较高,妨碍商业应用。本研究利用成本较低的低聚异麦芽糖与魔芋寡糖进行复配,考察复配低聚糖对嗜酸乳杆菌增殖的综合效果。分别以不同浓度及不同分子量魔芋寡糖、低聚异麦芽糖、不同比率魔芋寡糖/低聚异麦芽糖复合物为碳源,进行嗜酸乳杆菌体外培养实验,采用OD值、菌落总数和p H值来评价嗜酸乳杆菌增殖效果。结果:低分子量魔芋寡糖增殖效果优于中高分子量魔芋寡糖,魔芋寡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最适添加量为2%。与添加单一低聚糖比较,复配低聚糖在1:1比率下,提高对嗜酸乳杆菌的增殖促进作用,且减缓发酵液酸度下降。因此复配寡糖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增强嗜酸乳杆菌增殖效果,更加适用于食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寡糖 低聚异麦芽糖 嗜酸乳杆菌 协效作用
原文传递
乳酸菌对魔芋甘露低聚糖的降解与利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苗 蒋敏 +4 位作者 李恒 陆震鸣 罗春勤 许正宏 史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24,共5页
研究了4株乳酸菌(Lactobacillus animalis、Lactobacillus plantarum、Enterococcus faecalis及Lactobacillus reuteri)厌氧静置培养时对魔芋甘露低聚糖(konjac mannan-oligosaccharide,KMO)的降解利用情况。结果表明,Enterococcus ... 研究了4株乳酸菌(Lactobacillus animalis、Lactobacillus plantarum、Enterococcus faecalis及Lactobacillus reuteri)厌氧静置培养时对魔芋甘露低聚糖(konjac mannan-oligosaccharide,KMO)的降解利用情况。结果表明,Enterococcus faecalis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能快速、完全地利用KMO中的DP2~3组分,Lactobacillus animalis和Lactobacillus reuteri则主要利用其中的DP2组分,且利用速率较慢。4株菌在含有KMO的培养基中生长,均能累积产生有机酸和短链脂肪酸,其中以乳酸和乙酸为主要代谢产物,但产酸能力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KMO益生元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魔芋甘露低聚糖 益生元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